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教学目标
1.查找资料,学习有关诗词曲的知识,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特点,并背诵这几首诗词曲。
2.反复阅读,体会诗词曲的用词,从情感、修辞、手法等不同角度进行赏析。
3.精读,深人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审美情趣。
岑参(约715—— 770) 唐代边塞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先后两次从军出塞。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尤善七言歌行,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将二人并称为“高岑”。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作者介绍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或为其前任,这首诗就是为送武判官归京所作的。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多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创作背景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题的一类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等。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文学常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qiú
ch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疏通诗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不暖锦衾薄。
一种牧草,干熟时变白色
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丝绸制作的帐幕
狐皮袍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枯草被吹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盛开。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
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领兵将帅的营门
拉,扯
飘动
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马行走的蹄印
离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译文: 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沙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归客,弹起了胡琴琵琶,吹起了羌笛。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 铁衣 冷难着。瀚海阑干
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拉开弓弦
一种以兽角作的弓
暗淡
羌族管乐器
沙漠
宴请
铁甲
纵横交错的样子
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主将
泛指西域的琴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傍晚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冻硬,风也无法吹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地上只留下马行走的蹄印。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太薄。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诗词注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咏雪
送别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描绘了天山的奇寒之景。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想象之奇。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绪。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这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1.文中是如何写景的?
2.诗歌赏析
“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忽”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写出了边塞气象的变化无常,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奇的心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散‘字写雪花飘进室内的情态。“湿”字描摹出雪花在罗幕上慢慢融化的情景。
后两句运用互文的修辞,不仅写出了边关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苦,更从侧面烘托了边塞天气的酷寒。
这两句从雪景过渡到送别,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塞奇异壮美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人的乡土之思。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展现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奇寒景象,写出了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具有浓烈的感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象征]用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的画面,象征边塞将士威武不屈的斗志。
[反衬]这两句一动一静(洋洋洒洒的雪和被冻硬的旗子),一白一红(白雪和红旗) ,,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点明时间是在傍晚。
说明天气寒冷的程度。
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余味绵绵不尽,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抒发了诗人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并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表达了诗人因朋友归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与无限惆怅之情。
中心思想
结构导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愁云
送别图
边塞奇丽雪景
将士苦寒生活
雪中送友归京
雪景图
雄浑悲壮的气氛
边地奇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