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6 17: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含的溶液经分析,其中还含有、、、,已知其中、、、的浓度均为,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7gAl加入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1.0NA
C.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4NA
D.密闭的容器中,催化剂作用下与反应后得到分子数一定为NA
3.下列有关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是由和构成
B.能量观:和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分类观:生石灰、消石灰和碱石灰都属于碱
D.守恒观:和NaOH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的混合气体16.0g和足量的,用电火花引燃,使气体完全反应,增重6.4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是
A.60% B.40% C.36% D.33.3%
5.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较低 ④密度比水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远离火灾,珍爱生命,共建平安家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救火时,不要要贸然打开所有门,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7.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科院金属所钛合金氢泵涡轮、高温合金管材和锻件、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此次梦天实验舱任务中,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B.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是因为纯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原子后原子层之间相对滑动变得困难
C.铝合金硬度大,耐强酸、强碱,是常见的航天材料
D.我国研制的超级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
8.2022年北京冬运会严格实施低碳管理,以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与实现碳中和无关的是
A.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
B.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
C.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使用了大量首钢自主研发新型钢材
D.所有比赛场馆照明和运行均由光伏和风力发电提供能源
9.若20g密度为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g,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2.5d D.1.25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有关
B.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用的钛合金比纯钛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C.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用于预防龋齿,原因是氟化物具有氧化性
D.自来水厂常用明矾、O3、ClO2等作水处理剂,其作用都是杀菌消毒
11.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待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至室温后,再将其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D.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②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生成了
③可用水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
④钠着火后不能用水扑灭,可用泡沫灭火器或沙土来灭火
⑤钠可以把铜、铁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将溶于水,并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与水应生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误,无关系
C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能与和反应生成 Ⅰ对,Ⅱ对,无关系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A.A B.B C.C D.D
1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二、填空题
16.钠是一种硬度 、 色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以 态存在,主要以 (填物质名称)的形式存在,钠通常保存在 中,原因是 ;不保存在中的原因是 。
17.根据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填空。
Ⅰ.为检验市售煤油中是否掺有水,可向煤油样品中加少许白色粉末 (填试剂化学式),若观察到 现象,就说明煤油中掺有水;也可向煤油样品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若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煤油中掺有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Ⅲ.最近报纸上报导了有人混有洗涤剂发生中毒事件,当事人先用洁厕灵(强酸性,含盐酸)洗卫生间,再用84消毒液(碱性含NaClO)进行杀菌。请写出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Ⅳ.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少量的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Mg粉(Al粉):试剂 ;离子方程式 。
(2)NaHCO3溶液(Na2CO3):试剂 ;离子方程式 。
18.元旦晚会上,李娜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生火”的縻术。她用棉花团包好适量的淡黄色粉末,放在一个瓷盘中,然后用一根细吸管吸入少量水,将吸管伸到棉花团中,并迅速将水吹出。此时,棉花团忽然燃烧了起来,同学们热烈鼓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娜同学所用的淡黄色粉末应是 (填化学名称),该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果不用水,直接向棉花团里吹气,棉花团也会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色 气体 气味 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 体积的氯气
20.用适宜浓度的KOH溶液溶解工业精碘作为阳极液(3I2+6KOH=5KI+KIO3+3H2O),用稀KOH溶液为阴极液,电解氧化制备KIO3,与CaCl2反应得到Ca(IO3)2.某工厂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取Ca(IO3)2,每1kg碘单质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97.8%Ca(IO3)2的质量为 kg(计算结果保留叁位有效数字)。
21.测定Li3N产品纯度
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读数前应先 ,测得体积为V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若杂质与水反应不产生气体,则Li3N的质量分数为 (只列出含m和V的计算式,不必计算化简)。
22.下图所示反应I、反应Ⅱ和反应Ⅲ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其中A、B 为化合物,C 是温室气体之一,D 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H 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反应Ⅲ和E 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
(1)C 与J的水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 。
(2) E 与G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工业上测定反应Ⅲ产品的有效成分J的含量,先将一定量的产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稀硫酸中,使之反应生成小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计算出结果。
①生成I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
(4) 已知: 2Fe2++ Br2=2Fe3++2Br-.若将E 通入FeBr2溶液中,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则此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23.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编号),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为了便于观察氧气是否集满,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所带的正电荷总量等于、所带的负电荷总量,、、的浓度均为,则正电荷的总浓度为0.4,的浓度为,其所带负电荷浓度为,则所带负电荷浓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C正确;
故选:C。
2.C
解析:A.没有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铝是否完全反应,故不能确定电子数,A错误;
B.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是逐步反应,不能确定一氯甲烷的物质的量,B错误;
C.乙醇为46克,含有1mol氧原子,溶液中还有54克水,含有3mol氧原子,故总共含有4mol氧原子,即4NA,C正确;
D.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确定氨气的物资的量,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A.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和,所以是由和构成,故A正确;
B.和反应生成HCl的同时,放出大量热,故B正确;
C.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消石灰属于碱,碱石灰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4.A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增重的质量为CO、的质量,所以氧气的质量为16-6.4g=9.6g,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是,故选A。
5.A
解析:钠为银白色金属单质,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将钠放入水中,钠会立即熔成小球,说明钠熔点较低;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故答案选A。
6.B
解析: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鞭炮易燃烧爆炸,A正确;
B.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会发生爆炸,B错误;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正确;
D. 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正确;
答案选B。
7.C
【分析】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
解析:A.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密度小、熔点低、硬度大等,故A正确;
B. 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是因为纯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原子后原子层之间相对滑动变得困难,故B正确;
C. 镁铝都能与酸反应,铝能与碱反应,所以镁铝合金不耐酸碱腐蚀,故C错误;
D. 我国研制的超级钢属于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故D正确;
故选C。
8.C
解析:A.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减少了CO2的排放,与实现碳中和有关,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技术制冰是将原本要排放的CO2再利用,与实现碳中和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使用了大量首钢自主研发新型钢材,不涉及CO2的排放和利用,与实现碳中和无关,C符合题意;
D.所有比赛场馆照明和运行均由光伏和风力发电提供能源,节能减排,与实现碳中和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根据计算的物质的量浓度,n(Ca2+)==0.025mol,则n()=0.05mol,溶液体积,=2.5d;
故答案选C。
10.B
解析:A.温室效应与氮氧化物无关,A错误;
B.一般合金比纯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正确;
C.化物预防龋齿是因为其能降低牙齿表层釉质的溶解度并促进釉质再矿化,C错误;
D.明矾净水运用的是吸附作用,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使溶液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反之溶液浓度偏高,据此解答。
解析:A.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溶质的n偏大,浓度偏高,故A不选;
B.溶液未经冷却即将其转移到容量瓶中,根据热胀冷缩,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B不选;
C.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会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n偏小,浓度偏小,故C选;
D.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的配制,故D不选;
故选C。
12.C
解析:①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波,易被氧气氧化,需要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①正确;
②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钠在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为,②错误;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氧气,有气泡产生,故可用水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③正确;
④钠着火后生成,可以和、反应放出和大量热,可加速燃烧,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④错误;
⑤钠会与水反应,不能把铜、铁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⑤错误;
正确的有2个,故选C。
13.D
解析:A.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与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将溶于水,并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后褪色,主要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而使酚酞变红,溶液又褪色,主要是过氧化钠氧化酚酞而溶液变为无色,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能与和反应生成,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人体需要的氧气,故C错误;
D.可与盐酸反应,因此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C
解析:A.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反应,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用于发酵粉等,碳酸钠可以用于制造玻璃等或工业用碱,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常用作供氧剂,氧化钠不具有此性质和用途,C错误;
D.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可知,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D正确;
故答案为:C。
15.D
解析:A.根据量筒使用时采用“大而近”的原则可知,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A正确;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先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再竖起试管,将药品装入试管中,B正确;
C.过滤时为防止滤纸破损,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C正确;
D.如果没有试管夹,不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可以用铁夹夹紧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D错误;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 小 银白 化合 氯化钠 煤油 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和煤油不反应, 密度比CCl4小,浮在CCl4的液面上
解析: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说明钠的硬度小,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在自然界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因Na的密度比CCl4小,浮在CCl4的液面上,故不能保存在CCl4里。
17. CuSO4 白色粉末变蓝 有气泡生成 2Na+2H2O=2NaOH+H2↑ 2Mg+CO22MgO+C Cl-+ClO-+2H+=Cl2↑+H2O 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3H2↑ CO2 H2O+CO2+CO=2HCO
解析:Ⅰ.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 5H2O,故可用CuSO4检验煤油中是否含有水;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也可以向煤油样品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说明煤油中含有水,故答案为:CuSO4;白色粉末变蓝;有气泡生成;2Na+2H2O=2NaOH+H2↑;
Ⅱ.镁能够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因此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2Mg+CO22MgO+C;
Ⅲ.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Ⅳ.(1)Mg和铝都是金属,都能和酸反应,但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选取氢氧化钠溶液作除杂剂,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故答案为: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3H2↑;
(2)Na2CO3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CO=2HCO,故答案为:CO2;H2O+CO2+CO=2HCO。
18. 过氧化钠 -1
解析:(1)该粉末的颜色为淡黄色,能与水反应放热使棉花团燃烧,故该淡黄色粉末为,名称为过氧化钠,中元素显+1价,元素显-1价;,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不用水,直接往棉花团里吹气,棉花团也会燃烧,吹进的气中含较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黄绿 刺激性 2
解析: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
20.57
解析:每1kg碘单质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97.8%Ca(IO3)2的质量设为x,可以依据碘元素守恒计算。I2~Ca(IO3)2,m(I2)∶m[Ca(IO3)2]=254∶390=1kg∶x×97.8%,x=1.57kg。
21. 上下移动b管,将a、b两管液面调至相平 ×100%
【分析】氮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3N+3H2O=3LiOH+NH3↑,利用排液法测量氨气的体积,读数时应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测得氨气体积为VL,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析: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气体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大,则读数前应先上下移动b管,将a、b两管液面调至相平,使内外压强相等;测得体积为V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氨气的物质的量是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氮化锂的物质的量是mol,若杂质与水反应不产生气体,则Li3N的质量分数为=×100%,故答案为:上下移动b管,将a、b两管液面调至相平;×100%。
22. Cl2+2OH-=Cl-+ClO-+H2O ClO-+2I-+2H+=Cl-+I2+H2O 淀粉溶液 6Fe2++4Br-+5Cl2=6Fe3++2Br2+10Cl-
解析: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A、B为化合物,C是温室气体之一为CO2,D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结合反应条件判断,D为CaO,A为CaCO3,H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推断为H2O,M为Ca(OH)2,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推断为Ca(ClO)2,K为CaCl2,E为Cl2,反应III和E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说明G为碱,结合反应条件,可以推断B为NaCl,电解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产物G为NaOH,F为H2。
(1)CO2与Ca(Cl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含氧酸次氯酸,次氯酸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
(2)Cl2与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①Ca(ClO)2将KI氧化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故答案为ClO-+2I-+2H+=Cl-+I2+H2O;
②碘与淀粉变蓝色,滴定过程中有碘参与,因此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4)若将0.1mol Cl2通入100mL FeBr2溶液中,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溶液中Fe2+的还原性大于Br-的还原性;通入氯气会先氧化Fe2+离子,Fe2+完全反应后再氧化Br-;设FeBr2溶液浓度为xmol/L,含Fe2+物质的量为0.1xmol;含Br-物质的量为0.2xmol;Cl2物质的量为0.1mol;依据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得到;
Cl2 + 2Br-=Br2+2Cl-;
1 2
mol mol
则与亚铁离子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0.1mol-mol
Cl2 + 2Fe2+=2Fe3++2Cl-;
1 2
(0.1-)mol 0.1xmol
因此(0.1-)mol ×2=0.1xmol,解得:x=1.2,反应的各粒子物质的量为:n(Cl2)=0.1mol;n(Fe2+)=0.12mol;反应的溴离子的物质的量n(Br-)=0.08mol,n(Cl2):n(Fe2+):n(Br-)=0.1:0.12:0.08=5:6:4,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Fe2++4Br-+5Cl2═6Fe3++2Br2+10Cl-,故答案为6Fe2++4Br-+5Cl2═6Fe3++2Br2+10Cl-。
23.(1) A 酒精灯
(2) 2H2O22H2O+O2↑ E
解析:(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A,但装置中还缺少加热的玻璃仪器,故应补充酒精灯。答案为:A;酒精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采用固、液不加热装置,H2O2分解生成O2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O2↑,为了便于观察氧气是否集满,应选用排水法收集装置,故选E。答案为:2H2O22H2O+O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