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6 21: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 B.鸡蛋 C.馒头 D.苹果
2.在寒冷的冬天,家里生煤炉取暖或使用热水器不当时,煤气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下列因素与某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没有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
B.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
D.室内环境封闭,空气不流通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4.下列选择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只能吸收蛋白质在体内与水反应生成的氨基酸
B.淀粉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以及蛋清等物质中
C.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减少进食量就要消耗人体自身的脂肪
D.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5.下面是对四位同学膳食习惯的初步调查,其中膳食习惯较好的是(  )
A.甲同学:喜欢吃肉类,不喜欢吃蔬菜
B.乙同学:吃饭量很小,只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C.丙同学:吃饭量正常,不挑食,喜欢辛辣、很咸的菜
D.丁同学:按时进餐,不挑食,口味比较清淡
6.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中含有C、H、O、N等元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微量元素硒对人体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我们应适当的摄入含硒元素的食物
C.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D.为响应“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号召,霉变食物经蒸煮后再食用
7.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甲烷
8.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纳米铜 B.棉花
C.聚乙烯塑料 D.天然橡胶
9.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10.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糖类物质
C.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淀粉酶属于油脂,可用于为人体提供能量
11.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C3H7N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胱氨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半胱氨酸是一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半胱氨酸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12.科技文献中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关的是(  )
A.赤潮
B.绿色食品
C.白色污染
D.棕色烟气(炼钢排出的废气,含Fe2O3)
13.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的动物标本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  )
A.福尔马林具有保鲜的作用
B.福尔马林能防止标本被氧化
C.甲醛等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D.甲醛能隔绝其他物质不和标本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14.目前,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在市场上悄然出现.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少或者预防蛀牙.木醣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据介绍,木糖醇是一种原产于芬兰的天然甜味剂,利用它来取代甜品中的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而在口香糖里添加木糖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的防蛀方法.
(1)木糖醇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属于营养素中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15.根据不同的标准,纤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①植物纤维②动物纤维③天然纤维④合成纤维分析指出下列几种物质应属于哪类(填序号):
(1)棉花和麻是    ;(2)纯羊毛绒是    ;(3)涤纶是    ;(4)人造羊毛是    ;(5)涤棉纤维含有    (6)尼龙是    
16.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
三、解答题
1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g。那么一盒牛奶至少含钙多少克?(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1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请回答:
(1)鱼骨中被烧掉的物质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 B.鸡蛋 C.馒头 D.苹果
【分析】根据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日常生活中,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等分析。
【解答】解: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日常生活中,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等、苹果中富含维生素,馒头中富含糖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在寒冷的冬天,家里生煤炉取暖或使用热水器不当时,煤气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下列因素与某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没有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
B.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
D.室内环境封闭,空气不流通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根据血红蛋白是用来输送氧气的,人体缺氧会不适分析。
【解答】解: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无毒;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根据血红蛋白是用来输送氧气的。
A、二氧化碳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故与某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没有关系;
B、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
D、室内环境封闭,故与某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关系;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培养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还会引起疾病。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4.下列选择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只能吸收蛋白质在体内与水反应生成的氨基酸
B.淀粉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以及蛋清等物质中
C.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减少进食量就要消耗人体自身的脂肪
D.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A、根据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来分析;
B、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C、根据脂肪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维生素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说法正确;
B、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毛发以及蛋清等物质中,如稻、麦,说法错误;
C、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说法正确;
D、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六大营养素的作用,难度较小,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就是所说的生活来源于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5.下面是对四位同学膳食习惯的初步调查,其中膳食习惯较好的是(  )
A.甲同学:喜欢吃肉类,不喜欢吃蔬菜
B.乙同学:吃饭量很小,只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C.丙同学:吃饭量正常,不挑食,喜欢辛辣、很咸的菜
D.丁同学:按时进餐,不挑食,口味比较清淡
【分析】根据要均衡营养、合理膳食,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喜欢吃肉类,摄入的蛋白质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B、吃饭量很小,不利于获取富含能量的营养素,故选项错误。
C、吃饭量正常,但喜欢辛辣,摄入的食盐过多,故选项错误。
D、按时进餐,口味比较清淡,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原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中含有C、H、O、N等元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微量元素硒对人体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我们应适当的摄入含硒元素的食物
C.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D.为响应“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号召,霉变食物经蒸煮后再食用
【分析】A、根据纤维素属于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硒为微量元素,且硒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进行分析。
D、根据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纤维素属于糖类、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正确;
B、硒为微量元素,则我们应适当摄入含硒元素的食物;
C、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而不是微量元素;
D、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则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甲烷
【分析】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钾不含碳元素,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虽含碳元素,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C、碳酸钠虽含碳元素,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D、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了解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纳米铜 B.棉花
C.聚乙烯塑料 D.天然橡胶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纳米铜属于纳米材料。
B、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聚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故选项正确。
D、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分析】要根据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的症状来考虑本题.
【解答】解:急性盲肠炎容易使人缺水,因此补充生理盐水首要目的是维持体内水分代谢平衡。
故选:C。
【点评】要知道肠胃炎引起腹泻主要是无机离子钠离子大量流失,应该补充钠离子.
10.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糖类物质
C.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淀粉酶属于油脂,可用于为人体提供能量
【分析】A.根据元素所需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类及其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氧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故错误;
B.糖类物质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造成人体发胖,故错误;
C.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酶属于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1.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C3H7N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胱氨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半胱氨酸是一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半胱氨酸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分析】A、根据半胱氨酸的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进行分析;
C、根据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进行分析;
D、根据半胱氨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半胱氨酸中含有碳元素,故A错;
B、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由半胱氨酸的化学式:C3H7NSO4可知:半胱氨酸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知道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12.科技文献中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关的是(  )
A.赤潮
B.绿色食品
C.白色污染
D.棕色烟气(炼钢排出的废气,含Fe2O3)
【分析】本题以科技文献中的一些词汇为情景,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环保观念,涉及的知识较多,要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
【解答】解:A、赤色海潮是海水被污染后,形成暗红色的色带,故A不符合题意;
B、绿色食品是指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并且是在环境污染程度小的地域生产的,故B符合题意;
C、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塑料制品的污染,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故C不合题意;
D、棕色烟气是指炼钢厂的废气2O3小颗粒和CO,因Fe5O3是红色而使废气呈棕色,和本身颜色有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不难,但设置的情景新颖,起点高,落点低,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多方面内容,同学们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13.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的动物标本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  )
A.福尔马林具有保鲜的作用
B.福尔马林能防止标本被氧化
C.甲醛等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D.甲醛能隔绝其他物质不和标本发生反应
【分析】根据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性质考虑判断.
【解答】解:甲醛能与动物标本中的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通过该题需要了解甲醛,甲醇等物质使人中毒的原理.
二、填空题
14.目前,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在市场上悄然出现.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少或者预防蛀牙.木醣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据介绍,木糖醇是一种原产于芬兰的天然甜味剂,利用它来取代甜品中的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而在口香糖里添加木糖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的防蛀方法.
(1)木糖醇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属于营养素中的  糖类 ;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 .
(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判断第一空;根据木糖醇的组成和结构推导第二空;根据化学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2)如果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它燃烧定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通过燃烧木糖醇,并检验它的燃烧产物的思路来设计方案.
【解答】解:(1)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2+16×5=152.
(2)由木糖醇的化学式知,它由碳,氢,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可推断其成分中含有碳和氢.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糖类.
(2)
操作 现象 结论
8.把木糖醇灼烧2.迅速倒立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点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对它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方向.
15.根据不同的标准,纤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①植物纤维②动物纤维③天然纤维④合成纤维分析指出下列几种物质应属于哪类(填序号):
(1)棉花和麻是  ①③ ;(2)纯羊毛绒是  ②③ ;(3)涤纶是  ④ ;(4)人造羊毛是  ④ ;(5)涤棉纤维含有  ①③④ (6)尼龙是  ④ 
【分析】植物纤维是植物纤维素与各种营养物质结合生成的丝状或絮状物;由动物的毛发或分泌液形成的纤维.最主要的品种是各种动物毛和蚕丝;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解答】解:(1)棉花和麻是植物,是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
(2)纯羊毛绒是由动物的毛发或分泌液形成的纤维,是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
(3)涤纶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4)人造羊毛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5)涤棉纤维中含有涤纶和棉两种成分!其中涤纶是合成纤维;
(6)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故答案为:(1)①③;(2)②③;(4)④;(6)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6.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少量单质铁会随着饭菜进入胃中,与胃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 ;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少量单质铁会与醋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铁. .
【分析】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酸除浓硫酸和硝酸外.
【解答】解:由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胃酸中含有盐酸,若在炒菜时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是因为铁可以和醋酸反应生成易吸收的离子.
故答案为:少量单质铁会随着饭菜进入胃中,与胃酸反应,少量单质铁会与醋酸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条件.
三、解答题
1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g。那么一盒牛奶至少含钙多少克?(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分析】(1)已知每100mL牛奶含钙≥0.11g,则每1mL牛奶含钙量就是0.11g÷100mL,一盒牛奶含钙量就是250mL的含钙量,即0.11g÷100mL×250mL;
(2)根据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3)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与一盒牛奶含钙量的比值就是需要的盒数。
【解答】解:(1)0.11g÷100mL×250mL≈0.28g;故答案为:6.28;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8%;
(3)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为:5.6g×90%=0.54g,
5.54g÷0.28g≈2,故需要5盒。
答: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8%,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2盒牛奶。
故答案为:
(1)8.28;(2)39.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1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请回答:
(1)鱼骨中被烧掉的物质是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  CaCO3 .(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C 
A.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分析】(1)根据鱼骨的成分及有机物易燃烧的化学性质分析即可;
(2)根据题意: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可知动物骨骼中含有C元素,又因为动物骨骼中含有Ca2+,所以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CaCO3;
(3)A:鱼骨中含有CaCO3,所以稀盐酸可以使鱼骨变软,
B:因为牛奶中含有Ca2+,而Ca2+可以被人体所吸收,
C:骨质疏松主要是缺钙引起的,所以骨质疏松患者需要补钙,
D:胃酸中含有盐酸,盐酸可以溶解含有钙离子的不溶物.
【解答】解:(1)绝大多数有机物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而鱼骨中的无机物主要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有机物;
(2)动物骨骼中Ca2+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钙,而碳酸钙坚固3;
(3)A、鱼骨中含有碳酸钙,故A正确;
B、牛奶中含有Ca7+,故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故B正确;
C、骨质疏松主要是缺钙引起的,故C错误;
D、胃酸中含有盐酸,促进人体对Ca2+的吸收,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判断物质元素组成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即元素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