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第2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1.湖光山水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归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
不尽平生淹恋意,绿荫深处更停骖。
──〔明〕文征明《西湖》“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2.兴建清漪园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明湖。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瓮山在玉泉山之旁,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今上乾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福建、广东巡洋之制,命闽省千把教演。自后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弁兵于湖内按期水操。若其经流,则自绣漪桥南入长河,引流入京城,绕紫禁城而出,归通惠河、通济漕渠,灌溉田亩,实万世永赖之利也。皇上御题额曰清漪园,有《御制昆明湖记》、《清漪园记》,恭载卷内。
?──《国朝苑囿·清漪园》“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3.清漪园浩劫
1860年10月19日,英法联军在前日烧毁圆明园之后,火焚了包括清漪园在内的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4.修建颐和园
曾经繁华一时的清漪园绝大部分被毁后,慈禧太后处心积虑重修颐和园,但终因国难当头、财政困难遭到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光绪十四年(1888年),始有在慈禧的直接授意下、以光绪帝“亲政”之名,公开宣布整修颐和园,以供日理万机的慈禧太后“颐养天和” 。为找借口,并掩盖财政困境,他们列出了大量的理由:第一,有先祖的成例,第二,值“大庆”之年;第三,太后“万几余暇,不克稍资颐养”;第四,殿宇尚多完整,花费不会太多;第五,工费所需,主要来自于各省羡余,不需要国库耗费;第六,恢复昆明湖水操之制,训练水师等。于是便有了光绪帝公开宣布改清漪园为颐和园,大规模修建晚清最大的皇家园林工程。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5.颐和园主体
颐和园的主要构成为万寿山和昆明湖,面积比较大,约二百九十多公顷,特别是水的面积约占四分之三,故有“水上园林”之称,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其中建筑物较多,气势雄伟,体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范。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1.颐和园 的主要景物
颐和园秉承了皇家御园的规制,采用了“宫苑分置”的方式,将全园按功能不同划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二者通称宫廷区)和风景游览区。东宫门内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为帝后朝会大臣、处理政务的场所;以乐寿堂为主体,包括玉澜堂、宜云馆和德和园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和光绪皇后的寝宫以及供慈禧看戏和娱乐的地方。以万寿山上佛香阁为中心的游览风景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2.政治活动区
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的中心建筑是仁寿殿。?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的大殿,该殿最早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时乾隆规定:所有御园中,凡是当朝听政的大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游园时不要忘了亲理政务。咸丰十年,仁寿殿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1903年再次修复后,慈禧和光绪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仁寿殿的门、窗、柱一律用红色,烘托起皇家威严的气氛。殿中摆放宝座,为皇权象征,殿内运用古代常用的造园手法,在院内栽植常青树木,点缀以山石,同园林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3.生活居住区
颐和园的生活区的主要景物有乐寿堂、玉澜堂、宜云馆和德和园。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要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在其建成后,慈禧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乐寿堂是她的安歇之地。乐寿堂以它特有的位置和景致,成为园内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3.生活居住区
玉澜堂为光绪皇帝的寝宫,其实也是光绪皇帝的囚禁之所。玉澜堂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堂内陈设具有宫廷特点,堂内中央地平床上是一套宝座御案,用紫檀木和沉香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高雅端庄,制作精美,在颐和园家具中首屈一指。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3.生活居住区
宜云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光绪时重建。“宜云”意思是说宜于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在乾隆时期是皇帝的藏书之地。原有通道与玉澜堂相通,戊戌变法失败后,通道被堵死。宜云馆院内两侧廊壁上,镶嵌有乾隆御临各家石刻十块。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3.生活居住区
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原本是在清漪园怡春堂基址上修建的,工程自1891年至1895年,历时四年,耗用了71万两白银才建成。该院有三进院落。占地3 000平方米,主要有由扮戏楼、大戏台和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三部分组成。大戏楼共三层,高21米,宽17米,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游览区的迷人景色1.万寿山前山景色
万寿山前山是建筑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建筑,是整个万寿山建筑的精华。万寿山前山景色的特征可概括为:建筑群华丽宏伟,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主体建筑布局严格对称,庞大的建筑气势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功能。除主体建筑外,还在前山东西部点缀其它亭、堂、轩、阁等建筑小品,扩大了园林空间,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色彩。
? 万寿山前山的主要建筑有东西轴线千步廊,中轴线上有排云门、排云殿、德慧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还有其他点缀的精品建筑,如转轮藏、介寿堂、宝云阁、五方阁、清华轩、意迟云在、千峰彩翠、景福阁、益寿堂、清宴舫、画中游等。千步廊佛香阁智慧海游览区的迷人景色2.昆明湖风光 (昆明湖特色——杭州西湖风格)
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仿照杭州西湖苏堤在昆明湖中构筑了一条西堤,沿岸广植桃、柳。西堤上架有6桥,由南而北依次为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这些座桥形式各异,最著名的是玉带桥,它是西堤六桥中唯一的一座拱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西堤的西部水域又有一道短堤,把昆明湖分成三个主要水域,每一水域点缀着一座岛屿,即南湖岛、团城岛和藻鉴堂岛,用以象征海上三座神仙居住的小岛:蓬莱、方丈、瀛州。这就是皇家园囿的惯用的“一池三山”象征手法的造园布局。昆明湖中完整的三岛布局是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模式所表现的最后一处,也是仅存的一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建筑或远或近浮现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中,构成了封建帝王刻意追求的神仙之境。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2.昆明湖风光 (昆明湖特色——杭州西湖风格)
?
桥,水上之梁,颐和园中共有30多座桥,最大的是十七孔桥,它连接着东堤和南湖岛。
东堤的主要景观有其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
与文昌阁相邻的有知春亭,卧在清白石雕造的海浪纹基座上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有镇服水患之意。
在昆明湖的西北,又一著名建筑白色石舫,始建于1755年,乾隆建造石舫除了观赏昆明湖景色外,还用它来象征清王朝如磐石般坚固。1860年被毁。现在的石舫是1894年重建的,慈禧将它改名为“清晏舫” ,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舱楼改成洋式,是园中唯一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石舫长36米,就形式和长度而言,在同类建筑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
? 西堤六桥中唯一的一座拱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 。桥拱高而薄,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形成虚实结合的整圆,宛若一轮明月。玉带桥 十七孔桥应造园布局和景观之需而产生,放眼望去,它恰如长虹卧波,气势雄壮,在全国古典园林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国现存同类中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无论从哪一头看过去,总是看到正中的一个孔,这个孔正好是第9个。因为帝王最喜欢、最吉利的阳极奇数,所以此桥用17孔。文昌阁铜牛清晏舫游览区的迷人景色3.后山后湖景观
?
在清漪园时代,后山的建筑规模同前山一样,雄伟壮丽,但经过1860年、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军两次大破坏,大多仅剩下残垣断壁和荒台废基。其中现存或修复的主要建筑景观有: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游览区的迷人景色3.后山后湖景观
四大部洲指的是:北俱卢洲,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它们形状多不相同,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月形。据说这四种不同形状,又对应着佛教世界四种元素: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另外还有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的八小部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同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
四大部洲游览区的迷人景色3.后山后湖景观
苏州街地处颐和园后湖中心,在乾隆年间称买卖街,1860年被焚,1990年在原址上复建。它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在被帝国主义焚毁的遗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完整景区。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苏州街全长三百余米,设有六十多处铺面,一水两街,沿岸作市。将中国西部西藏式样的寺庙同江南水乡的临水街市浓缩在一个风景区里,高原风貌和水乡情趣相融,安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堪称匠心独运,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苏州街游览区的迷人景色3.后山后湖景观
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遂在这座皇家园林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原名惠山园,乾隆分外喜爱此园,曾为其做诗15次,达151首。1811年嘉庆皇帝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之意改名为谐趣园。现在的谐趣园是光绪时重建的。园内的建筑和百间游廊全部环池临水展开,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从清漪园的总体规划来看,这个小园林既是前山前湖景区的向东北方向延伸,又是后山后湖景区的结束。这种园中之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谐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