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45:3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3七上·莱芜期中)下列图案或文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023八上·西和期中) 如图,在△ABC中,AB=AC,∠ABC=75°,BD是AC边上的高,则∠ABD的度数为(  )
A.15° B.30° C.60° D.75°
3.(2023八上·红桥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为圆心,4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AC于点,连接BD,则的周长为(  )
A.12 B.11 C.10 D.8
4.(2023八上·五华期中)如图,点P在∠AOB的内部,点M,N分别是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线段MN交OA,OB于点E,F,若∠EPF=110°,则∠AOB的度数是 (  )
A.35° B.40° C.70° D.80°
5.(2023八上·大岭山期中)下列条件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
A.有两个内角是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
C.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D.有两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6.(2023九上·邵阳月考)关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点到轴的距离为;
②点到轴的距离为;
③点在第四象限;
④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⑤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个 B.个 C.个 D.个
7.(2023八上·聊城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AB=3,BC=5,AC=4,EF垂直平分BC,点P为直线EF上的任意一点,则△ABP周长的最小值是(  )
A.12 B.6 C.7 D.8
8.(2023八上·通榆月考)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AD平分∠EDF;②△EBD≌△FCD;③BD=CD;④AD⊥B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交于点,下列四个结论:

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10.(2023八上·三台期中)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四个结论:①AD=BE;②∠AOB=60°;③AP=BQ;④连接CO,则AO=BO+CO.恒成立的结论有(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3八上·莎车期中)点A(3,-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2.(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l与AC相交于点D,若△ABD的周长为12cm,
则AB+AC=   cm.
13.(2023七上·莱芜期中)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D在BC边上,且CD=5,直线EF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M在EF上运动,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14.(2023八上·柯桥期中)小丽从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BC(AB=AC)中恰好剪出五个如图所示的小等腰三角形,其中BC=BD,EC=EF=FG=DG=DA,则∠A=   °.
15.(2023八上·吴兴期中)如图,OP是∠MON的平分线,点A是ON上一点,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点B,过点A作CA⊥ON交OP于点C,连接BC,AB=10,CA=4,则 OBC面积为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16.(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在中,于点D.
(1)求证:
(2)若 AF 平分分别交CD、BC于 点E、F,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17.(2023八上·吉林期中)在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中,点Q是BC边上的一点,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沿AB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如图①,若BQ=6,PQ∥AC,求t的值;
(2)如图②,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的同时,点Q以2cm/s的速度从点B沿BC-CA向点A运动,求t为何值时,OAPQ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③,将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变换为以AB、AC为腰、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AB=AC=10cm,BC=8cm,点P运动到AB的中点处停止.点P停止运动后,点M以1cm/s的速度从点B沿BC向点C运动,同时点N以acm/s的速度从点C沿CA向点A运动,当△BPM与△CNM全等时,直接写出a的值.
18.(2023八上·铁西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BC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且OP=OC.
(1)请直接写出线段OB和OP之间的数量关系:   
(2)请说明:∠APO+∠DCO=30° ;
(3)请说明:△POC是等边三角形;
(4)请直接写出线段AB、OA、AP之间的数量关系.
19.(2023八上·聊城月考)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
⑴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C′的坐标;
⑵求出△A′B′C′的面积;
⑶在x轴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0.(2023八上·宝鸡月考)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与相交于点,连接,,若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1)求线段的长;
(2)连接,求线段的长;
(3)若,求的度数.
21.(2023七下·丹东期末)
(1)如图,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中,,,,连接,则≌   ,此时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中,,,,连接,,两线交于点,请判断线段和线段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分别以的两边,为边向外作等边和等边,连接,,两线交于点请直接写出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及的度数.
22.(2023八上·海淀月考)如图,在△ABC中,∠BAC=90°,AB=AC,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EC⊥AC,且AE=BD,连接AE交BC于点F,交BD于点H.
(1)求证:CE=AD;
(2)当AD=CF时,求证:H是AF的中点.
23.(2023七下·于洪期末)在中,,,过点作使点,,按顺时针的顺序排列,过点作直线直线,垂足为点,直线交直线于点,连接.
(1)如图,若,的边都在的内部,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 , ▲ ;填“”“”或“”
求证:.
(2)如图,若,的边都在的外部,当,,的面积为时,请直接写出的长;
(3)若,有一条边在的内部,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第一幅图是轴对称图形;第二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三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图是轴对称图形;第五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共有3个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AB=AC,∠ABC=75°,
∴∠C=∠ABC=75°,
在△ABC中,∠A=180°-∠ABC-∠C=30°,
∵BD是AC边上的高,
∴∠ADB=90°,
∴在△ABD中,∠ABD=180°-∠A-∠ADB=6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BD的度数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D=BD
∵△ABC中,AB=AC=7,BC=4
∴△BCD的周长为:BC+CD+BD=BC+CD+AD=BC+AC=11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作图可得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则AD=BD,再根据三角形周长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4.【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解答】连接诶OP,OM,ON,如图所示:
∵点M、N分别是点P关于直线OA和OB的对称点,
∴OP=OM=ON,∠OPE=∠OME,∠OPF=∠ONF,∠POE=∠MOE,∠POF=∠NOF,
∴∠OME+∠ONF=∠OPE+∠OPF=∠EPF=110°,
∴∠MON=180°-(∠OME+∠ONF)=70°,
∵∠MON=2∠AOB,
∴∠AOB=∠MON=×70°=35°,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OP=OM=ON,∠OPE=∠OME,∠OPF=∠ONF,∠POE=∠MOE,∠POF=∠NOF,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MON=180°-(∠OME+∠ONF)=70°,再结合∠MON=2∠AOB,求出∠AOB的度数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有两个内角和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不符合题意;
B、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 B不符合题意;
C、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不符合题意;
D、有两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三角形的定义可知:有两个内角是60°、有一个内角为60°且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或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对应A、B、C选项.
6.【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点P的坐标为(-3,4),∴点到轴的距离为,∴①正确,符合题意;
②∵点P的坐标为(-3,4),∴点到轴的距离为3,∴②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③∵点P的坐标为(-3,4),∴点在第四象限,∴③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点P的坐标为(-3,4),∴点到原点的距离为,∴④正确,符合题意;
⑤∵点P的坐标为(-3,4),∴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⑤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④⑤,共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及点坐标与象限的关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连接PC,
∵EF垂直平分BC,
∴BP=PC,
当A、P、C三点共线时,
AP+PC长度最短为4,
此时△ABP周长的最小值是4+3=7,
故选: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P=PC,当A、P、C三点共线时长度最短,求出三角形的周长的最小值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ABC为等腰三角形,AD为角平分线,所以∠B=∠C,BD=CD且AD⊥BC
因为BE=CF,所以△EBD≌△FCD,即②选项正确,③选项正确,④选项正确;
因为∠EAD=∠FAD,AD=DA,AE=AF
所以△AED≌△AFD,所以∠EDA=∠FDA,即AD为∠EDF的平分线,①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③和④正确,继而由SAS证明△EBD≌△FCD,判断②正确,随后根据SAS证明△AED≌△AF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①选项正确。
9.【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正确
∴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正确
都是等腰三角形
正确
在△AED和△BCD中
∴≌
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直线平行性质,垂线段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求证,即可求出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ACB=∠ECD=60°,
∴180°-∠ECD=180°-∠ACB,
即∠ACD=∠BCE,
在△ACD与△BCE中,

∴△ACD≌△BCE(SAS),
∴AD=BE,故①小题正确;
∵△ACD≌△BCE(已证),
∴∠CAD=∠CBE,
∵∠BPO=∠APC,
∴∠AOB=∠ACB=60°,故②小题正确;
∵△ACD≌△BCE,
∴∠CBE=∠DAC,
又∵∠ACB=∠DCE=60°,
∴∠BCD=60°,
∴∠ACP=∠BCQ,
在△CQB和△CPA中,

∴△CQB≌△CPA(ASA),
∴AP=BQ,故③正确;
在AP上截取AH=OC,
连接BH,
∵△ACD≌△BCE,
∴∠CAO=∠CBO,
∵∠CBO+∠CEB=∠ACB=60°,
∴∠CAO+∠CEO=60°,
∴∠AOE=120°,
∵OC平分∠AOE,
∴∠AOC=60°=∠ABC,
∵∠APB=∠CPO,
∴∠BAH=∠OCB,
∵AB=BC,
∴△ABH≌△BCO(SAS),
∴BH=BO,
∵∠AOB=60°,
∴△BHO是等边三角形,
∴OH=OB,
∵AO=AH+OH,
∴AO=BO+CO.故④正确.
故选:D.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D≌△BCE,则AD=BE,故①小题正确;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OB=∠ACB=60°,故②小题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CQB≌△CPA,则AP=BQ,故③正确;在AP上截取AH=OC,连接BH,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OE=120°,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BAH=∠OCB,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H≌△BCO,则BH=BO,可得△BHO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11.【答案】(-3,-1)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点A的坐标为(3,-1),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1).
【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12.【答案】12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DE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D=DC
∵△ABD的周长为AB+BD+AD=12
∴AB+DC+AD=AB+AC=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DC,再根据三角形周长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13.【答案】18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M,
∵EF垂直平分线段AC,
∴MA=MC,
∴DM+MC=AM+MD,
∴当A、D、M共线时,DM+MC的值最小,
∵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AH⊥BC,
∴BH=CH=10,AH==12,
∴DH=CH-CD=5,
∴AD===13,
∴DM+MC的最小值为13,
∴△CDM周长的最小值=13+5=18,
故答案为18.
【分析】作AH⊥BC于H,连接AM,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M+MC=AM+MD,当A、D、M共线时,DM+MC的值最小,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可得DM+MC的最小值为13,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4.【答案】45o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ECF=x,
∵ EC=EF ,
∴∠EFC=∠ECF=x,
∴∠GEF=∠EFC+∠ECF=2x,
∵ EF=FG ,
∴∠EGF=∠GEF=2x,
∴∠GFD=∠EGF+∠ACF=3x,
∵ FG=DG ,
∴∠GDF=∠GFD=3x,
∴∠AGD=∠GDC+∠GCD=4x,
∵ DG=DA ,
∴∠A=∠AGD=4x,
∴∠BDC=∠A+∠ACD=5x,
∵AB=AC,
∴∠B=∠ACB=∠ACD+∠BCD=5x+x=6x,
∴∠A+∠B+∠ACB=6x+6x+4x=180°,
解得:4x=45°,
∴∠A=45°.
故答案为:45°.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15.【答案】2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F⊥OM于点F,
∵BE是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
∴OB=AB=10.
∵OP平分∠MON,
∴CF=AC=4,
∴S△OBC=×OB·CF=×10×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过点C作CF⊥OM于点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B=AB=1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F=AC=4,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6.【答案】(1)证明: 于点
(2)证明:在 Rt 中, , 同理在 Rt 中, , 又 平分 ,
又 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利用角的运算可得,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
(2)先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再结合,可得∠CEF=∠CFE,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CE=CF,即可得到是等腰三角形.
17.【答案】(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PQ∥AC,∴∠BQP=∠C=60°,∠BPQ=∠A=60°,
∵∠B=60°,∴∠B=∠BQP=∠BPQ,∴△BPQ是等边三角形,
∴BP=BQ.由题意可知AP=t,则BP=9-t,∴9-t=6,解得t= 3
(2)解:当点Q在边BC上时,△APQ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 AQ.
由题意可知AP=t,BC+OQ=2t,∴AQ=BC+AC-(BC+OQ)=9+9-2t=18-2t,即18-2t=t,解得t= 6,
∴当t=6时,△APQ是等边三角形.
(3)解:a的值为1或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3)由题意可得:
BM=t,CN=at,
则CM=BC-BM=8-t
若△PBM≌△NCM
则,即
解得:
若△PBM≌△MCN
则,即
解得:
综上所述,a的值为1或
故答案为:a的值为1或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直线平行性质可得∠BQP=∠C=60°,∠BPQ=∠A=60°,则可判定△BPQ是等边三角形,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可得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 AQ,根据题意求出各边长,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3)分△PBM≌△NCM,△PBM≌△MCN,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答案.
18.【答案】(1)OB=OP
(2)解:∵AB=AC,AD⊥BC,
∴BD=CD,∠BAD=∠BAC=×120°=60°,
∴OB=OC,∠ABC=90°-∠BAD=30°
∵OP=OC,
∴OB=OC=OP,
∴∠APO=∠ABO,∠DCO=∠DBO,
∴∠APO+∠DCO=∠ABO+∠DBO=∠ABD=30°
(3)解:∵∠APC+∠DCP+∠PBC=180°,
∴∠APC+∠DCP=150°,
∵∠APO+∠DCO=30°,
∴∠OPC+∠OCP=120°,
∴∠POC=180°-(∠OPC+∠OCP)=60°,
∵OP=OC,
∴△POC是等边三角形
(4)解:AB=OA+AP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AD⊥BC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
∴OB=OC
∵OP=OC
∴OB=OP
故答案为:OB=OP
(4)在AB上截取BH=AP,连接OH
在△OBH和△OPA中
∴△OBH≌△OPA(SAS)
∴OH=OA
∵∠BAO=60°
∴△AOH是等边三角形
∴AH=AO
∴AB=BH+AH=AP+AO
故答案为:AB=OA+AP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OB=OC,由OP=OC可得OB=OP,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等对角性质可得BD=CD,∠BAD=60°,则OB=OC,∠ABC=3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PC+∠OCP=12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4)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OBH≌△OPA,则OH=OA,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OH是等边三角形,则AH=AO,即可求出答案.
19.【答案】解:⑴如图,△A′B′C′即为所求,C′的坐标(1,2);
⑵S△A′B′C′=2×3- ×1×2- ×1×2- ×1×3= ;
⑶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3,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解析】【分析】 ⑴ 根据图示写出坐标.
⑵ 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 △A′B′C′的面积.
⑶ 根据图示写出坐标即可.
20.【答案】(1)解: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的周长为,

(2)解:连接,如图: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

(3)解:,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DA=DB,EA=EC,推得BC=BD+DE+EC=DA+DE+EA,即可求解;
(2)连接OA,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A=OB,OA=OC,根据题意即可求解;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求得∠ABC+∠ACB=8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可得∠BAD=∠ABC,∠EAC=∠ACB,即可求解.
21.【答案】(1);
(2)解:且;
理由如下:,

即.
在和中,

≌,
,,


即,


综上所述:且;
(3)解:如图所示,,,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 ,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已知条件推出再利用“SAS”证明,即可得出结论;
(2)同理推根据“SAS”证明,得:进而求出,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再利用“SAS”证明得:进而求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2.【答案】(1)证明:∵EC⊥AC,∠BAC=90°,
∴∠ACE=∠BAC=90°,
在Rt△ABD与Rt△CAE中,

∴Rt△ABD≌Rt△CAE(HL),
∴CE=AD;
(2)证明:由(1)知,CE=AD,
∵AD=CF,
∴CE=CF,
∴∠CFE=∠CEF,
∵∠BAC=90°,AB=AC,
∴∠ACB=45°,
∴∠ECF=∠ACE-∠ACB=90°-45°=45°,
∴∠CFE=∠CEF=(180°-45°)=67.5°,
∴∠AFB=∠CFE=67.5°,
∵∠AFB=∠ACB+∠CAE=45°+∠CAE,
∴∠CAE=22.5°,
∴∠BAF=90°-∠CAE=67.5°,
∴∠BAF=∠BFA=67.5°,
∴BA=BF,
由(1)知,∠CAE=∠ABD=22.5°,
∴∠FBD=45°-22.5°=22.5°,
∴∠ABD=∠FBD,
∴AH=FH,
∴H是AF的中点.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从问题入手,线段相等通常证明线段所在三角形全等,按照这个思路找全等条件;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有2组边对应相等,可以应用HL定理;(2)要证明H是AF的中点,尝试证明三角形ABF是等腰三角形,试证BH是顶角平分线,则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就可以证明H是AF的中点;根据已知线段相等的条件,等量代换,可求∠AFB=∠CFE=∠CEF=67.5°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求∠BAF=67.5°,故可证明AB=AF,根据(1)全等的结论对应角相等也可证BH是顶角平分线,至此整理思路、书写证明过程。
23.【答案】(1);=;
解:证明:点和点关于对称,

由得:,

(2)解:如图,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
,,






≌,




可设,,







(3)解:如图,
当在的内部时,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同理得:≌,


当在的内部时,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连接AC ,
∵∠EAF=∠BAC=45°,
∴∠CAE+∠BAF=∠BAC-∠EAF=90°-45°=45°;
∵点C和点C 关于直线AE成轴对称,
∴AC=AC ,∠CAM=∠C AM,
∴∠C AM+∠BAF=45°,
∵AB=AC,∴AB=AC ,
∵∠C AM+∠C AN=45°,∴∠BAF+∠C AN=45°,
∴△BAN≌△C AN(SAS),
BN=C N;
故答案为:第一空:45°;第二空:=
【分析】(1)连接AC ,由角的构成和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AE+∠BAF=45°;结合已知用边角边可证△BAN≌△C AN,于是可得BN=C N;
(2)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连接AD,由题意用边角边可证△ADN≌△BAN,于是DN=BN=CM+MN,结合已知可设BN=11k,MN=4k,根据三角形ACN的面积可求得CN的值,然后根据CM=CN+MN=6+4k=BNB可得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k的值,则CM的值可求解;
(3)由题意分两种情况:
当AF在∠BAC的内部时,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结合(2)的结论可得:BN=MN+CM;
当AE在∠BAC的内部时,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同理可求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3七上·莱芜期中)下列图案或文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第一幅图是轴对称图形;第二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三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图是轴对称图形;第五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共有3个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2.(2023八上·西和期中) 如图,在△ABC中,AB=AC,∠ABC=75°,BD是AC边上的高,则∠ABD的度数为(  )
A.15° B.30° C.60° D.75°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AB=AC,∠ABC=75°,
∴∠C=∠ABC=75°,
在△ABC中,∠A=180°-∠ABC-∠C=30°,
∵BD是AC边上的高,
∴∠ADB=90°,
∴在△ABD中,∠ABD=180°-∠A-∠ADB=6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BD的度数即可.
3.(2023八上·红桥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为圆心,4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AC于点,连接BD,则的周长为(  )
A.12 B.11 C.10 D.8
【答案】B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D=BD
∵△ABC中,AB=AC=7,BC=4
∴△BCD的周长为:BC+CD+BD=BC+CD+AD=BC+AC=11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作图可得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则AD=BD,再根据三角形周长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4.(2023八上·五华期中)如图,点P在∠AOB的内部,点M,N分别是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线段MN交OA,OB于点E,F,若∠EPF=110°,则∠AOB的度数是 (  )
A.35° B.40° C.70° D.80°
【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解答】连接诶OP,OM,ON,如图所示:
∵点M、N分别是点P关于直线OA和OB的对称点,
∴OP=OM=ON,∠OPE=∠OME,∠OPF=∠ONF,∠POE=∠MOE,∠POF=∠NOF,
∴∠OME+∠ONF=∠OPE+∠OPF=∠EPF=110°,
∴∠MON=180°-(∠OME+∠ONF)=70°,
∵∠MON=2∠AOB,
∴∠AOB=∠MON=×70°=35°,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OP=OM=ON,∠OPE=∠OME,∠OPF=∠ONF,∠POE=∠MOE,∠POF=∠NOF,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MON=180°-(∠OME+∠ONF)=70°,再结合∠MON=2∠AOB,求出∠AOB的度数即可.
5.(2023八上·大岭山期中)下列条件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
A.有两个内角是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
C.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D.有两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有两个内角和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不符合题意;
B、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 B不符合题意;
C、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不符合题意;
D、有两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三角形的定义可知:有两个内角是60°、有一个内角为60°且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或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对应A、B、C选项.
6.(2023九上·邵阳月考)关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点到轴的距离为;
②点到轴的距离为;
③点在第四象限;
④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⑤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个 B.个 C.个 D.个
【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点P的坐标为(-3,4),∴点到轴的距离为,∴①正确,符合题意;
②∵点P的坐标为(-3,4),∴点到轴的距离为3,∴②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③∵点P的坐标为(-3,4),∴点在第四象限,∴③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点P的坐标为(-3,4),∴点到原点的距离为,∴④正确,符合题意;
⑤∵点P的坐标为(-3,4),∴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⑤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④⑤,共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及点坐标与象限的关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7.(2023八上·聊城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AB=3,BC=5,AC=4,EF垂直平分BC,点P为直线EF上的任意一点,则△ABP周长的最小值是(  )
A.12 B.6 C.7 D.8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连接PC,
∵EF垂直平分BC,
∴BP=PC,
当A、P、C三点共线时,
AP+PC长度最短为4,
此时△ABP周长的最小值是4+3=7,
故选: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P=PC,当A、P、C三点共线时长度最短,求出三角形的周长的最小值即可.
8.(2023八上·通榆月考)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AD平分∠EDF;②△EBD≌△FCD;③BD=CD;④AD⊥B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ABC为等腰三角形,AD为角平分线,所以∠B=∠C,BD=CD且AD⊥BC
因为BE=CF,所以△EBD≌△FCD,即②选项正确,③选项正确,④选项正确;
因为∠EAD=∠FAD,AD=DA,AE=AF
所以△AED≌△AFD,所以∠EDA=∠FDA,即AD为∠EDF的平分线,①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③和④正确,继而由SAS证明△EBD≌△FCD,判断②正确,随后根据SAS证明△AED≌△AF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①选项正确。
9.(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交于点,下列四个结论:

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正确
∴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正确
都是等腰三角形
正确
在△AED和△BCD中
∴≌
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直线平行性质,垂线段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求证,即可求出答案。
10.(2023八上·三台期中)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四个结论:①AD=BE;②∠AOB=60°;③AP=BQ;④连接CO,则AO=BO+CO.恒成立的结论有(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ACB=∠ECD=60°,
∴180°-∠ECD=180°-∠ACB,
即∠ACD=∠BCE,
在△ACD与△BCE中,

∴△ACD≌△BCE(SAS),
∴AD=BE,故①小题正确;
∵△ACD≌△BCE(已证),
∴∠CAD=∠CBE,
∵∠BPO=∠APC,
∴∠AOB=∠ACB=60°,故②小题正确;
∵△ACD≌△BCE,
∴∠CBE=∠DAC,
又∵∠ACB=∠DCE=60°,
∴∠BCD=60°,
∴∠ACP=∠BCQ,
在△CQB和△CPA中,

∴△CQB≌△CPA(ASA),
∴AP=BQ,故③正确;
在AP上截取AH=OC,
连接BH,
∵△ACD≌△BCE,
∴∠CAO=∠CBO,
∵∠CBO+∠CEB=∠ACB=60°,
∴∠CAO+∠CEO=60°,
∴∠AOE=120°,
∵OC平分∠AOE,
∴∠AOC=60°=∠ABC,
∵∠APB=∠CPO,
∴∠BAH=∠OCB,
∵AB=BC,
∴△ABH≌△BCO(SAS),
∴BH=BO,
∵∠AOB=60°,
∴△BHO是等边三角形,
∴OH=OB,
∵AO=AH+OH,
∴AO=BO+CO.故④正确.
故选:D.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D≌△BCE,则AD=BE,故①小题正确;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OB=∠ACB=60°,故②小题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CQB≌△CPA,则AP=BQ,故③正确;在AP上截取AH=OC,连接BH,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OE=120°,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BAH=∠OCB,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H≌△BCO,则BH=BO,可得△BHO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3八上·莎车期中)点A(3,-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答案】(-3,-1)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点A的坐标为(3,-1),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1).
【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12.(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l与AC相交于点D,若△ABD的周长为12cm,
则AB+AC=   cm.
【答案】12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DE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D=DC
∵△ABD的周长为AB+BD+AD=12
∴AB+DC+AD=AB+AC=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DC,再根据三角形周长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13.(2023七上·莱芜期中)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D在BC边上,且CD=5,直线EF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M在EF上运动,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答案】18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M,
∵EF垂直平分线段AC,
∴MA=MC,
∴DM+MC=AM+MD,
∴当A、D、M共线时,DM+MC的值最小,
∵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AH⊥BC,
∴BH=CH=10,AH==12,
∴DH=CH-CD=5,
∴AD===13,
∴DM+MC的最小值为13,
∴△CDM周长的最小值=13+5=18,
故答案为18.
【分析】作AH⊥BC于H,连接AM,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M+MC=AM+MD,当A、D、M共线时,DM+MC的值最小,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可得DM+MC的最小值为13,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4.(2023八上·柯桥期中)小丽从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BC(AB=AC)中恰好剪出五个如图所示的小等腰三角形,其中BC=BD,EC=EF=FG=DG=DA,则∠A=   °.
【答案】45o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ECF=x,
∵ EC=EF ,
∴∠EFC=∠ECF=x,
∴∠GEF=∠EFC+∠ECF=2x,
∵ EF=FG ,
∴∠EGF=∠GEF=2x,
∴∠GFD=∠EGF+∠ACF=3x,
∵ FG=DG ,
∴∠GDF=∠GFD=3x,
∴∠AGD=∠GDC+∠GCD=4x,
∵ DG=DA ,
∴∠A=∠AGD=4x,
∴∠BDC=∠A+∠ACD=5x,
∵AB=AC,
∴∠B=∠ACB=∠ACD+∠BCD=5x+x=6x,
∴∠A+∠B+∠ACB=6x+6x+4x=180°,
解得:4x=45°,
∴∠A=45°.
故答案为:45°.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15.(2023八上·吴兴期中)如图,OP是∠MON的平分线,点A是ON上一点,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点B,过点A作CA⊥ON交OP于点C,连接BC,AB=10,CA=4,则 OBC面积为   .
【答案】2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F⊥OM于点F,
∵BE是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
∴OB=AB=10.
∵OP平分∠MON,
∴CF=AC=4,
∴S△OBC=×OB·CF=×10×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过点C作CF⊥OM于点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B=AB=1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F=AC=4,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16.(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在中,于点D.
(1)求证:
(2)若 AF 平分分别交CD、BC于 点E、F,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证明: 于点
(2)证明:在 Rt 中, , 同理在 Rt 中, , 又 平分 ,
又 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利用角的运算可得,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
(2)先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再结合,可得∠CEF=∠CFE,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CE=CF,即可得到是等腰三角形.
17.(2023八上·吉林期中)在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中,点Q是BC边上的一点,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沿AB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如图①,若BQ=6,PQ∥AC,求t的值;
(2)如图②,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的同时,点Q以2cm/s的速度从点B沿BC-CA向点A运动,求t为何值时,OAPQ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③,将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变换为以AB、AC为腰、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AB=AC=10cm,BC=8cm,点P运动到AB的中点处停止.点P停止运动后,点M以1cm/s的速度从点B沿BC向点C运动,同时点N以acm/s的速度从点C沿CA向点A运动,当△BPM与△CNM全等时,直接写出a的值.
【答案】(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PQ∥AC,∴∠BQP=∠C=60°,∠BPQ=∠A=60°,
∵∠B=60°,∴∠B=∠BQP=∠BPQ,∴△BPQ是等边三角形,
∴BP=BQ.由题意可知AP=t,则BP=9-t,∴9-t=6,解得t= 3
(2)解:当点Q在边BC上时,△APQ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 AQ.
由题意可知AP=t,BC+OQ=2t,∴AQ=BC+AC-(BC+OQ)=9+9-2t=18-2t,即18-2t=t,解得t= 6,
∴当t=6时,△APQ是等边三角形.
(3)解:a的值为1或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3)由题意可得:
BM=t,CN=at,
则CM=BC-BM=8-t
若△PBM≌△NCM
则,即
解得:
若△PBM≌△MCN
则,即
解得:
综上所述,a的值为1或
故答案为:a的值为1或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直线平行性质可得∠BQP=∠C=60°,∠BPQ=∠A=60°,则可判定△BPQ是等边三角形,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可得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 AQ,根据题意求出各边长,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3)分△PBM≌△NCM,△PBM≌△MCN,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答案.
18.(2023八上·铁西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BC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且OP=OC.
(1)请直接写出线段OB和OP之间的数量关系:   
(2)请说明:∠APO+∠DCO=30° ;
(3)请说明:△POC是等边三角形;
(4)请直接写出线段AB、OA、AP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OB=OP
(2)解:∵AB=AC,AD⊥BC,
∴BD=CD,∠BAD=∠BAC=×120°=60°,
∴OB=OC,∠ABC=90°-∠BAD=30°
∵OP=OC,
∴OB=OC=OP,
∴∠APO=∠ABO,∠DCO=∠DBO,
∴∠APO+∠DCO=∠ABO+∠DBO=∠ABD=30°
(3)解:∵∠APC+∠DCP+∠PBC=180°,
∴∠APC+∠DCP=150°,
∵∠APO+∠DCO=30°,
∴∠OPC+∠OCP=120°,
∴∠POC=180°-(∠OPC+∠OCP)=60°,
∵OP=OC,
∴△POC是等边三角形
(4)解:AB=OA+AP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AD⊥BC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
∴OB=OC
∵OP=OC
∴OB=OP
故答案为:OB=OP
(4)在AB上截取BH=AP,连接OH
在△OBH和△OPA中
∴△OBH≌△OPA(SAS)
∴OH=OA
∵∠BAO=60°
∴△AOH是等边三角形
∴AH=AO
∴AB=BH+AH=AP+AO
故答案为:AB=OA+AP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OB=OC,由OP=OC可得OB=OP,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等对角性质可得BD=CD,∠BAD=60°,则OB=OC,∠ABC=3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PC+∠OCP=12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4)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OBH≌△OPA,则OH=OA,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OH是等边三角形,则AH=AO,即可求出答案.
19.(2023八上·聊城月考)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
⑴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C′的坐标;
⑵求出△A′B′C′的面积;
⑶在x轴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⑴如图,△A′B′C′即为所求,C′的坐标(1,2);
⑵S△A′B′C′=2×3- ×1×2- ×1×2- ×1×3= ;
⑶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3,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解析】【分析】 ⑴ 根据图示写出坐标.
⑵ 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 △A′B′C′的面积.
⑶ 根据图示写出坐标即可.
20.(2023八上·宝鸡月考)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与相交于点,连接,,若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1)求线段的长;
(2)连接,求线段的长;
(3)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的周长为,

(2)解:连接,如图: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

(3)解:,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DA=DB,EA=EC,推得BC=BD+DE+EC=DA+DE+EA,即可求解;
(2)连接OA,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A=OB,OA=OC,根据题意即可求解;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求得∠ABC+∠ACB=8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可得∠BAD=∠ABC,∠EAC=∠ACB,即可求解.
21.(2023七下·丹东期末)
(1)如图,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中,,,,连接,则≌   ,此时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中,,,,连接,,两线交于点,请判断线段和线段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分别以的两边,为边向外作等边和等边,连接,,两线交于点请直接写出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及的度数.
【答案】(1);
(2)解:且;
理由如下:,

即.
在和中,

≌,
,,


即,


综上所述:且;
(3)解:如图所示,,,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 ,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已知条件推出再利用“SAS”证明,即可得出结论;
(2)同理推根据“SAS”证明,得:进而求出,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再利用“SAS”证明得:进而求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2.(2023八上·海淀月考)如图,在△ABC中,∠BAC=90°,AB=AC,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EC⊥AC,且AE=BD,连接AE交BC于点F,交BD于点H.
(1)求证:CE=AD;
(2)当AD=CF时,求证:H是AF的中点.
【答案】(1)证明:∵EC⊥AC,∠BAC=90°,
∴∠ACE=∠BAC=90°,
在Rt△ABD与Rt△CAE中,

∴Rt△ABD≌Rt△CAE(HL),
∴CE=AD;
(2)证明:由(1)知,CE=AD,
∵AD=CF,
∴CE=CF,
∴∠CFE=∠CEF,
∵∠BAC=90°,AB=AC,
∴∠ACB=45°,
∴∠ECF=∠ACE-∠ACB=90°-45°=45°,
∴∠CFE=∠CEF=(180°-45°)=67.5°,
∴∠AFB=∠CFE=67.5°,
∵∠AFB=∠ACB+∠CAE=45°+∠CAE,
∴∠CAE=22.5°,
∴∠BAF=90°-∠CAE=67.5°,
∴∠BAF=∠BFA=67.5°,
∴BA=BF,
由(1)知,∠CAE=∠ABD=22.5°,
∴∠FBD=45°-22.5°=22.5°,
∴∠ABD=∠FBD,
∴AH=FH,
∴H是AF的中点.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从问题入手,线段相等通常证明线段所在三角形全等,按照这个思路找全等条件;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有2组边对应相等,可以应用HL定理;(2)要证明H是AF的中点,尝试证明三角形ABF是等腰三角形,试证BH是顶角平分线,则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就可以证明H是AF的中点;根据已知线段相等的条件,等量代换,可求∠AFB=∠CFE=∠CEF=67.5°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求∠BAF=67.5°,故可证明AB=AF,根据(1)全等的结论对应角相等也可证BH是顶角平分线,至此整理思路、书写证明过程。
23.(2023七下·于洪期末)在中,,,过点作使点,,按顺时针的顺序排列,过点作直线直线,垂足为点,直线交直线于点,连接.
(1)如图,若,的边都在的内部,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 , ▲ ;填“”“”或“”
求证:.
(2)如图,若,的边都在的外部,当,,的面积为时,请直接写出的长;
(3)若,有一条边在的内部,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
【答案】(1);=;
解:证明:点和点关于对称,

由得:,

(2)解:如图,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
,,






≌,




可设,,







(3)解:如图,
当在的内部时,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同理得:≌,


当在的内部时,
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连接AC ,
∵∠EAF=∠BAC=45°,
∴∠CAE+∠BAF=∠BAC-∠EAF=90°-45°=45°;
∵点C和点C 关于直线AE成轴对称,
∴AC=AC ,∠CAM=∠C AM,
∴∠C AM+∠BAF=45°,
∵AB=AC,∴AB=AC ,
∵∠C AM+∠C AN=45°,∴∠BAF+∠C AN=45°,
∴△BAN≌△C AN(SAS),
BN=C N;
故答案为:第一空:45°;第二空:=
【分析】(1)连接AC ,由角的构成和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AE+∠BAF=45°;结合已知用边角边可证△BAN≌△C AN,于是可得BN=C N;
(2)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连接AD,由题意用边角边可证△ADN≌△BAN,于是DN=BN=CM+MN,结合已知可设BN=11k,MN=4k,根据三角形ACN的面积可求得CN的值,然后根据CM=CN+MN=6+4k=BNB可得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k的值,则CM的值可求解;
(3)由题意分两种情况:
当AF在∠BAC的内部时,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结合(2)的结论可得:BN=MN+CM;
当AE在∠BAC的内部时,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D,同理可求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