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6 18:0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盐酸 溶液
B 溶液 溶液
C 溶液 酸性溶液
D 溶液 溶液
A.A B.B C.C D.D
2.关于Al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制得
B.Al2O3是碱性氧化物
C.Al2O3薄膜非常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放HCl溶液和NaOH溶液等
D.打磨掉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纷纷滴落下来
3.某固体含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断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变少,同时有红色物质析出,过滤;
③向所得滤液中加入溶液至过量,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有 B.原固体中不一定有
C.原固体中可能有 D.实验③中既有复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4.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下列关于石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青属于碱 B.易溶于水
C.能用酸性液体清洗画卷上的污垢 D.加热下石青能分解生成黑色固体
5.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有
A. B. C. 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某小组设计实验测定菠菜中铁的含量(mg/100g,即每100g菠菜中铁元素的质量),实验过程如图:
I.配制溶液

Ⅱ.测定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
B.配制100mL待测液时,若仰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浓度偏高
C.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含有Fe2+
D.该菠菜中铁的含量为2800cVmg/100g
7.金属M能与Cu(NO3)2溶液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M不可能是铝
B.一定能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
D.恰好完全反应后, 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
8.胆矾(CuSO4·5H2O,相对式量为250)受热会先失去结晶水,完全脱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且无水硫酸铜固体加热到650℃会分解。现加热25.0g胆矾的过程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图中最后剩余物质为纯净物),请仔细分析如图后判断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1)胆矾失水的温度范围为30℃~380C
(2)开始加热至完全脱水,胆矾经历5次脱水过程
(3)650℃后CuSO4分解得到CuO和SO2两种物质
(4)1000℃时,得到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O
(5)1000℃之后,可能发生了以下的化学变化:
(6)整个变化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分离铁粉与
B.某物质焰色试验中,火焰呈黄色,该物质一定不含元素
C.室温下,实验室利用浓盐酸与制取
D.工业上用钠制钾,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钾强
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均为碱性氧化物
B.氢氧化铁胶体为混合物
C.属于钠盐、碳酸盐、正盐
D.“蛟龙”号潜水器使用的铁合金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11.勤劳致富,越努力越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B.溶液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
C.常温下,用铁的槽罐车运输浓硫酸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作豆腐
12.含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c和f均为盐酸盐,其中f晶体熔点为306℃,沸点为316℃。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检验f溶液中是否含c,可向f溶液中依次加入KSCN溶液和双氧水
B.a与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f为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
C.含d矿石可冶炼a,f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D.向盛有c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存在c→b→e的转化
13.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下图是部分含铁物质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可与e反应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可存在b→c→d→e→b的循环转化关系
D.为检验e中是否混有b,可以先加KSCN溶液,再加H2O2,观察是否有血红色出现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Cl溶液 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B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CuO粉末,过滤
C 稀HCl H2SO4 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
D Fe 铁锈 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5.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n(Cu)∶n(Fe)=3∶2
B.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生成等质量H2时,①和②反应消耗n(HCl)=n(NaOH)
D.等浓度等体积的稀HCl和NaOH溶液与足量Al反应,①②生成H2的分子数之比为3∶1
二、非选择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现代半导体工业生产中,常利腐蚀铜的原理制作印刷线路板,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氯化铁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铁无铜 B.有铜无铁 C.有铁有铜 D.无铁无铜
(2)某同学在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滴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3)某同学取溶液,加入溶液混合。分别取此溶液于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滴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滴 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可能是 填离子符号;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上述和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浓度为 。
(4)中铁元素形式为和,则和离子质量之比为 。
17.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
(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化学式②是 。
(2)利用以下试剂研究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a. b. c. d. e.
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可能与 发生反应(填序号);从化合价角度看,体现氧化性,可能与 反应(填序号)。
(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
①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血红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配制含的溶液时,为防止被氧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和氢氧化钾,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每生成该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18.某小组同学分别探究FeCl2溶液、FeCl3溶液的性质。
I.探究FeCl2溶液的性质。
(1)预测FeCl2具有还原性,预测依据是 ,因此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
i 滴加NaOH溶液
ii 加入少量锌粉
iii 滴加酸性KMnO4溶液
①i中的现象是 。
②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iii中的现象是 。
(3)某同学认为iii中现象并不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他的理由有二:①将酸性高锰酸钾稀释也可能产生该现象;② 。
II.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观察到对应现象:
操作
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4)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III.小组同学探究vi中褪色原因,提出两种假设:a.铁离子被氧化,b.SCN-被氧化。
(5)分别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各1滴,观察到 现象,得出结论:假设b成立。
(6)进一步预测SCN-可能被转化为SO,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19.化学在医学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小苏打、氢氧化铝等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过多;硫酸亚铁可补铁、防治贫血;三价铬用于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但该药剂缺点是易导致胃胀气,胃溃疡患者不能使用,而氢氧化铝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中和胃酸的同时,保护溃疡面,写出氢氧化铝与胃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提供试剂设计实验证明补铁剂中铁元素都以+2存在(可选试剂:硫氰化钾、过氧化氢): (填写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3)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铬元素化合价循环示意图如下【已知:可溶于水;难溶于水】:
①步骤I所用的试剂是硫酸酸化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现有含和的溶液,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由上图信息可知,铁元素、铬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别是 、 ;
③向50mL0.03mol/L的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H溶液,写出相应离子反应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两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不断加入,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此时再滴加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碳酸钠滴入盐酸中,两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立即就有气体生成,A错误;
B.硫酸铝滴加入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Na[Al(OH)4],开始时无沉淀生成,随着硫酸铝的不断滴加,铝离子与[Al(OH)4]-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而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NaOH,一开始就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错误;
C.草酸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随着高锰酸钾的不断滴入,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而酸性高锰酸钾中滴加草酸,随着草酸的不断滴入,溶液逐渐由紫红色变为无色,C错误;
D.KSCN与氯化铁反应生成Fe(SCN)3,KSCN溶液和FeCl3溶液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均为溶液变为血红色,D正确;
故答案选D。
2.A
【详解】A.Al2O3可通过Al(OH)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制得,也可通过Al与O2加热发生化合反应制得,A项正确;
B.Al2O3是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
C.Al2O3能溶于HCl溶液得到AlCl3溶液,Al2O3能溶于NaOH溶液得到Na[Al(OH)4]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会破坏铝制容器表面的Al2O3薄膜,且Al也能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HCl溶液和NaOH溶液,C项错误;
D.打磨掉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Al与空气中的氧气很快反应生成熔点比Al高的薄膜Al2O3,包在Al的外面,熔化的铝不会滴落下来,D项错误;
答案选A。
3.C
【分析】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变少,同时有红色物质析出,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铜,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根离子可以和铜离子以及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加入铁粉发生反应为;③向所得滤液中加入溶液至过量,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则说明②的滤液中含有二价铁,但是由于②中反应引入了二价铁,则不能判断原固体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即硫酸亚铁可能存在,以此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A正确;
B.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B正确;
C.原固体中不含,C错误;
D.实验③中的反应,,这是复分解反应,,这是化合反应,D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石青的化学式为,属于碱式盐,A错误;
B.碳酸铜、氢氧化铜均难溶于水,石青不溶于水,B错误;
C.碳酸铜、氢氧化铜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所以不能用酸性液体清洗画卷上的污垢,C错误;
D.碳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和水,故加热下石青能分解生成黑色固体,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减少至0,故A图像错误;
B.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始终在增加,但第二个过程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不如第一个过程多,故B图像错误;
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始终在增加,由于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水生成,则第二个过程中水增加的质量不如第一个过程多,故C图像正确;
D.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铁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D图像错误;
正确的有1个,故选A。
6.D
【分析】100g新鲜菠菜灼烧得到菠菜灰,菠菜灰中加入稀硫酸后、过滤得到滤液,滤液加水配成100mL待测液;取10.00mL待测液,滴加KMnO4溶液至溶液显紫色,将Fe2+完全氧化成Fe3+、并除去还原性的粒子,过滤、洗涤,加入过量锌粉,将Fe3+还原成Fe2+,用cmol/LKMnO4溶液滴定Fe2+,消耗KMnO4溶液VmL。
【详解】A.灼烧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坩埚、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不需要蒸发皿,A项错误;
B.配制100mL待测液,若仰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B项错误;
C.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含有Fe3+,不能判断是否含Fe2+,C项错误;
D.根据5Fe2+++8H+=5Fe3++Mn2++4H2O和Fe守恒,10.00mL待测液中含铁的物质的量为5×cmol/L×L=mol,100g菠菜中含铁的质量为mol×56g/mol×=2.8cVg=2800cVmg,该菠菜中铁的含量为2800cVmg/100g,D项正确;
答案选D。
7.D
【分析】根据题意,金属M能与Cu(NO3)2溶液反应:M+Cu(NO3)2=Cu+M(NO3)2,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生成的化合物为M(NO3)2,硝酸根显-1价,则M显+2价;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M显+2价,所以该金属不是铝,A正确;
B.M比铜活泼,一定比银活泼,且M显+2价,一定能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B正确;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大,C正确;
D.溶液颜色不一定是无色,如M是铁,溶液变为浅绿色,D错误;
故选D。
8.B
【分析】25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110℃时,质量减少3.6g,减少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此时减少水0.2mol,故110℃时化学式为CuSO4·3H2O,继续加热失水,110-260℃之间,质量减少3.6g,此时减少的仍为水的质量,减少水0.2mol,260℃时化学式为CuSO4·H2O,继续加热失水,260-380℃,质量减少1.8g,此时减少水0.1mol,380℃时化学式为CuSO4,继续加热达到650℃时CuSO4开始分解,650-1000℃之间,质量减少8g,剩余8g,0.1molCu为6.4g,则还有1.6g为O,1000℃时化学式为CuO,继续加热质量减少0.8g,则为CuO转化为Cu2O。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胆矾失水的温度范围是30-380℃,正确;
(2)开始加热至完全脱水,胆矾经历3次脱水,错误;
(3)650℃后,CuSO4开始分解,有SO2生成,S化合价降低,则O失电子,故650-1000℃时除了生成CuO、SO2还有O2生成,错误;
(4)根据分析可知,1000℃时固体物质为CuO,正确;
(5)1000℃之后,CuO继续分解生成Cu2O和O2,化学方程式为,正确;
(6)整个过程中Cu、O、S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错误;
正确的有3个,答案选B。
9.D
【详解】A.加热时铁粉和发生反应生成,不能利用该装置分离铁粉和,A项错误;
B.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元素的焰色为紫色,但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含有元素,B项错误;
C.室温下,、浓盐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项错误;
D.用制的反应原理是:高温下变为蒸汽逸出,浓度减小,平衡右移,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钾强,D项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之外,还有生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由分散质(氢氧化铁胶粒)和分散剂(水)组成,属于混合物,B项正确;
C.属于钠盐、碳酸盐、酸式盐,C项错误;
D.“蛟龙”号潜水器使用的铁合金中含有碳元素,D项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用铁的槽罐车运输浓硫酸,是利用了铁和浓硫酸在常温下钝化的性质,即铁和浓硫酸反应在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隔绝铁和浓硫酸,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作豆腐,豆浆中含有粒子直径在1nm~100nm的颗粒,具有胶体的性质,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分析】根据价类二维关系,a、b、c、d、e、f分别为Fe、Fe(OH)2、FeCl2、Fe2O3、Fe(OH)3、FeCl3。
【详解】A.检验Fe3+中是否含有Fe2+,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Fe3+有干扰,应用铁氰化钾检验,A项错误;
B.Cl2是强氧化剂,与Fe直接化合生成FeCl3,根据题意FeCl3熔沸点较低,可知其为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B项正确;
C.Fe2O3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用于冶炼铁,FeCl3可与覆铜板作用制作印刷电路板,C项正确;
D.向盛有FeCl2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依次发生反应和,D项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铁单质和铁盐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盐:,A项正确;
B.b含有,为中间价态,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B项正确;
C.,C项正确;
D.检验中是否含有,若先加入,溶液变成红色,无法证明的存在,D项错误;
答案选D。
14.B
【详解】A.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H2SO4能与过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铁锈和Fe均能与过量稀盐酸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所以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设2mol的铝参加反应,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3mol,生成铁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生成的n(Cu)∶n(Fe)=3∶2,故A正确;
B.铝与硫酸铜反应,铝是还原剂,硫酸铜是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硫酸铜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B错误;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铝守恒,设1mol铝参加反应,则生成偏铝酸钠1mol,则需氢氧化钠为1mol,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为1mol,则需盐酸为3mol,所以①和②反应消耗n (HCl)=3n (NaOH),故C错误;
D.根据关系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HCl和NaOH溶液与足量Al反应,①②生成H2的分子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答案选A。
16.(1) A
(2)隔绝空气,防止O2参与氧化
(3)
(4)
【详解】(1)①利用腐蚀铜,与Cu反应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FeCl3与Cu、Fe分别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和2FeCl3+Fe=3FeCl2,还原性:Fe>Cu,则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一定是铁优先与铁离子反应,从而可知,有铁必须有铜,当铁完全反应后,铜开始反应,氯化铁过量时,铁和铜都完全反应,因此不可能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况,故答案为:A;
(2)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防止Fe2+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隔绝空气,防止O2参与氧化;
(3)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滴加KSCN溶液检验,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与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为,7mL 0.1mol L-1 FeCl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可知,反应消耗 ,剩余,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mL,溶液中浓度为,故答案为:KSCN;Fe2+;;;
(4)设的数目为x,的数目为y,根据Fe原子数目守恒有x+y=9,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3x+2y=22,联立两式解得y=5,x=4,则和离子数目之比为4:5,质量比也为4:5,故答案为:4:5。
17.(1)
(2) ce b
(3) 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4)
【详解】(1)铁的氢氧化物有Fe(OH)2和Fe(OH)3两种,则②为Fe(OH)3,故答案为:Fe(OH)3;
(2)从物质类别上看,FeCl3属于盐,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从化合价角度看,Fe3+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可发生还原反应,可能与铁发生反应。故答案为c、e;b;
(3)①溶液加入氯水,被氧化成溶液变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Fe3+可以被Fe还原为,配制含的溶液时,为防止被氧化,可以加入少量的铁粉;故答案为: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4)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和氢氧化钾,离子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可知,产生3molO2转移12mol电子,每生成该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故答案为:;。
18.(1)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
(2) 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 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
(3)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5)滴加KSCN溶液的溶液变红色
(6)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1)FeCl2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高锰酸钾体现氧化性,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为: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
(2)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故答案为: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
(3)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中的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5)若假设b成立,则溶液中SCN-被氧化,溶液中缺少SCN-,再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会变成红色,故答案为:滴加KSCN溶液的溶液变红色;
(6)若SCN-被转化为SO,需要对SO进行检验,可以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SCN-被转化为SO,故答案为: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9.(1)
(2)取少量补铁剂加适量硫酸溶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补铁剂中铁元素都以+2存在;
(3)
【详解】(1)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小苏打为,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提供的试剂,检验+2铁元素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补铁剂加适量硫酸溶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补铁剂中铁元素都以+2存在;
故答案为:取少量补铁剂加适量硫酸溶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补铁剂中铁元素都以+2存在;
(3)如图,步骤I为转为;步骤Ⅱ为转化为;步骤Ⅲ为转化为,步骤Ⅳ和步骤Ⅴ均为+3价的Cr转化为+6价的;
根据题意,步骤I所用的试剂是硫酸酸化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根据流程信息可知能溶于NaOH溶液,而不与NaOH反应,所以向含和的溶液,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铁元素、铬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别是、;
故答案为:;;
50mL0.03mol/L的溶液中,5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