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鲁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2 同课异构课件:2.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参考》鲁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2 同课异构课件:2.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11 16:43:39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1课时 城市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并理解它们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区位的概念:城市区位因素 :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包括城市的位置与城市的分布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1、河流 (1)供水功能(2)航运功能一、自然因素(3)军事防御功能合作探究一:河流的什么位置容易形成城市?河流与城市区位宜宾重庆武汉赣州上海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
处是人流和物流的集散地,便利的
交通使其发展成西南著名的大城市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在此转运。如江西省赣州市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因为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如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以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腹地宽广。如上海、广州。河流的什么位置容易形成城市?皇宫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建设初期塞纳河作为军事防御手段起到很大作用塞

河此外,河流还成为某些城市防御外敌的天然屏障分析: 图中A、B、C三个聚落中,
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可以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平地面积大北回归线 我国城市大多集中在降水量400mm
以上的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适宜。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世界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尤其是气候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 我国城市大多集中在降水量400mm
以上的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适宜。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世界大城市分布从气温看,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从降水看,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临海边缘地带。2、气候我国百万以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几级阶梯上?思考:为什么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分布在第三阶梯上? (3)地形
地处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外联系方便。合作探究二:是否所有城市都分布在平原上?马瑙斯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 知识回顾: 巴西地处热带,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巴西高原气候凉爽,排水通畅,超出疟蚊分布线,免受疟疾困扰居住条件好。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16渭河汾河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通不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谷地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如我国渭河、汾河谷地及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地区城市的分布。(1)平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2)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的沿河谷地和低地
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小结大同攀枝花大同和攀枝花都没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为什么发展成大城市?发现了大量的
矿产资源北海的石油使阿伯丁发展成
新型的石油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石油城市——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阿伯丁(英)铁矿城市——鞍山、马鞍山、本溪、攀枝花、包头煤矿城市 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 伯明翰(英)、曼彻斯特(英)、
匹兹堡(美)金矿城市——约翰内斯堡(南非)工矿城市举例:
二、社会经济因素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
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方1.交通与城市区位古代:“南船北马”现代:铁路、公路枢纽合作探究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发生变化,
是否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发展?
扬州和济宁自19世纪中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济宁读图分析: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株洲城市的发展火车拉来的城市麦加3.圣地麦加几十万人朝觐山海关4.随科技进步发展起来的城市5.旅游城市----桂林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连连看 总结: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 、 、 、 等社会经济因素: 、 、 、 等新的影响因素: 、 等影响减弱: 、 等 城市区位因素
的发展变化 自古至今始终起影响: 、
等【巩固提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在中国,
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
的区位。图中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密
切相关。
? (1)根据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2)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A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点。
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
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长江或河流)供水课件25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2课时 城市体系学习目标1.了解中心地理论。
2.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3、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济宁是市政府机构所在地,它对济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导与组织管理作用。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济宁相应地集中了很大部分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体育卫生等设施,是济宁范围内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中心。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3.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是区域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集中地,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起着主导作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地快速增长。1.城市的服务范围不仅仅是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1、城市的等级与功能种类
和服务范围有何关系?
2、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
等级与数目之间有何关系呢?
思考2、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有大有小,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功能越全面、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高级。 3、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思考:有些人就医到济南,而不在济宁;有些人结婚总是到济南去购买结婚用品。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难道当地没有医院和商店吗?
多少大小高低多少多少思考:同级城市之间距离大小?4、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中心地理论及长江三角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1.提出: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1933年发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时提出.
2.假设:
(1)理想地表
(2)都是经济行为合理的人3 .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4.要点: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同。
(4)同一登记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距离相等;级别越底,相邻两中心地间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分布模式:A:市场最优原则(不利交通布局)
B:交通最优原则(不利市场组织)
C:行政最优原则(不利组织交通与市场)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功能案例分析二.长江三角区案例分析:1.长三角概述:
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嘉兴等组成的城市群。现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是华东经济区的核心,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内外分工协作最佳,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其凝聚辐射范围包括沪苏浙皖、以及鲁、赣、闽等更大范围乃至全国。上海、无锡、宁波、舟山、
苏州、扬?州、杭州、绍兴、
南京、南通、常州、湖州、
嘉兴、镇江 14个市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长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等级划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宁波镇江、南通、扬?州、绍兴、
湖州、舟山、嘉兴2.中心地等级:读P42图7及P43图8根据人口规模和辐射范围查完成上表长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等级划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宁波镇江、南通、扬?州、绍兴、
湖州、舟山、嘉兴分析上海成为长江三角区的核心城市的区位原因:(1)自然条件
(2)交通位置
(3)经济基础
(4)科技水平
(5)国家政策
课件45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1课时 城市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并理解它们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形成的原因。巴 黎4巴西利亚5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6广 州重 庆8西 安9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包括城市的位置及分布) 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一)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河流、气候、地形、矿产资源、地质条件等a提供水源,城市沿河分布 长江沿岸城市 b提供便利水运条件,城市多分布在宽阔河口附近或河流汇合处或河运起(或终)点 上海、广州、赣州、重庆、武汉、宜宾等 c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城市多分布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 瑞士的伯尔尼,法国的巴黎,美国的波士顿等 我国长江下游沿岸主要城市 河流的几个点位 分析: 图中A、B、C三个聚落中,
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可以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平地面积大最早建在半岛上的波士顿市较早建在河流曲流处的伯尔尼市城市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的分布 平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我国特大城市多分布在第三阶梯 中国气候与特大城市分布400mm年等降水量线18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19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通不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如我国渭河、汾河谷地及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地区城市的分布。资源丰富地
区,工矿业
发达,形成了许多工矿业城市煤 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
石油 如:阿伯丁、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金矿 如:约翰内斯堡
铁矿 如:鞍山、包头、攀枝花 、马鞍山城市应避免
建立在地质
灾害频繁发
生的地区 新唐山、台湾东部城市数量少读图,说明工矿城市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在煤矿开发前,河谷地带未出现城市(A图)。随着对煤矿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开始兴起?(B图)石油台湾东部断裂带上就很少有大城市分布地质条件(一)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等交通:城市多分布在重要交通线上①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方。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发展。我国的城市与交通扬州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衰落的原因:
1、京杭大运河的淤塞
2、京沪铁路的建成
3、海上运输的发展格尔木的兴起是由于交通区位,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建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格尔木是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和青新公路的交汇处(2)经济基础 开发时间长,经济基础好的地方易形成城市。(5)文化历史 例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4)政治因素 例如雅典、罗马、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中国的古都、合肥 (3)生产方式 例工业发达的地方比农业发达的地方更易形成城市荒芜人烟的高原上 崛起的首都巴西利亚山海关嘉峪关这些都是作为军事要塞发展起来的城市耶路撒冷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麦加圣地麦加数十万人朝觐日本的科学城---筑波 科技因素的影响随旅游发展起来的城市张家界桂林【合作探究】
1.(1)读图2-2-8,说出地形对兰州的城市形态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兰州依山傍水,位于黄河谷地中,沿河流两岸向东西延伸发展,形成条带式格局;
对交通的影响: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东西两个方向,东西运距长,南北运距短(2)运用所学知识,试分析影响兰州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河流(黄河)和地形;
②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政治(省会)和交通区位。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1)随着时代的发展,减弱的因素:
(2)新的重要因素:
(3)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因素:军事、宗教等 科技、旅游等 经济、政治、交通等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C、D四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
是 和 。BC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A、C、D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平原地形 B.气候暖湿
C.资源丰富 D.交通发达C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限制A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旅游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按图中展示的现状,请用字母P标注出乡镇中最有
可能再形成城市的地方。P
课件12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2课时 城市体系学习目标1.了解中心地理论。
2.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二、城市体系
城市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区域的服务和管理中心, 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活动: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自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体系的一般特点:少多近小少弱强多大远 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中心地理论德国 克里斯泰勒
中心地是指:
中心地的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六边形的中心点上不同级别
层层嵌套
同等级别
相互排斥少少多多远近大小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功能越强(具有次一级中心所不具备的职能),城市的辐射也越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中心地理论的应用1.理论:假想模式2.实际不存在完全呈正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原因:地形、人口密度和交通六边形的嵌套规律客观存在3.应用: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的布局三、城市功能案例分析读P42-43文字及图2-2-10,2-2-11完成下表上海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国际投资中心长江三角洲、全国甚至国外南京、杭州省级行政中心、交通中心本省及周边地区苏州、无锡、
常州、宁波等制造业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镇江、扬州、
南通等市域经济文化中心市域及大多数城镇和乡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县级经济中心县内城镇和乡村沪宁、杭苏、锡、常、宁波等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1.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C 2.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正确叙述是( )
A.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是城市本身
B.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是相切的
C.服务范围越大,说明城市的级别就越高,功能越多
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