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磨炼人生,成就自我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他租了我家旁的空地,种下了大片桃花心木的树苗。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浇水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的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忍不住问他了,种树人笑了,他说: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烈日下,女生们头顶矿泉水瓶完成转向、蹲下与起立、走正步等规范动作,以此训练身体的平衡性;背绑木桩,脚跟下垫手机、乒乓球、牙膏,五指、双腿夹扑克牌等以训练军姿。军训过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含胸驼背的毛病治好了,毅力得到磨炼了……也有个别同学叫苦连天,认为太苛刻了……
假如你是兴华中学的一位学生代表,在军训闭幕式上演讲。请你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王阳明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
一个人只有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或磨炼,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或收获。这好比香料,捣的越碎,磨的越细,香的也就越浓烈。——杨 绛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许没有大师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岁月光阴、泪痕足迹。那么,对上面的格言你有怎样的理解、认识、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1.
例文:
经受磨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只有经受磨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磨练给人宝贵的成长的机会。只有经得起磨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磨练让强者攀登高峰。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费用多,开车费时间,对于视时间如金钱的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有任何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使人麻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磨练往往来自逆境,但是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他们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呢 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抗争,用奋斗走出逆境,这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只有经受磨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详解】试题分析:此则作文材料,适合用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审题立意,材料中的关键句有“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从材料的语境看,“不确定”,可以理解为“变化的环境”,“不固定的条件”,“不同的环境”,“磨练的方式”等;“长成百年大树”可以理解为“长成有用之才”。综合起来,材料的内涵是,适应不确定的磨练人的环境,才能长成栋梁之才。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例文:
迎客松的自述
我为松,定常青。遇过妖,避过精。迎云雨,顶烈风。电闪雷鸣无动终,疤痕累累不觉疼。和尚拿我来练功,一早树下念天经。我也沾光有了灵,这才下凡世上行。
——题记
“芸芸众生,唯我独尊。”我站在成功的巅峰,令多少后“松”小辈为我折腰。它们同样想出名!于是,名贵的花盆,肥沃的营养土,适宜的温度气候,婀娜的姿态便成了名松的流水线。不是我自大,试问:有几个超过了我? 面对后辈的盲目,我只想讲述我艰难的成功之路。
和所有普通的松树一样,我曾是一粒毫不起眼的种子,随风浪迹天涯,不经意间,落在贫瘠的悬崖石缝里。没有温暖,只有冰寒刺骨;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坚硬的石头。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生根发芽的,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汲取水分,为了阳光,我努力再努力,尽管我好累好累。
成长的日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记得那天我震得厉害,我感觉快要抓不住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感受到惊心动魄,感受到孤独无依。但我终于挺住了。
“苦难像条狗,赶也赶不走”,多少个冷月陪伴的夜晚,我都在独自品尝这酸楚的感觉。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记住这些穿越我成长过程的苦难。忘不了曾有厉风袭来,千刀万剐的疼痛,忘不了曾有大雪压来,千钧一发的危险,忘不了贫瘠的土地里,怎样消耗体能汲取生命的源泉,忘不了残酷的环境里,怎样扼住命运的喉咙……
幽咽的冷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说不尽的灾难。松花雨季在深渊中踽踽独行,又在旧日的轻叹中悄然归去。我知道,只有容纳这艰涩,才能一角洁白。所以我在劫难逃,惟愿能够不留片云,不动纤尘。 灰林涌起的季节,与寒凉同步。凝月流风,落叶纷纷飞,在天际崖间逡巡。我要感谢这些苦难!
贫瘠的土地扎实了我的根基,严寒的环境成就了我坚强的意志,曾经难以承受的雨雪重负压出了我非同凡响的丰姿,那危险陡峭的崖壁也为我增添了无限风采。
如今,听到广为人知的“迎客之道,了然我心”,我真的很激动,不为别的,就为了磨炼为我造就的惊世姿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看法。
本则材料由两段话构成。第一段介绍青年人和高僧关于茶叶的事例,叙述了青年人喝到沁人心脾的茶水的过程,第二段进行总结:“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仔细分析材料不难发现,第二段属于材料的中心,是文章的立意所在。故本次作文比较简单,应围绕“成长”和“磨炼”之间的关系来写。
立意:
(1)成长需要磨炼。
(2)磨炼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3)磨炼人生,成就自我。
(4)经历磨炼是青年最大的财富。
素材:
1.磨炼成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他出生在斯特拉福的一个富商之家,但他16岁就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他当过乡村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还帮人家做过书童,他还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自立,他还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荷兰、意大利闯荡。寻求自立过程,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出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世界戏剧的伟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雏鹰历经生死的磨炼,得以翱翔蓝天;梅花历经霜雪的磨炼,得以竞相开放;柳条历经寒风的磨炼,得以垂柳蓬茸;人生也因经历磨炼,得以茁壮成长!
3.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失意在所难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磨炼,哪有经验?不要说别人像云一样高高在上,清闲无忧,云也是从地上飞到天上的。它途中可能会被风吹散,也可能会被树林困住,倍受煎熬。现在的悠然,是它应得的。你该问了,“我经受那么多命运的挫折,为什么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庸庸碌碌?”这只是因为你的磨炼还未到家,还需去淬火。三番之后,你便会豁然发现,自己已是一个成功人士。
结构层次:
文章题目“迎客松的自述”,点明写作对象。作文以题记开篇:“我为松,定常青。遇过妖,避过精。迎云雨,顶烈风。电闪雷鸣无动终,疤痕累累不觉疼。和尚拿我来练功,一早树下念天经。我也沾光有了灵,这才下凡世上行。”文章主体部分通过迎客松的口吻自述经历的苦难,从而证明历经磨炼的重要性;结尾点题,总结观点,“听到广为人知的‘迎客之道,了然我心’,我真的很激动,不为别的,就为了苦难为我造就的惊世姿态”,强调磨炼成就了自我。
【点睛】作文常见拟题方法有:1.论点式,表现为主谓、动宾短语,或判断句、祈使句形式,直接亮出观点,为阅卷老师节省时间,避免误判;2.问悬式,巧用问句,设置悬念或矛盾,引发兴趣,新奇抢眼;3.并列式,对偶、对仗、排列词语,形成对比、对照、类比关系,整齐生美;4.反复式,指题目中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又叫复沓、叠词或反复;5.化用式,巧借相声小品、影视剧歌曲的名字或经典语句,古诗词、名言警句、歌曲题目和歌词等;6.比拟式,巧用比喻、拟人,想象丰富,形象亲切生动。
3.例文:
挥洒汗水,收获自我
尊敬的各位教官、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暑期军训工作,终于顺利的完成了各项既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的成功。在此,我谨代表参加本次军训的全体学生向连日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的各位教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通过7天的军训生活,我们与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承训教官朝夕相处,深刻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军训也有利于同学们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当然更有利于磨练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就参加系统军训而言,是一种真正的考验。队列的动作和基本要求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的,它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队形在统一的口令下做协调一致的动作练习,在累、苦、热的磨练下,我们的意志坚强了,信心也增强了,一些“娇气十足”的同学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锻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令我十分感动的是我们的教官。一个星期来,你们顶着如火的烈日,冒着难耐的高温,不顾疲惫,抛洒汗水,尽职尽责,忘我工作,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展示了人民子弟兵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难能可贵,感人至深。
我们的同学,都能以蓬勃的朝气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军训。一周的训练,使大家经过了一番“凤凰涅槃式”的身心重塑,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质、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这次军训虽说时间是比较短暂的,但意义却是十分重大。我深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以后走向社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军训,不仅昭示着,我们在步入高一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充分的精神准备。也将为我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更希望我们大家以这次军训为起点,更好地发扬军队精神,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希望我们大家永远铭记教官们的深情厚谊,牢记教官们的身教言传,在高中冲刺的征程上,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而庄重的写好自己的青春这一章,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教官们表示崇高和敬意和诚挚的感谢!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审题】材料主要讲关于军训的意义和作用及大家的不同认识。围绕军训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助于锻炼学生毅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悄,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写作即可,应有对错误认识的批驳,应有希望与建议。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军训,人生中的收获;军训,让我们成长;军训,引领我们走向未来;常怀感恩之心;接受磨炼,收获自我等。
行文结构:开头是常规的问候,然后可以明确演讲的题目等。然后围绕军训的经过,军训中发生的事情,军训中同学们的感悟和收获等来阐述,最后可以表达对教官、学校等的感谢之意或未来将如何做。
【素材】一周的军训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是充实而喜悦的,我们对部队首长和教官们的感激之情,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如果说此次军训取得了圆满的成果,那么首长和教官们就是带领同学们取得圆满成果的人。
军训是一个崭新的课堂,军训是一个火热的熔炉,这次军训让我们感受了军人的风采,拥有了军人的情怀,进一步强化了国防意认,增强了爱国热情,通过军训,同学们普遍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抗挫品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学会了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用修养来规范自己,通过军训,我们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的沟通,较快的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和班级凝聚力。
军训是一个成长的阶梯,军训是一个难忘的人生阶段,在一周的军训中,同学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顽强拼搏、表现出色。训练中,骄阳烈日,晕倒了,稍作休息,立即归队;队伍集合,动作敏捷;站军姿,满身大汗,文丝不动;队列操练,停止间,行进间,动作步伐规范;各班会操,队伍雄壮,声震操场,这都证明了这次军训的极大成功。
同学们,军事训练虽然苦,但正如孟子所说“先苦其心志”方能“增益其所不能”,只有经过“苦”的洗涤,才能显示出我们的“飒爽英姿”。军训中,丰富多彩的军训生活让我们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军训,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体会和运用。
军训是一个桥梁,军训是一个纽带,通过这次军训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军、校双方的联系与友谊,班主任、同学和教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大家彼此为对方感动,彼此向对方学习部队的优良作风和教官的敬业精神,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财富。
军训虽然结束了,但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军训经历,铭记所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用心去感受军人的爱国之情,并见之于行动,希望大家把在军训期间养成的良好品德和作风带到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一言一行都要高标准严要求、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学习、生活和做人,刻苦锻炼、遵纪守信、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在新的起跑线上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一同前进、为学习阶段打下全面进步的基础。
在军训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难忘教官风采、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担任军训教员的各位官兵表示深深地敬意和崇高的敬礼!对获奖的优秀军训队员和军训先进集体表示衷心的祝贺!
【点睛】演讲稿类属于讲话稿,这要求它遵从讲话稿的一般写作规律,而演讲不同于一般讲话的区别,又决定了演讲稿的独特性:首先,演讲稿更加注重选材立意,在选材上多属主动型,切实根据听众的愿望和要求,弄清他们关心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力求引起最大共鸣。其次,在表达手段上有较多的议论、抒情,将生活中获得的各种体验,由真善美与假丑恶激发起的各种情感,真实地倾泻到演讲稿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再次,在语言的运用上,除了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外,如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语言节奏感强,还应适当运用幽默、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以达到在与现场听众的交流中,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为顺利实现演讲目的作好准备。
4.例文:
在磨练中成长
鲜花因为有了雨露的对它的磨练,它才能取得那一刻的完美绽放;庄稼因为有了阳光对它的磨练,它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人生因为有了各种的磨练,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实现自生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充实,在磨练中完美。
曾几何时,自己是那么的懵懂无知,遇到一点小事就无比难受。可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我。那时,我们俩家住在一块,报名时也十分凑巧的分在了一块。于是,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好朋友,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她变了,变得爱打扮了,变得开始喜欢结交外面的那些朋友了,变得和我的话渐渐少了。再加上后来各自选择的学校不同,我们俩的联系彻底的断了。开始,我很伤心,毕竟我们俩十多年的交情,怎们可能说断就断,可是现在,我认清了事实,友谊就是这样,并不能就在一个地方打转。所以我努力走出了这个痛苦,结识了许多好朋友。这也是一个磨练。我在磨练中成长。
每个人从生下来就注定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磨练,无论你有多么伟大,或是多么渺小。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我们便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而这前进中注定有许多磨练,所以磨练的日子便随之开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到后来一步一步更深入的各种学习,到我们步入人生的各个阶段,无不尽力着各种各样的磨练。于是,在这各种的磨练中,我们在磨练成长,在磨练充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的,古往今来无数多人成功的例子,都不是偶然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无数努力和磨练才能实现的。古有“头悬梁,锥刺股”,又有“闻鸡起舞”,还有“凿壁借光”,这些都是处境不利的人为了学习想出的办法,在这样的磨练中,他们取得了成功。今有毛泽东在大街中读书,邓稼先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克服种种困难,无数运动健儿不懈努力,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完美。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学会在磨练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学会在磨练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充实。学会在磨练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成功。这磨练的坎,虽不好跨越,但只要坚持,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会发现,在坎的那头,是无比美丽的风景,和满心的喜悦。要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我们攻克了这一个个难关的时候,上天又为我们铺了一截路,那是多么有价值啊。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多则名言的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作文时首先要明确名言的要点,王阳明的名言强调“得失”的关系,注意抓住“经一蹶”;第二则,强调要经历苦难;第三则材料强调“锻炼或磨炼”。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重心在于强调“要经历磨难”“在锻炼中成长”等。写作时注意材料后面的人物要求“对上面的格言你有怎样的理解、认识、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文章”,要结合自身经历写对名言的“理解、认识、思考”。
参考立意:
(1)在磨练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2)人生需要磨练;(3)磨练是升华的过程。
结构示例:
首先通过鲜花、庄稼的例子引出“每一个人都是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充实,在磨练中完美”的观点;然后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论述;再通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名言和“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借光”等典故论证;最后总结强调观点“学会在磨练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成功”。
材料链接:
1.司马迁,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成书之前,司马迁受了宫刑后,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应是奇耻大辱,可也阻挡不了他写《史记》的念头,相反更激发他的写作《史记》欲望。在狱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用来写书。为了写书,他忍辱负重,历经坎坷,终于成就了一部传世之作。正因为这样,司马迁为后人所敬仰。
2.林肯,一位美国著名的总统。从小就父母双亡,一个人在乞讨中读书,丰富阅历。他曾为了参选公议员,多次参加竞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一次次失败降临在他的身上,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强的面对失败,然后又继续投入到选举中去,终于也有成功的时候,甚至成为美国一位伟大的总统。
3.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一位让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名字,他不仅仅造福于中国人民,同时也给世界带来福音。他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也是从艰苦磨练中铸就出来的:无论是从最初的提出设想,还是以后的研究,都遭受过重重压力和打击,但是袁隆平爷爷仍然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研究,直至成功!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 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