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6 17: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固体完全溶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丁<甲<乙=丙 B.甲=丁<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Fe在氯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2NA
B.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小于NA
C.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D.1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
3.配制500mL0.100mol·L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操作,固体溶解也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高
4.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A
B.7.8gNa2O2与足量的水(H218O)反应生成的氧气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
C.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A
D.0.1mol熔融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
5.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绿色气体 B.能溶于水
C.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与氢气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来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差物
B.考古研究中利用器、的测定,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
C.易燃物如钠、钾、白磷等若随便丢弃易引起火灾,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放回原试剂瓶
D.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模型
7.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量取5.5mL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一种高分子
B.新冠病毒可用75%乙醇、次氯酸钠溶液、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聚乙烯是生产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不能用聚氯乙烯替代
9.滨州市邹平特产“长山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成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薯蓣皂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8.3%
B.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薯蓣皂素中含有21个氢分子
D.薯蓣皂素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10.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含数为
B.标准状况下,含分子数为
C.按上述反应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
D.常温常压下,通入足量的水形成的溶液中数为
11.下列关于氯气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有毒 B.氯气有较强的氧化性
C.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 D.纯净的氯气可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②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生成了
③可用水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
④钠着火后不能用水扑灭,可用泡沫灭火器或沙土来灭火
⑤钠可以把铜、铁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3.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很多化学原理。下列对古文或古诗词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古文或古诗词 说明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变成水过程中吸收能量
B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C 日照香炉生紫烟 紫烟指的是碘的升华
D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该过程中利用到蒸馏原理
A.A B.B C.C D.D
1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5.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Na与的反应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黑色)
A.为了避免生成的中混有,最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B.装置III可改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C.实验时先打开活塞a,再点燃酒精灯
D.装置I出现黑色沉淀,则证明氧化产物为CO
二、填空题
16.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分子的摩尔质量
(2)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
(3)常温常压下,36.0g的葡萄糖,共含电子的个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其中含氧原子的质量为 。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常用于解决潜艇的供氧问题。CaO2与Na2O2性质相似,可用于解决鱼塘缺氧问题,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不用Na2O2解决该问题的化学原因是 。
(2)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常用于处理食品生产中面粉过度发酵产生的有机酸(HA),又能使面食疏松多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4)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其中的NaClO久置于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用语言描述)。
18.(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氧化钠 ;②漂粉精的成分 。
(2)写出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
19.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需称取Na2CO3·10H2O晶体 g;完成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和 ;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用天平称量质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2)某混合溶液中,含有K+、Mg2+、Al3+、Cl-和SO五种离子(不考虑溶液中少量H+和OH-),其中c(K+)=3 mol/L、c(Mg2+)=2 mol/L、c(Al3+)=2 mol/L、c(Cl-)=7 mol/L,则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相同状况下,若气体X2与氮气以体积比1∶4混合,该混合气体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4,则X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5)若标准状况下气体X2的密度为1.25 g·L-1,X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20.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1)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氨气的摩尔质量为 。
(2)1.28 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a 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21.现有和的混合溶液,将其分成三等份,向第一份中加入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消耗100mL,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m g;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铁片,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称量其质量比原来减轻了0.56g;向第三份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当沉淀量达最大时,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V mL。试计算:
(1) 。
(2)原混合液中 。
(3)V= 。
22.A→J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忽略):其中A、D为银白色金属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为红棕色粉末,E为黑色晶体;H久置于空气中,由白色固体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Ⅰ;B和I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J,J的化学式为Na2FeO4,它能够杀菌消毒,是一种优良的净水剂。
(1) (1)写出物质B的电子式 ;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填写哪个周期和哪个族),写出物质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⑦
(4) (4)在① ⑧的所有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填序号)
(5) (5)根据Na2FeO4元素的价态及反应前后的产物推测Na2FeO4杀菌消毒做净水剂的原因
23.Ⅰ.探究和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室温20℃):
①分别向盛有0.5g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②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20℃
③继续分别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T3(Na2CO3)=23.7℃,T3(NaHCO3)=20.8℃
溶解度表;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Na2CO3 12.5g 21.5g 39.7g 40.0g
溶解度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1)步骤①中Na2CO3、NaHCO3固体能否全部溶解 (填“能”或“否”)。
(2)T1(Na2CO3) 20℃,T1(NaHCO3) 20℃(填“>”或“<”)。
(3)甲同学分析③有关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 搅拌,测量温度为22℃。
(4)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物质溶解等因素有关
Ⅱ.可用量气法测量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
(5)装置中导管甲的作用是: 。
(6)碱式滴定管作为量气管使用。待体系恢复到室温,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a: ;b: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如下:
2Na+2H2O=2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2.3g-0.1g=2.2g;
Na2O+H2O=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0.1mol×62g/mol=6.2g;
2Na2O2+2H2O=4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0.1mol×78g/mol-0.05mol×32g/mol=6.2g;
将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0.1mol×40g/mol=4g;
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小顺序为: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2mol、0.2mol,0.1mo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00%、×100%、×100%,所以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丁<甲<乙=丙。
故选:A。
2.B
解析:A.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转移3NA电子,A错误;
B.常温比标况下温度高,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温度和气体个数成反比,所以氧原子个数小于NA,B正确;
C.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所以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无法计算离子个数,C错误;
D.1个Na+所含电子数为10个电子,所以1molNa+含有电子数为10NA,D错误;
故答案为:B。
3.D
解析:A.容量瓶中不能进行固体的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选项A错误;
B.配制的步骤一般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故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选项B错误;
C.容量瓶需要用蒸馏水洗涤,不干燥也可以使用,容量瓶中有水对配制过程中的浓度没有影响,选项C错误;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少,溶液的体积V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C
解析:A.假设11.2L都是乙烯,则,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6mol共用电子对,则0.5mol乙烯分子中含有3mol共用电子对,假设11.2L都是环丙烷,则,1mol环丙烷分子中含有9mol共用电子对,则0.5mol环丙烷分子中含有4.5mol共用电子对,故最终共用电子对数在3mol~4.5mol之间,即共用电子对数目为在3NA~4.5NA之间,故A错误;
B.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过氧化钠,故生成的氧气为16O2,且物质的量为0.05mol,故含中子0.8NA个,故B错误;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杂质铁、锌等比铜活泼的金属先放电,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不一定等于2NA,故C正确;
D.0.1mol熔融硫酸氢钠电离出0.1mol钠离子和0.1mol硫酸氢根离子,所以含有的离子数为0.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5.C
解析: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A正确;
B.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B正确;
C.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大于29,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C错误;
D.氯气氧化性较强,能与氢气反应生成HCl,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D
解析:A.验证氯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可将新制的氯水加入三颈烧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瓶中,故A正确;
B.用于推断人类主食结构,则提供人类食肉状况和营养级等方面的证据,考古研究中利用、的测定,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故B正确;
C.根据药品的取用要求,未用完的钠、钾、白磷放回原试剂瓶,故C正确;
D.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及自己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模型说法正确,故D产物;
故答案选D。
7.C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A错误;
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A.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选项A正确;
B.75%的乙醇消毒利用乙醇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即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次氯酸钠溶液、过氧乙酸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消毒,因此,其消毒原理不同,选项B错误;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选项C正确;
D.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氯化氢,能够造成食品的污染,不能代替聚乙烯使用,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9.A
解析:A.薯蓣皂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8.3%,A正确;
B.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12+42+48=414,B错误;
C.薯蓣皂素中含有氢元素,不存在氢分子,C错误;
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薯蓣皂素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D错误;
答案选A。
10.C
解析:A.会发生水解,溶液含数目小于,故A项错误;
B.标准状况下,呈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项错误;
C.,按上述反应完全分解,转移0.2mol电子,故C项正确;
D.与水反应是可逆的,是中强酸,通入足量的水形成的溶液中远小于1mol,D项错误;
答案选C。
11.D
解析:A.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故A正确;
B.Cl2为活泼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纯净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12.C
解析:①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波,易被氧气氧化,需要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①正确;
②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钠在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为,②错误;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氧气,有气泡产生,故可用水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③正确;
④钠着火后生成,可以和、反应放出和大量热,可加速燃烧,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④错误;
⑤钠会与水反应,不能把铜、铁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⑤错误;
正确的有2个,故选C。
13.C
解析: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低,水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吸收能量,故A正确;
B.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B正确;
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是瀑布飞泻产生的水气受到光照后产生的光学现象,不是碘升华,故C错误;
D.“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故选C。
14.C
解析:A.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反应,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用于发酵粉等,碳酸钠可以用于制造玻璃等或工业用碱,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常用作供氧剂,氧化钠不具有此性质和用途,C错误;
D.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可知,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D正确;
故答案为:C。
15.C
【分析】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带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根据已知,二者反应应该生成碳酸钠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氯化铅反应生成黑色的铅。据此解答。
解析:A.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A错误;
B.二氧化碳能被碱石灰吸收,故不能改用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B错误;
C.用二氧化碳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避免钠和氧气反应,C正确;
D.装置V出现黑色沉淀,则其中发生了题给已知的反应,则证明Na与CO2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O,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1)180g/mol
(2)5%
(3) 19.2NA 19.2g
解析:(1)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
(2)根据表格中信息,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5%。
(3)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2mol,1个葡萄糖分子的电子数为96,故36.0g的葡萄糖,共含电子的个数为19.2NA;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故氧原子的质量为19.2g。
17. 2CaO2+2CO2=2CaCO3+O2 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与鱼接触 NaHCO3+HA=NaA+H2O+CO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 NaClO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HClO常温下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
解析:(1) Ca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O2=2CaCO3+O2, 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与鱼接触,所以不用Na2O2解决鱼塘缺氧问题;
(2)NaHCO3与面粉过度发酵产生的有机酸(HA)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NaHCO3+HA=NaA+H2O+CO2↑;
(3)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中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4) NaClO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HClO常温下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漂白液久置于空气中易失效。
18. Na2O Ca(ClO)2 Cl2+2I-=I2+2Cl-
解析:(1)①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故答案为:Na2O;
②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即Ca(ClO)2,故答案为:Ca(ClO)2;
(2)氯水中氯气有强氧化性,可置换出KI溶液中的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9.(1) 28.6 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①④
(2)3 mol/L
(3)28
(4)32
(5)5
解析:(1)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需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m=cVM=0.1L ×1 mol/L×286g/mol=28.6g。完成本实验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和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①用天平称量质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选①;
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均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不选②;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③;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选④;
选①④。
(2)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c(K+)+ 2c(Mg2+)+ 3c(Al3+) = c(Cl-)+2 c(SO),c(SO)=(3 mol/L+2mol/L×2+2mol/L×3-7mol/L)÷2=3 mol/L;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设所盛气体的物质的量为xmol,容器的质量为ag,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则 ,解得a=100、x=0.5,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某气体质量为14g、物质的量为0.5mo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相同状况下,若气体X2与氮气以体积比1∶4混合,该混合气体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4,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8,设X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a=32。
(5)若标准状况下气体X2的密度为1.25 g·L-1,则X2的摩尔质量为1.25 g·L-1×22.4L/mol=28g/mol,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X是N原子,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20.(1)17g/mol (2)64g/mol (3)bNA g/mol (4)aNA/b g/mol
解析:略
21.(1)23.30(2)(3)100
【分析】由加入的BaCl2可计算出每一份溶液中的SO;由铁片与溶液的反应可以计算H+浓度,由H2SO4及Al2(SO4)3中H+与SO、Al3+的关系可以计算出Al3+的浓度,进而进行相关计算。
解析:(1)第一份溶液消耗BaCl2物质的量为,列式:,,计算可得m=23.30g。
(2)第二份溶液消耗Fe的质量为0.56g,,列式,计算得n=0.02mol,。
(3)第三份中加入的NaOH与H+和Al3+反应,即,列式,n1=0.02mol;由前两问可知,每一份溶液中SO为0.1mol,H+为0.02mol,根据电荷守恒,n(H+)+3n(Al3+)=2n(SO),计算可得:n(Al3+)=0.06mol。则,,n2=0.18mol。因此消耗NaOH共n1+n2=0.2mol。因此,V=,即100mL。
22.(1) 第四周期第Ⅷ族 2Na2O2+2H2O=4NaOH+O2↑
(2) 4Fe(OH)2+O2+2H2O=4Fe(OH)3
(3)Fe3O4+8H+=Fe2++2Fe3++4H2O
(4)⑦
(5)Na2FeO4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Na2FeO4中+6价铁元素得电子后生成了Fe3+,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净化水
【分析】由信息知,H久置于空气中,由白色固体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Ⅰ,则H是Fe(OH)2,I是Fe(OH)3,C为红棕色粉末,则C是Fe2O3,D是Fe,F是FeCl3,E为黑色晶体,则E是Fe3O4,反应⑦为Fe3O4与盐酸反应,则G是FeCl2,银白色金属单质A转化得到B为淡黄色粉末,则A是Na,B是Na2O2。
解析:(1)B为Na2O2,电子式为,D是Fe元素,2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物质B与水反应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2Na2O2+2H2O=4NaOH+O2↑。
(2)反应⑤是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⑧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3)反应⑦是四氧化三铁和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故答案为:Fe3O4+8H+=Fe2++2Fe3++4H2O。
(4)在①~⑧的所有反应中,反应⑦为Fe3O4与盐酸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余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⑦。
(5)A.Na2FeO4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B.Na2FeO4中+6价铁元素得电子后生成了Fe3+,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净化水;故答案为:Na2FeO4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Na2FeO4中+6价铁元素得电子后生成了Fe3+,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净化水。
23.(1)能
(2) > <
(3)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
(4)ac
(5)恒压作用(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再答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的误差更好)
(6) 保持AB两管液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解析:(1)根据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10mL水能溶解2.15g Na2CO3、0.96g NaHCO3,所以步骤①中Na2CO3、NaHCO3固体能全部溶解;
(2)Na2CO3溶于水放热,T1(Na2CO3)> 20℃;NaHCO3溶于水吸热,T1(NaHCO3)<20℃;
(3)盐酸稀释放热,所以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作对比;
(4)a.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T3(NaHCO3)=20.8℃,可知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碳酸钠中加盐酸后溶液的温度大于NaHCO3中加盐酸后溶液的温度,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故不选b;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物质溶解等因素有关,故c正确;
选ac;
(5)装置中导管甲的作用是恒压作用,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6)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准确,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使体系恢复到室温、保持AB两管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