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族,当时北方的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两首古诗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并配有插图。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第二幅图画的是茫茫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此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一读二想三积累”的方法来学习。一读:学习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二想:抓住关键词语和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音乐、画面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三积累:通过拓展、训练等方式,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12个生字,会写“危、敢、惊、阴、似、野、苍、茫”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领悟主旨
1.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如《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2.简介:(出示李白的图片)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人们称他为“诗仙”。
3.解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相机认读“宿、寺”。
(1)夜。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教师板画星星、月亮。)
(2)宿。在这里是“住,过夜”的意思,交代了诗人住宿的地点。“宿”的读音是平舌音,在本课读sù。可用想象法识记:“宀”是房屋,一个人(亻)在房屋(宀)里住了“百”天。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宿”是上下结构的字,宀+亻+百=宿。
(3)山寺。交代了诗人住在深山的寺庙里。(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寺”是平舌音,读sì。可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诗”去掉“讠”就是“寺”。也可用歌诀识记:一寸土一间寺。古诗题目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要注意读准字音。
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一同走进这座“山寺”。(师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读准生字。)
设计意图:由题目入手,通过解析题目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在解题的过程中相机学习生字。教师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题目进行合理想象,板画结构图,为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诵读感知
1.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特别要注意听自己不认识的字。
2.课件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试着读出节奏。
4.同桌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5.指名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强调“辰”是翘舌音,要正确读出“摘星辰”。
6.师生合作读。按诗歌的节奏,老师读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7.男女生合作读,分组读,齐读。
8.师生间,生生间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步步深入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读中与生字反复见面,为识记生字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读中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做好准备。
三、随文识字,品读古诗
1.品读第一句。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住在深山的一个寺庙里,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这个楼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危楼高百尺”中感悟出楼很高。
(3)板书“危楼”两个字,相机学习“危”。
①教师出示载有危险易爆物品的车上标注“危”字的图片,加油站中带有“危”的提示图片,路标上带有“危”的提示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有一些警示“危险”的提示牌中有“危”字。
②出示字典中的三种解释:A.不安全,跟“安”相对。B.损害。C.高的,陡的。引导学生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适合本诗中的解释。
③引导学生理解“危”在这里是“高的,陡的”的意思。(教师在寺庙的后面画上楼的简笔画。)
(4)引导学生再读古诗第一句,思考:还可以从哪些字词中看出这楼很高?
相机板书“高百尺”,理解“百尺”是虚指。诗人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来突出楼高。
(5)指导学生用惊讶、赞叹的语气朗读第一句。可以把“高”字读得响亮一些。
(6)指名读。
小结:这首诗的第一个字就是“危”,和后面的“高”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呀!齐读——危楼高百尺。
2.品读第二句。
(1)课件出示第二句,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里还能感受到这座楼很高吗?
抓住一个“可”字,读出摘星辰的容易,从而突出楼之高。
(2)引导学生从“手可摘星辰”感受楼之高。相机讲解“星辰”就是天上的星星的总称。
①引导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辰”:晨-日=辰。
②鼓励学生用组词的方法来巩固识记:生辰、星辰……
(3)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楼非常高,仿佛离天很近,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
(4)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带着轻松、喜悦的心情来读。
(5)课件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读: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山上的高楼,楼如此之高,星星离我们是那样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到。诗人李白不禁惊喜地吟诵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小结: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3.指导学习第三、四句诗。
(1)过渡: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2)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不敢高声语,相机学习生字“敢”。
①引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敢”:敢——放。
②鼓励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记:勇敢、敢于。
(3)引导学生质疑:李白为什么不敢高声说话呢?
(4)引导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他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相机学习第四句——恐惊天上人,相机学习生字“恐、惊”。
①形声字识记:“恐”上面的声旁提示读音,下面的形旁表示与心有关;“惊”字左表形右表声。“恐”下部是心字底,“惊”是竖心旁,“恐”和“惊”都与心情有关,它们还可以组成词语“惊恐”。
②字谜识记:有心(忄)住京旁,可是总不安。(惊)
(5)引导学生质疑:天上真的有神仙吗?伸手真的可以摘下星星吗?诗人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6)引导学生轻一些、慢一些地读一读后两句。
设计意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分散识字任务,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借助课文插图、课件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大胆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诵读表达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诵读、想象。
四、反复诵读,积累古诗
1.课件出示画面,教师配乐描述诗中的意境,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夜里住在寺庙中,发现如此之高的藏经楼,诗人又惊又叹,登上这高楼,仰望星空,似乎伸手即可摘到星辰,这真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夜空如此美丽,真让人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唯恐惊动了那住在天上的神仙哪!——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借助书中的课文插图,学生自由读整首诗。
3.学生扮演小诗人,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来读,这样就更有味道了。
4.结合板书中的简笔画,师生配乐合作读。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朗读,如看画面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请学生扮演诗人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读,从而达到入情入境地诵读的目的,最终积累背诵古诗。
五、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诗中要写的生字:危、敢、惊。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同学间相互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3.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
危:“?”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
敢:左右相当,左低右高,“攵”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底部撇高捺低。
惊:左窄右宽,“口”在横中线部位,右部第六笔竖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关注生字的基本结构、重要笔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示范,讲解书写要点,指导细微笔画的写法、结构的合理安排,从而使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提高书写质量,掌握书写要领。
六、课外拓展,巩固延伸
1.回家后,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2.选择性作业。(二者选其一)
(1)结合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发挥想象给诗配画。
(2)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古诗背诵给家长听,既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又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布置选择性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拓展、积累。
第二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题目
1.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大草原看一看。
2.课件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并配有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后,让学生谈感受。
3.过渡:碧蓝的天空,如茵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哪!北朝曾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向我们概括了大草原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北朝民歌《敕勒歌》吧!
4.简介:敕勒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5.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音乐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直观感受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为理解古诗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互读,正音。
4.课件出示本诗的生字“似、庐、笼、盖、苍、茫”,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
(2)教师重点强调:“似、苍”的读音是平舌音,“笼”在本课的读音是lǒnɡ。
(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
5.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断句。(教师强调“见”在本课读xiàn,同“现”,显现。)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风吹草低/见牛羊。
6.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同时,对易读错的字加以重点强调,对重点诗句进行断句指导,帮助学生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三、朗读想象,体会意境
1.课件出示:碧绿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白色的圆顶帐篷。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对照画面再读古诗,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
2.课件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出示“阴山”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简介:敕勒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阴山脚下。
(3)相机指导学生理解“川”是“平川、平原”的意思。
(4)出示圆顶帐篷和圆顶帐篷形状的蓝天,对比感受“天似穹庐”。
①指导学生理解圆顶帐篷是草原上人们住的房子。
②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房子的屋顶的形状就像蒸笼的盖儿,而天空就像圆圆的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这正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5)学习生字“似、庐、笼、盖、野”。
①似:加一加:亻+以=似。“似”在本课就是“好像”的意思。
②庐:猜谜语:广阔天地一户人家。“庐”的本义指房屋、民舍,“穹庐”指的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
③笼:多音字。出示鸟笼子图片,点拨“鸟笼子”中“笼”的读音是lónɡ,当它表示动作时读lǒnɡ,如,本课的“笼盖”。请同学用双手做屋顶,感受“笼盖”的意思。
④盖:用字理图识记。
⑤野:课件出示“田野、原野”的图片。强调古诗中的“四野”指的是原野。
3.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苍苍、茫茫”在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
(1)课件出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吹、低、见”三字让原本安静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真是点睛之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
(2)小组交流理解诗意:天蓝蓝的,草原一望无际,一阵阵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可以看到又肥又壮的牛羊。
(3)学习生字“苍、茫”。这里有我们要学的两个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①苍:形声字记忆法:“艹”表形,“仓”表声。“天苍苍”是天很蓝的意思。(课件出示蓝天的图片,指名读“天苍苍”。)“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出示词语“松柏苍苍”及松柏图片。)
②茫:歌诀识记:草(艹)下有水(氵)不死亡。出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读词语“野茫茫”;出示白雪覆盖山野的图片,读词语“白茫茫”;出示望不到边际的大海图片,读词语“大海茫茫”;出示黄山云海图片,读词语“云雾茫茫”。
(4)描绘画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多么美丽,多么广阔的草原啊!这简直就是一幅图画:远处是雄伟的阴山,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是牧民可爱的家。
4.读整首诗,小组内互相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5.小组派代表有感情地读古诗。
6.结合课文插图练习背诵,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古诗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这首诗中的一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极为生涩,教师用语言描述很难解释清楚,在此环节中,借助课件及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巧妙地将识字与学词结合起来,既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了生字,又有助于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诗句一边展开想象,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头脑中构建“诗境”,提高审美情趣。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诗要求会写的生字:阴、似、野、苍、茫。
2.教师引导学生将生字按结构归类。
左右结构:阴、似、野。
上下结构:苍、茫。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重点笔画所在的位置。
(2)教师逐一讲解示范。
阴:左窄右宽。左边“阝”略高,“阝”的起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钩部在横中线上,右边“月”的“丿”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
似:左窄右宽。右边“以”的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第二笔点位置略高,右边竖撇的撇尖穿插到左下方,末点收笔略高于撇尖。
野:“里”的末笔横改提,顶部左右齐平,底部“予”低,“予”的第三笔横钩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右上斜行。
(3)学生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后,先书空,再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挑选写得好的字进行投影评议。
4.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艹”的位置,请学生说一说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
苍:“艹”窄、扁,“仓”宽、大,“仓”上面的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左侧,收笔撇低捺高。
茫:“艹”窄、扁,居上居中,“氵”首点在左上格横中线上方,“亡”的点笔在右上格,收笔在横中线上。
(3)学生练习书写。
(4)投影学生写的字,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规范、工整是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根据本课生字特点,采用按结构分类指导的方法,通过自主观察,教师示范引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能力。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小结:我们刚刚学会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到了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的魅力。现在,让我们来聆听一首现代人作曲的《敕勒歌》吧!
2.拓展: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课后拿起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优美的画吧!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同时总结“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方法。结合视频播放乐曲,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升华情感。布置为诗配画的作业,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既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