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机会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什么叫机会?”有的说“机会就是你碰到了,别人碰不到的那种运气”,有的说“机会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关照”,有的说“机会就是你平时经营的种种关系”,还有的说“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你以“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次,意大利《机会》杂志社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你是怎样想到不等大学毕业就抓住“机会”离校创办微软的?
你对这个发展机会有多大把握?你依据什么来断定它就是“机会”?
你怎么看“机会”对人生和事业的影响?
比尔·盖茨是这样回答的:最近我母亲病逝,我深感对母亲的孝顺是不能等待的
一个企业家回报社会也不能等待,投入慈善事业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比尔·盖茨的回答,似乎与记者的提问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比尔·盖茨真正回答了什么是人生最不能等待的,什么是我们最需要抓住的机会。
请认真阅读上面材料,以“人生是最不能等待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易》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可是也有人认为成大事者应当创造机会,主动出击。去年12月初疫情解封后浙江省商务厅组织“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联动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商务洽谈,即为一例。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8日,某名牌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在新生代表发言环节,一名大一新生冲上讲台演讲,不久被劝离。事后,他本人在网上发文回应称,自己准备许久却未被选作新生代表发言,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有网友表示:机会不是这样争取的。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
5.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这些选择往往与一个个机会连在一起,把握机会,就可能收获到成功喜悦;而瞻前顾后,错过机会,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只会与懊悔相牵。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的手,从而结下真诚的友谊,是把握了机会;在挑战面前勇于担当重任,从而品味到成功的甜蜜,也是把握了机会……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戏剧、诗歌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③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机会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有没有抓住那些与其邂逅的机会。
巴斯德说:“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有头脑的。”聪明的能够抓住每次机会,并发挥它的价值,愚笨的往往只是错失良机悔之莫及。事实也确实如此,NBA赛场上,他们往往用是否能够把每次叫暂停的机会都使用得恰到好处来评判以个教练的好坏,因为每次暂停的选择,便可能牵动整场比赛的全局。蹩脚的教练要么不该叫暂停的时候却叫了暂停,或者轻率“预支”了后而更加需要暂停的机会,一个好教练则会将每次暂停的机会都使用得恰在其时。
机会会偏袒有智慧的那些人。年轻的比尔盖茨抓住了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机会,创建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首富,这是智慧让比尔盖茨抓住了机会,走向了成功。成功青睐智者,因为智者不会错过那些与之邂逅的机会。
机会会偏袒有见识的那些人。晚清的左宗棠是在政治腐败、国危民穷、环境恶劣的的背景下去大西北的,按说这个时候,他只有平乱之职责,并无建设之必要,但有见识的他在大西北开创了政治新风。“新栽杨柳三千株,引得春风度玉关。”他抓住了机会,使得左公精神经民间百年传唱而不衰。他是清代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篇章之上,绽放出丝丝回暖的春意。
回顾中国的发展,我们错失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机会,致使国力衰退,列强趁机打开了我们的国门。幸而,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巧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让中国的名字得以排在世界的前列。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它又不是无知无觉的,它是会偏袒某些人的。智者抓住了它,机会则会偏向于他,帮他实现梦想,使他走向成功之巅。愚者则不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智者的姿态,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做好每一次选择,抓住与我们邂逅的机会,进而与成功相拥。
托富勒曾经说过:“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会,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人一生始终充满着机会,然而机会却只会偏袒那些有准备、有头脑的人。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吧,抓住那每一次与你邂逅的机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提出问句,引出“机会”这一主题,并借此展现了不同的人对于“机会”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你碰到了,别人碰不到的那种运气”,这种人更强调机会的“偶然性”,这种观点可能忽视了遇到“机会”之前必经的努力;第二种观点“别人对自己的关照”,更强调机会掌握在别人手中,这类人忽视了掌握机会的主观能动性;第三种观点,“机会就是你平时经营的种种关系”强调机会的到来需要我们平时的经营和准备;第四种观点“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你的面前”则更强调机会需要自己去寻找甚至创造。总的来说,第三、四中观点与第一、二种观点之间形成互补,一个强调被动的接受,一个强调主动的努力。
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而当机会到来之时,有人能抓住机遇。有人则会错过或主动放弃。根据材料提示可以做如下思考:①只要抓住机会,事情就可能成功,人生就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②要想抓住机会是有条件的,要努力,有眼光,有决断、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③除了个人的努力,有时候想要拥有好机会也需要他人的提携,因此平时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只要是与“机会”有关的经历、体验、感悟等都可入文。但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学会选择。要选择那些最能打动读者的细腻情节,要选择那些最能吸引读者的曲折故事,要选择那些与众不同的视角观点。这样,你的文章自然会新颖脱俗,光彩照人。如写记叙文,拟题:给自己一次机会,如:①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勇敢地站在讲台上演讲;②高中已来临,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努力前进。如写议论文,围绕“机会”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什么是机会,创造机会还是被动等待机会,机会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做等角度加以阐述。
立意:
1.抓住机会,创造精彩人生。
2.机不可失,不抓何待?
3.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4.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5.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2.例文:
人生是最不能等待的
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从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到现在,它,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小小的伤害,到挫折,到失败,它,从未离开过我们。
孩童时。以为在爸爸都是胡渣的脸上大大地亲一口就是亲情;年少时,以为取得好成绩给妈妈看就是亲情。现在,已经上了高中的你是否因为父母的一句批评而气得一天都不给他们一个好脸?是否因年幼的弟弟弄坏你的书本而大动肝火?是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与亲人之间感情有隙的借口。
往前走,是个人的梦想和广阔世界。我知道,现在的我们是高中生,新世纪的高中生们心理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思考人生、追求理想,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回头看,是渐渐老去的父母和越来越少的共处时光。门前的水泥路又一次翻修,路旁的梧桐树又一次繁盛,院落里的栀子花又一次开花……这一切都可以周而复始。而亲人们正在一点一点变老。
或许你会说,我爱我的亲人,但是我现在要努力学习,以后才能让亲人生活得更好,再等等,再等等,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塞钞票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带着爸爸妈妈,游完国内,游国外。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我说,那是不可能的,等你把钱挣到手了,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啃得动青苞米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把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的去飞机吗?
你长大了,跑得越来越快,去没注意到他们越走越慢;你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他们也越来越老。或许我们还年轻,未来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摸索、打拼。但是家人呢?他们还有多少时间等我们成功呢?钱失去了可以再挣,职位失去了可以再去争取。而陪伴父母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与无奈呀!
我仍记得,小的时候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一脸天真地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洗脚。之所以让我记忆犹新,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心扉。亲情,其实只需要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为他们打扫过一间房。
回头看看父母鬓间那缕缕银丝、脸上那一丝丝皱纹吧,他们默默奉献着亲情,你还能再等待下去吗?要知道,亲情,不能等待。
【详解】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命题作文审题,必须对题目中的词语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推敲。而对词语的理解,则需要平时语文学习中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命题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有词语式、短语式、句子式。审题步骤可分为三步:拆、析、问。“拆”即把“短语”和“句子”一一拆分,最终拆成词。“析”即将拆解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弄明白它的具体含义,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次的意思,尤其是一些“副词”要反复琢磨,这往往是最关键的地方。“问”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面对作文题目提出所有的疑惑,然后自己回答,确定好主旨,详略点等,最后再准备材料,安排。
具体过程:本次作文以“人生是最不能等待的”为题,为“句子式”。拆——“人生”“不能等待”。析——不能等待的人生包含:亲情、梦想、成功等等。问——为什么不能等待?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机会更是会在等待中与我们失之交臂。
立意:
1、消极的等待不会有结果。
2、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3、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4、机会永远不会等着我们,而是靠我们去争取和创造的
素材:
1、一件事成功,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法国民谚
2、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民谚
3、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5、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时。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他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作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
6、大家应该都听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吧,愚蠢的农夫以为只要在那株树下等,就会有兔子自投罗网地跑来给农夫抓,可是一天一天过去了,兔子始终没有来,而农夫却还在等待,等待……最后,田地荒芜了,庄稼毫无收获,看着别人拿着一捆又一捆的麦子出去卖钱,而自己只能空手而归。
7、张海迪,身患绝症,已不能治愈,这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她的亲戚朋友都认为她这辈子只能在轮椅上了,不能有什么出息,可是,坚持不懈的毅力改变了现实的残酷,张海迪凭了常人难以拥有的精神,谱写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张海迪并没在虚度光阴,也没在轮椅上傻傻的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她在努力,她在行动,她不能浪费上帝给她的时间,她要振作起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结构:
文章从亲情的角度解读“人生是最不能等待的”。开篇即点明自出生起,亲情便始终陪伴着我们。二三段列举生活中我们对父爱母爱的无视与不珍惜。然后通过列举孩子给母亲打洗脚水的公益广告,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文章结尾处总结全篇,强化主旨——亲情,不能等待。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周易》中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君子要把有利的武器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进一步引申就是,君子们一定要具备足以实现自我理想的技能,静静的等待施展才能的最佳时机,然后一举成功。材料第二句话是说,要想成大事,应该创造机会,主动出击。明显,两句话的观点是相反的。材料第三句以浙江省商务厅组织“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为例,以此证明第二句话的观点。
等待时机与创造机会是截然不同的观点,强调的重心并不一样。前者强调藏锋守拙,积蓄力量;后者强调积极主动,寻找适宜的路径。对这种具有辩证关系的话题,并不建议“既……又……”的写法,可以侧重于一个角度,顾及另一方面即可,这样可以用较多的笔墨将一种主张写得更深刻一些。从时代特征和青年的特点来说,选择“创造机会,主动出击”也许更有话可说。
在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观点:当代青年,应该创造机会,主动出击。文章主体部分可以安排成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主动出击可以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机会;分论点二,主动出击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分论点三,主动出击可以绝处逢生。最后,再重申观点,照应开篇。
立意:
1.主动出机,争取机会。
2.创造机会,主动出机。
3.藏锋守拙,积蓄力量。
4.例文:
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
2019年9月8日,某名牌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在新生代表发言环节,一名大一新生冲上讲台演讲,不久被劝离。事后,他本人在网上发文回应称,自己准备许久却未被选作新生代表发言,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我觉得该新生的行为十分不妥,因为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
的确,中国人爱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像毛遂那样,当机会来临时,勇敢地在众人面前推荐自己,说自己如果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这样,他就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可是,机会可以去抓,但是不能不顾规则。
如果把上大学比成是读一本大书,那么开学典礼就好比是书的序言,展示给你的都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那么那些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新生发言的学生,必将是品学兼优的人选,如此才能给所有的心声做出一个好的表率,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而这个大一新生没有经过允许就冲到讲台演讲,首先是没有礼貌,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没有学到,其次该新生破坏了开学典礼的规则,贸然冲上去的做法的确欠妥。
没有被选为新生发言代表,在这个新生心中,也许会存在一种挫败感,失败了仍然想要争取一个机会,这种想法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我们首先要正视失败,接受失败,不要被失败所击垮。我们在遭受挫折后要及时调整自我,战胜自我,并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才是正确积极的态度。要相信,我若盛开,清风必来,而这个新生直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胸怀有些狭隘。
其实,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个比较“特别”的,带着满腔热血进入大学,暗暗发誓在此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不可否认该新生心中的激情,有这种激情固然好,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自己心中的激情化为学习的动力,我相信,一个只顾努力前进的人,也许不会太在意是否能够登台“亮相”。
最后,还是那句话,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抓,但是,一定睁开自己的慧眼看清晰,这个机会符合不符合规则,如果只为出风头,博眼球,那么即使登了台,亮了相,也会让人贻笑大方的。所以说,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作文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述某名牌大学一大一新生未被选上新生发言代表却在开学典礼冲上讲台演讲而被劝离的行为,事后本人回应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第二部分,引述一网友评论,机会不是这样争取的,并提出具体写作任务:对此,你怎么看?考生作答时,应围绕如何看待大学新生未选上新生代表却在开学典礼冲上台演讲的行为,发表观点,展开论述,谈自己对此行为的认识看法,可以否定新生的行为,也可以肯定其行为。从否定的角度看,这位新生开学典礼上看似“勇气可嘉”的行为,实质是自身规则意识的缺乏。究其原因,在于过于自我,只想到了如何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机会,却漠视了规则的存在,舍弃了对他人的尊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被破坏带来的必然是秩序的混乱、他人或集体利益的受损;社会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也鼓励个人去争取机会实现个体进阶,但前提是遵守规则,顾全大局。从肯定的角度看,新生冲上讲台演讲虽然方式不当,但敢于展现自我,勇气可嘉。
立意:
1.看清机会,不能盲目去抓
2.展现自我,勇气可嘉
3.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
4.遵守规则,顾全大局
素材:
1.秦末,刘邦和项羽先后攻入咸阳。当时,项羽率部40万驻扎在咸阳外的新丰鸿门,刘邦率部10万驻扎在霸上,两军相距很近,此时的项羽气势正盛,消灭刘邦的势力可谓易如反掌。谋士范增献计给项羽让他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其间借机把刘邦杀掉,以绝后患。但是,在“鸿门宴”上,项羽优柔寡断,一再放弃杀掉刘邦的机会。然后,他听信项伯的“仁义”之说,放走当时处于绝对劣势的对手,并封刘邦为“汉王”。随后,项羽又从咸阳引兵东归彭城,打算回乡炫耀一番,以致贻误战机。刘邦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四面楚歌之声把一代西楚霸王逼得洒泪与心爱的余姬诀别,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令人欷歔。仔细分析一下,项羽兵败身亡的悲剧固然还有其他许多主客观因素,但这与他在鸿门坐失良机不无关系。当项羽在鸿门放走刘邦时,范增曾愤然地说:“竖子不足与谋也!”1949年4月,毛泽东在指挥解放军渡江追击国民党军队的前夕,曾在他的一首诗中,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年轻的洛克菲勒刚进入石油公司工作时,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因此被分派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石油公司最简单的工作岗位,连一个小孩子都能胜任。每天,洛克菲勒眼盯着焊接剂自动滴下,沿着石油罐盖转一圈,看自动输送带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简单又枯燥,没干几天,洛克菲勒就有些厌倦了。但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洛克菲勒决定安下心来,把眼前的工作做好。于是,他更加认真地观察、检查石油罐的焊接质量。当时,公司正在推行节约计划,洛克菲勒想,我这项工作是不是也可以节约某些程序呢?他发现每焊好一个石油罐,焊接剂要落三十九滴;而经过周密计算,只要三十七滴就可以焊好了。但是,这个方法却不实用。洛克菲勒没有灰心,而是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经过多次测试,他终于研制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机。也就是说,使用这种焊接机,每次可以节约一滴焊接剂。尽管节约的只是一滴焊接剂,可一年下来,“三十八滴型”焊接机为公司节省了五百万美元的开支。那三十九滴焊接剂滴在公司每个人的眼里,却只滴在洛克菲勒一个人的心里。就是这么一滴不值一提的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一生。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机遇,真正缺少的,是发现机遇的敏锐眼睛和把握机遇的睿智心灵。
3.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该市一家电器商店老板在赛前向巴塞罗那市民宣称:“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10枚,那么顾客自6月3日到7月24日,凡在本商店购买电器,就都可以得到全额退款。”这个消息轰动了巴塞罗那。人们争先恐后地到那里购买电器,商店的销售量激增。尤其,才到7月4日,西班牙运动员就获得了10金1银。于是,人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抢购电器。据估计,电器商店的退款将达到100万美元,看来老板是非破产不可了!可老板却从容不迫地说:“从9月份开始兑现退款。”“这是为什么?他能退得起吗?”人们的心里难免有疑问。原来老板早做了安排。在发布广告之前,他先去保险公司投了专项保险。保险公司认为不可能超过10枚金牌,就接受了这个保险。这是一个旱涝保收、只赚不赔的保险。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得到的金牌总数不超过10枚,那么电器商店显然发了一笔大财,保险公司也无须赔偿。反之,金牌总数超过了10枚,那么电器商店要退的货款将全部由保险公司赔偿,与电器商店毫无关系,那么电器商店无疑发了更大一笔财。最能干的人就是善于攫取机会,运用机会,征服机会,驾驭机会为自己服务的人。
4. 1973年,盖茨被哈佛录取。哈佛是世界著名大学,这里云集了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1974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的消息激发了盖茨的全部激情。他决定从哈佛退学,投入到这一场计算机浪潮之中。因为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机会。1975年,盖茨和他的好朋友保罗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微软公司。此时的微软虽然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是盖茨以及他的朋友在计算机界已小有名气。1981年,当时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公司正式展出其新型个人计算机,轰动一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为ibm公司提供语言程序的正是年轻的盖茨领导下的微软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微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ibm个人电脑问世半年后,微软正式成为个人电脑软件方面的领导者。年仅26岁的盖茨也一举成名。如今,盖茨已登上计算机软件世界的巅峰,成为新一代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人物。
5. 18岁时,凡尔纳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两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就在大仲马的影响下,他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中。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后来,凡尔纳成为“科学幻想之父”。
结构层次:
《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第一段援引材料,第二段提出观点:争取机会,莫要不顾规则。文章首先列举毛遂自荐的例子,说明中国人喜欢抓住机会,并由此转折,再次申明观点。文章运用说理论证法,从分析原因的角度,指出该新生贸然上台一是不合礼貌,二是破坏规则;另外,文章还从新生心理的角度分析,指出新生行为的不当。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5.例文:
把握机会
人的一生,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短跑”,只要你能把握机会,跑出关键的几步,那么你的一生必将是辉煌的。
《三国演义》中火烧曹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但如果没有东风,不能把握住机会,周瑜还会胜、曹操还会败吗?20世纪晚期,韩国和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机会,结合本国国情,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使两国跨入了亚洲富裕国家行列,新加坡还成为了世界上的“花园城”。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只有把握了机遇才能取得成功,雪莱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你把握了机会,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离成功已不远了。
但一旦没有把握住机会,你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结果将是悲惨的。
“西楚霸王”项羽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这个家喻户晓的项羽,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机会而落得一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边的结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当时,项羽拥有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有十万之众,因此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项羽邀请刘邦赴宴,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鸿门宴”。宴上亚父范增劝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没有同意。就是这一念之差,失去了机会,项羽失败了,历史的舞台上才上演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
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因此应正视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时期,用“短跑”形容人的一生的话,我们就是正处于起跑阶段,这时就决不能走弯路,而应把握机会,集中精力,奋力直追,在奔跑中,紧握时间表,伺机“抢道”,从而超越别人,直至成为“闯线”的第一人。
花儿之所以艳丽,太阳之所以灿烂,人生之所以辉煌,都是因为抓住了其中的几个关键时期,抓住了关键就是住了机会。让我们把握住机会,把自己的活力充分展示出来吧!把握现在,努力奋斗,在人生的短跑中,跑出关键的几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散文,或名人轶事,或寓言故事,或名言俗语,或幽默漫画,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审题立意。如:提炼中心、抓关键(字)句、由果溯因、明确褒贬、辨别异同等方法。
本题中这则材料采用抓关键字的方法来进行审题。关键(字)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或者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阅读这则材料内容可知,把握机会可以收获成功,把握机会可以获得友谊,把握机会可以战胜挑战,夺得成功,所以关键词是“把握机会”。
第一,把握材料所强调的中心——抓住机遇的重要性。机会可能是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事业的起跑线。抓住机会,趁早动手,发展自己,就能取得优势;错过机会,难免处处被动,处处吃亏。只要善于抓住机会,事情就可能成功,人生就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要想抓住机遇是有条件的,要努力,有眼光、有决断、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抓住这些,就能做到基础等级要求中的“符合题意”“思想健康”,就能得到相应的基础等级分数。
第二,文章要联系现实,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自然也包括“机会”的竞争。胜利乃是机遇的影子,谁抓住了机会,谁就是胜利者;谁失去了机会,谁就失去了速度,失去了效益,失去了财富,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比如,中国加入WTO、中国华为5G等都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要发展,就不要错过这些绝好的机遇。
第三,围绕“机会”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做到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抓住了机会,可以拥有友谊,可以证明自己,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使自己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等。
第四,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论证结构完整。可用“设问”展开论证:
(1)机遇是什么 (可用排比例征)
(2)为什么要抓住机遇 (机遇是成功的钥匙)
(3)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 (举典型事例)
(4)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 (辩证分析)
(5)怎样才能抓住机遇 (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
立意:
1.把握机会
2. 留心上帝的眼神
3. 机遇漂流记
4.人和机会
5. 困厄出机遇
素材:
1.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则小故事:宙斯让所有的神都来到一条开满鲜花的小径,规定他们每个人可以摘一朵花,但是不能重新采,看谁采的最大。有人上路后匆忙选择了一朵,谁知走到后半程却发现还有更大的,他留下的只是遗憾;有人上路后一直子找最大的,因此错过了许多,最后只好在到达终点前采了一朵最小的,他留下的也只是懊丧。如果你不及时抓住机遇,也许等你蓦然醒悟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2. 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他年轻时来到巴黎勤学苦练,却默默无闻。但他坚持不懈,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在公共场合演奏的机会。他的才学终于被当时著名的钢琴大师李斯特发现。一次,李斯特举办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会,让肖邦上场弹奏一曲。肖邦充分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遇,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大家都被他那精湛高超的技艺所折服,全场顿时掌声雷动,肖邦从此一举成名。这正如坎贝尔所说:“假如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也获得那样的机遇,你必须播种,而且最好多播种,因为你不清楚哪一粒种子会发芽。”
3. 乐观主义者从每—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者却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未必全看他的运气、才能和境遇。有时候,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关键。那么,在机遇面前,你看到了什么
4. 一位美国大学生毕业求职时,问加州报馆的经理:“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 ”“不需要。”“记者呢 ”“也不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它了。”大学生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结果,这位年轻人被留下来干该报馆的宣传工作。这个故事表明,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5. 英国鞋厂和日本鞋厂的推销员同时到达太平洋岛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各自向上司发回电报。
英国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销路,近日即回国。
日本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销售潜力大,拟长驻此地。
在机遇面前,不只需要天分、努力等,还要有发现机遇的眼光。
结构:
这是一篇以事实论证为主的议论文。首先,符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把握住机会,你的一生必将是辉煌的。”其次,文从字顺,说理明确,表达客观,用词准确。如:“只要你把握了机会,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离成功已不远了。”第三,结构完整。文章先用形象的表达说明机遇是时时存在的,要善于抓住机遇;然后又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说明抓不住机会,人生会很悲惨的。最后,联系实际,发出号召,鼓励中学生应该努力奋斗,在人生的短跑中,跑出关键的几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