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
《唐律疏议》
选择性必修一
课本引言体现孟子主张:行仁政,教化民众。
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
教化
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
二者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刑不上大夫:反映了法律的阶级性和特权思想。
法不阿贵,不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
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司法,平民们以“对簿公堂”为耻,权利意识非常淡薄。
1、先秦时期法律
法律特点: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
2、春秋时期:中国最早成文法《铸刑书》
“铸刑书” 有利于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法律贯彻执行,是春秋时期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逐渐转向法治的反映。是中国法治史上的重大进步。
3、先秦时期德治(教化)
法家:刑主德辅 儒家:德主刑辅
西周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背景: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寻求治国新思想。
叔向反对原因:
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西周“敬德保民”思想
原因: 西周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看到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
评价:①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西周统。治②提高了民的地位,具有人文进步性和理性色彩。③对统治者有一定制约作用。
先秦时期家训:内容上多以训诫为主;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充当重要角色。
曾子杀猪
孟母三迁
法家思想局限性:强调严刑峻法、容易导致暴政和激化社会矛盾。
法家法治思想实质: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教化
《秦律》特点:
①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严惩政治犯罪。
②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③轻罪重罚,刑罚严酷。
④法律条文细密周详。
1、秦朝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秦朝的统治( )
A. 赋税沉重 B. 徭役繁重 C. 兵役繁重 D. 法律严苛
秦汉时期,封建法律体系形成
律指法典,令指 法律文告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郡县制
官僚政治成熟标志:三省六部制
中央开始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
原始民主:
汉朝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称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汉朝法律突出特点:外儒内法、礼法结合。
原因:
①吸取秦朝实行暴政,严刑峻法导致速亡的教训。
②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③巩固封建统治需要。
2、汉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特点:①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②立法频繁,形式多样③突出伦理犯罪
3、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律疏议特点:
①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②重视家族伦理③以刑为主,诸法合体、民刑不分④内容周详,条目简明④体系完备,内容丰富,专制色彩浓厚,影响深远。⑤惩治与教化并举。
唐朝法律指导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大唐开元礼》:礼仪法典
颁布时间:732年
特点:大、严、繁(课本)
地位: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以礼入法
① 进步性: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弘扬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局限性:①审理案件、量罪定刑主观化、影响公正性。②容易造成法制意识淡薄,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③禁锢人们思想。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朝
宋代乡约主要功能:扬善惩恶,道德教化
2、元朝
3、明清
例是律的补充,二者都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据。
明朝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法典编纂方式。
例比律更具灵活性
明朝例正式成为法律始于《问刑条例》
《吕氏乡约》产生的背景
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礼”在民间的渗透与普及③国家权力在乡村的缺失④封建士大夫的推动⑤宋代书院的繁荣。
影响: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治理,净化社会风气。 ②有利于经济发展。③加强了对乡村的控制管理,巩固了统治。④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吕氏乡约》特点。
士人主导;民间自治色彩浓厚;崇尚教化;具有灵活性。
明清时期乡约被政府利用并与法律合流
六谕目的:教化乡里,警醒世人
学思之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变化:①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的内容。
②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③乡约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具有约束力。
变化原因①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经济:明清时期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③思想:从南宋后期起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广泛传播。。
④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需要。
封建社会法律特点形成原因: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经济:封建小农经济的繁荣发展。
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曾谈道:“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A. 惩治干部贪污腐败 B. 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 从严治吏以巩固新生政权 D. 严刑峻法以提高治国水平
(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