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五柳先生传一、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哪些反映了他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二、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考考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记忆回放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不为五斗米折腰附1 自传,传记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关于自传Next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屡 娄 欤
shāng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piáolǚlóuyú读准字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i)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朗读节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合课文注释,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
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什么姓名和表字 “以之为” 羡慕荣华利禄 就 处所、地方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作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很 领会、体会书中的意旨 特别爱好 亲戚、老朋友喜欢 这种情况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 高兴的样子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
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表承接 到、往 希望、愿望 竟不舍不得 周围环着四堵墙 空寂 阳光有时 就 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凭借盛饭的竹器饮水用具经常稍微 安然自若的样子 表现,显示 志趣 终了,结束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作文章当娱乐,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凭借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 曰: 黔 娄 之 妻 有 言:“不 戚 戚于
贫贱,不 汲 汲 于 富 贵。”其 言 兹 若
人之 俦 乎?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此、斯,这样 辈、同类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 衔 觞 赋 诗 ,以 乐 其 志。无 怀 氏
之 民 欤 ?葛 天 氏 之 民 欤? 酒杯 使……快乐,形容词使动用法语气助词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呢?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志向,心意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②每有会意 ( )
( )
③亲旧知其如此( )
④造饮辄尽( )
⑤期在必醉( )处所体会,领会书中的旨意旧交、旧友就希望⑥短褐穿结( )
⑦衔觞赋诗( )
⑧以乐其志( )
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
⑩环堵萧然(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酒杯以……为乐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空寂一词多义:
之{
言{
以{
得{或置酒而招之黔娄之妻有言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因以为号焉以此自终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他,代词的,助词说,说话言语、话用凭借得到益处其{
许{
志{
去{亲旧知其如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寻向所志颇示己志日始出时去人近曾不吝情去留他语气词,表揣测、反问处所、地方表示约数“左右”标志志向、志趣离开距离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
省略句:闲静少言一些简单的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粗布段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凭借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课堂讨论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爱好读书 1、作者是如何勾勒五柳先生这一形象的?
五
柳
先
生晏如也
名号来历:宅边有五柳树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形象。
读“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 的五柳先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一个 的五柳先生。隐者风范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个 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 :
一个 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一个 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一个 的五柳先生
“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一个 的五柳先生 自得其乐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书中求乐3、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他读书是为满足求知欲,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含贬义)。4、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文章采用先叙后议的结构(传文+赞语)
5、赞语中的哪些句子与“传”中语句
相照应?“赞”的作用是?赞语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不慕荣利”
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
己志。”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
性更加鲜明。
作用: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品评鉴赏:“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不”字为一篇眼目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开朗乐观耿直率真 “不”本文中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五
柳
先
生
传传文赞语名号来历:性格:生活:志趣: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安贫
乐道不慕
荣利洁身
自好照应:“不慕荣利”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照应:“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隐士)积累——培养美感,丰富词汇。1、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精炼雅致的四字句。课内的有: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迁移联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关于“黔娄”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曾参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康吗?”? 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鲁国国君想任他为国相,但他辞而不受,这算是有余贵吧! 鲁国国君还要赐与他米粟三千担,齐国君主也屡次的想给他重金,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富吧! 他能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那用“康” 做谥,谁又能说不好呢?”? 曾参听了大加赞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