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使命与抱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第五单元
(1)谏逐客书
第11课
课前知识铺垫
1.作者知识
(1)李斯(?—前208),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李斯早年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被秦王嬴政任命为客卿。他在嬴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六国后,李斯与王绾、冯劫尊秦王嬴政为皇帝,李斯被任命为丞相。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并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典籍,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的郡县制等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代表作有《谏逐客书》《狱中上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
(2)人物轶事——仓厕鼠叹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jié),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wǔ)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2.背景知识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为实现统一霸业,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此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于是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于是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3.知识链接——古代奏章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封事等。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文书。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文书。
章是臣子受皇帝封赠后,表谢恩的文书。
表是用来陈述正事、表达衷情的报告性文书。
封事是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以防有泄露,用皂囊封缄,故称。
4.名家评点
(1)文章用意庸,易起人厌,须出人意表,方为高手。如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己,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能打破此等关窍,下笔自惊世骇俗矣。——[明]归有光《文章指南》
(2)此先秦古书也。中间两三节,一反一复,一起一伏,略加转换几个字,而精神愈出,意思愈明,无限曲折变态。谁谓文章之妙不在虚字助辞乎?——[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
(3)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五
(4)何氏义门谓此文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前举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可谓道者。……何义门又谓汉以后文字不能如此驰骋。实则文章逐时代而迁移。李斯富于才,此篇为切己之事,故言之精切。实则仍是策士之词锋,不能不如此炫其神通以骇人也。
——[清]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三
5.读准字音
(1)缪公(mù)
(2)蹇叔(jiǎn)
(3)殷盛(yīn)
(4)鄢(yān)
(5)郢(yǐng)
(6)成皋(gāo)
(7)膏腴(yú)
(8)穰侯(rǎng)
(9)太阿(ē)
(10)纤离(xiān)
(11)灵鼍(tuó)
(12)外厩(jiù)
(13)傅玑(jī)
(14)珥(ěr)
(15)阿缟(gǎo)
(16)搏髀(bì)
(17)黔首(qián)
课时1 走进一篇改变历史走向的秦代公文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我们来猜一副对联:砌墓修城,残士毁文,多行暴政千夫指;并国设县,铸钱定制,一统神州万代功。这说的是谁呢?答案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暴政为人诟病,但他灭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这个功绩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统一天下前他也曾糊涂过。他听信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了一道驱逐六国客卿的命令。这时候,在面临君王糊涂、宗室大臣谋私的情况下,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那就是李斯。他在被驱逐的路上向皇帝上呈了一封奏疏,而这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谏逐客书》,来看看他是如何行文的。
情境导入
活动一 诵读正文,疏通文意
1.诵读全文,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并回答问题。
(第1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②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理解实词
①来( ) ②施( ) ③内( )
(2)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致,招揽
延续
同“纳”,接纳
秦孝公采用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生活因此
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
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那就会
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3)理解性填空
①《谏逐客书》中,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断语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所提观点振聋发聩。
②《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举例论证客卿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第2段)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②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③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理解实词
①服( ) ②娱( ) ③快( )
(2)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佩带
使……快乐
使……畅快
所以,凡用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这些,一
定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
现在录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
国的人就要离开,来秦国的客卿都要驱逐。
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声色、珠玉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
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3)理解性填空
①《谏逐客书》中,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谏逐客书》中,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秦者去
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以秦王之所好类比,直击“逐客”之过。
(第3段)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②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理解实词
①却( ) ②资( ) ③业( )
推辞,拒绝
资助,供给
使成就霸业
(2)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泰山不拒绝细小的沙土,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
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拒绝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现在却抛弃老百姓使他们去帮助敌国,拒绝外来的宾客使他们为其他
诸侯成就霸业,使得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止住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3)理解性填空
《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
细流
故能就其深
对比分析,驳“逐客”之策。
(第4段)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理解实词
①树怨( ) ②得( )
(2)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怨
实现
如今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减少本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力量,
在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在外部又与诸侯结下仇怨,(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实现的。
(3)理解性填空
《谏逐客书》中,指出驱逐客卿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逐客以资敌国
归结全文,“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损民以益仇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活动二 分析结构,掌握行文脉络
2.请从《谏逐客书》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横线处。
《谏逐客书》结构分析
①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语气谦和,措辞委婉,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不触怒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②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强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
名也。
③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外来之物、逐外来人才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理论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
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
不可得也。
3.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
逐客为过
纳客之利
重物轻人
逐客关系秦亡
活动三 掌握对称推断词义法
4.对称推断法是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之一,指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含义。这些对应的字词在词性上往往相同,在意义上往往相近(相同)或相反。
请运用这一方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思。
(1)强公室,杜私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跨海内、制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
(3)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公室”(王室)相对,指权贵大臣之家
与“制”同义,制服
与“有”同义,拥有
“让”同义,拒绝;“就”与“成”同义,成就
“择”与
附表: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遂散六国之从 同“纵”,合纵之策
河海不择细流 同“释”,舍弃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同“借”,借给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西、东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强 强公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蚕 蚕食诸侯 名词作状语,像蚕那样
娱、说 娱心意、说耳目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使……愉悦
业 却宾客以业诸侯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内、外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在外部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从 遂散六国之从 名词,同“纵”,合纵之策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动词,率领,带领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动词,听从,顺从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动词,跟从
樊哙从良坐 动词,依傍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介词,由,自
弟走从军阿姨死 动词,投身,参加
事 使之西面事秦 动词,侍奉
天下事有难易乎 名词,事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做事。前一“事”是动词,后一“事”是名词
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 名词,事故,变故
藉 藉寇兵而赍盗粮 动词,同“借”,借给
相与枕藉乎舟中 动词,垫着,重叠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动词,凭借,依靠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连词,如果,假如
4.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定语后置句 并国二十 “二十”是“国”的定语
举地千里 “千里”是“地”的定语
省略句 民以殷盛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课时2 有力的说理,高妙的劝谏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语言之“华”,掌握从多角度说理的技巧。
秦王嬴政在看过李斯的《谏逐客书》后,不仅收回逐客令,还召回离秦的客卿,更将李斯纳入麾下,可见此文的确有很强的说服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这篇改变历史走向的公文的说理技巧。
情境导入
活动一 寻找秦代宏文之“华词”
1.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对李斯的《谏逐客书》一文曾作这样的评价:“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词。”如何理解鲁迅讲的“华词”?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 (1)“华词”指行文铺张扬厉,气势酣畅。
(2)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铺陈变化多端。铺陈主要体现为使用大量的典例事实,变化多端表现为角度的变化、句式的变化和用词的变化。
作者一口气铺陈了四位君王重用客卿的事实,丝毫没有重复之感。作者在铺陈时所取事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写缪公用客卿,重在广纳人才;写孝公用客卿,重在变法治国;写惠王用客卿,重在四面扩张;写昭王用客卿,重在打击豪门。其实这四位君王重用客卿,富国强兵,对外扩张,有许多共同点,作者避同取异,变化角度,既显示了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重复。
作者罗列大量珍宝、美色、音乐,句意相同,但在句式上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乃至七言、八言,灵活自然。时而长句,时而短句,时而奇数句,时而偶数句。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错落之美。
写缪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避免重复,各有原因:由余本为戎之重臣,因为穆公巧用离间计才收为客卿,故用智取的“取”;百里奚原本是入秦的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后逃回楚国宛地,穆公得知后,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故用“得”;蹇叔是由百里奚推荐,穆公用厚礼迎接入秦的,故用“迎”;丕豹、公孙支是自己从晋国逃到秦国的,所以用“来”。还有写惠王四面扩张,用“拔”“并”
“收”“取”“包”“制”“据”“割”。写昭王打击豪门,用“废”
“逐”“强”“杜”“蚕食”五个动词,同中有变。写秦王获取珍宝,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
②大量使用排比句。用一连串的排比描写秦宫的珍宝,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等等,还有“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活动二 把握文章的切入点和论证方法
2.参考下面的评价和本文具体内容,分析文章的立场、切入点是什么。
(此文)妙在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
答案 本文的立场是站在秦王和秦国的利益这一方,未有只言片语论及“逐客”对于“客”的危害与不公;开头列举秦国四代君王,都是借助客卿的力量励精图治、强大国家,嬴政“逐客”,是开历史的倒车,有违祖宗的英明之举。
3.参考下面的评价和本文具体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1)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李涂《文章精义》
(2)何氏义门谓此文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前举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可谓道者。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三
答案 本文的论证方法有正反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对比,其中有古与今的对比,物与人的对比,利与弊的对比;同时又以物比人,以小见大,类比假设,运用丰富的论证技巧使文章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活动三 整体概括文章的高明之处
4.高明的劝说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还要做到知己知彼。李斯这篇文章劝谏之辞的高明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①设身处地,抓住“秦王之所大欲”。全篇七八百余言,李斯只字不提个人荣辱进退,避免身份的敏感性;而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融入秦国的统一大业之中,完全站在秦国的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陈述,使秦王易于产生共鸣。他始终站在是否有利于一统天下的高度上阐发议论,把每个层次的落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利害关系上,“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则可能亡国”。这就抓住了秦王的心,击中了要害。
②道古论今,选例典型。文章第一段是回顾历史,也就是道古;第二段是剖析眼前,也就是论今;第三段是展望将来。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道古”是借鉴历史,“论今”是解释是非,“展望”是家国命运。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
所选事例是被说服者最接近、最熟悉的。秦国历史上的国君有很多,为什么只选了四位呢?因为这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功业方面是最突出的。在物与人的对比中,选用的也是秦王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事例的典型性、重要性,大大强化了说理的根据和分量。
③正反论证,利害并举,对比强烈。正面论说,主要是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论,主要是突出逐客之害。纳客与逐客,利害两相对照,是非就更明显,利害就更清楚。第三段先正面论证昔日“五帝三王”“不却众庶”,结果无敌天下,从正面启发,这是动之以利;接着论说如今“秦王逐客”,实际上是“藉寇兵而赍盗粮”,从反面启发,晓之以害。
④结构严谨,语言恣肆。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铺陈手法的运用和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使用。如第二、三段都铺陈、排比了大量事实,读之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这不仅使文章论据充实,而且使人感到理直气壮,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学习古文的意义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学古以促今。由古代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今天用以关照自身不再走弯路,不犯同样的错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新时代,《谏逐客书》的哪些内容和价值能让我们观照自身,获得启示?
微任务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谏逐客书》?
答案 ①《谏逐客书》一文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警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发展,助力国家进一步发展。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绝对稀缺的资源。人才的多寡、优劣,往往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举例而言,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于敏等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和升级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使我国今日有了立足世界的根本安全保障,对我国的强盛功不可没。可见,人才对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的许多教育现象,如“填鸭式”教育、恶性内卷等,似乎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深度化的人才需求,也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②《谏逐客书》背后的历史同样给予我们启示。这段历史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文字力量之宏伟,可以力挽狂澜,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李斯在身处被逐之列、穷途末路的境况下,仅凭《谏逐客书》一文便扭转乾坤,以一己之力完全改变了秦国对外来人才的政策。文字既有如此宏大的力量,我们又怎能不善加利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当代青年学习语文的现实意义:进,可以为生民请命、护佑天下寒士;退,不失以笔为剑、捍卫个人权益。由此可见,当代青年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谏逐客书》体现的精神支持激励着我们。李斯的行为体现了抗争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当今世界,我国发展虽然已克服了重重险阻,但技术封锁、经济排挤等阻力依然不容忽视。当代青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则必须拥有坚定不移的抗争精神。
练透
一、课内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招致,招揽
B.至今治强 治:治理
C.弹筝搏髀 搏:击打,拍打
D.故能就其深 就:成就
1
2
3
4
5
6
7
8
9
10
√
治:社会安定。
11
12
13
2.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公室,杜私门 杜:堵塞,封闭
B.功施到今 施:施加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让:辞让,拒绝
D.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傅:附着,加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施:延续。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遂散六国之从
B.河海不择细流
C.藉寇兵而赍盗粮
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A项“从”同“纵”。
B项“择”同“释”。
C项“藉”同“借”。
4.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西取由余于戎
A.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B.故能明其德
C.蚕食诸侯 D.却宾客以业诸侯
1
2
3
4
5
6
7
8
9
10
C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像蚕那样。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畅快。
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彰明。
D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
11
12
13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斯《谏逐客书》中,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斯《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王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臣闻
窃以为过矣
吏议逐客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以炫耀其(1)____________。其后,秦始皇又数次前往东方和南方地区巡游,每到一个地方,便祭祀名山,刻石竖碑,为其歌功颂德。后人将这些刻石碑文统称为秦刻石。这些刻石均由丞相李斯采用小篆书写,字体潇洒优雅,备受赞赏。秦朝的这些刻石碑,虽然今天大都已被毁坏湮没,难窥全貌,却是书法与石刻艺术上的一项辉煌壮举,对推动石刻碑碣风雅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西汉时期,物产丰富,国力鼎盛,有力地促进了西汉书法艺术的发展。①“秦篆”这时已为“汉隶”所取代,“汉隶”成为流行全国的书法字体。
②汉隶灵气飞动,形态优美,风格多样,情趣盎然。西汉留下的石刻不多,目前所知,主要有③《鲁孝王泮池刻石》、《群臣上寿刻石》、《麃孝禹刻石》等。
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出现了(2)_________的碑刻,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有170余种,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真可谓蔚为大观。东汉碑刻,种类繁多。④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碑、碣、墓志、摩崖石刻、石经等数种。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表现了汉代石刻艺术的(3)____________,各臻其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示例)(1)文治武功(丰功伟绩)
(2)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3)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多姿多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处,根据前文“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可知,此处形容秦始皇刻石于泰山的目的是夸耀他的功绩,因此可填“文治武功”或“丰功伟绩”。文治武功: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第(2)处,根据“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和“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有170余种”可知,此处强调东汉石刻的数量很多,因此可填“不计其数”或“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3)处,根据“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可知,此处表现东汉石刻艺术多种多样,很丰富。因此可填“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等。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多姿多彩: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秦篆”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与句中“汉隶”的引号作用
相同。
B.第②处,逗号使用正确,因为多个短语作谓语,谓语之间要使用逗号。
C.第③处,书名号之间的顿号使用正确,因为刻石属并列关系,要用顿
号隔开。
D.第④处,逗号应改为冒号,冒号用在总结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项书名号之间不加标点符号。
D项不应改为冒号,该句子与下面句子是承接关系,用逗号是正确的。
8.请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为“秦刻石”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示例)秦刻石是指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书写的为其歌功颂德的刻石碑文。
三、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文本二: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①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②。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节选自姚鼐《李斯论》,有删改)
[注] ①逆探:猜度试探。逆,猜测。②侈君张吾之宠:侈君,残暴放纵的君主;扩吾之宠,增加国君对他的宠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文本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苏子瞻谓李斯A以荀卿之学B乱天下C是D不然E秦之乱F天下之法G无待于李斯H斯亦未尝I以其学事秦。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
√
句意: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
√
10.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为异说而不让”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两句中的“让”字含义不同。
B.“此亦必有所恃者矣”与成语“有恃无恐”中的“恃”字含义相同。
C.“一用商鞅成法而已”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两句中的“一”字含义不同。
D.“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与“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两句中的“厌”字含义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A项谦让/责备。
B项均为“依仗”。
C项全部/数量词“一”。
D项均为“满足”。
11
12
13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父亲的杀人行径,必然会对儿子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乃至
一定会去抢劫;同理可证,李斯的言行是受到了荀子“高谈异论”的
影响。
B.虽然对李斯乱天下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轼和姚鼐持不同的观点,
但是关于李斯执政时期犯下巨大的错误,二人的看法是基本相同的。
C.姚鼐认为商鞅变法贻害秦国,乃至二世而亡;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
“述先王而颂言儒效”,也就是独尊儒家学说才能获得治世的要领。
D.苏轼从对荀子的考查,得出李斯施政弊端的源流关联和师承影响的结
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辩证性,但完全归咎于此,还是有失偏颇。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姚鼐认为商鞅变法贻害秦国,乃至二世而亡”错,文本二中说的是“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意思是“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并没有说商鞅变法导致“二世而亡”,对商鞅变法的消极作用分析不准确;“独尊儒家学说”错,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
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得分点:“历诋”,骂尽,尽数毁谤他人;“是”,以为是,认为正确;“以为”,认为;“法”,效法)
(2)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但苏轼认为李斯为害天下、罪行推及荀卿,不也是差得太远了
吗?(得分点:“以”,认为;“及于”,推及;“不亦远乎”,反问句式,不也是差得太远了吗)
13.姚鼐不同意苏轼关于“李斯用荀子的学说祸乱天下”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姚鼐不同意的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①秦的变法源于商鞅,不是李斯。
②李斯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但不是关键,也不是必不可缺;没有李斯,秦始皇也会沿着法家路线继续下去。
③李斯在秦国所为是继续商鞅之学而已,非荀子之学,与荀子无关。
④李斯所为,更多的是“趋时附势”,没有原则,更谈不上实践某个学说。
⑤一个人作恶和师承没有必然的关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文本二:
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
在秦国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做而不满足。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便习以为常,不知其弊了。李斯猜测试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去掉夏、商、周三个朝代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经》《尚书》,坑杀有学问的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啊,不过趋于现实的主子罢了。假若他经历的正好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中出来,这不是因为他要做仁爱之事,也是因为他趋于现实的主子罢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荀子称颂先王并且赞扬儒学治世的功效,虽然其中有所偏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但苏轼认为李斯为害天下、罪行推及荀卿,不也是 差得太远了吗?实行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商鞅;舍弃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李斯。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他的国君的隐情,一切全部从满足君王的喜好做事的人,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啊!是最可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