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共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课件(共7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0:3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良知与悲悯·文学阅读与写作
第二单元
雷雨(节选)
第5课
课前知识铺垫
1.作者知识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潜江人,剧作家。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合称为“鲁郭茅,老巴曹”。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2.背景知识
曹禺在青少年时代目睹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的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他完成了处女作《雷雨》。曹禺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3.知识链接
(1)戏剧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戏剧术语:①冲突: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②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背着其他人物对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③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④舞台说明: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2)话剧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
著名的话剧有《雷雨》《日出》《屈原》《茶馆》等。
4.读准字音
(1)蘩漪(yī)
(2)窟窿(kū long)
(3)涔涔(cén)
(4)衬衣(chèn)
(5)樟木(zhāng)
(6)固执(zhí)
(7)卑鄙(bǐ)
(8)勾当(gòu)
(9)敲诈(zhà)
(10)江堤(dī)
(11)交涉(shè)
(12)规矩(ju)
一百年来,在中国上演过的话剧难以计数,但是,若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因为《雷雨》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同时,它从面世开始就成为最卖座的剧目,是国内演出次数最多的话剧,《雷雨》里塑造的一系列人物,蘩漪、周朴园等已成为世界话剧舞台的经典人物,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曹禺,走进《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
情境导入
课时1 分析剧情,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梳理剧情,把握各种人物冲突,理解矛盾冲突的根源。
2.赏析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活动一 梳理剧情,把握冲突
1.借助《雷雨》注释①,找出剧中的八位主要人物,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 
2.课文中出现了四种矛盾冲突,请根据下图说明冲突关系及性质。
答案 (1)冲突关系:①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爱情冲突;
②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冲突;
③周萍与鲁大海之间的兄弟冲突;
④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母子冲突。
(2)冲突性质:既是家庭冲突,又是阶级冲突。
活动二 赏析人物形象
3.剧本节选部分表现出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分析其性格特征。
答案 鲁侍萍是一个年轻时美丽多情,经历世事后善良、刚强、自尊、清醒的底层妇女。
①她年轻时美丽多情,和周朴园有过一段甜蜜的恋情,生下了两个儿子。
②善良: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就基本上让她相信了他的真情,她恨得不够彻底,这体现了她的善良。
③刚强、自尊:马上带走四凤、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撕碎、肯定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表现了她的刚强、自尊。
④清醒:她只想见她的大儿子周萍一面,却没想要认他;后来眼看着兄弟相斗,她情绪激动,心绪混乱,差点儿向周萍说明自己的身份,可还是控制住了自己。这些情节体现了她的清醒。
4.剧本节选部分表现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周朴园自私、虚伪、卑劣、残忍、冷酷、无情、奸诈、心狠手辣、老谋深算,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①冷酷、无情: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他和他的母亲在年三十晚上将侍萍和她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赶出家门。
②虚伪、自私:他一直用着当年侍萍用过的家具,摆着侍萍的旧照片,保留着侍萍关窗户的习惯,可是这种怀念是有限度的,他怀念的是当年温柔、贤惠且早已死去,不会对他有任何威胁的侍萍,并且恐怕这种怀念更多的是装模作样,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寻求良心上的安慰的需求,由此可见他的虚伪、自私。
③老谋深算:在处理工人罢工事件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对策,并开除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鲁大海。在和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动怒,保持着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老谋深算。
④心狠手辣、卑劣、残忍:从鲁大海所揭露的他的罪恶发家史来看,他心狠手辣,丧失人性,是一个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
5.作者塑造的鲁大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个形象的意义何在?
答案 (1)鲁大海是一个有骨气、英勇、刚强,缺乏斗争经验,具有坚定的立场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新生工人。
①缺乏斗争经验:同来的其他代表被收买,工人已复工,他对此一无所知,可见他和老奸巨猾的周朴园相比,缺乏斗争经验。
②立场坚定: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所施其技,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③英勇刚强:他义正辞严地拆穿了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罢工的阴谋,揭露了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
(2)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显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个形象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作用。
活动三 探究人性的复杂和悲剧原因
6.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答案 ①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怀恋。周朴园先娶了一位富家小姐,后又娶了蘩漪,他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所以,周朴园内心深处非常怀念自己的初恋——年轻貌美、温柔善良的侍萍。这是自然真实的感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周朴园用三十年的时间,在心里面描绘出了完美的侍萍形象并让这一“幻象”活在自己心中。
②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恋又是不能影响他自身利益的,所以这种爱是冷酷的。当侍萍奇迹般地站在他的面前时,周朴园害怕她的出现会使往日自己家欺辱她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进而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家庭,所以资产阶级的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恋回到现实的利害冲突中来。同时,他也很难接受自己心目中年轻貌美、温柔善良的侍萍变成现在这样又老又丑、历经沧桑的鲁妈。
7.试探究造成《雷雨》中人物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一是人物性格造成的悲剧,即悲剧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物性格导致的。周朴园受过资产阶级文明的熏陶,然而却处处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思想,专横和倔强是他性格的突出方面,他是造成周围人痛苦的根源,也给自己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苦痛。鲁侍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直是被动地接受事情发展的结果,因此造成了她的悲剧。
二是命运安排的悲剧。鲁侍萍始终没有摆脱掉和周家人相纠缠的命运,没能避免悲剧的结局。
三是社会造成的悲剧。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不公平的阶级社会里,剧中人物无论如何自救、抗争,都不过是一种徒劳无力的挣扎。
课时2 品味心理活动和潜台词,分析舞台说明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之下的心理活动以及潜台词,掌握舞台说明的作用。
活动一 品读语言,分析心理活动
1.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四次问到鲁侍萍的身份,每一次的用词和语气都各不相同,请分析其所揭示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填写下面的表格。
四次发问 人物的内心活动
“你——你贵姓?”
这是周朴园感到侍萍很奇怪后的第一次发问。这一问虽问得矜持,却将周朴园的复杂心绪和满腹疑问很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他想打听的事毕竟是不好贸然直说的事,他要斟酌询问,琢磨如何开口。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他因思索造成的声音的延长和时间的间歇。

四次发问 人物的内心活动
“你姓什么?”
这是侍萍以转述他人遭遇的口吻揭露周朴园三十多年前的丑恶行径,并以断然的口气否认他美化侍萍来为自己遮丑的说法之后,周朴园的第二次发问。这一发问,色厉而内荏,质问中流露出周朴园难以掩饰的惊惧与不安,因为假如对方真是侍萍的话,将对他的名誉构成威胁。

四次发问 人物的内心活动
“你是谁?”
这是侍萍说“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之后,周朴园的第三次发问。“你是谁”显然比前一句“你姓什么”更为严厉,是逼对方讲实话的责问。这一问,把周朴园的狐疑、惶恐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四次发问 人物的内心活动
“哦,你,你,你是——”
这是侍萍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周朴园的第四次发问。这是“已知”而“故问”。他既希望眼前的事是真的,又不愿相信它是真的,然而又不能不相信它是真的。这些复杂的感情交织、缠绕在一起,使他剪不断、理还乱,一时手足无措,连说话都结结巴巴了。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表明周朴园的内心已有答案,却不敢相信,在迟疑中等待对方印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二 读懂潜台词
2.潜台词是指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或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请结合文意,写出画横线的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人物语言 潜台词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要是小姐怎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你又何必如此虚伪?”

人物语言 潜台词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你是我的萍儿吗?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儿子吗?我是你的妈妈啊!”

活动三 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
3.剧本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有什么作用?
答案 剧本开头的舞台说明,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午饭后”;
二是照应标题“雷雨”,介绍雷雨来临前的天气特点,为下文雷雨的到来做铺垫;
三是营造舞台气氛,给剧情设置了一个阴沉、郁闷的背景,给人以压抑感,烘托了剧中主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全剧的悲剧色彩。
4.对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个动作应该如何理解?这一舞台说明对于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这是人物动作的说明,“很自然地”暗示她曾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有关窗的习惯。“慢慢地”暗示她心情痛苦,有矛盾。
(2)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从而引起下文周朴园“觉得她很奇怪”的反应和“你站一站”的对话,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剧本需要丰富的想象才能创作出来,如果只是给你人物、场景,你能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出有简短对话的短剧吗?
人物:流亡者、山里人
场景:边境小木屋
微任务
发挥想象创作短剧
答案 (示例)下面是法国剧作家特里斯旦·勃纳德1932年写的一出短剧,被誉为最短的戏剧。
流亡者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流亡者 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 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
练透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雷雨》运用“三一律”,让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在周公馆的一个夏日午后集中爆发。这场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的大“雷雨”,在今天读来依旧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②___________________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也让人洞悉了剧中人物的亲缘关系。这段剧情,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上至关重要: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造成的根源。《雷雨》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
1
2
3
4
5
6
7
9
10
8
用鲜活生动的剧本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即便是集中了大量反面性格特点的周朴园也不例外。他怀念记忆中的旧时恋人或许不假,但现实中他又虚伪自私、冷酷无情。痛苦悲愤、善良自尊的鲁侍萍认清周朴园的面目后,虽想尽快离开周公馆,可又忍不住要看看自己分别三十年的大儿子,但见到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她又极度失望、悲愤,以至差点儿失言,曹禺非常巧妙地运用语言转换,让鲁侍萍内心的痛苦与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可见作者在创作上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9
10
8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
2
3
4
5
6
7
9
10
8
答案 (示例)①振聋发聩 
②抽丝剥茧 
③匠心独运
1
2
3
4
5
6
7
9
10
第①处,结合前文“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分析,此处强调即使在今天,《雷雨》在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方面依旧有唤醒人们的力量,可填“振聋发聩”。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第②处,语境是说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一步步、细致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可填“抽丝剥茧”。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第③处,语境强调作者在创作上构思巧妙,可填“匠心独运”。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8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忍不住气,
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
1
2
3
4
5
6
7
9
10

8
1
2
3
4
5
6
7
9
10
C项和文中的破折号均表示解释说明。
A项表示话题转换或话题突变。
B项表示插说。
D项表示话语中断。
8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
2
3
4
5
6
7
9
10
答案 (示例)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既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是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8
1
2
3
4
5
6
7
9
10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虽是……也”关联词使用错误,由“因由”“根源”可知,后面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不是转折关系,所以应把“虽是……也”改为“既是……也是”;
二是“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造成的根源”句式杂糅,“导致……”与“……的根源”杂糅,且“导致”侧重于结果,“造成”侧重于起因,句中侧重原因,用“造成”更好,故应改为“也是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8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曹禺写出《雷雨》时才20多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阶段,而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不幸者”的遭遇,激起他的愤怒,引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愤懑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着,燃烧着。他不是读了《剧作法》之类的书,③_________________,也不是有着明确匡正社会的目的。
1
2
3
4
5
6
7
9
10
8
(示例)却创作出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而是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
在刻意编织故事
5.阅读下面三个观众对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与曹禺的《雷雨》的评论,给张艺谋提三点建议。(不超过50个字)
观众甲评论《满城尽带黄金甲》:有人说你们这是取了《雷雨》的糟粕,舍了精华。《雷雨》的精华是它的时代背景,糟粕就是它太像戏了。
观众乙评论《满城尽带黄金甲》:模仿《雷雨》而来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创作,而3分钟的精彩能否进化为120分钟的精彩,就要看巨人的肩膀能否托起一个坚实的故事。
观众丙评论《雷雨》:《雷雨》故事集中在24小时,戏剧冲突非常强烈。最重要的是《雷雨》有思想,是时代和个人性格的双重悲剧。
1
2
3
4
5
6
7
9
10
8
答案 (示例)①重现《雷雨》式的时代背景;
②戏剧故事情节必须充实有力;
③戏剧冲突要强烈分明,思想性强,凸显悲剧色彩。
1
2
3
4
5
6
7
9
10
8
6.请写出下列各例句中的言外之意。
(1)甲:你的外孙真聪明,好像还会弹钢琴?
乙:是的,她正准备考十级呢!
甲:不过孩子也够辛苦的,我有时晚上睡不着,十一二点钟还听到她练琴呢!
甲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9
10
孩子半夜弹琴影响我休息了。
8
(2)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的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停止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9
10
你在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了。(或者:时间应该放
8
在创作上,不应该放在卖画上。)
你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或者:我
为你演奏,你应该倾听。)
(4)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提起这支笔,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从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9
10
8
暗示中国连钢笔也生产不出来,有讽刺意味。
这支笔是侵朝美军败于中朝军民的见证物,暗示美
国记者不要狂妄。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北京人(节选)[注]
曹 禺
曾思懿 (提出正事)媳妇听说袁先生不几天就要走了,不知道愫妹妹的婚事爹觉得——
曾 皓 (摇头,轻蔑地)这个人,我看——(江泰早猜中他的心思,异常不满地由鼻孔“哼”了一声,曾皓回头望他一眼,气愤地立刻对那正要走开的愫方)好,愫方,你先别走。趁你在这儿,我们大家谈谈。
1
2
3
4
5
6
7
9
10
8
愫 方 我要给姨父煎药去。
江 泰 (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迭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
(愫方又勉强坐下。)
曾 皓 愫方,你觉得怎么样?
(愫方低头不语。)
曾 皓 愫方,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1
2
3
4
5
6
7
9
10
8
曾思懿 (连忙)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辜负姨父的好意。以后真是耽误了自己——
曾 皓 (也抢着说)思懿,你让她自己想想。这是她一辈子的事情,答应不答应都在她自己,(假笑)我们最好只做个参谋。愫方,你自己说,你以为如何?
江 泰 (忍不住)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第一人好,第二有学问,第三有进款,这,这自然是——
1
2
3
4
5
6
7
9
10
8
曾 皓 (带着那种“稍安勿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转对愫方焦急地)愫方,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女儿一样看,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么?——
曾思懿 (抢说)就是啊,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文清再也忍不下去,只好拔起脚就向书斋走。)
曾思懿 (斜睨着文清)咦,走什么?走什么?
(文清不顾由书斋小门下。)
曾 皓 文清怎么?
1
2
3
4
5
6
7
9
10
8
1
2
3
4
5
6
7
9
10
8
曾思懿 (冷笑)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回头对愫方又万分亲热地)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着你想。你就是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愫妹妹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曾 皓 (当然听出她话里的根苗,不等她说完)好了,好了,大奶奶,请你不要说这么一大堆好心话吧。(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曾皓转对愫方)那么愫方,你自己有个决定不?
曾思懿 (着急,对愫方)你说呀!
曾文彩 (听了半天,一直都在点头,突然也和蔼地)说吧,愫妹妹,你看——
江 泰 (猝然,对自己的妻)你少说话!
(文彩嘿然,愫方默默立起,低头向通大客厅的门走。)
曾 皓 愫方,你说话呀,小姐。你也说说你的意思呀。
愫 方 (摇头)我,我没有意思。(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曾 皓 唉,这种事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江 泰 (耐不下)你们要我说话不?
曾 皓 怎么?
1
2
3
4
5
6
7
9
10
8
江 泰 要我说,我就说。不要我说,我就走。
曾 皓 好,你说呀,你当然说说你的意见。
江 泰 (痛痛快快)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方为难,愫方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为什么——
曾思懿 欺负?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盛怒)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1
2
3
4
5
6
7
9
10
8
曾 皓 你——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我走了,这儿有封信,(把信硬塞在曾皓的膝上)你们拿去看吧。
曾文彩 江泰!
(江泰气呼呼地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有删改)
1
2
3
4
5
6
7
9
10
8
[注] 《北京人》以三十年代初的北平为背景,以曾家三代人为主人公,讲述了旧中国封建大家庭逐渐走向衰落的故事。曾皓是老太爷,年六十三。曾文清、曾思懿夫妇是曾皓的长子、长媳。曾文彩和江泰是曾皓的女儿、女婿。愫方是曾皓的姨侄女,父母早逝,来到曾家。
1
2
3
4
5
6
7
9
10
8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愫方父母双亡,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仍未出嫁,看人的脸色过日
子,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B.当别人征询愫方对自己婚事的意见时,她不是“低头不语”,就是说
“我没有意思”,这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并不急于出嫁。
C.曾文清“忍不下去”,拔起脚向书斋走,这时曾思懿冷笑一声:“大
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从中可以看出,愫方与曾文清之间有着某
种微妙的关系。
D.文中对愫方的着墨不多,但愫方温婉沉静、逆来顺受又固执倔强的性
格特征十分鲜明。
1
2
3
4
5
6
7
9
10

8
1
2
3
4
5
6
7
9
10
“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错。愫方的言行体现了她温顺谦恭的隐忍品质;从原文江泰的话中可以看出,曾家人对愫方并不十分友好,因此“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说法有误。
8
1
2
3
4
5
6
7
8
9
10
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舞台说明主要提示了戏剧环境,这就为剧情的展开提供了情境
氛围,为刻画人物提供了背景。
B.江泰那句“这药您还没有煎够”的反问,有着丰富的潜台词,提醒愫
方别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服侍老头子上了。
C.本文将戏剧冲突埋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叙写曾家众人为愫方嫁人之
事而争论,展示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复杂性格。
D.本文的语言具有个性化,且具有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人物语言不仅
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等,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文的舞台说明主要提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这既有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9.矛盾冲突对于戏剧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愫方的婚事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1
2
3
4
5
6
7
9
10
8
答案 ①江泰、曾思懿极力促成愫方和袁先生的婚事与曾皓希望把愫方留在身边,不愿意愫方嫁人的矛盾。
②曾皓、曾思懿等人的步步逼问与愫方的沉默隐忍之间的矛盾。
③曾皓、曾思懿对愫方的摧残折磨与江泰充满正义地鼓励愫方追求幸福之间的矛盾。
1
2
3
4
5
6
7
9
10
围绕愫方的婚事的冲突有:
①原文江泰说“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方为难……”,曾思懿说“是呀,愫妹妹……”“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你着想……”,据此可以看出江泰、曾思懿极力促成愫方和袁先生的婚事;曾皓说“愫方,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据此可以看出曾皓希望把愫方留在身边,不愿意愫方嫁人。由此概括出江泰、曾思懿极力促成愫方和袁先生的婚事与曾皓希望把愫方留在身边,不愿意愫方嫁人的矛盾。
8
1
2
3
4
5
6
7
9
10
②曾皓、曾思懿一直问愫方对自己婚姻大事的意见,如曾皓问“愫方,你觉得怎么样?”“愫方,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那么愫方,你自己有个决定不?”曾思懿说“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辜负姨父的好意”“(着急,对愫方)你说呀!”而愫方或者沉默,或者不愿多说。如“(摇头)我,我没有意思”“愫方低头不语”。由此概括出曾皓、曾思懿等人的步步逼问与愫方的沉默隐忍之间的矛盾。
8
1
2
3
4
5
6
7
9
10
③原文曾皓说“愫方,你自己觉得怎么样?……”“……愫方,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曾思懿说“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你就是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据此看出曾皓、曾思懿对愫方的摧残折磨;江泰说“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据此可以看出江泰鼓励愫方追求幸福。由此概括出曾皓、曾思懿对愫方的摧残折磨与江泰充满正义地鼓励愫方追求幸福之间的矛盾。
8
10.文中江泰后来说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情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江泰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
2
3
4
5
6
7
9
10
答案 (1)江泰对曾家人尤其是曾皓的虚伪、自私感到愤怒,他充满善意地希望愫方走出曾家,追求自己的幸福。
(2)从中可以看出江泰的直率、冲动暴躁、心怀正义等性格特点。
8
1
2
3
4
5
6
7
9
10
8
由江泰后来说的话“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方为难……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可以看出江泰的情感态度:对曾家人尤其是曾皓的虚伪、自私感到愤怒,他充满善意地希望愫方走出曾家,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可以看出江泰的性格特点:直率、冲动暴躁、心怀正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