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3: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òu xuē cuò zōng hài xiū zhèng zhòng cháo xùn
( ) ( ) ( ) ( ) ( )
líng luàn shùn jiān tuì suō dàng yàng jiā jǐng
( ) ( ) ( ) ( ) ( )
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8分)
1.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新鲜:①(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②(事物)出现不久;③(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④新奇,稀罕。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2)大雨过后,山里的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 )
(3)他排斥所有新鲜事物。 ( )
(4)一大早,爷爷就从菜市场买回了一篮子新鲜的蔬菜。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6分)
三( )半夜 ( )( )风霜 ( )然大悟
张冠李( ) ( )( )吞枣 北风怒( )
(1)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的词语是 。
(2)与“豁然开朗”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3)把沈雁冰的笔名说成老舍,这不是 吗?
(4)爷爷那 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ēng) 蓑笠(shuō) B.胭脂(yān) 殡仪馆(bīn)
C.獾猪(guàn) 膝髁(kē) D.追悼(dào) 撒秕谷(bǐ)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骤然一惊(忽然) B.无穷无尽(贫穷)
C.各色各样(种类) D.一望无际(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3.“有的人/把名字刻人石头,想‘不朽’”中的“不朽”加了引号,表示( )
A.直接引用。 B.特定称谓。
C.否定或讽刺。 D.着重强调的对象。
4.下列对句子中描写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
B.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动作描写)
C.伯父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语言描写)
D.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环境描写)
5.课后,同学们围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B.文章的关键句对了解其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C.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D.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照例句,运用动作描写补充句子,写出考试成绩不好时的后悔和自责)(3分)
他没有回答妈妈,只把 , , 。
2.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其中一个,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3分)
辽阔的海洋 辽阔的草原 辽阔的大地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 ,都种着 ,其间有一个 ,项带银圈 , ,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 。
2.《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作者爱这“好的故事”,其实是爱 。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 、 、 、 、 这五件事,表达了作者 之情。
4.鲁迅的名言“ ,怜子如何不丈夫”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
六、语文与生活。(6分)
1.鲁迅幼年读书之所三味书屋曾有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选择恰当的下联。(填序号)(1分)
上联:人淡似菊 下联: .
A.有味诗书 B.屋小如舟 C.情深如海
2.关于读书,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这样写道:“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蜜蜂采蜜”比喻 ;“叮在一处”比喻 。(2分)
(2)结合实际,说说鲁迅先生这段话对你的课外阅读有什么启发。(3分)
七、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0分)
【甲】好的故事(节选)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乙】鲁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名?
鲁迅先生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4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种寓意或象征,虽然有的仅被使用过一次,也有些曾不断地被重复使用,但每一个笔名的取定都是经过了他深思熟虑的。这是由于鲁迅身处的时代,环境因素之影响以及受到他个人心态、情绪而决定产生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阶级斗争日趋激烈,为避免敌人的迫害,发表针砭时弊、抨击黑暗、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就得常用笔名。
1.结合课文可知,甲文中的这个“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这个梦境是的 。(1分)
2.甲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末尾的“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别象征着 和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用象征手法,而不直接写呢?请结合乙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3.有人说甲文中画“——”的句子有些不合适,应该改成:“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写下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写清楚你的理由。(3分)
4.通过阅甲、乙两文可知鲁迅先生是一个( )和( )的人。(2分)
A.渴望美好与安宁 B.喜欢回忆过去的生活
C.对现实充满不满和愤慨 D.慈祥、有爱心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
巴金
①像(鲁迅)先生这样懂得所谓“人情世故”而且知道旧社会很深的上了年纪的人,怎么能够跟年轻人做朋友而且有亲密的关系呢?
②也许有人不了解,其实先生跟别人一样,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不同的是他由壮年到老年,还是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跟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显得年轻,而且跟年轻人一样纯真。
③对付敌人他可以利用他那些关于旧社会的知识,可以利用他那些“人情世故”;对待青年他却非常天真而且善良。
④以前,他同他的学生孙伏园一起旅行,他看见孙伏园体弱,便常常自动地替孙伏园打铺盖卷。这一类帮助年轻朋友的事,在先生的一生中,其实是很多的。
⑤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爱护青年。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责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这个青年编辑就是《译文》期刊的编辑黄源。
⑥这以后《译文》停刊了,黄源也失了业。他为了《译文》复刊的事情四处奔走。他常常去看先生,有一回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了,我觉得很难过。”这是很自然地说出来的。
⑦正因为先生对每一个青年朋友都这样深切地关心,所以在柔石等五位烈士牺牲以后,他会写出像《为了忘却的记念》那样充满悲愤的文章。
(有删改)
1.鲁迅先生对年轻人的爱护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细读短文进行概括。(2分)
2.第③自然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1分) ( )
A.对比 B.象征 C.衬托 D.想象
3.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鲁迅先生(1分)( )
A.爱僧分明,关心和爱护青年。
B.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C.十分关心和同情贫苦的人民。
D.有很高深的文学造诣。
4.从画“——”句子中的加点词“拂袖而去”可以看出,从这句话中我可以体会到 。(2分)
5.文章的题目往往包含许多信息,有的文章以主要人物为题,有的文章以主要事件为题……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3分)
理由: 。
6.读了本文,结合下面的资料,你对鲁迅先生有了怎样的新认识?(3分)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九、习作。(30分)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留心细处,到处都是美的风景,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留心深处,到处都有人间真情,爱在我的心灵扎根。
请你围绕“留心”选择恰当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瘦削 错综 害羞 郑重 潮汛 凌乱 瞬间 退缩 荡漾 家景
二、1.(1)④ (2)① (3)② (4)③ 2.更 饱经 恍 戴 囫囵 号 (1)囫囵吞枣
(2)恍然大悟 (3)张冠李戴 (4)饱经风霜
三、1. D 2. B 3. C 4. D 5. C
四、示例:1.头默默地低了下去 半天没动 最后轻轻地抽泣起来 2.辽阔的草原置身这片草原,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绿草起起伏伏,似翻滚的波浪。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着青草,几匹骏马在自由地奔驰。
五、1.金黄的圆月 海边的沙地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 刺去 他的胯下逃走了 2.野草 美好的和平生活 3.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 4.无情未必真豪杰
六、1.B 2.(1)读过很多书之后获得真知灼见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2)示例: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和写作风格。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我们不能只选自己喜欢的某位作家的书看,也要多看其他作家的书,阅读范围也不能仅限于某一领域。
七、1.美丽、幽雅、有趣 2.理想的世界 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 因为当时那个时代社会黑暗,鲁迅先生为了保护自己,只得用象征的手法隐晦地表现当时社会的残酷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3.不同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富有气势,表现了鲁迅先生渴望将这“好的故事”保留下来的强烈愿望,改后就不能体现这种愿望的强烈了。 4.A C
八、1.主动为他的学生孙伏园打铺盖卷 关心、爱护青年编辑黄源 2.A 3.A 4.鲁迅先生对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指责一个青年编辑的行为感到不满 鲁迅先生爱护青年 5.示例:我认识的鲁迅先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了解的关于鲁迅先生爱护年轻人的事情,以主要人物为题,可以让文章的主要人物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体现了文章的真实性。 6.示例:虽然青年们写字潦草,但鲁迅先生还是极为认真地展读他们的来信。他对青年们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表现出鲁迅先生严格又热心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