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6 20: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1931年日军发起侵华战争,中华儿女经历14年抗日战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颂歌。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开展毁灭性大扫荡,7连奉命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撤离时,留下6班后卫阻击。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狼牙山五壮士,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波三折
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壮士呢?文章中对这五位壮士有两种称呼,一种是战士,一种是壮士。什么时候是以战士的形象来描写的,什么时候又是以壮士的身份出现的呢?在接受任务和完成掩护任务的时候,还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他们完成任务了么,表现除了英勇奋战的精神。在顶峰歼敌这部分,为组织争取争取时间,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部分描写中称为壮士。他们又完成了任务么?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精神。
两次任务,这两次任务的分界线是什么呢。这样几句话,却是一个选择,可以选择什么呢。这个选择非比寻常可以说是生与死的选择。
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七连六班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读读,读出什么感受?有一个词语形容面临选择时无比坚定的态度,斩钉截铁一词体现了立场的坚定!有一个字一字千金,表现了班长马宝玉果断的决策!走。还有一句话,写出了一整个集体的团结与力量。
有这样一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是牺牲却义无反顾。一个走,一个跟融入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魄!读,读出他们的无所畏惧的精神!这样一个集体让你们震撼了么?接下来我们仔细从他们的两次完成任务中,去研究作者则样写出他们的英勇,怎样写出他们的敢于牺牲的精神的?
第一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写出五位战士为了完成掩护任务,英勇奋战的特点。
这里一共写了几个人物?详细地把5个战士的名字深深镌刻在文字里。这样写让读者明确五位战士是谁。五位战士作战方式一样么?从几个动词又写出了他们神态各异。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相互调换么?每个人的特点要符合他们身份,这样写表现了真实性!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段描写的特点。逐一刻画!全面描写!
第二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3、4、5、6自然大UN,体会作者怎样写出五位壮士为了完成争取时间这个任务,而敢于牺牲的特点的。
我们来看这样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敌人溃不成军的语句。
老师这样出示你能发现什么?许多,不少、纷纷、敌群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敌人伤亡惨重。如果,只看这几句话,你能猜猜这次战斗中敌我的力量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比例?敌弱我强、至少势均力敌。但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击退敌人的我方,仅仅有5个人。在这里面没有一处直接形容五壮士敢于牺牲,但是却从其他人身上的反应,感受到了他们呢的英勇、无畏。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烘托。
在第4段中,重点为我们介绍了哪一个人物!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入手进行人物刻画的呢?通过多方面动作、语言来进行刻画的。写出了马宝玉英勇杀敌的精神。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 在这里只写了马宝玉的高大光辉的形象,是吧。其他人没有介绍,如果另外四位壮士也像这样细致刻画一番好不好呢?这样写能够突出重点,即使不说其他几位战士怎样作战,你也能知道他们的英雄表现,所以不必一一赘述。以一点来代表全局,这就是以点带面的方法,同时,避免了面面俱到的琐碎描写,就是详略得当。
经过一番激战后,战况怎么样呢?成功地为组织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完成了任务么?表现出了他们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任务完成了,可是此时此刻的五位壮士的结局呢。纵身跳崖!可是,他们的最后的呼喊声音,却永远的留在了这个世界上,留在我们的心中!这声音惊天动地,这声音气壮山河!
冲锋时,作为班长冲到最前面,但是冲锋陷阵是有生还的可能,我们再看这次,是英勇跳崖,还有生的希望吗?但是他们依然决然,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誓死杀敌的决心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宁死不屈,忠贞的爱国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不畏牺牲超脱常人的胸怀
他们的最后的呼喊声音,却永远的留在了这个世界上,留在我们的心中!这声音惊天动地,这声音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