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1: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中华文明之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第一单元
(2)齐桓晋文之事
第1课
课前知识铺垫
1.作者知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功夫,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中。全书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到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2.孟子的基本思想
(1)民本: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的观点,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就是民心。
(2)仁政: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养民,一要制民之产,二要休养生息;教民,即教化百姓,明人伦。
(3)王道: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的“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仁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是先秦时代与“霸道”相对的概念。“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诸侯国国君大多认为凡事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可取得胜利。
(4)性善: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3.背景知识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场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阐发了他“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4.读准字音
(1)胡龁(hé)
(2)衅钟(xìn)
(3)觳觫(hú sù)
(4)褊小(biǎn)
(5)忖度(cǔn duó)
(6)挟太山(xié)
(7)便嬖(pián bì)
(8)莅中国(lì)
(9)放辟(pì)
(10)彘(zhì)
(11)庠序(xiánɡ)
(12)孝悌(tì)
古往今来,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或者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安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或者为了自己的同胞能享受自由、平等、民主的权利而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或者为了国家的和平独立敢于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他们无一不是用切实的行动甚至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他们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光辉的业绩如同漆黑的历史航程上的一座座耀眼的灯塔,引领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齐桓晋文之事》,跟着孟子俯瞰那个时代的家国天下。
情境导入
课时1 掌握文言知识,理“保民”“推恩”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课文前半部分中的文言知识,理解“保民”“推恩”的具体内容。
活动一 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1.通读全文,梳理内容、结构,补写出右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保民而王
以羊易牛
辟土地,朝秦楚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活动二 解释重点字词,强化翻译的准确度
阅读课文“齐宣王问曰……王请度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思。
(1)无以,则王乎:__________
(2)彼恶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_____________
(4)则牛羊何择焉:________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__________
(6)有复于王者曰:_______
(7)挟太山以超北海:_______
不得已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痛惜,哀怜
区别
理所当然
禀报
跃过
3.指出下列句子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并予以订正。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译文: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大王看见了,问道:“牛怎么了?”
答案 “牛何之”应译为“牛到哪里去”。“之”是动词,“到、往”之意。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译文:我不忍心看它恐惧战栗的样子,如果没有罪却走向受死的地方。
答案 “若”应解释为“这样”,而不是“如果”。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译文:大王不要奇怪于百姓认为您是仁爱的。
答案 “爱”在此处应解释为“吝啬”。另外,这句话是状语后置句,应按现代汉语习惯译为“大王您不要对百姓以为您吝啬感到奇怪”。
(4)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译文:大王如果隐藏它没有罪过而到了受死的地方,那么牛和羊怎么选择呢?
答案 “隐”应解释为“痛惜,哀怜”;“择”应解释为“区别”,“何择”应译为“有什么区别”。
(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译文:我就做了,反而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
答案 “乃”应解释为“这样”,“反而”应解释为“回头再”。
4.对课文中“为长者折枝”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所见不一。江希张《四书白话解说》说:“枝,是树枝;折,是折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枝,同肢。折肢指按摩。”李观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说:“‘折枝’一说是折花木之枝,又一说是躬身行礼。”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为合理?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把“折枝”解释为“折取树枝”“按摩肢体”“躬身行礼”,共同点都是以“折枝”与“挟太山以超北海”对举,表示一件不费劲儿的事。若解释为“折取树枝”,就与“为长者”难以挂钩,似乎这一行为更像是为孩子的。而解释为“按摩肢体”也不甚恰当,因为“按摩肢体”也不是轻易而为的事;另外,长者也未必就是老者,长者可指德行高尚的人,未必就需要按摩肢体。而解释为“躬身(弯腰)行礼”比较妥当,因为“躬身行礼”确实是一件“易事”。这个解释合乎一般事理,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当时正是儒家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候,孟子四处奔走,呼吁实行“礼”“仁”“义”,此处孟子说的“折枝”,自然应该是“躬身行礼”。
活动三 理解分析“以羊易牛”和“引用”目的
5.下列对“以羊易牛衅钟”事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
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一样,故而产生不忍之心,故用羊替牛衅钟。
B.齐国百姓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啬,因为牛比羊更值钱,
所以才换成一只羊。
C.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
于齐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他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
小的不同。
D.孟子用这则事例劝谏,是担心自己说话不慎而惹怒齐宣王,所以从日
常生活的小故事谈起。

“担心自己说话不慎而惹怒齐宣王”错。孟子其实是为了拉近自己与齐宣王的心理距离,为下文说服齐宣王做铺垫。
6.孟子引用“为长者折枝”的事例与《诗经》中的一段话,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①孟子引用“为长者折枝”这一事例,旨在说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之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
②引用《诗经》中的一段话,旨在说明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好国家。
课时2 掌握文言知识,理解“仁政”理想
学习目标
掌握文章后半部分中的文言知识,理解孟子的“仁政”理想。
活动一 疏通文意,解释重点字词
1.阅读课文“抑王兴甲兵……孰能御之”内容,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思。
(1)抑王兴甲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_____________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_______
(5)殆有甚焉:_____________
(6)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结怨 痛快
绚丽的颜色。采,同“彩”
统治
恐怕,可能
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
憎恨 奔走求告
2.阅读课文最后两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思。
(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罔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____________
(4)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_______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___________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明事理,糊涂 达到这一步
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规定 养活
容易
足 讲求
作动词,慎重,重视 申诫,告诫 
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活动二 理解内容,分析孟子思路,理解“理想社会”
3.齐宣王为什么没有被“推恩”的说法彻底说服?孟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进一步推行“仁政”?
答案 (1)因为齐宣王心中有称霸天下的企图。
(2)孟子先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最后,又采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美梦。
4.孟子政治主张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这种理想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答案 (1)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苦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社会。
(2)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他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征战,“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这种水深火热的环境里。孟子主张保护人民,推行仁政,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附表: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王说,曰:…… 同“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 同“肢”,肢体
刑于寡妻 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同“盍”,何不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同“途”,道路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斑”。“斑白”,头发花白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所以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以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至于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妻子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中国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而 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接着就。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远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不接近
老、幼 老吾老……;幼吾幼…… 形容词作动词,老,敬爱;幼,爱护
权 权,然后知轻重 名词作动词,称量
兴、危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使动用法,兴,使……兴起;危,使……处于险境
肥甘、轻暖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形容词作名词,肥甘,指美味的食物;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
朝 朝秦楚 使动用法,使……朝见
服 以一服八 使动用法,使……臣服
刑 然后从而刑之 名词作动词,处罚
树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
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
4.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度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动词,揣测
度,然后知长短 动词,丈量
王请度之 动词,考虑
关山度若飞 动词,越过
崔九堂前几度闻 量词,次
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名词,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形容词,明白地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形容词,明智,贤明
刑 刑于寡妻 同“型”,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刑不上大夫 名词,刑罚
御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动词,阻挡
以御于家邦 动词,治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驾着、乘着
辟 欲辟土地,朝秦楚 动词,开辟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形容词,不正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避”,动词,躲避
复辟 名词,君主,国君
及 今恩足以及禽兽 动词,涉及,推及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动词,等,等到
徐公何能及君也 动词,比得上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动词,至,到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诸 不识有诸 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形容词,众多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乃”表判断
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于是”是“快”的状语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是“申”的状语
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 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 “之”分别是“御”“有”的宾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夫子之谓也/一羽之不举 “之”作提宾标志,将宾语“夫子”“一羽”提至动词“谓”
“举”前
课时3 取譬设喻妙劝导,分析孟子论辩技巧
学习目标
1.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
2.探究孟子的说理技巧。
活动一 探究说理技巧
1.对于齐桓、晋文之事,《论语》及《孟子》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可见孟子是知道的。但在本文中,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答案 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所以,他避实就虚,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这样是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接下来,他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和自己讨论如何“行王道”的话题。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已对孟子比较信服,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案 孟子运用欲擒故纵法,拉近了他与齐宣王的距离。在孟子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后,齐宣王饶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知道,齐宣王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不是“保民”。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好感,大大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活动二 掌握论证方法、特点
3.本文中,孟子善用比喻、类比和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 (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如,以“举一羽”“见舆薪”比喻保民,以此来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又如,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来解释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
(2)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如: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从而指出齐宣王不行仁政,实是“不为”而非“不能”;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活动三 归纳概括孟子的论辩艺术
4.根据示例,对照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孟子的论辩艺术 以婉言转之 不谈霸道,说王道
以趣言挑之 以牛易羊,挑起兴趣
① 有仁道之心,获得信任
② 行仁政,易如折枝
以危言醒之 ③
以美言诱之 ④
以直言昭之 王道之术:养民、富民、教民
以美言赞之
以易言激之
行霸道,后必有灾
发政施仁,孰能御之
下面春秋战国时期五子的思想主张,你最欣赏哪一种?请阐述原因,要求使用不少于一种论证方法,不少于100字。
孔子: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孟子:民贵君轻。国君要时刻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祚长久;如果国君失去民心,国家就会灭亡。
老子:无为而治。在政治上,要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如果过分地“为”则极可能物极必反。
微任务
“春秋战国五子”思想中,你最欣赏哪一种?
庄子:道法自然。孔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墨子:兼爱。天下混乱都是由不相爱造成的,只有人们兼相爱,天下才会太平和谐。
答案 (示例)我最欣赏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存亡,主要取决于统治集团是否贤明。他认为只有统治集团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的德政;反之,实行暴政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丧失政权。所以,他对于商汤伐桀、周武伐纣给予肯定,认为“德丧”是夏桀、商纣失去天下的根本。同样,对于春秋时期频频混战、权力倾轧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希望通过对西周社会制度的“改良”开辟出一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线。
练透
一、课内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长久
1
2
3
4
5
6
7
8
9
10

“超”在这里是“跃过”的意思。
11
12
2.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喜爱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莅临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陷害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疾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A项爱:吝惜,舍不得。
B项莅:统治。
D项疾:憎恨。

11
12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A.
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
B.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C.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项均为副词,相当于“本来”。
B项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可译为“而”。
C项介词,对/介词,引出对象。
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表递进关系。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用“臣
未之闻也”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把行霸道之事撇开而转入谈论行王道之事。
B.老百姓看到齐宣王“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
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C.孟子用启发的方式解决了齐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因此他对孟子说的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话表示衷心悦服,从“于我心有戚戚焉”可以看
出齐宣王的内心有所触动。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有施
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这些比喻十分精当生动,体现了孟
子长于比喻的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并非孟子所说。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了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①_________。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在自己致力于②____________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不为统治者接受的时候,并不改变初衷,③____________,而是遵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原则。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的榜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孟子明确表示生存和道义,都是可贵的,但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则“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成为烛照中华民族奋然前行的心灵力量。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坚持真理,不“卖论取官”,便是在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④____________下的结果。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大丈夫”气节的思想,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示例)①苟且偷生 
②河清海晏 
③曲意逢迎 
④潜移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①处,根据语境“牺牲自己的生命”,可填“苟且偷生”。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强调没有尊严地活着。
第②处,语境修饰的是“治国平天下方略”,可填“河清海晏”。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
第③处,根据语境中的“改变初衷”,可填“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第④处,语境中句子的主语是“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可填“潜移默化”。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示例)因而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的榜样。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语序不当,错把定语当作状语,应将“广泛”放在“人们”的后面;
二是“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结构混乱,“坚持……”“以……为追求”两个句式杂糅。
1
2
3
4
5
6
7
8
9
10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不仅坚守气节,而且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
立地的精神
B.这种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坚守气节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C.这种坚守气节,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D.这种不仅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而且坚守气节的顶天
立地的精神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坚守气节”的具体表现,两者不存在递进关系,排除A、D两项。
“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具体表述,应放在前面;“坚守气节”是概括升华,应放在后面,排除C项。故选B。
三、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本二: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以上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晋A国B天下C莫强焉D叟之E所F知也G及寡H人之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句意: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



9.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愿安承教”中的“承”,与姚鼐《登泰山记》中“下有红光动
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的“承”字含义相同。
B.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例如《淮南子·天文训》:“天圆
地方,道在中央。”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王往而征之”的“征”指“讨伐”,与《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的“征”含义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项含义不同,前者是敬辞,“受到,蒙受”之意;后者是“托着,承载”之意。
D项“从此替爷征”中“征”是“出发、出征”之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二均运用了比喻论证,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
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文本一、二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
子的仁政思想: 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
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对话时,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
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等行为,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强民富。
D.从文本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
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的思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错,孟子没有提及为战死者报仇。
11
12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
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果真如此,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那盛大的水势谁
能阻挡得住呢?
12.孔子和孟子的治国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文本一中表现得稍有不同。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简要概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孔子强调“礼治”“为国以礼”;孟子强调“仁政”,希望君主“施仁政于民”。前者侧重“礼”,后者侧重“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开始用木偶土偶殉葬的人,大概会没有后代吧?’这是因为木偶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用木偶土偶殉葬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的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身披坚硬盔甲、手执锐利刀枪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本二: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们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又问)‘谁能统一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大王又问)‘谁会来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萎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果真如此,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那盛大的水势谁能阻挡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