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备考解答题综合训练(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备考解答题综合训练(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6 12: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备考:解答题综合训练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下图示意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 (大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 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2)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大部分位于 (五带),小部分在 (五带)。南北跨 (经度、纬度)广,气候差异 (大、小),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3)我国是一个 国家,西部深入 大陆内部,便于与陆上邻国开展边境贸易;东部沿海 漫长,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争端之一。
材料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鱼类资源有1500多种,可燃冰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南海是中国联系亚、非及欧洲国家,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材料三:三沙市位置示意图。
(1)我国领土的最南端A是 (岛礁),中国在此投放有主权碑,军舰和海警执法船不定期到这里巡航。
(2)图中黄岩岛是我国无可争议的领土,附近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 。
(3)C省的行政中心是 ,位于 (南海/东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4)海峡E 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5)根据材料分析南海争端产生的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下图甲示意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乙示意我国人口地理分布。
(1)据甲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 趋势,目前出现 现象,0~14岁人口比重在1964年~2010年期间呈 趋势。
(2)我国人口分界点黑河市所属省份的省会是 ,腾冲市所属省份的全称是 。
(3)据乙图描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特征。
(4)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特征的原因。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自驾车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西至西藏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5476千米,跨越了我国的三级阶梯,这条路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材料二 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虚线)。
(1)小亮家乡所在的阶梯地形以 和丘陵为主。
(2)假如小亮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能欣赏到位于第 级阶梯的青藏高原,那里有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
(3)若沿线路b旅游,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若沿线路c旅游,则沿途经过山脉B东侧的大平原,其名称为 。
(4)图中a、b、c三条线路中,与318国道最相吻合的是 。
(5)小亮一家沿318国道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能解释原因吗? 。
5.读“中国四地及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的正确组合为:甲一 ,乙一 ,丙一 ,丁一 。
(2)A和B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B和D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 地,B地气候类型为 ,D地气候类型为 ,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6.读长江水系简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各拉丹冬峰,由 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3)图中M是 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
(4)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主要原因是 。
7.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其中线的“咽喉”一一穿黄工程。邙山脚下,长江水通过暗涵从黄河河床底下布置的两条隧洞,以每秒118.7立方米的流量,与黄河主流呈十字交叉,互不干扰地安全向北流去。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地区。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南水北调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2)“穿黄工程”施工地在黄河的 (上、中、下)游。郑州以东的黄河河段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 (任写一个)。
(3)图中A为我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分析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 。中线和东线路线相比,在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
(5)试分析南水北调的意义:(各写一点)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
8.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此线为界,东部农业以 为主,原因是我国东部 (平原、山地)较多,雨热同期,西部农业以 为主。
(2)东部以B 山脉、淮河为界,大致为 毫米等降水量线,北方耕地以 为主,南方耕地以 为主。
(3)图例①主要种植 (冬、春)小麦,作物熟制为一年 熟。
(4)图例②处主要种植油类作物 。
(5)图例③主要种植粮食作物 ,所以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 。此外长江流域还是 (油类作物)的最大产区。
(6)图例④主要代表糖类作物 ,与 带经济作物。
9.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南北轴开发带与沿江产业带交汇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
(2)沿江产业带主要是沿长江分布,其航运价值大,有 之称。
(3)西北轴开发带主要是沿着我国东西向最长的铁路线分布。写出该铁路线的名称。
(4)上海缺乏煤、铁等资源,但上海仍然建了宝山钢铁厂,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1) 亚洲 降水
(2) 北温带 热带 纬度 大
(3) 海陆兼备 亚欧 海岸线
2.(1)曾母暗沙
(2)菲律宾
(3) 台北 东海
(4)琼州海峡
(5)南海自然资源(如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资源等)丰富;南海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运输航线(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事务。(任答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1) 增加 上升 人口老龄化 下降
(2) 哈尔滨 云南省
(3)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4)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复杂;气候干旱,降水少。
4.(1)平原
(2)一
(3) 盆地 华北平原
(4)a
(5)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5.(1) B D C A
(2)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3) B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纬度因素
6.(1)上海
(2)上游
(3)三峡
(4) 荆江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泄洪不畅)
7.(1) 华北 空间 京杭运河
(2) 下 断流/凌汛/地上河/水土流失
(3) 三峡水利枢纽 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水量丰富
(4) 汉江 东线水质比中线水质差
(5)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利于社会稳定;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经济效益: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为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8.(1) 400 种植业 平原 畜牧业
(2) 秦岭 800 旱地 水田
(3) 春 一
(4)花生
(5) 水稻 鱼米之乡 油菜
(6) 甘蔗 热
9.(1)武汉
(2)黄金水道
(3)陇海﹣兰新线
(4)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