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三)
一、选择题
1.(3分)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涤纶衬衫 B.纯羊毛衫 C.纯棉T恤 D.合金铜像
2.(3分)2022年6月3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3.(3分)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D.
4.(3分)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 )
A.双皮奶 B.石磨肠粉 C.明炉烧鹅 D.白焯时蔬
5.(3分)2016年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B.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6.(3分)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是( )
A.钙、磷、钾、镁 B.铁、锌、硒、碘
C.碳、氢、氢、氮 D.钙、镁、氯、硫
7.(3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甲醛泡海鲜,使其具有更长的保存时间
B.加碘食盐可用来防治碘缺乏病
C.铝和铜可用来制作导线
D.乙烯可用来制聚乙烯塑料
8.(3分)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B.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糖类和油脂能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D.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9.(3分)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C.用食盐水除水垢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10.(3分)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11.(3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锌比铁活泼,但把锌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锈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餐具的良好材料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钛和钛的合金是制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12.(3分)“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3.(3分)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雀巢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C.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D.糖类由C、H、O三大元素组成
14.(3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15.(3分)“农心牌”乌龙面的营养成分表如图(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指的是单质
B.营养成分表中标出的基本营养素有五种
C.乌龙面调料袋中的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乌龙面的塑料包装袋具有热固性
二、填空题
16.(5分)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为碳酸钠)等物品.
(1)同学所带的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最富含蛋白质的是 .
(2)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 (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
17.(10分)(1)人体在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作用下会发生病变。黄曲霉毒素B1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2)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填序号)。
a.用硫熏蒸生姜
b.用地沟油煎炸食品
c.用加碘食盐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碘元素
d.用工业盐作调味品
(3)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如果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鱼会危害身体健康,其原因是 。
三、实验题
18.(10分)泡菜是常见的腌制食品,因含亚硝酸盐(如NaNO2)而引发人们的关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腌制泡菜时,蔬菜中的NaNO3转化为NaNO2.食用泡菜时,NaNO2与胃酸反应生成HNO2.HNO2不稳定,转化为某氮氧化物(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进入血液而中毒。
(1)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1为泡菜生产和食用时涉及的四种含氮物质的类别及氮元素化合价关系图。其中,L的化学式为 。
(3)为检验某无色溶液是NaNO2还是NaCl,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为NaNO2溶液
Ⅱ.室温下,用3%、5%和7%的食盐水浸泡蔬菜,浸泡不同时间获得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图2所示。若往食盐水中添加少量维生素C
(4)配制3%的NaCl溶液2000.0g,需用托盘天平称取 g的NaCl。
(5)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 (填“越早”、“越迟”或“无影响”)。
Ⅲ.实际上,只要合理制作、食用泡菜,将有效避免(或降低)
(6)列举一条避免(或降低)食用泡菜对人体危害的措施。
答: 。
四、解答题
19.(10分)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标号).
A.鱼肉 B.牛奶 C.猪油 D.蔬菜
(2)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 .
(3)甲醛(CH2O)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 有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
(4)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SiCl4 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20.(10分)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第1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a 20
(1)a的数值为 .
(2)求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科学探究题
21.(10分)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
于是小丽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涤纶衬衫 B.纯羊毛衫 C.纯棉T恤 D.合金铜像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A、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故A正确;
B、羊毛是一种天然纤维;
C、纯棉T恤是由棉花制成的,故C错误;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A。
2.(3分)2022年6月3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五花肉中富含油脂。
故选:A。
3.(3分)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解答;
C、根据人体缺铁会患贫血进行解答;
D、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解答】解:A、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A正确;
B、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故B正确;
C、人体缺铁会患贫血;
D、甲醛有毒,故D错误。
故选:D。
4.(3分)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 )
A.双皮奶 B.石磨肠粉 C.明炉烧鹅 D.白焯时蔬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双皮奶中富含蛋白质。
B、石磨肠粉中富含淀粉,故选项正确。
C、明炉烧鹅中富含蛋白质。
D、白焯时蔬中富含维生素。
故选:B。
5.(3分)2016年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B.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来分析;
D.根据霉变的食用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来分析。
【解答】解:A.甲醛有毒,使蛋白质变性;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气体受热膨胀使面松软多孔;
C.亚硝酸钠有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霉变油菜籽具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
故选:B。
6.(3分)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是( )
A.钙、磷、钾、镁 B.铁、锌、硒、碘
C.碳、氢、氢、氮 D.钙、镁、氯、硫
【分析】“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即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人体中元素含量:O﹣60%,C﹣18%,H﹣10%,N﹣3%,Ca﹣1.5%,P﹣1%,S、K﹣1.5%。
【解答】解:A、元素钙、磷,不属于微量元素;
B、元素铁、锌、硒,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C、元素C、H、O,其含量较高。故C错误;
D、元素钙,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微量元素。
故选:B。
7.(3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甲醛泡海鲜,使其具有更长的保存时间
B.加碘食盐可用来防治碘缺乏病
C.铝和铜可用来制作导线
D.乙烯可用来制聚乙烯塑料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考虑;B、根据加碘食盐的成分考虑;C、根据金属的导电性考虑;D、根据聚乙烯的制取方法考虑.
【解答】解:A、由于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
B、由于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所以吃加碘食盐能防治碘缺乏病;
C、由于铝和铜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C说法正确;
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在一起能制成聚乙烯塑料。
故选:A。
8.(3分)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B.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糖类和油脂能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D.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分析】A、“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食品;
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
C、根据糖类和油脂的生理机理来分析;
D、根据高分子材料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绿色食品”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故说法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故是错误;
C、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故说法正确;
D、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故选:C。
9.(3分)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C.用食盐水除水垢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聚乙烯遇热易熔化,食盐和水垢不能反应,羊毛燃烧时要烧焦羽毛味。
【解答】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B、聚乙烯塑料遇热能融合,能够成功。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此实验不能成功。
D、羊毛线是由羊毛织成的,灼烧时有烧焦羊毛味。
故选:C。
10.(3分)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分析】只要是对空气、水体等环境不造成污染,节约能源的做法都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解答】解:A、分类回收,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资源。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CO,故B正确。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故D错误。
故选:D。
11.(3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锌比铁活泼,但把锌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锈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餐具的良好材料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钛和钛的合金是制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分析】锌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为氧、硅、铝、铁、钙。
【解答】解:A、锌比铁活泼,把锌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锈;
B、铜对人体有毒副作用,该项错误;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钛和钛的合金的密度小,因此钛和钛合金是制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故选:B。
12.(3分)“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分析解题.
【解答】解: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3分)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雀巢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C.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D.糖类由C、H、O三大元素组成
【分析】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判断;
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C、根据糖类的元素构成分析;
D、根据重金属中毒的原理和解毒方法判断。
【解答】解:A、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故A错误;
B、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除外),故正确;
C、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使之失去生理功能,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
D、糖类由C、H,故D正确。
故选:A。
14.(3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一氧化碳等物质能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能够使人中毒.
【解答】解: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烟焦油,其中一氧化碳有毒,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死亡。
故选:B。
15.(3分)“农心牌”乌龙面的营养成分表如图(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指的是单质
B.营养成分表中标出的基本营养素有五种
C.乌龙面调料袋中的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乌龙面的塑料包装袋具有热固性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来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营养成分表中标出的基本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和无机盐四种;
C.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故正确;
D.乌龙面的塑料包装袋具有热塑性。
故选:C。
二、填空题
16.(5分)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为碳酸钠)等物品.
(1)同学所带的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西红柿 ;最富含蛋白质的是 牛肉 .
(2)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食醋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 均一性 (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铁锅生锈 .
【分析】(1)根据所带的食品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回答.
(2)根据氯化钠、碳酸钠、醋酸的性质回答,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回答.
(3)根据溶液的特征回答.
(4)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措施回答.
【解答】解:
(1)牛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面条中主要含有糖类,食用油中主要含有油脂,味精中主要含氨基酸,主要含醋酸.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去污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向食盐和去污粉中分别加入食醋,没有气泡放出的是食盐.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稳定的混合物.
(4)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要防止铁生锈就要隔绝氧气和水,以防止铁锅生锈.
故答案为:(1)西红柿;牛肉;(3)均一性.
17.(10分)(1)人体在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作用下会发生病变。黄曲霉毒素B1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由 3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C:H:O=17:1:8 。
(2)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c (填序号)。
a.用硫熏蒸生姜
b.用地沟油煎炸食品
c.用加碘食盐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碘元素
d.用工业盐作调味品
(3)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如果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鱼会危害身体健康,其原因是 甲醛对人体有害(或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
【分析】(1)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含不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3)根据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1)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B2(C17H12O6)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12):(16×5)=17:1:8;4;C:H:O=17:1:8;
(2)a.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不能用硫熏蒸生姜;
b.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不能用地沟油煎炸食品;
c.用加碘食盐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
d.工业盐中含有有毒的亚硝酸钠等,因此不能用工业盐作调味品;
故答案为:c;
(3)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其原因是甲醛对人体有害(或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三、实验题
18.(10分)泡菜是常见的腌制食品,因含亚硝酸盐(如NaNO2)而引发人们的关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腌制泡菜时,蔬菜中的NaNO3转化为NaNO2.食用泡菜时,NaNO2与胃酸反应生成HNO2.HNO2不稳定,转化为某氮氧化物(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进入血液而中毒。
(1)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NO2+2HCl=NO↑+NO2↑+2NaCl+H2O 。
(2)图1为泡菜生产和食用时涉及的四种含氮物质的类别及氮元素化合价关系图。其中,L的化学式为 NO2 。
(3)为检验某无色溶液是NaNO2还是NaCl,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 出现红棕色气体 该溶液为NaNO2溶液
Ⅱ.室温下,用3%、5%和7%的食盐水浸泡蔬菜,浸泡不同时间获得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图2所示。若往食盐水中添加少量维生素C
(4)配制3%的NaCl溶液2000.0g,需用托盘天平称取 60 g的NaCl。
(5)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 越迟 (填“越早”、“越迟”或“无影响”)。
Ⅲ.实际上,只要合理制作、食用泡菜,将有效避免(或降低)
(6)列举一条避免(或降低)食用泡菜对人体危害的措施。
答: 合理少量食用泡菜 。
【分析】(1)根据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3)根据NaNO2与胃酸反应生成HNO2,HNO2不稳定,转化为红棕色气体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5)根据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6)根据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2NaNO2+5HCl=NO↑+NO2↑+2NaCl+H6O;
(2)由氮元素的化合价可知,L的化学式为NO2;
(3)NaNO2与胃酸反应生成HNO3,HNO2不稳定,转化为红棕色气体
选取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 出现红棕色气体 该溶液为NaNO2溶液
(4)配制3%的NaCl溶液2000.0g,需用托盘天平称取2000g×3%=60g食盐;
(5)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越迟;
(6)通过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2天后亚硝酸钠的含量逐渐减小到零。
故答案为:(1)2NaNO2+2HCl=NO↑+NO2↑+2NaCl+H2O;
(2)NO5;
(3)
选取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 出现红棕色气体
(4)60;
(5)越迟;
(6)合理少量食用泡菜。
四、解答题
19.(10分)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B (填标号).
A.鱼肉 B.牛奶 C.猪油 D.蔬菜
(2)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 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天然纤维 .
(3)甲醛(CH2O)是一种 有机物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 不断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有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
(4)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SiCl4 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H2 .
【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鉴别物质时,利用物质之间的性质不同,通过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加以区别;
(3)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1)鱼肉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猪油中富含油脂,故填:A、B;
(2)蚕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热有烧焦羽毛味,故填:灼烧闻气味;
(3)由甲醛(CH2O)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有机物;
(4)反应前:1个硅原子,4个氯原子、4个氯原子和4个氢原子,故5个X的化学式为H2;故填:H2.
20.(10分)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第1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a 20
(1)a的数值为 25 .
(2)求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a的值;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解答;
(3)根据图2可知只有80g盐酸参加反应,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计算80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即可解答.
【解答】解:(1)由第1次和第4次数据可知20g稀盐酸可消耗5g碳酸钙,则第二次加入20g稀盐酸后,第三次加入30g稀盐酸后,故a的数值为25;
(2)设40片该药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y,
CaCO3+2HCl=CaCl8+CO2↑+H2O
100 73
x y 7.8g
x=20g,y=14.6g
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50%;
(3)由表格信息可知,80g稀盐酸与40片药剂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18.3%;
答案:(1)25;
(2)50%;
(3)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3%.
五、科学探究题
21.(10分)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硫酸钙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草酸钙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
于是小丽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中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草酸盐 。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结石) 。
【分析】【设计实验】根据题意,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发现新问题】由实验结论,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碳酸盐,结合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反思与应用】(1)根据题意,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草酸钙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计实验】①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实验结论:有草酸钙生成,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沉淀部分溶解,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
【发现新问题】由实验结论,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应用】(1)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其目的是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
(2)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使人容易想到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
故答案为:
【设计实验】①硫酸钙;②草酸钙;
【发现新问题】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应用】(1)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草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