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答题前,请按要求填写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7小题,1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白露横江(指白茫茫的水汽) B.山川相缪(盘绕,围绕)
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占,处于) D.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逐渐)
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明烛天南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东望武昌 D.栗深林兮惊层巅
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而又何羡乎 B.崖限当道者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契阔谈 B.列缺霹雳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须臾成五采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凌万顷之茫然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多平方,少圈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故阳谷为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C.“壬戌之秋”中“壬戌”为干支纪年法;“乾隆三十九年”是年号纪年法。
D.词又称为长短句、诗余,根据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7.翻译(4分)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建水记[注](之四)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乘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蔬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 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做干巴菌,正闪亮亮的,在锅子中间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瞌睡呢。
(有删改)
[注]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
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见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设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10.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
11.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父坡,母章氏妊五月而坡亡。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万历二十九年,宋周成进士。天启元年,起仪制主事。疏言:“魏进忠导皇上驰射戏剧。势将指鹿为马,生杀予夺,割国家大命。”进忠者,魏忠贤也,大怒,停宗周俸半年。累迁光禄丞、尚宝、太仆少卿,移疾归。崇祯元年冬,召为顺天府尹。辞,不许。明年九月入都,上疏曰:“陛下励精求治,宵旰靡宁。然程效太急,不免见小利而速近功,何以致唐虞之治 ”帝以为迂阔,然叹其忠。未几,都城被兵,帝不视朝,章奏多留中不报。米价腾跃,请罢九门税,修贾区以处贫民,为粥以养老疾、严行保甲之法,人心稍安。为京尹,政令一新,挫豪家尤力。阁人言事辄不应,或相诟许,宗周治事自如。武清侯苍头殴诸生,宗周笞之,枷武清门外。居一载,谢病归,都人为罢市。八年七月,内阁缺人。诏所司敦趋,宗周固辞,不许。明年正月入都。时太仆缺马价,有诏愿捐者听。又议罢明年朝觐。宗周以输赀、免觐为大辱国。帝愠,然心善其忠。其秋,三疏请告去。归二年而京师陷。宗周徒步荷戈,诣杭州,贵巡抚黄鸣骏发丧讨贼。鸣骏诚以镇静,宗周勃然。问师期,则曰:“甲仗未具。”宗周叹曰:“嗟乎,是乌足与有为哉!”乃与故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募义旅。将发,而福王监国于南京,起宗周故官。明年五月,南都亡。六月,杭州亦失守。宗周方食,推案恸哭,自是遂不食。绝食二十三日。闰六月八日卒,年六十有八。
(节选自《明史 刘宗周传》)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后A以B宗C周D大E父F老G疾H归I事J之K析L薪M汲N水O持P药Q糜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修贾区以处贫民”与《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以”意思不同。
B.“宗周固辞”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的“固”意思不同。
C.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唐虞之治即指禅让传贤。
D.监国,通常指太子留守代管国事,文中指福王正式即位之前代行处理国政。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宗周疾恶不阿,无畏权贵。刘宗周炎劾魏忠贤引导皇帝骑马射猫、游戏作乐,势必擅权乱国;武清侯的家奴殴打秀才,刘宗周将其鞭打后上枷示众。
B.刘宗周守正事君,直言敢谏。刘宗周上疏劝谏皇帝不要急功近利、后又认为捐输银两、停止朝见礼会有辱国体,皇帝虽然恼怒,但肯定了他的忠心。
C.刘宗周惠政恤民,深得众心。就任顺天府尹时,刘宗周因粮价飞涨请免九门税收,并施行多项惠民政策:为京尹,居官一年后告病归乡时,京城百姓为此罢市。
D.刘宗周赤心报国,尽忠殉节。京师陷落,刘宗周扛着矛戈前往杭州,后与熊汝霖等招募义军准备征伐;杭州沦陷后,刘宗周推案大哭,最终绝食殉国。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未几,都城被兵,帝不视朝,章奏多留中不报。
(2)阉人言事辄不应,或相诟谇,宗周治事自如。
16.对于刘宗周有关出兵时间的询问,黄鸣骏作何回应 刘宗周又作何感叹 诸简要说明。(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题冷泉亭①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②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③,今为客。
【注】①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②琅玕(láng 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③吾家,指作者的家乡历城(今济南),素有“泉城”美誉。
1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词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风景,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由此生发的感情。
B.开头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路两旁树木整齐挺立的雄伟之势。
C.“谁信”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
D.整首词托物言志,借“翠竹”“鸾凤”等意象表达词人高洁的情操、美好的理想。
18.此词的词眼为“恨”,词中体现了哪些“恨”的情感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景物描写是古典诗文中的重要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表现了谢灵运居住过的地方的景物特点;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通过描写宅地周围植物缭绕丛生来表明谪居地环境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人物不可不饰”,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诗文中也颇具匠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用战船烧成灰烬来侧面烘托周瑜战功赫赫的形象;《归园田居》(其)中“______________”来表明陶渊明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
(4)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写乐声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通过侧面描写将音乐具象化。与此相似,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哀怨的洞箫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专家超过半年多的评选和修改,使“潮涌”脱颖而出,确定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主体图形以钱塘江和钱塘江湖为形象核心,将扇面、赛道、互联网符号及太阳图形等元素融入其中。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 ① ,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科技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潮涌”既蕴含自然之奇, ② :在展示杭州城市的自然特质的同时,又表达了浙江儿女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蒸蒸日上,也象征了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奋进。
作为亚运会重要的视觉形象标志,“潮涌”意蕴丰富,不仅展示了亚运会的体育理念,也表现出杭州的城市特色, ③ 。特别是会徽的形象核心钱塘江和钱江潮头。钱塘江自古水运发达,“弄潮儿向涛头立”,春秋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条“诗路”。到了唐代,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等大诗人都在此留下了诗篇;到了宋代,潘阆、柳永、苏轼、辛弃疾等大家又纷纷写下瑰丽词章;元明清三代,诗家观潮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的哥特式教堂被誉为“大艺术”,东方可以称作“大艺术”的,非中国因林莫属。
西方园林景观大多排斥自然的塑造,力求体现造园的严谨与理性,体现造园家一丝不苟的精神,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建造,凸出人工美在园林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中国古代园林惯以山水为骨干,以池水为中心,亭、台、轩、榭、楼、阁建在池的周围,鼠山、叠石、荷池___________,构成和谐的景观。亭台楼榭、曲槛回廊无不巧妙安排,以表现交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旨趣。园林布局自由,以小见大,体现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理念,营造出典雅精致、曲折含蓄、变化无穷的意境,构成幅幅令人___________的艺术画境,使得人在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虽然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但雅集却___________,出现在各个时代和各类园林申。园林的景致引人入胜,先贤的风雅令人神往。对中国古人而言,园林不只是游览场所,更是生活场所,他们在园林中实现了海德格尔所推崇的——“诗意地栖居”,将饮酒、作诗、品茶、弈棋、赏岗、鉴古等活动升华为艺术,从而造就了堪称“大艺术”的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旨趣是回归自然,体悟自然。今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更需要的或许并非向外的追寻,而是向内的回归。所有的答案早已蕴藏在中国园林中,等待着脚步匆忙的现代人归来和发现。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4.根据文段内容。简要分析中国园林和西方同林在构园技艺上的不同、(4分)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