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1:4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训练营。(50 分)
1. 下面图片中的“行”字该怎么读?选一选。(填序号,4 分)
2. 聪聪写下了心中的疑问,请你根据拼音帮他补充完整吧。(16 分)
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这是 的吗? 为什么会融化? 玻璃为什么 被 碎?是用什么原理 人们辨别方向的呢?
3. 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4. 照样子,写词语。(9 分)
(1)黑沉沉(ABB 式)
(2)越来越亮 越 越 越 越
(3)航 航空 航空公司 员
5. 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加点词语,并选择正确的解释。(4 分)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一定要镇定。( )
A. 安静。 B. 不慌乱。 C. 小心。
(2)遇到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强,不能懦弱。( )
A. 软弱,不坚强。 B. 虚弱,不健康。 C. 担心,不安。
6. 选字填空。(8 分)
(1)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走了。
(2)一弯新月( )在天空中。
(3)池塘里的荷花( )出迷人的芬芳。
(4)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 )来。
7. 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6 分)
(1)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2)要是你能认出北极星,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二、综合展示厅。(8 分)
8. 请你为下面同学的家人选择正确的工作场所。(填序号,8 分)
①展览馆 ②诊所 ③研究所 ④体育馆 ⑤哨所
典典说:“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他在 工作。”
华华说:“我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她在 工作。”
龙龙说:“我的爷爷是一位科学家,他在 工作。”
梦梦说:“我的姐姐是一位解说员,她在 工作。”
三、课本直通车。(10 分)
9. 根据课本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一填。(10 分)
(1) 学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我知道了可以依靠大自然中的 、 、 和沟渠里的来辨别方向。除此之外,我还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有: 。
(2)《悯农》(其一)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的两句诗是“ , ”。
(3)垂柳新绿,黄鹂嬉戏。蓝天白云间,白鹭成行,翩然远飞。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想起了两句诗:“ , 。”
(4)《最大的“书”》中,“书”指的是 。
四、阅读检阅台。(12 分)
小公鸡、小乌龟、小刺猬和小马一起去看花展。
小乌龟看到一盆儿奇怪的植物,碧绿的叶子是裂(liè)开的,于是小乌龟就欢天喜地地对小公鸡说:“小公鸡,你看这盆植物的叶子多像我的壳呀!”小公鸡说:“它叫龟背竹,比你长得还漂亮呢!”
这时,小公鸡看到了旁边的仙人球,说:“小刺猬,你怎么跑到花盆里去了?”小刺猬笑着说:“可惜那只刺猬不会跑。”
小马看到了洁白的马蹄(tí)莲,说:“你们快来看,这花多像我的蹄子!”小公鸡看了看,说:“真像,真像!”
这时小公鸡一回头,看到了红红的鸡冠花,高兴地喊了起来:“这花多像我们公鸡的冠子呀!”大家说:“它就叫鸡冠花呀!”
10. 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小动物们观赏仙人球的情形。(2 分)
11. 读第 2 自然段可知,( )是龟背竹的叶子。(2 分)

12. 读短文可知,( )像小刺猬,( )像马蹄。(4 分)
A. 马蹄莲 B. 龟背竹 C. 仙人球
13.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和其他事物非常像,请照样子写一写。(4分)
看到鸡冠花,我想到了公鸡的冠子;看到 ,我想到了 ;看到 ,我想到了 。
五、习作百花园。(20 分)
14. 写一种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如打雷闪电、雨后彩虹、蜻蜓点水等,再写一写由自然现象引发的思考。(20 分)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一、1. ② ① ① ②
2. 雷声 绝对 积雪 窗户 容易 碰 指南针 帮助
3. D
4. 示例:(1)白花花 绿油油 金灿灿
(2)飞 高 走 远
(3)队员 少年队员
5. (1)B (2)A
6.(1)垂 (2)挂 (3)吐 (4)扑
7. 示例:(1)即使你今天不来,活动也照常进行。
(2)要是明天不下雨,我就去跑步。
二、8. ⑤ ② ③ ①
三、9.(1)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示例:看树桩断面的年轮
(2)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4)岩石
四、10. 5 3 11. B 12. C A
13. 示例:蝴蝶兰 美丽的蝴蝶 牵牛花 小喇叭
五、14. 思路点拨:大自然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此次习作要先把自己观察
到的自然现象写清楚,然后再写由此现象引发的思考。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