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5 20: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H2在Cl2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2Q3 C.Q1+Q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3.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是因为(  )
A.只发生水合放热过程
B.只发生扩散吸热过程
C.水合过程放热大于扩散过程吸热
D.扩散过程吸热大于水合过程放热
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不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铅,负极材料是二氧化铅
D.铅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是(  )
A.家庭中用天然气炒菜做饭
B.实验室用生石灰干燥氨气
C.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
7.已知某化学反应(、、的结构式分别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该反应若生成,则放出的热量为
C.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D.生成键放出能量
8.H2+Cl22HCl反应的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1释放能量 B.过程2吸收能量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过程1的能量变化大于过程2
9.下列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
A.H+H→H2 B.天然气燃烧 C.I2→I+I D.S+O2→SO2
10.在含少量Mg粉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壁发热。该反应为(  )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乙烯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4是该合成过程的催化剂
B.合成过程的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C.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乙烯的转化率减小
D.C2H4(g)+H2SO4(1) =C2H5OSO3H(1) △H=(E1-E2) kJ·mol-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A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2HCl(g)═Cl2(g)+H2(g);△H=﹣184.6kJ/mol(反应热)
14.锂()在能源、航天等工业上应用广泛。已知完全燃烧生成固态时放出热量为。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1mol H2在足量Cl2中燃烧放热183KJ,则H2的燃烧热为183KJ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整个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16.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高炉炼铁的反应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7.在一定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2(g)与一定量的C(s)发生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C(s) 2CO(g).
①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该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t1时刻该反应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b.t2时刻c(CO2)=c(CO)
c.t2时刻该反应仍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了C的物质的量.
1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O(l)=H2(g)+ O2(g)ΔH=+285.8 kJ/mol
②H2(g)+ O2(g)=H2O(g)ΔH=-241.8 kJ/mol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
④C(s)+ O2(g)=CO(g)ΔH=-110.5 kJ/mol
⑤C(s)+O2(g)=CO2(g)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H   0(填“>”或“<”)
(2)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3)C的燃烧热为   ;H2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值为    kJ。
19.为解决目前燃料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专家提出如图所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过程Ⅰ可用如下反应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能转化为   能;
(2)请完成第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转化过程中, 和 的关系是   ;
(4)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见下表:
共价键
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能量/ 393 460 941 499
和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和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该化学反应属于   (放热或吸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上述反应用到的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请写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转化成吸收的热量,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可以放出的热量(不可虑热量损失)。
21.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g) CO+H2。C(s)、H2(g)和CO(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①
H2(g)+ O2(g)=H2O(g) ΔH2=-242.0kJ·mol-1 ②
CO(g)+ O2(g)=CO2(g) ΔH3=-283.0kJ·mol-1 ③
试回答:
(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   。
(3)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了下列循环图:
请你写出ΔH1、ΔH2、ΔH3、ΔH4之间存在的关系式:   。
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相同。”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同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破坏1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对于H2(g)+Cl2(g)═2HCl(g) 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
故答案为:D。
【分析】盖斯定律指的是,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
2.【答案】B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有些放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无关,吸热反应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是否需要加热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没有必然联系;
C、吸热反应常温下可能可以发生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反之反应吸热。
3.【答案】C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NaOH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解离和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解离过程吸热、形成水合离子放热。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当反应放热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之成立,故A正确;
B、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吸放热无关,即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不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很多反应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CO燃烧的反应难以实现,可以通过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焓变和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焓变利用盖斯定律求CO燃烧的焓变,故C正确;
D、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故此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吸放热无关;
C、很多反应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
D、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5.【答案】B
【解析】【解答】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且原料利用率较高,故B符合题意;
C.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Pb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Pb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C不符合题意;
D.铅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不同进行判断;
B.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C.铅蓄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铅;
D.铅蓄电池充电时相当与电解池,试讲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所示,图所表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A.天然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选;
B.生石灰吸收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减少氨气的损失,故B不选;
C.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生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热量),故C不选;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类,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即属于吸热过程,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多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反应。
7.【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2molAB2(g)吸收的能量为(E1-E2)kJ,B错误;
C.断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C正确;
D.1molAB2中有2molB-A键,形成4molB-A键放出能量为E2kJ,即生成2molB-A键放出能量kJ,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E1是1molA2和2molB2断键吸收的能量,E2是原子形成2molAB2放出的能量。
8.【答案】C
【解析】【解答】A.断裂化学键变为单个原子需吸收能量,因此过程1吸收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因此过程2释放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因此发生的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符合题意;
D.根据图示可知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少,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过程1的能量变化小于过程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断键吸收能量;
B.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D.过程1的能量变化小于过程2。
9.【答案】C
【解析】【解答】A.形成氢氢键,放出热量,选项A不符合;
B.天然所燃烧,放出热量,选项B不符合;
C.碘碘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选项C符合;
D.硫与氧气的化合相当于燃烧反应,放出热量,选项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新键形成放出热量。
10.【答案】A
【解析】【解答】Mg+2HCl=MgCl2+H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试管壁放热,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H2SO4先消耗后生成,因此H2SO4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H2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①,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因此反应②速率慢,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因此合成过程的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 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选项错误,C符合题意;
D.由反应能量变化图可知,C2H4与H2S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4(g)+H2SO4(1) =C2H5OSO3H(1) △H=(E1-E2) kJ/mol,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结合反应过程中H2SO4的变化分析;
B.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
C.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D.根据反应能量变化图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故A错误;
B.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
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2Al+Fe2O3 Al2O3+2Fe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B.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
D.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反应中生成 的氧化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符合中和热概念,故B正确;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焓变不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故C错误;
D、2HCl(g)═Cl2(g)+H2(g);△H=+184.6kJ/mol(反应热),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C、热化学方程式是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反应放出的热量;
D、氯化氢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
14.【答案】D
【解析】【解答】的物质的量为,完全燃烧生成固态时放出热量为,故完全燃烧生成固态时放出热量为×7=300.3kJ/mol;
故答案为:D。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的热效应与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量有关。
15.【答案】D
【解析】【解答】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因为硫固体转化为硫蒸气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B不符合题意;
C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转化为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因为浓硫酸稀释放热。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
16.【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钠是活泼金属,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故①正确;
②钠是很活泼金属,将Na加入氯化镁溶液中,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得不到Mg单质,可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Mg,故②错误;
③电解冶炼铝时,原料是氧化铝,因为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故③错误;
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有的是放热有的是吸热,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故④错误;
故选D.
【分析】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
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Hg及后边金属);
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Zn~Cu);
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K~Al).
17.【答案】吸热;ac
【解析】【解答】解:①CO2(g)与一定量的C(s)发生的反应,CO2(g)+C(s) 2CO(g).该反应是常见的化合反应中的吸热反应,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②a.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是平衡的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不变,起始量和变化量决定平衡后的浓度关系,不能确定c(CO2)=c(CO),故b错误;
c.t2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但是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变,t2时刻该反应仍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t2时刻若增大了C的物质的量,碳为固体不影响化学平衡,也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符合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①CO2(g)与一定量的C(s)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②a.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b.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不变,依据起始量和变化量可知不能确定c(CO2)=c(CO);
c.t2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是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变;
d.t2时刻若增大了C的物质的量,碳为固体不影响化学平衡,也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8.【答案】(1)放出;<
(2)①
(3)393.5 kJ/mol;120.9kJ
【解析】【解答】(1)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0,△H<0时反应放热。(2)△H>0时反应吸热,所以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3)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⑤为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ol;因为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根据反应②可得:H2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值为120.9kJ。
【分析】(1)本小题考查了物质能量与反应吸热、放热之间关系(高到底是放热,低到高是吸热),吸热、放热与△H取值正负的关系(△H吸热为正,放热为负)(2)本小题考查了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与热化学方程式中△H取值正负的关系(3)本小题考查了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燃烧热、热值等)计算的方法
19.【答案】(1)太阳;化学
(2)
(3)
(4)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由图可知,过程Ⅰ中反应物为CO2、H2O、N2,产物为CH4、CH3OH、NH3、H2,①-④中的产物分别为CO、CH3OH、NH3、H2和O2,则⑤中的另一产物为CH4,配平得到 ;
(3)过程Ⅰ和过程Ⅱ互逆,则 ;
(4) 和 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则 和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图示即可判断能量的转换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方程式
(3)根据图示即可判断焓变的大小关系
(4)根据焓变=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即可计算出焓变,结合反应方程式即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0.【答案】(1)放热;254kJ;N2(g)+3H2(g) 2NH3(g) △H=-92kJ/mol
(2)H2(g)+1/2O2(g)=H2O(l) △H=-285.8kJ/mol;0.5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能量图中发现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则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图像判断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为254 kJ,逆反应活化能为300kJ,能量差是46kJ,是1molNH3,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92kJ/mol;故答案为:放热;254kJ;N2(g)+3H2(g) 2NH3(g) △H=-92kJ/mol;
(2)氢气的燃烧热是燃烧1mol纯物质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H2O(l) △H=-285.8kJ/mol,根据已知1molH2O(l)转化成1molH2O(g)吸收44kJ的热量,得H2(g)+1/2O2=H2O(g) △H=-241.8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判断,当放出120.9kJ的能量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答案为:H2(g)+1/2O2=H2O(l) △H=-285.8kJ/mol;0.5。
【分析】(1)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的活化能为过渡态能量与反应物能量之差,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2)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21.【答案】(1)C(s)+H2O(g)=CO(g)+H2(g) ΔH=+131.5kJ·mol-1
(2)多
(3)ΔH1=ΔH2+ΔH3+ΔH4;乙
【解析】【解答】(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C(s)+H2O(g)=CO(g)+H2(g),则ΔH=ΔH1-ΔH2-ΔH3=+131.5kJ·mol-1;(2)反应热数据ΔH3+ΔH2大于ΔH1,则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3)根据盖斯定律,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则ΔH1=ΔH2+ΔH3+ΔH4;根据盖斯定律,煤炭的燃烧热与其反应路径无关,甲同学未考虑煤炭中加入水时吸收热量,则乙同学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