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自主检测》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自主检测》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6 21: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自主检测》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
A.酒精 B.食盐 C.亚硝酸钠 D.一氧化碳
3.小红不爱吃蔬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小红有可能缺乏(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4.低血糖可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该症状后最宜摄入的是(  )
A.矿泉水 B.葡萄糖水 C.牛肉干 D.番茄汁
5.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6.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B.甲烷、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C.水、氧化镁都属于氧化物
D.生石灰、熟石灰都属于碱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
B.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大米,可以清洗后煮熟食用
D.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8.开心是一剂良药。人在高兴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荷尔蒙,它由2~50个氨基酸构成(  )
A.1种:C B.2种:C、H
C.3种:C、H、O D.4种:C、H、O、N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烟有害健康
B.大量摄入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铁元素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适量的摄入鸡蛋和牛奶补充蛋白质
10.“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
A.餐厨垃圾:剩余饭菜
B.有害垃圾:废旧电池
C.可回收垃圾:易拉罐
D.不可回收垃圾:废报纸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开发高效、低毒的农药和可降解塑料制品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12.头孢类消炎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否则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下列关于头孢氨苄(化学式:C16H17N3O4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头孢氨苄分子由41个原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水泥 B.塑料 C.铝合金 D.玻璃钢
1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霉变的大米加热到280℃以上,再食用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D.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来减轻痛痒
15.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其成分中不含有机物
B.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C.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
D.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二、填空题
1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去世。他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损失。
(1)稻谷被加工成大米。从营养角度考虑,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    (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无机盐
(2)李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有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他需要及时施加的一种肥料是    (填序号)。
A.KCl
B.NH4NO3
C.KNO3
D.NH4H2PO4
(3)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氮肥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常用的肥料。生产氮肥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制得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
(4)李明在使用NH4HCO3肥料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肥料包装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塑料,该包装袋属于    材料;该包装袋随意丢弃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答案合理即可)。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表甲所示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甲品名:风衣型号:170/92A面料:羊毛40%,锦纶60%里料:棉100% 乙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乙,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作用。
(3)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三、解答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细度、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新疆长绒棉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相比优点是    ,可以采用    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
①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该材料硬度很小
C.该材料可有效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②镁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铁锅易生锈,而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19.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传播扩散,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聚集等。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防疫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
(1)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是由三层无纺布做成的。中间一层用来隔离病毒的喷熔无纺布的材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样都属于    高分子材料(选填“合金”“复合”“合成”“天然”)。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2)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要全面、均衡。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肉、蛋、奶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坚果等。
樱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A、B、C等)、矿物质(钙、磷、铁等),能够提供能量的是    、蛋白质。樱桃中含有的钙、磷、铁等,是指    (填“分子”“原子”“元素”)。
(3)正确使用消毒液。
某品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醇(体积分数72%﹣82%)、过氧化氢(0.10%﹣0.14%())。乙醇俗名    ,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其原因是乙醇具有挥发性、   性,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l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2O+Cl2↑),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是有毒气体
B.洁厕灵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
C.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台面
D.室内喷洒84消毒液后,会嗅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E.口服84消毒液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20.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说明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填“大”或“小”)
(3)①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O6+I2═C6H6O6+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
c.加入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   .
四、科学探究题
21.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要求在学校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某化学活动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
Ⅰ.活动探究
(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带有如图图标的垃圾箱内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瓶
B.果皮
C.碎瓷片
(2)学会检验有害气体:含氯塑料焚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可将其通入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
Ⅱ.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镉?
【查阅资料】
(1)废旧电池中含有镉、汞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危害人类健康。
(2)镉(Cd)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3)碳酸镉(CdCO3)、氢氧化镉[Cd(OH)2]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以制得硫酸镉( CdSO4)溶液,用于以下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与金属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应。     Zn可以置换出Cd
与碱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与盐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该试剂除去CdSO4.
【回收处理】
实验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
【交流反思】
请同学们基于化学视角说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    (答一点即可)。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自主检测》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分析】根据化学的用途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可以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正确;
D、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在做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题时要注意。
2.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
A.酒精 B.食盐 C.亚硝酸钠 D.一氧化碳
【分析】根据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以及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糖类、油脂、维生素。酒精不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亚硝酸钠和一氧化碳有毒,是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小红不爱吃蔬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小红有可能缺乏(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低血糖可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该症状后最宜摄入的是(  )
A.矿泉水 B.葡萄糖水 C.牛肉干 D.番茄汁
【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回答。
【解答】解:矿泉水中富含水;葡萄糖水中含糖类和水,番茄汁富含维生素。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5.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分析】A.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来分析;
B.根据人体生命活动所需基本物质来分析;
C.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氯化铅属于重金属盐来分析。
【解答】解:A.糖类,其中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不包括阳光;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铅是一种重金属盐,不能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全面,难度不大,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6.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B.甲烷、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C.水、氧化镁都属于氧化物
D.生石灰、熟石灰都属于碱
【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据此分析.
【解答】解:A、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B、甲烷,都属于有机物;
C、水、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面的内容,理解混合物、氧化物、碱的概念并能运用之,此题属于基础题型.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
B.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大米,可以清洗后煮熟食用
D.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甲醛中毒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黄曲霉毒素有毒来分析;
D.根据钙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
B.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黄曲霉毒素有毒,高温下也很难分解,清洗后也不能煮熟食用;
D.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可顺利做题。
8.开心是一剂良药。人在高兴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荷尔蒙,它由2~50个氨基酸构成(  )
A.1种:C B.2种:C、H
C.3种:C、H、O D.4种:C、H、O、N
【分析】根据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来分析。
【解答】解:缩氨酸是由2~50个氨基酸构成,缩氨酸是一种蛋白质、氢、氮、氧元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组成,难度不大。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烟有害健康
B.大量摄入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铁元素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适量的摄入鸡蛋和牛奶补充蛋白质
【分析】A、根据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来分析;
B、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C、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解答】解: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因此吸烟有害健康,不符合题意;
B、铁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叙述错误;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不符合题意;
D、鸡蛋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可以适量的摄入鸡蛋和牛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化学为生活的服务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0.“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
A.餐厨垃圾:剩余饭菜
B.有害垃圾:废旧电池
C.可回收垃圾:易拉罐
D.不可回收垃圾:废报纸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A、剩余饭菜属于餐厨垃圾,合理;B、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D、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错误。
【解答】解:A、剩余饭菜属于餐厨垃圾;故选项错误;
B、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错误;
C、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合理不符合题意;
D、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开发高效、低毒的农药和可降解塑料制品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的危害分析;
B.根据农药和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
C.根据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工业三废处理后再排放来分析。
【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污,避免被污染;
B.开发高效,故不合题意;
C.植树造林,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截留粉尘,故不合题意;
D.工业“三废”应处理后再排放,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和空气的污染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当然垃圾处理也要考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2.头孢类消炎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否则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下列关于头孢氨苄(化学式:C16H17N3O4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头孢氨苄分子由41个原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头孢氨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头孢氨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头孢氨苄分子由16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故B正确;
C.头孢氨苄中C、H、N、O、S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7):(14×3):(16×4):(32×1)=192:17:42:64:32,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头孢氨苄中含有氮元素和硫元素,还生成含氮元素和硫元素的物质。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水泥 B.塑料 C.铝合金 D.玻璃钢
【分析】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生活中复合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解答】解:A、水泥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铝合金是一种合金,故C错误;
D、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组成的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材料的分类和分类依据,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如常见材料的组成.
1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霉变的大米加热到280℃以上,再食用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D.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来减轻痛痒
【分析】A.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毒的黄曲霉毒素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来分析。
【解答】解:A.聚乙烯塑料是一种热塑性塑料,所以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选项说法正确;
B.霉变大米中含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高温加热也不会被破坏,选项说法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利用锅盖盖灭,以免发生危险;
D.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15.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其成分中不含有机物
B.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C.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
D.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的成分及其组成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钙的作用分析;
C、根据合成纤维与棉纤维区别分析;
D、根据维生素的作用分析.
【解答】解:A、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错误;
B、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C、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和耐腐蚀的性质,棉纤维或羊毛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正确;
D、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二、填空题
1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去世。他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损失。
(1)稻谷被加工成大米。从营养角度考虑,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  B (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无机盐
(2)李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有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他需要及时施加的一种肥料是  C (填序号)。
A.KCl
B.NH4NO3
C.KNO3
D.NH4H2PO4
(3)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氮肥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常用的肥料。生产氮肥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制得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N2+3H22NH3 。
(4)李明在使用NH4HCO3肥料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原因是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肥料包装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塑料,该包装袋属于  合成 材料;该包装袋随意丢弃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白色污染 (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4)根据分子的性质、材料的分类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1)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糖类;故填:B;
(2)李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有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说明水稻缺乏氮元素与钾元素;故填:C;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氮气与氢气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2+3H52NH3;故填:N2+3H28NH3;
(4)分子是在不断运动,所以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故填: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白色污染。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肥的作用、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分子的性质、材料的分类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难度不大。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表甲所示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锦纶 。
甲品名:风衣型号:170/92A面料:羊毛40%,锦纶60%里料:棉100% 乙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乙,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鸡蛋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乳化 作用。
(3)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分析】(1)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a、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b、根据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锦纶,羊毛。
(2)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3)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太阳能使海水(或)水分解生成H2,原料丰富;氢气的燃烧值高,不污染环境、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锦纶;
(2)鸡蛋;乳化;
(3)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纤维的特征、乳化作用、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细度、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新疆长绒棉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相比优点是  吸水性好、透气性好 ,可以采用  灼烧 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
①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填字母)。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该材料硬度很小
C.该材料可有效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②镁锂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铁锅易生锈,而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保护金属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天然纤维的优点以及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4)根据能源的分类以及乙醇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新疆长绒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透气性好,灼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所以可以采用灼烧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吸水性好;灼烧;
(2)①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
②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金属材料;
(3)铝锅抗腐蚀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铝锅不要随意丢弃,这样做的意义是保护金属资源;故答案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保护金属资源;
(4)乙醇可以由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9.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传播扩散,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聚集等。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防疫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
(1)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是由三层无纺布做成的。中间一层用来隔离病毒的喷熔无纺布的材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样都属于  合成 高分子材料(选填“合金”“复合”“合成”“天然”)。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过滤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2)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要全面、均衡。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肉、蛋、奶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坚果等。
樱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A、B、C等)、矿物质(钙、磷、铁等),能够提供能量的是  糖类 、蛋白质。樱桃中含有的钙、磷、铁等,是指  元素 (填“分子”“原子”“元素”)。
(3)正确使用消毒液。
某品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醇(体积分数72%﹣82%)、过氧化氢(0.10%﹣0.14%())。乙醇俗名  酒精 ,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其原因是乙醇具有挥发性、 可燃 性,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l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2O+Cl2↑),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Cl2是有毒气体
B.洁厕灵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
C.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台面
D.室内喷洒84消毒液后,会嗅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E.口服84消毒液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以及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名称、性质与用途、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样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过滤;
(2)糖类、油脂与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能够提供能量的是糖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磷、铁等;故填:糖类;
(3)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可燃性,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C2H5OH+3O22CO6+3H2O;
A.Cl8是有毒气体,选项说法正确;
B.洁厕灵中含有盐酸,所以不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
C.洁厕灵洁厕灵中含有盐酸,所以不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台面;
D.室内喷洒84消毒液后,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E.84消毒液具有腐蚀性,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涉及范围广泛,但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
20.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1:12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9% .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说明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 温度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小 (填“大”或“小”)
(3)①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O6+I2═C6H6O6+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
c.加入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 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时,一部分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所以测定结果偏小 .
【分析】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可以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3):(16×6)=72:8:96=5:1:12,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3%.
故填:9:1:12;40.2%.
(2)由图中信息可知,温度越高,因此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小.
故填:温度;小.
(3)①解:10mL果汁饮料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那么100mL果汁饮料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
设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I2═C8H6O6+2HI
176
X

X=176mg,
答: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76mg.
②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一部分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故填: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一部分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提供的信息,计算时要注意步骤的规范性.
四、科学探究题
21.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要求在学校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某化学活动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
Ⅰ.活动探究
(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带有如图图标的垃圾箱内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A.塑料瓶
B.果皮
C.碎瓷片
(2)学会检验有害气体:含氯塑料焚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可将其通入  硝酸银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
Ⅱ.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镉?
【查阅资料】
(1)废旧电池中含有镉、汞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危害人类健康。
(2)镉(Cd)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3)碳酸镉(CdCO3)、氢氧化镉[Cd(OH)2]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以制得硫酸镉( CdSO4)溶液,用于以下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与金属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应。  金属表面有海绵状固体析出  Zn可以置换出Cd
与碱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NaOH+CdSO4=Na2SO4+Cd(OH)2↓ 。
与盐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碳酸钠 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该试剂除去CdSO4.
【回收处理】
实验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
【交流反思】
请同学们基于化学视角说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  节约资源 (答一点即可)。
【分析】I.活动探究
(1)根据垃圾的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II.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与金属反应:根据Zn可以置换出Cd推测反应的现象;
与碱反应: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镉反应生成氢氧化镉和硫酸钠书写化学方程式;
与盐反应: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分析;
【交流反思】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I.活动探究
(1)该图示是可回收利用图标,其中果皮和碎瓷片无回收利用价值 可回收再利用;
(2)氯化氢 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
II.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与金属反应:因为锌能置换出镉,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
与碱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镉反应生成氢氧化镉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dSO4=Na3SO4+Cd(OH)2↓;
与盐反应: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加入可溶性碳酸盐生成碳酸镉除去硫酸镉,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交流反思】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①节约资源;②保护环境等。
故答案为:
I.活动探究
(1)A;
(2)硝酸银;
II.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与金属反应:金属表面有海绵状固体析出;
与碱反应:4NaOH+CdSO4=Na2SO2+Cd(OH)2↓;
与盐反应:碳酸钠;
【交流反思】
①节约资源;②保护环境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