我的母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1 11: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我的母亲 胡适关于《我的母亲》(一)《我的母亲》: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关于《我的母亲》(二)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xīnɡ),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关于<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 胡适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胡适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 胡适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胡适 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轻薄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chuò zhōu yì tì 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检测字词文绉绉(zhōu zhōu):形容人 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善。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字词疏通 1.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生书:未读过的书,也指新课。
 4.翳(yì):指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5.败子:即败家子。
 6.本家:指同姓或同宗族的人。
 7.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8.穈(méi)先生:胡适小时候的名字叫“嗣穈”、昵称“穈儿”。
 9.庶(shù)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10.八都:胡适故乡为安徽绩溪上庄村,旧属绩溪县八都乡。
 11.太子会:皖南一带的神会,据说唐代的张巡曾被追赠为通真三 太子,太子神即指在安史之乱中保卫江淮的张巡。
 12.浪人:游荡无赖之徒。
 13.气量: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14.广漠:广大空旷。
 15.质问:责问;依据事实来询问。
 16.宽恕:指饶恕。
 17.管束: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加以约束,使人不越轨。
 18.责罚:处罚;惩罚。
 19.轻薄:轻视,鄙视;不尊重。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慈祥、教子严而有方;
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
对大事又不失刚气;
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敬爱之情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这种性格特点的形成与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的。)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脉络: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谆谆教导,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之深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E.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F.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母亲的性格:她是我的慈母、严父、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读一读,想一想 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4):作者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5-12):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分三层)
第一层(5-7): 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慈
母兼任严父。
第二层(8-11):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
宽容隐忍的性格品质。
第三层(12): 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感谢
母亲。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我


亲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慈母严师恩师文章结构把握本文的语体特点
1、自传体
2、时间顺序,开门见山
3、文如其人,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
研读与赏析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1)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2)“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3)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总结一下,母亲对我的极大极
深的影响有哪些?讨 论 探 究★学得了好脾气 ★ 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容人、体谅人 ★在学习上勤奋、守时
★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听歌曲《儿行千里》,结合歌曲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母亲给予了我们怎样的爱。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欣赏公益广告“关爱老人,从心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关爱母亲。
畅所欲言话感受结束语 母亲永远停不下手里的活,心里有了儿女,生活便没了艰辛;母亲永远停不下嘴里的唠叨,心里有了牵挂,挂念的是儿女一生的平安。
多想想母亲,苦难的母亲,艰辛的母亲,勤劳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作 业 1、任选拓展延伸中2、3题中的一题,课堂上交流的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诗歌、名言、歌曲或小品。谢谢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