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文学表达—《百年孤独》(节选)与《逍遥游》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语段研读,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基本特征;
2.关联写作背景,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价值和意义;
3.破解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密码,练习运用此种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难点
关联写作背景,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价值和意义;破解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密码,练习运用此种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导入】
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怎样才能把故事讲精彩,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风格意蕴,是文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世界名著《百年孤独》(节选)。我给这节课取了个题目:“ 现实主义:故事的文学表达”,请大家在“现实”之前补充一个修饰词,使其完整准确。
【教学情境】学生有答“浪漫”。
【引导】
首先,浪漫与现实构不成修饰关系,是并列关系。其次,浪漫主义侧重主观表达,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美学大家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将浪漫主义定义为“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强调理想与人的主观情绪,就跟《圣经》中记载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样绝对。现实主义更关心现实与实际,强调客观表述与刻画。引导:这里出现了个新课题,现实世界能不能用浪漫手法来表达?还真有,拉丁美洲的世界级文学家马尔克斯就用这样的手法,打破了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把现实以虚幻的形式呈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颇具现实感,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这种手法便是“魔幻现实主义”。
【学习任务一】结合阅读经验,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基本特征
【引导】“百度汉语”这样解释“魔幻”一词:“让人摸不透而变幻莫测的(虚构幻界)”。关键词为“一眼看不出、变幻莫测、虚构”。“魔幻现实主义”应该与此密切相关。
1.这两个字让你联想到哪些影视作品或小说?
【总结】《芭拉拉小魔仙》中的魔法杖、咒语、魔仙堡等等;
《哈利 波特》中的魔法觉醒兑换码等等;
《哈比人历险记》《魔戒》(英国大学教授托尔金)等等。
2.用这样的直觉,请在课文中找出带有“魔幻”色彩的物件、行为、情节或场景,勾划出相关语句。
3.比较《百年孤独》(节选)和大家提到的作品,“魔幻”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请比较异同。
【总结】相同之处:都写了现实中不存在或极少存在的物件、行为、情节等,给读者的感觉大体上都是神秘、诡异、荒诞的。
不同之处:大家提到的作品多是创造了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独立的虚幻的世界。虽然看得有点费劲,甚至看得不太明白,但总感到有着与众不同的美感。故事多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百年孤独》中“魔幻”部分是局部的,是分散的,而世界是真实的,人物、故事和其他小说没有太大区别。
【引导】
这种独特美感来自何方呢?其实很大部分来自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
【分析语段,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基本特征】
语段一:丽贝卡过了很久才融入家庭生活。她总是缩到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什么都无法引起她的注意,除了那些钟表奏出的音乐,她每过半小时就会瞪着受惊的眼睛四下寻找,仿佛想在空中某个位置找到那乐声。数天过去,她什么也不肯吃。谁都无法理解她居然没有饿死,后来印第安人——他们一刻不停、悄无声息地在家里走来走去,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显然她父母或是其他抚养人曾斥责过这一恶习,因为她总是心有愧疚暗中行事,藏起口粮来等没人时再享用。
【分析】 丽贝卡喜欢吃土这种行为离奇、荒诞,在现实中极少存在,但又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语段二:她的所有行李包括一个小衣箱、一把绘有彩色小花的小摇椅和一个帆布口袋,袋里装着她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遗骨在家中到处碍事,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像母鸡抱窝似的咯咯作响。
【分析】父母没有下葬的骨殖“像母鸡抱窝似的咯咯作响” ,而且是“一刻不停地”响起,并且“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这样不合生活逻辑的场景显然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既令人恐惧,又让人感到神秘、诡异。
语段三: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乌尔苏拉从母亲那里学过各种草药的效用,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可他们仍然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乌尔苏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丽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认之后,还是确信从未与他们谋面。
【分析】作者运用想象、描写、细节刻画等手段,对现实生活进行变形夸张,构建了一个“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美好艺术境界。
学生还联系到全书的其他情节 ,比如:在阿根廷南段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飓风把一个马戏团全部刮上天空,第二天,渔网打捞出许多死狮子和长颈鹿。布恩迪亚家族第三代美人儿蕾梅黛丝随着一件床单白日飞上天空,黄蝴蝶缠着毛里西奥 巴比洛尼亚打转转……语段四:“她话音刚落,费尔南达九感到一阵明亮的微风吹过,床单从手里挣脱并在风中完全展开。阿玛兰妲感到从裙裾花边传来一阵神秘的震颤,不得不抓紧床单免得跌倒。就在这时美人儿蕾梅黛丝开始离开地面,乌尔苏拉那时几近失明,却只有她能镇定自若地看出那阵不可阻挡的微风因何而来,便任凭床单随光芒而去,看看美人儿蕾梅黛丝挥手告别,身边鼓荡放光的床单和她一起冉冉上升,和她一起离开金龟子和大丽花的空间,和她一起穿过下午四点结束时的空间,和她一起永远小时在连飞得最高的回忆至鸟也无法企及的高邈空间。”
【分析】这样充满想象力的语段在《百年孤独》一书中比比皆是,令人惊叹。但荒诞的情节都源于现实常理,“飓风”是真实的,“捕鱼”是现实的,但把“一个马戏团全部刮上天”“打捞上许多狮子和长颈鹿却显得吊诡;“床单”“黄蝴蝶”等物件是现实的;看到她升空的人都是真实的,但床单升空,蝴蝶打转就很新奇。
这些情节基本忠于现实却有违背常理,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常规逻辑,让我们在臣服中获得奇特的审美感受。
懂得欣赏这一点,你就更能理解有些人说的“不是《百年孤独》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厉害,而是诺贝尔奖因为颁给了《百年孤独》而更加闻名光耀”的意思了。
请大家开启聪明大脑,破译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基因密码,供我们欣赏和运用。
【总结】
(1)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构建了神秘、神奇、令人神往又令人恐惧的艺术世界;
②不符合生活逻辑,现实中不存在或极少存在;
③情节怪诞,却突显现实 ;
④想象、夸张 等艺术手段;
⑤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之一。
(2)“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魔幻”是局部,是手段,为的是营造或增添神奇、神秘气氛;“现实”是内核,是目的,为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品主旨。
【练习】请根据以上分析,抓住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为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答案参考】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通过想象和夸张,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荒诞的幻觉结合在一起讲故事,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
【引导】魔幻现实主义的基因究竟来自哪儿?是不是只生长在西方文学创作的土壤里呢?其实在古老的东方文明里早已存在。
朗读《逍遥游》相关文段,感受神奇美妙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说说庄子是怎样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来讲鲲鹏的故事?
【总结】
庄子从现实的鱼游四海,大鹏翔空说起,大胆想象,虚构出奇大无比的鲲鱼和鹏鸟作为陈述对象,并且加之鲲鱼可以变化为鹏鸟的奇妙假设,让故事显得荒诞、怪异。并且让“几千里大”的鲲鹏“乘六月息”“适于南冥”,鲲鹏从北往南飞,依赖“六月息”这很合情合理,但乘旋风回环着往上飞,就是典型的变形夸张了,它书写了不存在的现实,却构建出神奇、神秘、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
【学习任务二】关联写作背景,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价值和意义
【思考】
无论是西方的加尔克斯还是古老东方的庄子,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讲这样的故事呢?
我们尝试着从字里行间找找答案。语段一:丽贝卡过了很久才融入家庭生活。她总是缩到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什么都无法引起她的注意,除了那些钟表奏出的音乐,她每过半小时就会瞪着受惊的眼睛四下寻找,仿佛想在空中某个位置找到那乐声。数天过去,她什么也不肯吃。谁都无法理解她居然没有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显然她父母或是其他抚养人曾斥责过这一恶习,因为她总是心有愧疚暗中行事,藏起口粮来等没人时再享用。
【思考】丽贝卡为什么有吃土的恶习?
【分析】丽贝卡是个苦命的孩子。联系前文情节,我们得知她幼年饱受饥饿摧残,长得大一点时,又遭遇父母双亡的残酷现实,后流落到马孔多,寄养在乌尔拉苏家里,她极度缺乏安全感,生命和灵魂都是异常孤独的,所以,她注意力无法集中, “总是”“缩到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西方心理学研究显示,吸咬手指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更让人心痛的是,她也知道吃土不对,却无法控制自己,面对周围人的善意斥责,只好“心有愧疚暗中行事”。丽贝卡的怪诞行为实际上是她无助时的反抗行为,自我情绪发泄的方式,放逐沉沦自己的手段。
如果和主题表达联系起来,布恩迪亚家族所有人的命运可以从丽贝卡身上略见一斑,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但激烈的行为总是归于失败,最后一个个都以不同的方式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 所以,马尔克斯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故事,除了增加神秘神奇诡异的内容让读者触目惊心,印象深刻以外,还有主题表达的需要。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写的一群吉普赛人,其实就是隐喻殖民者对贫苦人民的搜刮。去除“魔幻”的因素,《百年孤独》完全和《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 等现实主义作品一样现实,但《百年孤独》之所以独特呈现,魔幻现实主义是特色,更是亮点。带着这种认识,请大家关注弥漫马孔多由失眠导致的极为严重的遗忘症。语段二: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逃宿命的凄苦,她在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疾病,正是这种疾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和王子的尊贵身份。这就是失眠症。
【分析】这种“失眠症”给比西塔西翁带来了可怕后果:无比恐惧、极度凄苦、失去自我、孤独无助,而最严重最可怕的便是孤独。
它好像类似现在的阿尔兹海默症,即遗忘童年的记忆、事物的名称和概念、各人的身份,以至于失去自我。失眠者不仅仅是比西塔西翁,还有众多的马孔多居民,当何塞意识到遗忘症的严重情况,他并没有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迅速采取召集群众做好宣传,借助铃铛隔离,给物件贴标签等等措施,显示着“马孔多居民与失忆作斗争的决心”。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借助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述这件事,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时代背景】
(一)自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相继对这片新大陆进行殖民。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拉美各族人民爆发独立运动,解放战争前后持续近40年,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一个个国家开始独立。
英美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对名义上独立后的拉美,进行新的殖民。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西进政策,强迫墨西哥先后割让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麦西亚峡谷的大片土地,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国土的55%。1898年爆发了美国-古巴-西班牙战争,美国吞并了波多黎各,把古巴变成“保护国”。
(二)自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踏上巴哈马海滩,拉丁美洲就开始了它的噩梦。拉丁美洲的文明在一夜之间衰落,拉丁美洲既没有出路也没有未来。拉丁美洲的历史让人非常痛心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民的善忘。他们不仅忘了阿兹特克帝国、忘了他们的三大文明,也忘了殖民者的残忍掠夺,甚至选择主动打开大门依附对方,这种遗忘一部分是因为无知,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一些掌握财富的人的别有用心。
“失眠症”的历史意义:
(三):《马尔克斯传》的作者指出:“因为《百年孤独》的出现重新掀开了哥伦比亚历史上最惭愧的一页及其虚假的统计。”该作者提到,香蕉惨案中的死亡人数,从一开始就说法不一。官方卷宗里记载的是七人,可当时“没有一家报纸登载的死亡人数少于100。……美国领事的一份多年以后公布的报告指出:‘死者逾千人’。”香蕉种植园的老板,正是来自美国的侨民。而在一次香蕉惨案的周年纪念会上,“演说者要求大家静默一分钟,以纪念牺牲在警备部队枪口下的3000名罹难者。”
——见马尔克斯的自传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生活》
(四)马尔克斯曾说:“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在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马尔克斯和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
【总结】作者以马孔多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遗忘症,其实象征世人中普遍存在的历史健忘症,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因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只有记住历史、总结历史,才能图谋民族的新生。
这个理儿是说给印第安人听,何尝不是说给华夏儿女听。懂得它,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辛弃疾大声疾呼“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你更会懂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浸透的无限悲凉与心酸。这个理儿又何尝不是说给天下所有人听:总结教训才是治愈当下的良药。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鲁姆(Harold Bloom)指出,《百年孤独》不是关于某国人民的故事,而是关于整个人类的故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健忘症”不仅是警示拉美人民,更是为全人类敲响警钟。 沿着这个思路,联系庄子所处的时代背景,重新思考:庄子把关于鲲鹏的魔幻故事讲给谁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个时代,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混战,争夺生存空间,社会动荡不安;这个时代,铁器和牛耕技术出现并使用推广,使得人口增多,与资源矛盾加剧;这个时代,各种思潮纷纷涌现,意图解决自上而下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被撕裂的时代,也是思想辉煌的时代,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
【分析】庄子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统治者听,他想用构建的大天地,提供的宇宙大视角,讽喻战国中后期的统治者要走出自己视线和眼前现实,否则导致思维受限,找不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庄子也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听,他想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察觉到自己的渺小,跳出自我小圈子,树立天地观、宇宙观,丰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然后成为那只鹏鸟,飞向令人向往的神奇境界。
【总结】
(一)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和意义
1.构建了“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神奇、神秘的艺术境界,丰富了作品内容。
2.帮助读者透视“深层的人类灵魂”,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二)《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
【学习任务三】破解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密码,练习运用此种手法进行创作。
续写片段:
多年以后,我还是忘不了那个深秋的月夜,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用力画了两个点后,便沉默不语了。……
提示:①想象、变形、夸张、象征、隐喻、描写 ;②加入神秘、神奇、甚至怪异的内容;③魔幻为手段,表现现实为目的
作业:
阅读:《奇遇》《古炉》《尘埃落定》《透明的红萝卜》,感受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