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共9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共9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0: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0张PPT)
责任与担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第八单元
(2)六国论
第16课
课前知识铺垫
1.作者知识
大器晚成的“王佐才”——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旧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以文学闻名,合称“三苏”。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善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著有《嘉祐集》。
文章风格:见解精辟,角度新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严谨,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
苏洵曾反复告诫苏轼、苏辙:“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切不可因袭他人;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像五谷能充饥、良药可治病一样,能解决实际问题。”苏洵最反对浮华不实的“时文”,十分崇拜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著作,时时要求儿子去学习他们文章的写作技巧。
2.背景知识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发生大小六十余次战争,负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文体知识——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是散文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目的是关注现实,“补察时政”,有益于国家治理。主要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史论。
4.读准字音
(1)弊在赂秦(lù)
(2)六国互丧(sàng)
(3)思厥先祖父(jué)
(4)暴霜露(pù)
(5)如弃草芥(jiè)
(6)弥(mí)
(7)颠覆(diān)
(8)与(yǔ)嬴
(9)燕国(yān)
(10)洎(jì)
(11)邯郸(hán dān)
(12)殆尽(dài)
(13)胜负之数(shù)
(14)咽(yàn)
课时1 疏通文意,了解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文本内容。
活动 诵读文本,了解内容
1.诵读文本,解释重点字词,并概括段意。
(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①兵:______        
②利:______
③善:____
④弊:______
兵器
锋利

⑤亏:_____
⑥道:_____
⑦或:_________________
⑧互:_____
弊端
亏损
原因
不定代词,有的人
相继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概括六国灭亡的根
本原因。
⑨率:___________
⑩以:_____
完: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都,一概
因为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①以:______________
②邑:______
③城:_______
介词,用,凭   
城镇
④其实:_____________
⑤固:______
⑥厥:___________________
大城池
它的实际数目
本来
代词,相当于“其”
⑦祖父:________________
⑧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弥、愈:_____
⑩颠覆:______
泛指祖辈、父辈
同“曝”,暴露、冒着
宜然:__________
以:__________
事:____________
得:___________
更加
灭亡
应当这样
介词,拿
动词,侍奉
适宜,得当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①继:___________
②迁灭:_____
③与:____________
④既:_____
⑤免:_____
⑥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跟随  
灭亡
亲附、亲近
已经
幸免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⑦始速:_______
⑧再:_____
⑨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洎:__________
以:_____
革灭: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
智力:___________
诚:____________
向使:_________________
爱:_____
不行:__________
数、理:___________
或:_____
易:_____
才招致
两次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及,等到
因为
灭亡
副词,近乎,几乎
智谋和力量
副词,实在
连词,假使、如果
爱惜
不去(行刺)
天数、命运
或许
轻易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①以:____    
②封:_____
③事:_____
④礼:__________________
⑤为……所:____
⑥劫:___________
⑦为:_____
⑧为:___
⑨势:_____
⑩可以:________

封赏
侍奉
名词作动词,礼遇

胁迫,挟持
治理

势力
可以凭借
势:_____
苟:_____
以:_____
故事:______
是:___
形势
如果
凭借
旧事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面两段分析得出结论,给当朝统治者以警醒。
2.整体感知:再次诵读全文,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赂秦而力亏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附表: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暴霜露 同“曝”,暴露、冒着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其实 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祖父 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 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不行 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至于 至于颠覆 古义:以至,以至于。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然后 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可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形容词,好、过得去,厉害。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为 以荆卿为计 动词,作为
邯郸为郡 动词,成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介词,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动词,治理
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连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
兵 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动词,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 动词,适宜、得当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动词,能够
胜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名词,胜利
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 形容词,优美、美好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完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与战胜而得者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表并列,和、同
速 始速祸焉 动词,招致
不速之客 动词,邀请
兵贵神速 形容词,迅速
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代词,有的人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副词,或许
一食或尽粟一石 副词,有时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日、月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词作状语,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事 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义 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礼遇
完 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却 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速 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被动句
省略句 举以予人 举(之)以予人
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 正常语序为“于秦五战”
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课时2 体察爱国之情,分析说理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说理艺术。
司马光定位历史时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唐太宗也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样是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不同的人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西汉的贾谊说是因为“仁义不施”,唐代的杜牧说是因为“不爱其民”,北宋的苏洵则认为六国败亡的关键是“弊在赂秦”,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拟举行“六国之亡”辩论赛,你所在的班级选择了苏洵的观点,请你为辩论赛做准备。
情境任务
看“六国之亡”,思兴衰之本
活动一 绘制导图,探究结构美
1.对于六国灭亡的历史,苏洵有自己的看法。本文的第1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2.研读第2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答案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根据文本内容填出下面图中的空缺部分。
受赂
所得
战败
而亡
(3)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通过以上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中可得出“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的结论。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矣
覆,理固宜然
至于颠
活动二 梳理论证,发现逻辑美
3.苏洵的《六国论》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储欣《评注苏老泉集》)。那么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析。
答案 ①对比论证。如文章用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进行对比,用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的无限进行对比等,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③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④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活动三 发问经典,品鉴情感美
4.苏洵的文章往往“因事而发,即景生情”,大多充满情感。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矣”字的语气和情感。
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④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答案 ①肯定语气,对人们“错误”观点的批判。
②嘲讽语气,对投降派“赂秦”后果的愤恨之情。
③悲愤语气,未战先败,简直是一种耻辱。
④无奈语气,六国不能团结应对秦国,独木难成林,齐国也不得不走向灭亡。
5.作者在写六国灭亡时,“赂者”和“不赂者”分别指哪些国家?文中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语,从中可看出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试说明原由。
答案 (1)“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
(2)齐、燕、赵这三国按照对秦的态度又分为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和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于“用兵”,而在于“智力孤危”。
6.《六国论》是一篇精妙的史论文,但也存在很多疑问,如清代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指出:“非韩、魏、楚之行赂皆愚,而赵、燕、齐之不赂独智,易地则皆然也。厥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六国论》中还有一些与史实不相符的地方。结合以上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作为文学大家的苏洵未尝不知这样会有争议,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
答案 他这样处理是为他的主观写作目的和他的论点“弊在赂秦”而服务,借古讽今。北宋王朝的方针和六国赂秦的策略有相似之处,面对自己祖国逐年向异国进贡、日渐衰落的现状,苏洵的心情是无比悲愤又焦灼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能居安思危、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所以在文章有破绽的背后,是这篇文章真正动人的“老泉苦心”,作者的赤诚之心和读书人心系天下的责任感令人动容。
(2)苏洵《六国论》和杜牧《阿房宫赋》都探讨了六国灭亡的教训,他们对六国灭亡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他们各自对史料进行剪裁,也显示了各自的局限。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点呢?
答案 (示例)①以逻辑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来阅读文章,势必会妨碍我们对文本的合理把握。当我们作断言时,要充分考虑作者的身份、地位,他表达的对象、动因、背景以及他的策略选择。正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促使他选择了一种“超逻辑”的说理劝谏方式。不能因为不符合逻辑而否定文本的具体价值。
②现代学术界的史论应该就事论事、严谨周密、尊重历史逻辑,但传统的史论,尤其文人的“史论”则侧重借题发挥。中国传统“史论”文化更倾向于创造一个表现历史认识和判断的自我世界,有强烈的主观意味。从古至今,许多人仍叹服于苏洵的《六国论》是文人之意与历史逻辑的一次较量,我们在惊艳文人之意十足时,也应该注意历史逻辑。
讨论“六国”兴亡、总结“六国”教训一直是从古至今饶有兴趣的话题。阅读下面关于“六国”的选文,结合苏洵的《六国论》,分析他们所持观点及立论的角度有何不同。
群文任务
独特溯因,各自审美
文本一:
六国论(节选)
苏 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文本二:
六国论(节选)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作者 观点 立论角度
苏洵
苏轼
苏辙
弊在赂秦
政策(国策)学
六国之存,在于以寄养“民之秀杰者”;秦速亡则在于“逐客”,排斥民间精英
人才学
六国之失,失在不知“天下之势”,即不能采取“厚韩亲魏以摈秦”的策略(倾力支援处于抗秦前线的韩、魏两国)
军事学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争相收养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鸡鸣狗盗之辈,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数不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宾客三千人,而齐田文在薛地招聚了六万家侠客及犯罪的人,齐国稷下学宫聚集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燕太子丹,也都招致了无数宾客;后来到了秦汉之际,
张耳、陈余号称收养了许多人才,他们手下的宾客及仆役都是天下的俊杰,而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见于传记的大概就是这些,估计不见记载的,应当是官吏的一倍、农民的一半。这些都是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人,百姓怎么吃得消,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苏子说:这是古代贤明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经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明察。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这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
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时百姓并没有一个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
文本二:
我曾读过《史记》中有关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
韩、魏两国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它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它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许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练透
一、课内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相当于“其”)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道:原因。
③固:本来。
⑤亡:丧失,失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A.
然后得一夕安寝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项均为代词,这样。
A项副词,开始,起初/副词,才。
C项动词,统一/数词,表数量,一把。
D项动词,喜爱,喜欢/动词,爱惜。
3.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可谓智力孤危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项古今义均为推翻、摧毁。
B项古义:它的实际数目。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C项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D项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洎牧以谗诛
D.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项不是被动句。
5.下列对课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它
们曾为了共同对抗秦国的连衡之策,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
成为一体。
B.论,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是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进言献策的文章。
C.先祖父,“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含有怀念、哀痛之情。称已故父亲
为“先父、先考、先君子”,称已故母亲为“先母、先妣、先大母”。
D.荆卿,指燕国太子丹派去刺杀秦王的刺客荆轲。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
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先大母”是对已故祖母的称呼。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暴露在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
土地。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
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持非议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苏洵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弊在赂秦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苟以天下之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韩[注]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
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简,简则士易以察。不然,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以众入险阻,必分军而疏行。夫险阻必有伏,伏必有约。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
兵莫危于攻,莫难于守,客主之势然也。故城有二不可守:兵少不足以实城,城小不足以容兵。夫惟贤将能以寡为众,以小为大。当敌之冲,人莫不守,我以疑兵,彼愕不进;虽告之曰此无人,彼不信也。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时令老弱登埤示怯,乘懈突击,其众可走矣,何患城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背城而战,阵欲方,欲踞,欲密,欲缓。夫方而踞,密而缓,则士心固,固而不慑。背城而战,欲其不慑。面城而战,阵欲直,欲锐,欲疏,欲速。夫直而锐,疏而速,则士心危,危则致死。面城而战,欲其致死。
平居与人言,一语不循故,犹在愕而忌。敌以形形我,恬而不怪,亦已固矣。是故,智者视敌有无故之形,必谨察之,勿动。疑形二:可疑于心,则疑而为之谋,心固得其实也;可疑于目,勿疑,彼敌疑我也。是故,心疑以谋应,目疑以静应。彼诚欲有所为邪,不使吾得之目矣。
(节选自苏洵《权书·法制》,有删改)
[注] 韩: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韩A之B战C秦D之E斗F士G倍H于I晋J而K出L穆M公N于O淖P者Q赦R食
S马T者U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句意:在韩原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他赦免的吃他的马肉的普通百姓。
9.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善军者”与“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两句中的“军”字含
义不同。
B.“治寡者法欲简”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两句中
的“简”字含义不同。
C.“当敌之冲”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
“当”字含义相同。
D.“偃旗”,文中是放倒旗子,隐秘军情的做法,与《曹刿论战》中齐
师“旗靡”状况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项正确。治理军队/驻扎。句意:古时善于治军的人/沛公驻扎在霸上。
B项正确。简明/同“拣”,挑选。句意:治理人数少的军队,军法要简明/这是先帝(刘备)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的原因。
C项错误。面对/主持、掌握。句意:面对着敌人的进攻/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
D项正确。《曹刿论战》中齐师“旗靡”是指齐军溃败,军队的旗子倒下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
A.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环境,要分散兵力并缓慢行进;分散兵
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
B.城有两种情况不易防守:一是士兵太少,二是城太小。但贤能的将领
善用疑兵等也能出奇制胜,《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就有对此的描写。
C.在背靠城墙进行防御作战时,要让士兵认为阵形牢不可破,以此坚定
信心;在进攻时,要使士兵觉得有危险,这样他们更会拼死作战。
D.在战场上,敌人会故意用一些行为迷惑我们,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观察,
切勿盲动;因为敌人真要有所行动,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发现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错,由原文“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可知,应是分散兵力是为了扰乱敌军计划,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
11
12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军队如果人数太少就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人数太多就容易发生叛
“或”,表示假设,如果;“叛”,叛乱;“莫”,没有什么;“用”,管理,指挥。
乱;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更困难,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更危险。
(2)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
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
“度”,推测;“潜兵”,暗中部署兵力;“不我测”,宾语前置,想不到我们的部署;“何”,为什么。
12.国际时局风云变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如期实现百年强军的奋斗目标。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意义,以及有何借鉴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现实意义:时局风云变幻,实现强军目标能有效防备国家危难。
(2)借鉴启示:强军治军,要坚守正义,打造正义之师;要严于法纪,打造严明之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现实意义:由原文“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可知,时局风云变幻,实现强军目标能有效防备国家危难。
(2)借鉴启示:由原文“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可知,强军治军,要坚守正义,打造正义之师;由原文“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简,简则士易以察。不然,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可知,要严于法纪,打造严明之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参考译文
古时善于治军的人,用处罚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赏赐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激发愤怒的方法使士兵效命。但其中一定都有正义在里面。不是让他们发动战争,不是要他们去掠夺,而是要让他们应付国家的危难。在韩原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他赦免的吃他的马肉的普通百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军队如果人数太少就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人数太多就容易发生叛乱;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更困难,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更危险。所以治理人数多的军队,军法要详细,军法详细,士兵就难以随便行动;治理人数少的军队,军法要简明,军法简明,士兵就容易明了。不这样,士兵就不能担当起作战的任务。人数众多而军法详尽的军队,即使任务繁重,也仍然不失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率领人数多的军队进入艰险阻塞的环境,一定要分兵而缓慢行进。艰险阻塞之地必会有敌人的伏兵,伏兵一定事先有约定。我军分兵前进,那么敌人的伏兵就不知道攻击我军哪里,这样敌人约定好的计划也就被瓦解了。在艰险阻塞的环境中行军,士兵易产生恐惧心理,军队需缓慢行进,来消除士兵的恐惧。
用兵没有比进攻更危险的,没有比防守更困难的,进攻与防守的态势本来就是这样。因此城有两种情况是不便防守的:一种是士兵太少,满足不了守城的需要;另一种是城太小,不能够隐蔽防守的士兵。只有贤能的将领才能运用少数兵力来取得多数兵力的效果,运用小城来取得大城。面对着敌人的进攻,没有人会不知道固守的,但我们若运用疑兵,敌人就会惊愕不敢前进;即使告诉他们说这里没有人,他们也不会相信。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收卷军旗,停止击鼓,军队没有一点声音,严令约束士兵,敢大声说话的斩首,不时让老人和儿童登上城墙表示胆怯,然后趁敌人松懈时突然攻击,敌人就会被打得逃散,又为什么忧虑城小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背靠城墙打仗,军队适合用方的阵形、横列展开的阵形、密集的阵形和利于缓慢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牢不可破;觉得军阵牢不可破,就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背城而战的时候,就是要让士兵不感到恐惧才行。面向城墙打进攻战时,军队要用直的阵形、前尖后宽的阵形、稀疏的阵形和利于迅速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面临危境;觉得面临危境,就会拼死作战。面城而战的时候,就是要让士兵拼死作战才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时同人谈话,有一句话不符合常理,会引起惊愕猜忌。敌人用可疑的表现迷惑我们,反而安然处之不觉得奇怪,这就太鄙陋了。所以,聪明人看到敌人有不合常理的表现,一定谨慎观察,切勿盲动。可疑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使我们内心产生疑问,有疑问,就应进行谋划分析,这样就可以得知敌人的真实情况;另一种是故意用虚假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从而产生疑问,这时切不可被迷惑,那是敌人迷惑我们。因此,心里有疑问,要用分析谋划的方法来对付,看到敌人的可疑行动,要冷静观察来对付。敌人果真要有所行动,就不会让我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