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 人口增长学习目标1.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2.阅读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问题: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每天增加219028人每小时增加9126人每秒增加2.5人一节课(45分钟)增加______人。6843 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爆炸的时代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初期
(古代) 人口缓慢增长 (1)人类社会初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 的能力很差,世界人口 抵御灾害、疾病缓慢增长人类社会初期(古代):人口缓慢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初期
(古代) 人口缓慢增长 工 业
革命后(近代) 人口快
速增长 (2)工业革命后(近代):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 ,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 。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快速增长 工业革命后(现代):人口快速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初期
(古代) 人口缓慢增长 工 业
革命后(近代) 人口快
速增长 “二战”
后(现代) 人口“爆炸性”
增长(3)“二战”后(现代):由于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 。科技进步“爆炸性”增长 “二战”后(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初期
(古代) 人口缓慢增长 工 业
革命后(近代) 人口快
速增长 “二战”
后(现代) 人口“爆炸性”
增长人口“三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总人口数×1000‰ 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非洲最高,欧洲最低。非洲欧洲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C(1)第一阶段为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 状态。原始低增长阶段 高低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一阶段 原始型 热带原始森林落后地区的原始部落(2)第二阶段为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 水平,
但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高增长阶段高明显下降 上升迅速扩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二阶段 传统型 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3)第三阶段为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
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增长 ,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增长减缓阶段快速下降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逐渐下降趋缓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三阶段 传统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4)第四阶段为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 ,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 或 ,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增长减缓阶段进一步下降低零增长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四阶段 现代型 发达国家 中 国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四阶段 现代型第一阶段 原始型第二阶段 传统型第三阶段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第四阶段 现代型第一阶段 原始型第二阶段 传统型第三阶段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特征:高、高、低高、低、高高、低、高低、低、低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5~6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 顶峰的时期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D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 阶段相似的是(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C课堂检测人类社会初期
(古代) 人口缓慢增长 (1)人类社会初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 的能力很差,世界人口 。抵御灾害、疾病缓慢增长3.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工 业
革命后(近代) 人口快
速增长 (2)工业革命后(近代):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 ,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 。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快速增长3.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二战”
后(现代) 人口“爆炸性”
增长(3)“二战”后(现代):由于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 科技进步“爆炸性”增长3.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4.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原始低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 状态。一高低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第一阶段 原始型4.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2)高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 水平,但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二高明显下降 上升迅速扩大第二阶段 传统型4.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3)增长减缓阶段为图中的第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增长 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三快速下降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逐渐下降趋缓第三阶段 传统型4.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4)低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 ,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 或 ,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四进一步下降低零增长负增长第四阶段 现代型课件13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2课时 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2.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目前世界突出的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 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
②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加贫困,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b.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③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②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③措施:鼓励生育和推迟就业,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活动1.1.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0 ‰ 。以下的国家: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乌克兰、瑞士、瑞典、美国。 P7活动2.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以上的国家: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加蓬、墨西哥。
3.总的来说,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所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1)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上有人居住六大洲中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活动:2、阅读表1—1—4,分析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急剧下降及
清朝乾隆年间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原因。三国时期人口急剧
下降的主要原因清.乾隆年间人口
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战争不断土地兼并,赋税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农耕经济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赋税制度改革(摊丁入亩)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生育观念活动:3、阅读图1—1—7,完成下列活动:
⑴、根据图中已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增绘一条人口自然增长曲线。
⑵、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1)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然后确定点位(可以5年为单位),在图中查出数值进行计算,将结果标在图上,将各点连成曲线。注意:一些特殊的拐点,如60年代前后一度出现人口负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经历了短暂负增长后,迅速增加。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人口波动增长。主要原因:
1958年至1961年人口增长特点的形成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出生率的变化,主要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率居高不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则迅速下降,80年代以后两次下的高峰时60年代人口高出生带来的影响(人口惯性)。读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C 2.A课件15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 人口增长学习目标1.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2.阅读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999年10月12日凌晨0时2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程来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学科网
古代近代现代1350年420年130年人口缓慢增长产业革命前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御灾抗病能力很差,死亡率高产业革命后---二战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生产力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等,死亡率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因:科技进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境大环境相对稳定人口爆炸性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1.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 它反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高 高 低高 低 高低 低 低2. 人口增长阶段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图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人口模式的真正转变,要通过出生率的下降来实现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活动:1、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特征,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为“高高低”(原始型)、“高低高”(传统型)和“低低低”(现代型)三种。说说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各属于哪种类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人口年龄
结构类型 少儿人口
(0~14岁)比重(﹪) 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比重(﹪)年轻型成年型老龄型40 ﹪以上30~40 ﹪30 ﹪以下4﹪以下7 ﹪以上4~7 ﹪2、读图1—1—5,说明人口增长不同阶段,
人口年龄结构有何差异?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塔基宽塔顶窄,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状 年轻型塔基变窄,塔顶变宽塔基较窄塔顶较宽,呈现矩形甚至钟形 老年型成年型3、试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
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课堂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国际环境相对动荡 D.科技进步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 (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1.C 2.B 3.D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6题。
4.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5.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6.下列属于影响Ⅳ期人口死亡率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A.自然资源 B.自然环境C.文化教育 D.医疗水平 4. C 5.D 6.D 课件11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2课时 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2.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欧洲、北美和大洋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较高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的下降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0—14岁少儿人口比重过大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活动:2、阅读表1—1—4,分析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急剧下降及
清朝乾隆年间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原因。三国时期人口急剧
下降的主要原因清.乾隆年间人口
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战争不断土地兼并,赋税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农耕经济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赋税制度改革(摊丁入亩)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生育观念活动:3、阅读图1—1—7,完成下列活动:
⑴、根据图中已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增绘一条人口自然增长曲线。
⑵、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1)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然后确定点位(可以5年为单位),在图中查出数值进行计算,将结果标在图上,将各点连成曲线。注意:一些特殊的拐点,如60年代前后一度出现人口负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经历了短暂负增长后,迅速增加。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人口波动增长。主要原因:
1958年至1961年人口增长特点的形成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出生率的变化,主要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率居高不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则迅速下降,80年代以后两次下的高峰时60年代人口高出生带来的影响(人口惯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我国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人口高速增长势头在1990年后渐渐得到控制。读“人口增长图”,完成1~3题。
1. 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类似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C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大
D.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A3. 缓解④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接纳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