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一:讲了什么故事?阅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为你喜欢的故事制作一份主题海报。要求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等主题进行设计。
预习任务二:谁是最会讲故事的人?狄更斯、列夫· 托尔斯泰、海明威、马尔克斯......这些享誉世界的大作家都是最会讲故事的人。结合本单元资源包等材料,请为你喜欢的最会讲故事作家代言,尝试制作名家档案卡。
预习任务三:你了解哪些心理描写的技巧?请小组交流总结。
预习任务四:《复活》课本剧改编。选取 1-12段,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排练。尝试让聂赫留朵夫或玛丝洛娃自己来讲述这个故事,每个小组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剧本再改编,分工合作,进行排练。
【教学目标】
1.探究小说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学习小说心理描写的技巧。
2.通过比较鉴赏体会小说不同风格流派心理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比较鉴赏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心理描写的特色。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在本单元读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从大卫苦难坎坷的成长到聂赫留朵夫痛彻心扉的忏悔,从老人桑地亚哥惊心动魄的搏斗到布恩迪亚家族绵延不绝的孤独,这些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么精彩的故事作家是如何讲述出来的呢?一个精彩的故事离不开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要塑造经典的人物,最高超的技巧就是去探索他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大文豪们深谙其道。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故事背后作家的那番苦心,由“看热闹”走向“看门道”,做一个更内行更专业的读者。
活动一:心灵画手,图解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世界。
1.阅读文本,尝试用心电图的形式画出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感受聂赫留朵夫漫长起伏的精神复活之路。
(1)学生结合文本自己画出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图,请一名学生到黑板画图。
(2)小组讨论交流,说明画图依据。
(3)师生结合聂赫留朵夫心电图一起探讨文本细节
【设计意图】用心电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梳理人物心理变化的动态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立足文本,深入挖掘,品析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称呼上的变化,感受托尔斯泰人物心灵辩证法的精妙。
2.从文中找出聂赫留朵夫“哭”与玛斯洛娃“笑”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人物心理。
(1)问题引导:为什么他“哭”而她却“笑”?
她的笑大多是什么样的笑?
“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怎么理解这些修饰语?
为什么会有“斜睨”的笑?
(2)整本书阅读推荐:在一“哭”一“笑”的对比中,玛丝洛娃将聂赫留朵夫拒之千里,他们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失望而归,他还会再来吗?她会有什么改变吗?他们最后能复合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复活》整本书阅读。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挖掘细节。在哭与笑的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的精妙,进一步探究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由第一次探监的遭遇引导学生设想接下来的情节,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活动二:心灵捕手,捕捉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
1.“唯有技艺精湛者,才能获得艺术的自由。”小组探究其他三课,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品鉴叙事技巧,评选最厉害的“心灵捕手”。
(1)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组合,划分三个小组,交流探讨,推荐代表发言。
(2)《大卫·科波菲尔》小组发言:
赏析环境烘托、内心呈现等
(3)《老人与海》小组发言:
赏析内心独白、环境烘托、动作描写等
(4)《百年孤独》小组发言:
赏析动作细节、梦境幻觉等
(5)总结心理描写的不同形式,一“外”一“内”有区别。
【设计意图】心理描写的不同形式,一“外”一“内”有区别。前两课属于现实主义流派,通过环境、动作、神态等外在角度展示人物心理;后两课属于现代主义,更倾向于直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深入研讨《复活》心理描写的基础上,小组结合文本探究其他三课的心理描写,在比较鉴赏中发现异同,将鉴赏技巧进行迁移与运用。
活动三:深度探究:同样都是刻画人物心理,这四位名家风格迥异,精彩纷呈。请结合时代文化背景等探究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小组交流讨论。
(1)老师引领分享对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时代文化的深度探究。
(2)学生分享对其他三课的深度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作家的时代背景及民族文化,做到“读一篇文,识一个人”,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鉴赏世界文学的能力,用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学,用品鉴的眼光欣赏不同风格流派的小说。
【板书设计】借助思维导图,在师生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完善板书,呈现动态的思维结构。
【作业设计】
1.心灵写手,写出玛斯洛娃的复杂内心。片段练笔,对照课本插图,展开恰当的想象,描写展现玛斯洛娃的复杂内心,200字左右。小组交流分享。
2.结合本节课的收获,在名家档案卡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拓展,完成一份“致敬经典,我最喜爱的小说家”交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