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劝学》是部编本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此文则集中反映了著名思想家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文中论述了关于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荀子鼓励学习,与他性恶论的主张有一定关系,有必要补充相关知识,方便学生理解“学习”在整个荀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孟子为何不甚重视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复述文章大意,简单分析“而”字在此文中的几种用法,并能简单区分其他高中课文中“而”字的常见用法。
2.理解:口述荀子的主要思想以及“劝学”与“性恶”的关系。3.运用:分析文中各个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三百字左右的议论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各个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劝学》一文,那么“劝学”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师:很多人一看到“劝学”二字,就以为是“劝说学习”的意思。我们看一下注释,是这样吗?
师:鼓励和劝说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看《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劝”的解释 。
劝quàn 去原切,去,原韵,溪。元部。①鼓励,奖励。与“惩”、“沮”相对。书大禹谟:“劝之以九歌。”孔颖达疏:“勤帝使长为善也。”左傅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劝有功也”。又成公十四年:“恶而劝善。”引申为受到鼓励。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又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又为受到鼓励而做事。管子轻重乙:“若是则田野大辟,而农夫劝其事矣。”②劝阻,规劝(后起义)。后汉彭宠传:“建武二年春,征召宠,……而其妻素刚,不堪抑屈,固劝无受召。”③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后起义)。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壶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力古汉语字典》83页
师:那我们知道了,劝不是劝说的意思,在荀子的时代,它还有没有这个意思,这里的劝是鼓励的意思。这就是古今词义的不同。劝说强调“说明道理使人听从”,鼓励只是单方面的宣扬,“使人听从”的意味要淡很多。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是“劝说他人学习”,荀子主要应该写些什么?
师: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重要性。而这篇还讲了学习的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这里是节选,荀子的原文中甚至有一些貌似跟学习关系不大的关于“教育”的内容。我们理解了“劝”字的古今异义才能理解这个矛盾。
师:“劝”字很常见,以往大家都不重视,但经过我们这么一分析,发现什么?它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仔细,要善于发现那些大家经常忽略的地方,这里往往藏着秘密。说完“劝”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想一想这个“学”字呢?
“学”字的含义,《说文·教部》:“学,觉悟也。”《白虎通·辟雍》:“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也就是说,以已知的内容觉悟未知内容的过程就是“学”,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从已知到未知啊?那么,这里我要提一个问题了:荀子劝学,学的内容是什么?是我们现在学的语数外,理化生吗?如果不是,主要指什么?
师:文中好像没明确说,但是有一句话很重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荀子所劝,不单单是“学”——觉悟所不知,还要日参省乎己,不仅要“知明”,还要“行无过”。这是什么意思,不仅要智育,还要德育,德育可能更重要。我们如果读过荀子全文,认识会更加清晰一些。后文中他明确说道:“学恶乎始 恶乎终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荀子说的学主要是“礼”,终极目标是“为圣人”。这个与荀子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补充荀子继承孔子关于礼和学的思想,性恶论,重视学习。与孟子不同。)
文中两次提到了君子,这也和荀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有关。
2.课文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有人认为本文没有一个中心论点,只是泛论学习,供参考。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补充思考,这里谈的借助外物,是说学习是一种“外物”,还是说,学习要借助“外物”。)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先反面后正面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6)思考比喻论证是一种必然性论证还是一种或然性论证?为何如此?并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三百字左右的议论文字。
补充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相关知识,说明比喻论证的或然性特点。
老师做例子,学生学样子。
(7)思考本文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8)试着找到文中所有“而”字,分析其用法。并总结判断虚词用法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说明判断虚词用法的根本标准是语义关系,归纳总结“而”字用法。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