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 第三单元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课标要求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历史选修模块4讲述的是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本课依托 “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正是希望能够回到历史现场,感受当年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人物进行的重大人生抉择,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解析,跨越时空的人物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高二4班作为文科普通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对“华盛顿”这一人物了解较多,为本课将重心置于“历史思维能力训练”提供了条件。但是,学生们对“华盛顿的事迹”缺少历史地关照和思考,即不能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的现象,因而决定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依托对六则(三组)史料的解析,学会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学会从历史的横向(同时期的各国)和纵向(历史时序)两个维度构建史实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华盛顿两次人生抉择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对“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有所体会和认识。
四、教学重点
华盛顿的两次重大人生抉择
五、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华盛顿的抉择和意义”
六、教学方式
史料研习、问题探究
七、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八、板书设计
美国国父华盛顿(1732-1799)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以华盛顿命名或相关的资料(图文)。
乔治·华盛顿,他的思想与活动诞生在怎样的美国社会环境,与他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们如何看待他,关于他的“伟大与平凡”,后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要了解这些,就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新课
(1)主要事迹
提问:一说到“华盛顿”这一历史人物,你立即会想到哪些关键词?
【维农山庄主人、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主持制宪会议、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担任美国首届总统。】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在黑板上书写重点内容)
出示幻灯片:波士顿倾茶事件、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通过、约克镇英军投降、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宪法通过、担任两届总统(图片)。
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775年4月19日,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来克星顿镇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举行,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等战役的胜利,英军在约克镇投降。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华盛顿担任制宪会议的主席。1789年至1796年,华盛顿担任美国两届总统。
【过渡:其实,回望华盛顿的一生,人生中遇到多次重要抉择,每次他是如何权衡,他的最终选择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2)人生抉择
a.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印发给学生的资料】
材料一:
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
——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1782年5月)
材料二:
我很难想象我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竟会鼓励您写这样的信,依我看,这封信包含着可能会降临在我国的最大一次灾难。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您再也找不到一个比我更讨厌这个计划的人了。……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华盛顿的回信
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华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观点: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应该采取君主制,华盛顿――反对君主制,实行共和制;
理由: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华盛顿的杰出才能和崇高品格、威望,称帝是众望所归,华盛顿――危害、背叛国家。】
出示幻灯片:世界地图(各国的政治体制)。
18世纪的世界,各国的政体大致状况:中国,正处于君主专制加强的清朝乾
隆统治时期;日本,正处于幕府专制统治时期;俄国,正处于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时期;法国,也正处于波旁王朝的统治。
出示幻灯片: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图片)。
出示幻灯片:当时的美国状况。
1781年, 胜利已成定局, 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 大陆军已成为新生的美国的中流砥柱, 一支最有组织性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作为总司令的华盛顿战功赫赫, 有着世界性的声望。……那是18世纪80年代初, 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还没有发生,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长期推行的君主立宪制度给古老的英国带来了繁荣、稳定和自由。美国新大陆上涌动着一股要求君主制的思潮, 在失去了世袭制纽带、由移民组成的新大陆上, 谁能成为新的君主?手握重兵、打赢了独立战争、拥有巨大威望的华盛顿自然是首选的人物,“打江山、坐江山”何其顺理成章!
——傅国涌《华盛顿为什么拒绝当皇帝》
出示幻灯片。
政体选择带来的结果
刘易斯(尼古拉上校
华盛顿
有利
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稳定政局
有利于推进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不利
可能会带来君主制思想
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借鉴,有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提问:从华盛顿的最后抉择可看出,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坚决反对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制,否则将威胁美国人民的民主思想。】
《五月花号公约》,被历史学家确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1620年11月21日,经过66天的航行,承载着欧洲文明而来的“五月花号”到达了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船上的102名清教徒依照承诺,组成了普利茅斯殖民地自治团体。
出示幻灯片:《五月花号公约》(图文)。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提问:上述材料体现出《五月花号公约》的什么特点?
【主张“依法自治”。】
出示幻灯片:《独立宣言》、自由女神像(图文)。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权力…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
——《独立宣言》(1776年)
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华盛顿坚定拒绝了对他的王袍加身,正是他的这一选择为美国成为民主制国家开辟了道路。
【过渡:1799年,在法国首都巴黎,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建立了执政府;正是这一年,在中国和美国历史上也出现了重大事件,乾隆皇帝和华盛顿都在这一年去世。假如当年的乾隆遇见华盛顿,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b.终身制还是任期制?
出示幻灯片:乾隆与华盛顿(图片)。
【印发给学生的资料】
材料三: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帝谕立太子之弊后,宣示:“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遐闲。”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1795,10,15)册立皇十五子顒琰为皇太子的谕令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1796,2,9),举行授受大典。皇帝侍太上皇帝到奉先殿行礼,接着太上皇帝御太和殿,亲授“皇帝之宝”国玺,皇帝下跪接受。太上皇帝受贺毕,还宫。皇帝即位,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颁行天下,恩赏臣民不等。乾隆传位诏书宣布:“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清高宗实录》第1486卷第10页)
——孙文良等著《乾隆帝》
材料四: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此时此刻,大家必须运用思想来考虑这一重任托付给谁……我已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
愿你们在自由的庇护下,认真维护并慎重使用上帝的赐福,各州人民享有更美满的幸福。使你们获得把你们的宪法介绍给其他各国的荣誉,使这部宪法为那些对之还十分陌生的国家所赞美、爱慕和采用。……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就完全可以使我们相信这种情况是真实的。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的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
——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华盛顿选集》)
提问:对比上述材料,乾隆与华盛顿的行为有何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让出职位,即乾隆皇帝颁布退位诏书,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
乾隆与华盛顿的行为有何不同之处?(对象、动机、结果或影响)
【不同之处:从对象来看,乾隆帝将皇位传给儿子,华盛顿将总统交给人民选举的总统;从动机来看,乾隆帝是希望家族统治继续传承,华盛顿希望美国继续坚持民主、法治,权力制约权力;从结果或影响来看,乾隆帝并未真正交出权力,君主专制加强,华盛顿开创了美国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先例,维护了民主制度。】
1799年,就在世纪交替的前夜,88岁的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养心殿安详驾崩
了,他留给儿子嘉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康熙盛世”的巨大光环,二是大贪官“和珅”(乾隆晚年最信任的大臣)。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却是另一份遗产,一个独立的美国、一个民选总统的制度(连任不超过两届)和一部文明且充满活力的宪法。
(3)时人评说
出示幻灯片:史料六步法。(文字)
该史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于何时?写于何地?写作缘由?该史料在历史上有何价值?
出示幻灯片:拿破仑眼中的华盛顿(图文)。
【印发给学生的资料】
材料五: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只有在一个国王的议会里,有我已经说服和控制的统治者围绕着,我才会成为他那样。那时,只有那时,我才可能显示出华盛顿的温和、无私和智慧。在所有现实情景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外不可能达到目标。
——拿破仑(来自拿破仑回忆录,1815年开始撰写)
出示幻灯片:华盛顿纪念塔。(图文)
材料六: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駸駸乎三代之遗意。……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
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徐继畬
【徐继畬:著有《瀛环志略》(1848年出版),是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一批具
有新思想的人物之一。】
(在今天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纯白大理石建筑,尖塔耸立,是首都的标志
性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华盛顿纪念塔。据说,该塔自1848年兴建后,资金短缺,
于是号召各州赞助,送来的,却是歌颂国父的铸文或石刻。消息传到国外,金石
颂文也纷至沓来,使华盛顿纪念塔成为世界性建筑。其中也有当时的清政府赠送
的碑文。)
提问:结合材料,拿破仑与徐继畬对华盛顿的评价有何不同?
【拿破仑眼中的华盛顿:温和、无私和智慧,值得敬仰;徐继畬眼中的华盛顿:类似中国的尧舜,是民主选举的总统。】
两位评价者分别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的?影响两者的评价不同的差异有哪些?
【拿破仑:当时有人对他的称帝表示不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当时的法国国情,他认为当时的法国面临国内社会不安定,国外武装侵略的局面,唯有用专政的方式才可摆脱困境;徐继畬: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引导先进知识分子关注世界形势。
影响两者评价的差异:具体国情、历史传统、立场、视角等。】
出示幻灯片。
材料七: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
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载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提问:从上述材料可看出,华盛顿任美国总统有何历史意义?
【建立了共和政体,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君主制度。】
3.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尤其是对“华盛顿的两次重要人生抉择”进行解读,相信同学们对“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对史料的解析过程中,注重“六步法”的运用,并注重横向对比、纵向联系两个维度;分析历史背景时,应关注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因素的影响。
4.布置作业
作为伟人的华盛顿,其实也有“伟大与平凡之处”,华盛顿一度被美国学者、包括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神话。纵观历史上“对华盛顿的研究”,几乎都是肯定、赞扬,鲜有看到负面的评价,很少有争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对众多历史人物的争议、质疑相比,历史学者们对华盛顿的评价大多“众口一致”,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
1797 年,华盛顿即将辞去总统的职务,当时很有影响力的费城《曙光报》发文称:此人是我国一切不幸的源头,今天,他终于可以滚回老家,再不能为害美国了。如果有一个时刻值得举国欢庆,显然就是此刻。漫画家对华盛顿也毫不手软,有人把他的头像安在了一头驴身上。
———【美】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
【请完成作业】
这样的文字当时见诸报端,说明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关于华盛顿的不为我们熟知的另一面。
课件31张PPT。 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亨利·李选修4第三单元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
波士顿倾茶事件 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
——英王乔治三世(1775.8)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19日)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英军投降 1781年1783年的《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华盛顿
(1732-1799)
1789-1797年就任美国第一、二届总统。材料一:
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
——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
(1782年5月)
材料二:
我很难想象我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竟会鼓励您写这样的信,依我看,这封信包含着可能会降临在我国的最大一次灾难。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您再也找不到一个比我更讨厌这个计划的人了。……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华盛顿的回信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乾隆时期)日本:幕府专制统治时期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棉布1796-18301700-18401740-1850煤生铁15.512.8120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781年, 胜利已成定局, 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 大陆军已成为新生的美国的中流砥柱, 一支最有组织性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作为总司令的华盛顿战功赫赫, 有着世界性的声望。……
那是18世纪80年代初, 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还没有发生,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长期推行的君主立宪制度给古老的英国带来了繁荣、稳定和自由。美国新大陆上涌动着一股要求君主制的思潮, 在失去了世袭制纽带、由移民组成的新大陆上, 谁能成为新的君主?手握重兵、打赢了独立战争、拥有巨大威望的华盛顿自然是首选的人物,“打江山、坐江山”何其顺理成章!
——傅国涌《华盛顿为什么拒绝当皇帝》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权力…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
——《独立宣言》(1776年) 两种观点的对比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稳定政局有利于推进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可能会带来君主制思想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借鉴,有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乾隆(1711~1799年)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材料三: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帝谕立太子之弊后,宣示:“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遐闲。”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1795,10,15)册立皇十五子顒琰为皇太子的谕令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1796,2,9),举行授受大典。皇帝侍太上皇帝到奉先殿行礼,接着太上皇帝御太和殿,亲授“皇帝之宝”国玺,皇帝下跪接受。太上皇帝受贺毕,还宫。皇帝即位,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颁行天下,恩赏臣民不等。乾隆传位诏书宣布:“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 (《清高宗实录》第1486卷第10页)
——孙文良等著《乾隆帝》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此时此刻,大家必须运用思想来考虑这一重任托付给谁……我已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
——华盛顿的告别演说(1796年)
材料四:
愿你们在自由的庇护下,认真维护并慎重使用上帝的赐福,各州人民享有更美满的幸福。使你们获得把你们的宪法介绍给其他各国的荣誉,使这部宪法为那些对之还十分陌生的国家所赞美、爱慕和采用。……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就完全可以使我们相信这种情况是真实的。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的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
——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华盛顿选集》)
1.该史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是谁?
3.写于何时?
4.写于何地?
5.写作缘由?
6.该史料在历史上有何价值? 解读史料六步法材料五: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只有在一个国王的议会里,有我已经说服和控制的统治者围绕着,我才会成为他那样。那时,只有那时,我才可能显示出华盛顿的温和、无私和智慧。在所有现实情景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外不可能达到目标。
——拿破仑(1769~1821年)
华盛顿纪念塔 材料六: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情乎三代之遗意。……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徐继畬
(徐继畬:著有《瀛环志略》(1848年出版),是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之一。)
材料七: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载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布置作业 作为伟人的华盛顿,其实也有“伟大与平凡之处”,华盛顿一度被美国学者、包括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神话。纵观历史上“对华盛顿的研究”,几乎都是肯定、赞扬,鲜有看到负面的评价,很少有争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对众多历史人物的争议、质疑相比,历史学者们对华盛顿的评价大多“众口一致”,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
布置作业 1797 年,华盛顿即将辞去总统的职务,当时很有影响力的费城《曙光报》发文称:此人是我国一切不幸的源头,今天,他终于可以滚回老家,再不能为害美国了。如果有一个时刻值得举国欢庆,显然就是此刻。漫画家对华盛顿也毫不手软,有人把他的头像安在了一头驴身上。
———(美)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
完成作业:
这样的文字当时见诸报端,说明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关于华盛顿的不为我们熟知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