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导
入
我们学过陆游哪些诗歌?谈谈你心目中的陆游
前言导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爱国诗人
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可概括为:
科举除名
绝恋沈园
载浮载沉
临终示儿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知人论世
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成长在偏安的南宋。家庭的流离、国家的不幸、民族的不幸,使他从小就有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收复失地的强烈意志。因此立下了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
写作背景
注释1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活动一:品一品
陆游与临安的对话
临安人的生活 陆游的临安生活 对比
结论
活动一:品一品
陆游与临安的对话
临安人的生活 陆游的临安生活 对比
结论
听春雨(虚)
深巷杏花(虚)
京华(实)
一夜听春雨(实)
闲作草戏分茶(实)
临安(实)
临安春雨初霁
下笔必为楷则,匆匆不暇草书。
——东汉书法大家张芝
“分茶”——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用沸水注茶,搅以匙或箸,此时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变幻出各式图样来,若山云水雾,状花鸟鱼虫,类画图,如草书,有“水丹青”“茶百戏”之称。
活动一:品一品
陆游与临安的对话
临安人的生活 陆游的临安生活 对比 听春雨(虚) 闲适雅致 一夜听春雨(实) 长夜不寐
日中无聊
深巷杏花(虚) 闲作草戏分茶(实) 京华(实) 临安(实)
结论
活动二:想一想
陆游与自己的对话
思考:为什么即将走马上任的作者却在尾联中说“犹及清明可到家”?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
(陆游)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宋史·陆游传》
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安得铁衣三万骑,为君王取旧山河。
辜负胸中十万师,百无聊赖以诗鸣。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情感总结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比较鉴赏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的异同。
艺术特色
同:二者都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情。
异:
《书》追怀往事,与现实对比,直接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严肃激愤,沉郁顿挫。
《临》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营造了闲适恬静的境界,实际上隐藏着诗人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
活动三:写一写
我与陆游的对话
请你用你喜欢的语言样式(评论、对联、古体诗、现代小诗、一句话微评论等),来表达你对陆游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