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氢细菌能以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利用分子态氢和氧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为有机物。下列关于氢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
B.属于自养生物
C.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培养时要加入氮源等物质
2.茶叶品种多样,其中毛尖茶外形纤细卷曲,色翠绿,香清高,味鲜浓。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多种维生素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与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
B.新鲜茶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茶树细胞中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不一定都能找到
D.茶树叶肉细胞中的ATP都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3.海水稻是我国的珍稀野生稻资源。海水稻的液泡膜上的蛋白质L能将H+从液泡中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中,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积累起来,以减轻Na+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已知液泡的pH约为5.5,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5,蛋白质L运输H+和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协助扩散B.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4.多酶片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多酶片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糖衣,内层为肠溶衣。糖衣包裹的是胃蛋白酶,肠溶衣包裹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胰酶,如图所示。药物先进入胃,再进入肠,定点崩解发挥疗效。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患者服用多酶片时应整片吞服,不宜捣碎或嚼碎服用
B.食物中的蛋白质均在胃中被消化,淀粉均在小肠中被消化
C.肠溶衣中的化学成分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分解
D.胃蛋白酶和胰酶的最适pH差异较大,但两者的最适温度相似
5.镉(Cd)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G 、S(DNA复制期)、G 是分裂间期的不同时期,有研究表明,Cd能抑制DNA的复制。下列推测最可能成立的是
A.S期细胞核中的DNA和染色体数量均会加倍
B.Cd处理能使S期细胞大量增加
C.Cd处理会使细胞周期的时间缩短
D.Cd处理会抑制DNA复制有关的酶的活性
6.凋亡诱导因子与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可激活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引发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和膜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凋亡诱导因子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过程不受环境的影响
C.对于小鼠而言,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不利于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
D.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在老年小鼠体内,在幼年小鼠体内不发生
7.大熊猫(2n)的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其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及部分染色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熊猫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会复制2次
B.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甲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
C.乙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
D.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8.果蝇的直毛和分叉毛受基因D/d的控制。让两只表型不同的果蝇杂交,F 个体均表现为直毛,再让F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中的雌果蝇均表现为直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
B.亲代雌果蝇和F 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
C.F 中分叉毛果蝇所占比例为1/4
D.F 直毛雌果蝇均为纯合子
9.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关于以下几个重要科学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②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④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A.①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首次证明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②艾弗里运用减法原理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C.③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前提是能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D.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同一条链的五碳糖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10.中国水仙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研究者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对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计数、归类、排列,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镜检时可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B.拍照观察时一般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C.由核型分析可知,中国水仙是三倍体植物
D.推测中国水仙高度不育是减数分裂联会紊乱所致的
11.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VZV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双链DNA病毒。阿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种常用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中心法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VZV相关的信息传递存在图中的①②③⑤过程
B.在①过程中,DNA聚合酶能将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开
C.阿昔洛韦主要通过影响图中的②过程来抑制VZV的增殖
D.⑤过程存在U—A、C—G、A—T、G—C 4种碱基配对方式
12.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DNA分析证实,约一百万年前,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从南美大陆迁徙至此,形成了不同岛上的初始种群。根据以上资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地雀喙的形状的差异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达尔文认为地雀喙的差别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C.岛上不同的地雀种群之间其基因库是不同的
D.地雀喙的形状与其生活习性及捕食结构有关
13.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脑脊液中含有O 、呼吸酶等成分
B.脑脊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C.脑脊液中的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
14.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及生活在其中的细胞(其中一种是肝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物质交换过程。下列分别表示肝细胞、淋巴液的是
A.细胞I、甲
B.细胞Ⅱ、乙
C.细胞Ⅲ、丙
D.细胞I、丙
15.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相对于健康人来说,该病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较少,甚至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较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水肿的现象
B.肾病综合征患者肾部细胞膜的过滤作用发生改变
C.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内环境稳态失衡
D.通过口服免疫蛋白可改善该病患者的免疫力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B.被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
C.培养液中的尿素是肝细胞通过代谢产生的废物
D.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17.科学家首次在人细胞中鉴定出线粒体NAD+转运蛋白SLC25A51。研究人员发现增加SLC25A51后,线粒体内部NAD+的浓度能显著提高;相反,当缺少SLC25A51后,尽管整个细胞的NAD+总量没有变化,但进入线粒体内部的NAD+显著减少,而且线粒体的耗氧量减小和合成ATP的能力受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AD+与O 结合生成H O并释放大量能量
B.NAD+转运依赖转运蛋白SLC25A51
C.NAD+可能对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产生影响
D.激活SLC25A51的转运能力,有望改善衰竭的心脏功能
18.苋菜的野生型品系对除草剂敏感,突变品系对除草剂有抗性。某科研小组研究了苋菜叶绿体基因pbsA野生型品系和突变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位置,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pbsA发生了碱基增添导致植株出现抗性
B.基因突变导致228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
C.基因突变后第228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为CCA
D.基因突变后,其子代出现抗性的概率为1/2
19.番茄的抗青枯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青枯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番茄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bb无影响。现有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r、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F 中弱抗病番茄的基因型有2种,均为杂合子
C.若F 某抗病番茄自交子代出现易感病番茄,则其基因型为bbRr
D.让F 中某株杂合易感病番茄自交,子代出现易感病番茄的概率为1/4
20.蛋白D是某种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缺乏时表现为侏儒鼠。A基因能控制蛋白D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A基因的表达受P序列(一段DNA序列)的调控,如图所示。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状态,传给子代则A基因正常表达;P序列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状态,传给子代则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序列甲基化不改变碱基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表观遗传
B.基因型为AA的是正常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侏儒鼠
C.纯合的正常雄鼠与侏儒雌鼠随机杂交,子代都是正常鼠
D.侏儒幼鼠的P序列都甲基化,去甲基化能缓解侏儒症状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以及孔隙所组成的结构,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蒸腾作用等。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开放,失水时气孔关闭。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K+转运蛋白BLINK1,光照是诱导信号,能调节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气孔及其开闭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保卫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时,气孔开放。在气孔开放过程中,保卫细胞吸水能力会逐渐______。
(2)分析图可知,保卫细胞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的方式为______。BLINK1可以调节气孔的开启,原因是______。
(3)植物通过气孔吸收CO 用于光合作用,限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流失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全球的______循环。
(4)在坐标系中绘出保卫细胞吸收K+的速率和O 的相对浓度的关系曲线。
22.(11分)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够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传递。下图为叶肉细胞类囊体上PSI和PSⅡ发生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是叶肉细胞PSI和PSⅡ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吸收的光是______。若增强弱光条件下的植物的光照强度,其产生的O 含量会增加,结合图中光系统的信息分析,
这是因为_______。
(2)图中的PQ除了能够传递电子,还能够将H+逆浓度梯度运输到类囊体腔中,建立起类囊体膜内外的H+浓度差。据图分析,H+浓度差的建立可以为______过程提供能量。
(3)绿叶从外界吸收CO ,CO 在叶绿体基质中与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形成的产物被还原时需要接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释放的能量。若图中的PQ受损,则C 被还原的速率可能会_________。
23.(11分)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存在调控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增强子是能使连锁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某增强子能改变靶基因双螺旋结构的张力,促进__________结合到DNA链上进行滑动,以催化____________(填原料)合成RNA。若删除增强子序列,则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会____________。
(2)miRNA不编码蛋白质,但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某种miRNA能与靶mRNA结合,二者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结合,结合后会影响_________在mRNA上移动,导致翻译终止。
(3)靶基因发生miRNA调控时,靶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分别是——。
(4)若某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并导致肽链中第59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
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
24.(12分)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n=14,用14M表示)3号染色体上的1个抗虫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6n=42,用42E表示)体内以培育抗虫小麦新品种,其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杂交获得的F 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①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以获得品系甲,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机理是______。
(2)通过杂交获得品系丙。品系丙的染色体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最多有_______条,原因是______。
(3)由品系甲通过与普通小麦多次杂交、筛选,获得品系丁,实质是获得________。品系戊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虫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培育品系戊的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有染色体结构变异、______。
25.(12分)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ZW型,其眼色有猩红眼和墨色眼两种,受到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某实验室选择若干猩红眼、墨色眼的该种昆虫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猩红眼和墨色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猩红眼和墨色眼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
(2)已知该种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两对基因皆位于常染色体上,用纯合的长翅墨色眼个体和残翅猩红眼个体交配,F 自由交配,F2中长翅墨色眼个体所占比例为3/16。据此分析,墨色眼是____(填“显”或“隐”)性性状,F 的表型是________,F 中与亲本表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假设猩红眼对墨色眼为显性,实验室计划通过PCR等技术来检测基因A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分析图1中信息,可提取a图2F 中的______个体的DNA片段来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并鉴定。若电泳结果确认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则将图2中相应的电泳条带涂黑。
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D 6.A 7.B 8.C 9.D 10.A 11.D 12.B 13.A 14.D
15.D 16.ACD 17.BCD 18.C 19.ABC 20.AC
21.(1)大于(1分) 减弱(1分)
(2)主动运输(1分) BLINK1能协助K+进入细胞,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2分)
(3)碳和水(2分)
(4)如图所示:(2分)
22.(1)红光和蓝紫光(2分) PSⅡ能吸收、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O ,因而增强光照可以产生更多的O (2分)
(2)ATP合成酶催化ATP的合成(答出ATP的合成即可给分,2分)
(3)C (1分) ATP、NADPH(2分) 下降(2分)
23.(1)RNA聚合酶(1分) 4种核糖核苷酸(1分) 降低(2分)
(2)碱基互补配对(2分) 核糖体(1分)
(3)mRNA水平不变,蛋白质水平降低(2分)
(4)T//A替换为C//G(或A//T替换为G//C)(2分)
24.(1)4(1分) 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2分)
(2)7(1分) 品系乙含有的7M条染色体为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不能联会随机进入配子中,配子最多含有长穗偃麦草的7条染色体(2分)
(3)含有1条含抗虫基因的3号染色体的小麦(2分) 3/4(2分)
(4)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2分)
25.(1)不能(1分) 若控制猩红眼和墨色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无论猩红眼还是墨色眼为显性,都可以得出与图1所示相同的实验结果(2分)
(2)隐(1分) 长翅猩红眼(2分) 5/8(2分)
(3)猩红眼雌性(2分) 如图所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