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鲁教版1.5《泥人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鲁教版1.5《泥人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1 16: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俗世奇人冯骥才泥人张题解生活在市井民间的身怀绝技的人。“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和工匠。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代表作品有《义和拳》《神鞭》其中《神鞭》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识记字词(一).给画线的字注音:阔绰吆喝怵抠chuòyāochùkōu撂高的liào赚zhuàn模子mú(二)解释词语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
鼎鼎,盛大的样子。怵:惧怕。模子:模型。整体感知:
本文有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合作探究 (一)、泥人张是一个怎么样的奇人呢?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试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一下他的形象。奇在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
招制敌的智慧;奇在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奇在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的个性;奇在神乎其神的精湛技艺;泥人张:奇在清高自爱,不卑不亢的品质。海张五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外貌描写,刻画出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
架势。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侧面烘托“海张五”的名气和地位。 海张五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大粗嗓门”气势张狂。语言粗俗,无端挑衅,侮辱别人的人格,极其无耻恶劣。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描写海张五的神态、语言,与前文形成对比。海张五狼狈不堪、气急败坏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海张五“大价钱”照应“贱卖”,讽刺意味更浓。“连泥模子也买走了”,心虚害怕,色厉内荏。 浓郁的天津风味。
(二)、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独到之处?结合具体句子分析。用词凝练,语言极富表现力。 浓郁的天津风味
1.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2.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4.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3.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用词凝练,语言极富表现力。1.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一个“戳”字看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2、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
但是如果只写“技艺高超,众人莫能望其项背”,文字就过于平板。而作者运用这样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3.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两个找均为寻觅的意思。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一个“找”字,可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三).试着说说你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倾向。作者不仅用文字为地方文化保存了鲜活的案例,而且倾注了对手艺人技艺的钦佩与肯定。作 业1、随笔: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2、课外阅读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