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玉米、白粥 B.面条、西红柿
C.鸡蛋、豆浆 D.面包、奶油
2.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糖类 B.油脂 C.无机盐 D.蛋白质
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塑料 D.合金
4.今年6月1日,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投入市场,马铃薯馒头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6.小明出现腹泻症状,校医建议暂时不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明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油条和豆浆 B.鸡蛋和牛奶
C.馒头和稀饭 D.肉包和皮蛋粥
7.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淀粉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C.减少白色污染很重要,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D.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9.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
A.本化肥含钾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人体健康
C.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D.本牛奶富含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10.装修房子时,下列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A.塑料管道 B.铝制封条 C.纸箱 D.破瓷片
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用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12.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B.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鲜牛奶急救
C.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D.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13.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
A.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
B.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及柔软等性能,用来做内衣材料
C.用加热方法给盛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D.去除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使其清洁
14.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是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疫”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疫情期间,医院、家庭防疫用医用酒精消毒是物理变化
B.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勤洗手
C.教室、宿舍及餐厅内即使消了毒,也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
D.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15.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B.可有效利用秸秆以减少燃烧秸秆产生的污染
C.这种餐盒是绿色环保产品
D.秸秆属于合成材料
16.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是一般人群简单有效的防病毒传播措施。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重要材料,其化学式为(C3H6)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是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g
D.聚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
二、填空题
17.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所示。
每100g黑木耳(干)的营养成分含量:钙(mg)247铁(mg)98胡萝卜素(mg)100维生素E(mg)12维生素A(mg)17
(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 (填字母)疾病的发生。
A.佝偻病
B.发育迟缓
C.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
18.维生素C能增强人的抵抗力,可溶于水,具有酸性,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在蔬菜和水果中.
(1)维生素C所属的物质类别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19.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也有些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上标出的部件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数字序号)。
20.22.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镁 钠 锌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①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 ;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 ;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 .
三、计算题
2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求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四、解答题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用铁锅做菜,其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 。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五、工艺流程题
23.“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豆腐是历史悠久的美食。小明查阅到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选填上面流程中的一种操作);
(2)“煮浆”时常用木材做燃料,通常将木材加工成木屑的原因是 ;
(3)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六、科学探究题
24.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
于是小丽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10)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玉米、白粥 B.面条、西红柿
C.鸡蛋、豆浆 D.面包、奶油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玉米,淀粉属于糖类。
B、面条中富含淀粉,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
C、鸡蛋,故选项正确。
D、面包中富含淀粉,奶油中富含油脂。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糖类 B.油脂 C.无机盐 D.蛋白质
【分析】根据食物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糖类、油脂,以及各种营养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此外,为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
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塑料 D.合金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棉花是天然材料;
B、羊毛是天然材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今年6月1日,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投入市场,马铃薯馒头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马铃薯馒头中富含淀粉,而不是富含蛋白质。
B、马铃薯馒头中富含淀粉,而不是富含油脂。
C、马铃薯馒头中富含淀粉,故选项正确。
D、马铃薯馒头中富含淀粉,而不是富含维生素。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分析】A、根据甲醛的毒性考虑;
B、根据塑化剂的危害考虑;
C、根据加碘食盐的用途考虑;
D、根据亚硝酸钠的毒性考虑.
【解答】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
B、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故B错;
C、加碘食盐既能调节汤的味道,防止大脖子病的发生;
D、亚硝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影响人体健康。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
6.小明出现腹泻症状,校医建议暂时不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明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油条和豆浆 B.鸡蛋和牛奶
C.馒头和稀饭 D.肉包和皮蛋粥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小明出现腹泻症状。
A、油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鸡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馒头和稀饭中均富含淀粉,故选项符合题意。
D、肉包和皮蛋粥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淀粉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葡萄糖溶于水,分别加入水中,易溶于水的是葡萄糖,可以鉴别。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可以鉴别。
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选项符合题意。
D、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C.减少白色污染很重要,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D.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分析】A.根据甲醛能与蛋白质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C.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
D.根据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等;
C.石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蛋白质,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9.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
A.本化肥含钾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人体健康
C.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D.本牛奶富含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分析】A根据化肥的作用回答;B根据乳酸菌的作用回答;C根据酶的专一性回答;D根据维生素的作用回答。
【解答】解:A、磷肥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
B、本酸奶含乳酸菌,正确;
C、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错误;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故选:C。
【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应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0.装修房子时,下列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A.塑料管道 B.铝制封条 C.纸箱 D.破瓷片
【分析】此题是有关“白色污染”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应首先知道“白色污染”涉及的有关内容;“白色污染”问题是指塑料制品形成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解答】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难于降解处理,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等。
故选:A。
【点评】有关环境问题的考点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引起关注的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赤潮和白色污染等,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此类考点.
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用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线,可以鉴别。
B、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氯化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故正确。
C、酚酞在氯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无法鉴别。
D、硝酸铵、放热、升高,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2.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B.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鲜牛奶急救
C.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D.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分析】从人体中营养素的用途分析AC,利用重金属的毒性原理分析B,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的化学成分析D项.
【解答】解:A、氟可以防龋齿。
B、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蛋白质,喝牛奶可阻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
C、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C对。
D、聚氯乙烯可释放含氯物质,所以D错。
故选:D。
【点评】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生活为题材的化学问题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13.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
A.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涂肥皂水
B.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及柔软等性能,用来做内衣材料
C.用加热方法给盛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D.去除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反复擦洗表面,使其清洁
【分析】A、蚁酸使人感觉痛痒,蚁酸呈酸性,可涂抹的物质应能和酸反应。
B、根据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及柔软等性能分析。
C、根据用热塑性塑料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
B.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水性,用来做内衣材料。
C.用加热方法给盛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封口,故该做法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擦洗不干净。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常识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综合性强。
14.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是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疫”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疫情期间,医院、家庭防疫用医用酒精消毒是物理变化
B.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勤洗手
C.教室、宿舍及餐厅内即使消了毒,也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
D.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分析】根据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正确做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疫情期间、家庭防疫用医用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外出时佩戴口罩,要勤洗手,故B正确;
C、教室,也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故C正确;
D、公民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有利于追查行踪。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正确做法。
15.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B.可有效利用秸秆以减少燃烧秸秆产生的污染
C.这种餐盒是绿色环保产品
D.秸秆属于合成材料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和白色污染的问题,一次性餐盒和普通塑料的区别在于能否自然降解.
【解答】解:A、白色污染是由难降解的废弃塑料造成的,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B、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严重污染空气。
C、这种餐具从制备到废弃物的处理都是环保的。
D、秸秆是天然纤维素,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16.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是一般人群简单有效的防病毒传播措施。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重要材料,其化学式为(C3H6)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是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g
D.聚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
【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C3H6)n可知,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所以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是由聚丙烯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2”,选项说法错误;
D.聚丙烯中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
17.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所示。
每100g黑木耳(干)的营养成分含量:钙(mg)247铁(mg)98胡萝卜素(mg)100维生素E(mg)12维生素A(mg)17
(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 C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 ACD (填字母)疾病的发生。
A.佝偻病
B.发育迟缓
C.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
【分析】(1)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2)根据黑木耳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铁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
(2)黑木耳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钙、铁等,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的疾病有ACD。
故答案为:
(1)C;
(2)A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维生素C能增强人的抵抗力,可溶于水,具有酸性,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在蔬菜和水果中.
(1)维生素C所属的物质类别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BD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分析】(1)根据维生素C的组成分析类别;
(2)根据酸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解:(1)维生素C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由题意可知,维生素C具有酸性,与某些盐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由于钾盐,不能与维生素C反应.
故答案为:(1)有机物;(2)BD.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维生素C可溶于水,具有酸性.
19.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节省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等 (写一条即可)。也有些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上标出的部件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①③ (填数字序号)。
【分析】(1)根据乙醇使用的特点分析回答;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
(2)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
【解答】解:(1)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省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等,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3CO2+2H4O;故答案为:节省化石能源;CH4+2O5CO2+2H5O;
(2)自行车上标出的部件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橡胶轮胎、塑料把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2.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镁 钠 锌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①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 蛋白质 ;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油脂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锌 .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 不要高温加热 ;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 食醋 .
【分析】①根据蛋白质的代谢过程、油脂的生理功能、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进行回答.
②根据题中的信息“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分析维生素C的性质并回答.
【解答】解:①六大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每克营养物质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最多的是油脂,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由“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维生素C被破坏,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由“在碱性条件下,防治它被氧化.
故答案为:①蛋白质;油脂;锌;食醋.
【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六大营养素和平友好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计算题
2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求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分析】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及尿素的质量来计算氮元素的质量,根据蛋白质中的氮元素的质量与尿素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来分析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的质量.
【解答】解:由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30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0g××100%=14g;
设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的质量为x,
由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30g尿素中氮元素14g,
则x×16%=14g,
解得x=87.5g,
答: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87.5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明确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
四、解答题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E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用铁锅做菜,其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 贫血 。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 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解答】解:(1)蓝莓果中富含维生素;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填:AE;
(2)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病;故填:贫血;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塑料、合成纤维。故填:塑料。
【点评】本题很简单,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五、工艺流程题
23.“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豆腐是历史悠久的美食。小明查阅到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过筛 (选填上面流程中的一种操作);
(2)“煮浆”时常用木材做燃料,通常将木材加工成木屑的原因是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
(3)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3)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豆腐制作过程中;
(2)将废木材加工成木屑,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水中的钙离子、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
故答案为:(1)过筛;
(2)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煮沸。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六、科学探究题
24.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硫酸钙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草酸钙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
于是小丽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中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草酸盐 。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结石) 。
【分析】【设计实验】根据题意,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发现新问题】由实验结论,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碳酸盐,结合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反思与应用】(1)根据题意,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草酸钙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计实验】①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实验结论:有草酸钙生成,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沉淀部分溶解,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
【发现新问题】由实验结论,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应用】(1)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其目的是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
(2)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使人容易想到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
故答案为:
【设计实验】①硫酸钙;②草酸钙;
【发现新问题】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应用】(1)除去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草酸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题意(草酸钙的化学性质等),掌握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