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京剧趣谈》由两篇与京剧相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马鞭》和《亮相》均为3个自然段,均分为两个部分,这些有趣的“二”,即并列出现的内容,文章还有很多。本课可关注这些并列出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文章在内容、结构、写法等方面的妙处。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京剧之“趣”
2.比较阅读,探究写法之“趣”
教学流程:
01
导入,破题
提问:本文题为“京剧趣谈”,你觉得京剧有趣的地方体现在哪里?
预设1:用一根马鞭,尽情表演各种骑马的姿态。
预设2:用虚拟的针线,表现纳鞋底。
预设3:用碗筷为道具时,小演员用嘴巴舔筷子。
预设4:打斗正酣时,双方会突然停下来。
预设5:双方的打斗,像耍杂技一样。
过渡:同学们找到的有趣的地方遍布全文,看来,“趣”就是文章的“眼睛”,它能“看到”文章的每个地方。
02
寻找并列
文章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很多内容是并列呈现的,比如,文章分别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京剧,即骑马和亮相。还有哪些并列的内容呢,请找一找。
预设1:《马鞭》中介绍了两种道具,即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预设2:《亮相》中介绍了两种亮相方式,即动态的亮相和静态的亮相。
预设3:介绍虚拟马鞭的表演自由,用两个句子,每个句子是两种相反的状态。“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预设4:介绍实在的道具,用了小姑娘纳鞋底,主人摆酒宴两个例子。
预设5:《亮相》中两处自问自答。“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您说的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
03
比较并列
过渡:同学们火眼金睛,找到了很多并列的内容。但凡并列,我们都可以拿来比较,比较他们在结构,内容,写法,表达效果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自选一到两处并列的内容,比较异同。有了成熟的观点后,说给同组的伙伴听,交流完毕,向全班同学分享。
《骑马》与《亮相》
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动态的亮相与静态的亮相
两个过渡句
介绍道具的两个例子
《亮相》中两处自问自答
……
比较提示:
结构,内容,写法,表达效果……
段落,句子,词语,标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教师追问。
预设1:比较《骑马》与《亮相》。相同点是,每个部分都有三个段落,每一部分都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追问:既然都是两个方面,为什么要用三个段落呢?整合为两个段落,请同学们比较。
整合方式:
《骑马》第3段主人摆酒宴合并至第2段,《金玉奴》例子删除。
《亮相》第2段与第1段合并。
追问预设:文章介绍的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使用方式,是常用的两种方式,也有例外情况,用《金玉奴》例子补充说明,使得文章说明更加准确,让读者对京剧的道具使用艺术了解更为全面;过度句单独成段,文脉更清晰;三个段落,长短交替,更有结构美;
预设2: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内容的不同之处。实在道具,以马鞭为例,写了马鞭在舞台上什么时候使用、如何使用、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虚拟道具,结合虚拟的针线、酒壶酒杯的例子简单介绍,详略得当。
追问:作者刻画马鞭使用的句子非常精彩,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原文和老师改后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原句: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改句: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慢跑,可以疾驰。
追问预设:改后的句子更工整,读来更有气势;改前的句子长短错落,更有朗读的节奏美;改前的句子描写出表现的细节,能够让读者想象表演的场面。
追问:再次速读全文,说说哪些句子激发了你的想象,为什么能激发你的想象。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吃”饱”了。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追问预设:细节突出的文字,生活化的场景,容易激发读者想象。
预设3:两个过渡句
“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追问:关注过渡句的位置、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预设:大致出现在中间位置,出现在下一段段首,或单独成段;一般有过渡词;过渡句承上启下,增强文章逻辑性,使人一目了然。
预设4:介绍道具的两个例子。内容的不同,小姑娘纳鞋底,有具体的剧名;主人摆酒宴,没有具体剧名,前者是某部剧的经典桥段,后者是多个剧的常见桥段。一虚一实两个例子,更清晰地说明了虚拟道具的舞台艺术。
预设5:《亮相》中两处自问自答。句子结构相同,均为设问;内容不同,前者为观众发问,后者是读者发问。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这,不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
追问:两处自问自答并无实质性内容,使得行文不够简洁,删掉后如何?
追问预设:先问后答,照应了标题的”谈”;吸引读者思考;这两处正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放慢行文速度,突出重点,引起读者重视。
04
拓展,续写
我们前面的探讨发现,内容并列写的时候,段落是三段布置的,结构更精美。按照所学,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自行搜集材料,为本文创作第三节。
材料一:
在中国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总的行当,每个行当中又有更细密的分支。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材料二: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逍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
材料三:
京剧的伴奏称作“场面”。场面又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为管弦乐部分主要为唱腔伴奏,此外还演奏器乐曲牌和过门等过场音乐。武场为打击乐部分主要用于配合身段表演,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烘托舞合气氛,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等。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鼓板、大锣、铙钹、小锣)。
材料四: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05
作业:
推荐阅读《京剧趣谈》的《脸谱处处有》《一桌与二椅》等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