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梦幻曲》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德国作曲家舒曼在1847-1848年间创作的一部名为《童年情景》的钢琴套曲,套曲共有十三首曲子,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根据作曲家的要求,十三首小曲要连续演奏。但是人们却常常将第七首《梦幻曲》作为独立的乐曲来演奏或欣赏。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美,和声淳朴厚实,听起来令人神往。它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连绵起伏的旋律,浸透着温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梦幻曲》,加深对大提琴的认识,尤其是大提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乐曲结构。
2、通过欣赏,能表达出乐曲的音乐情景,用简单的动作表现乐曲起伏变化的旋律特点,并能哼唱主题旋律,用自制吸管膜笛吹奏主题旋律。
3、让学生在发现、体验、创造、合作中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梦幻曲》,通过感受、体验等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对大提琴的认识,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富于个性的表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光盘、自制吸管膜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 2 3 4 |5 - |
同学 们 好
5 i 5|5 i 5|5 4 3 2 |1 -||
老师 好 老师 好 老师 您 好
[设计意图:用歌声问好,烘托音乐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音乐家,他要为我们演奏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安静地聆听。
1、初听乐曲:
师:请你聆听这段音乐,你觉得音乐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如果用一幅图片来表现,你觉得哪一幅更合适呢?(教师出示两幅图片)
生:连贯的,有悲伤的感觉,我觉得夜晚的图片更符合音乐的情绪。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准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乐谱吧(大屏幕出示乐谱),通过乐谱,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同学说得没错,乐谱中有很多的连线,使音乐听起来更加连贯了,那么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觉得音乐听起来有点悲伤呢?
2、再听乐曲
师:其实这和演奏乐器的音色有关系,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你能听出这低沉、浑厚的声音来自哪件乐器吗?
生:大提琴。
师:在之前的音乐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弦乐四重奏这种室内乐组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弦乐家族中的一位成员——大提琴,大提琴是西洋乐器,在提琴家族中属于中低音乐器,分为琴头、琴颈、琴身、琴弦、琴弓等,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浑厚丰满。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使得后面的教学过程更加顺利。]
三、分段聆听
聆听A乐段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是来自德国作曲家舒曼所写的梦幻曲,接下来我们来聆听A乐段,你觉得音乐的情绪是如何的?你能把老师没有填出的空补充完整吗?
生:慢速,抒情、深沉的情绪
师:你的感觉和老师是一样的,我也觉得这一乐段情绪是抒情和深沉的,而且还给人安静的感觉,同学们在聆听这段音乐时是不是变得安静啦,学会安静的聆听音乐是很好的欣赏习惯,也会让我们的聆听更高效。
师:如此优美的旋律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请同学们跟着钢琴用U来模唱主题旋律吧。
生:跟琴模唱旋律。
[设计意图:在整段聆听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A乐段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抒情、深沉的情绪。]
聆听B乐段
1、师:音乐进入到了B乐段,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觉得这段音乐有变化吗?
生1:我觉得音乐的情绪好像变得有些忧郁、暗淡,好像旋律也有变化,和A乐段不一样。
生2:我觉得B乐段和A乐段是相似的,节奏、速度都差不多,依然是很慢很抒情的。
师: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呢?请同学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模唱旋律来寻找答案吧。
2、再次聆听B乐段
师:通过模唱和聆听音乐,你会发现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没有错,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第一位同学发现音的高低有了变化,使音乐有了不同的色彩,以此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位同学则是发现音的速度、节奏和A乐段相似,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我们可以说B乐段是在主题A乐段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发展的,仅凭老师的语言,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那就请你和老师一起用身体来表现吧。
生:边听音乐边和老师一起做声势训练。
[设计意图:B乐段与A乐段对比聆听,并进行声势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B乐段是在主题A乐段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发展。]
(三)聆听A1乐段
师:让我们继续往下听,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接下来这一乐段是更像A乐段还是B乐段呢?
生:更像A乐段
师:这位同学说更像A乐段,那到底像不像呢?我们还是从乐谱中来寻找答案,请同学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关注旋律线来揭晓答案吧。(大屏幕出示旋律线)
师:通过大屏幕,我们发现这一乐段果然和A乐段很相似,只是结尾有些不同,这一乐段给人结束的感觉更加强烈了,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一乐段叫做A1乐段。A1乐段是主题A乐段基础上的变化和再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渗透在乐曲中的诗情画意。
师:这首梦幻曲一共有三个乐段,A乐段是主题,B乐段是主题乐段的变化和发展,使音乐有了不同的色彩,A1乐段是主题乐段的变化和再现,这种根据主题乐段变化、发展和再现的音乐结构就叫做三段体结构。
[设计意图:A乐段与A1乐段的旋律进行对比聆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A1乐段是主题乐段的变化和再现。]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鲍里斯拉夫现场演奏的A1乐段。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世界顶级大提琴演奏家鲍里斯拉夫现场演奏的A1乐段,请大家感受大提琴低沉、丰满的音色,大家看,伴奏乐器也从钢琴换成了管风琴。
生:学生欣赏
2、自制乐器演奏主题乐段——学生体验自制乐器演奏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美妙的音乐,这就需要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索身边美妙的声音,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吸管膜笛拿出来,我们来一起演奏今天学习的乐曲主题旋律吧。
生:用自制吸管膜笛演奏主题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发现、体验、创造、合作中提升音乐素养。]
五、教师小结
这首梦幻曲选自舒曼的一部钢琴套曲《童年情景》钢琴套曲,套曲共有十三首曲子,《梦幻曲》是第七首,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希望你们可以珍惜自己现在的时光,给自己的童年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梦幻曲
A乐段 B乐段 A1乐段
主题乐段 变化、发展 变化、再现
三段体结构
课后反思: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为一部名为《童年情景》创作的钢琴套曲。套曲共有13首曲子,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美,和声纯朴厚实,听起来令人神往。聆听此曲使人感受到渗透在曲中的诗情画意,把人们带入了美妙的梦幻世界,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加入了声势训练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美妙的声音,用自制吸管膜笛,在课堂中进行体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乐曲主题,而且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足之处:在学生进行声势训练时,形式单一,学生缺少表现乐曲的欲望,教师应以多种形式进行声势训练,如:按照座位分组表演、按照男女生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要多给同学到前面表演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在良好的音乐课堂中进行学习,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