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耳中圣地,获得目下净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梳理内容,体会首尾圆合精巧构思。
2. 赏析文本,理解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3. 知人论世,分析虚实结合丰厚内涵。
教学重点:
梳理内容,体会首尾圆合精巧构思。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分析虚实结合丰厚内涵。
教学过程:
(一)交代背景,教学导入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 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
(二)任务一:梳理内容,体会首尾圆合精巧构思
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披衫出门。
第2-3段:荷塘小路。
第4段:月下荷塘。
第5段:荷塘月色。
第6段:荷塘四面。
第7-9段:江南采莲。
第10段:推门回家。
(三)任务二:重点赏析,理解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景为情设,景的色调应该与人的内心的情调是协调一致,景物色调的变化则体现了内心情绪的变化。
【提问】如何理解开头句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有人说由于朱先生和家庭之间有很大的矛盾,所以心里颇不宁静。②有人认为他和妻子吵了架,心里很烦闷,想去荷塘散散心。③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作为文人的朱自清,他对革命没有深刻的了解,但他总是关心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找不到精神出口,所以内心苦闷。④朱自清先生写此文前一个月,他的同事王国维先生沉湖自杀,产生莫名的忧伤。
不管是因为充满烦恼的家庭生活,还是因为有工作压力与人事纠结的工作环境,还是难以看透的社会时局,甚至是朱自清内心深处的莫名躁动,不能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当时或烦躁或忧愁的内心状态,这也是夜游荷塘的起因,更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可视作文眼。
【提问】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路上的朱自清心境如何?
【明确】幽僻寂寞,树木茂盛,月光暗淡;踱步遐思,暂得自由。因为希望看到“日日走过的荷塘”在今夜的“另有一番样子”,于是趁周围的人已经睡去而偷享独处之乐,于是,这条小路就成了通往自由精神家园的小路。
【提问】朱自清眼中的月下荷塘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
【明确】特点:幽美宁静。①荷叶亭亭(比喻);②荷花袅娜(拟人)明亮妩媚(比喻);荷香缕缕(通感,以听觉写嗅觉);③波痕颤动(比喻);④流水脉脉。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作者欣赏荷塘的喜悦之情。(暂忘忧愁得喜悦)
【提问】接下来,朱自清描写荷塘的月色有什么特点?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特点:柔美朦胧。月色似水,缓缓流泻;青雾如梦,轻浮荷塘;层云淡淡,别有风味;树影斑驳,宛如名曲。作者心境虽获得了暂时的超脱,感受了月色之美,内心平静愉悦,但仍有淡淡的忧愁。(喜悦中又似有忧愁)
【提问】作者如何通过荷塘四面的景物烘托情感?
【明确】景物的色调变暗淡,暗示忧愁重袭心头:树围荷塘,令人窒息;树色阴阴,如烟笼罩;远山隐约,只见大意;灯光昏暗,没精打采;蛙蝉热闹,与我何干?(重又忧愁孤寂,为后文联想江南采莲作铺垫)
【提问】如何理解“——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 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所表达的含蓄情感?
【明确】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这样想着”不止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而且是前面作者一系列的联想和感慨,包括想起“采莲的事情”,想起 《采莲赋》里年轻男女嬉游欢笑的场景,想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还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感慨等。作者从”理想自由世界”(荷塘)回到“现实世界”(家)。“猛”有“突然”的意思,“不觉”表明“没有意识到”,这两个词语表明作者从“荷塘”回到“家”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荷塘”令人沉醉,以至于“我”在回“家”的整个过程中都在联想与之相关的情境;而“家”则更为强大,在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就习惯性地回到“家”中。现实就是如此的无奈,如鲁迅所说“没有人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般人不能,有些名声、地位的朱自清更不能。
尽管现实让作者不宁静,却是充满温馨。作者出门之时,妻在“哼着眠歌”;作者回家之时,“妻已睡熟好久了”,但门却依然为自己留着。
【提问】请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明确】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颇感温馨
(四)任务三:知人论世,分析虚实结合丰厚内涵
【提问】作者为何联想热闹风流的江南采莲场景?难道这段文字没有打破了先前文字中营造的凄迷忧伤、宁静淡雅的意境?
【明确】这段文字究竟是先生的败笔,还是亮点?答案就在作者的心里和文字间。
1.反衬了朱自清当时内心的苦闷抑郁。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那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崇尚自由与民主的朱自清深知只有再革命才能改变现状,可是当时的残酷反动专制统治、大革命的失败加上家庭重担 的拖累,让作者苦闷彷徨、不满现状却又找不到出路。个性高洁且胸怀磊落的他决不允许自己随波逐流,现实的不如意和理想的求而不得,使作者陷入到苦苦的煎熬中。于是就有文章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白天的生活喧闹嘈杂,只会让作者更加烦恼不安,于是就在深夜的荷塘边寻找那片刻的宁静。
除了苦闷,作者思想也处在矛盾中,一方面他迫切地希望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另一方面他却无力改变黑暗的现状。所以作者“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心中的苦闷忧郁、渴求排遣的心绪在漫步荷塘和描绘荷塘月色的文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而先生的苦闷缘由是什么呢?到答案就在“忆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中。文章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样的生活让希望做个自由人的作者不禁心驰神往,在白色恐怖弥漫、军阀混战的时代,作者只能无奈地慨叹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所以,采莲的热闹不过是作者拿来与自己眼下的凄苦孤寂作对比,想象世界的美好不过是为了衬托现实的黑暗与无奈,只能是“惦”记着。
2.委婉表达朱自清的理想愿望。由眼前的荷塘自然联想到江南采莲旧俗,再由采莲旧俗到《采莲赋》,作者心目中那个光明自由、快乐祥和的世界在《采莲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借采莲男女彼此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个人对理想信念的向往与追求。
3.巧妙地制造了实与虚的对照、忧与喜的对比和动与静的映衬,深化了主题,增强感染力。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是自然风景,对江南采莲的联想是风俗人情。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二者相互映衬,使文章内容更丰厚,主 题更鲜明;使行文充满起伏变化,更具层次性,凸显意象的丰美和思想的深度;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总结】本文写了实虚两幅画:荷塘月色图是作者眼前所见,作者沉醉其中,心中获得了片刻的安静;江南采莲图是联想,能幻化在作者的心中。一幅是那么的宁静,一幅是那么的热闹。一实一虚,一静一闹,相映成趣。前者让作者沉浸陶醉,后者让作者喜爱向往。这两幅图画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夜晚的宁静的自然世界,一个是心中的美好的理想世界。无论是陶醉在第一个世界,还是神游于第二个世界,都让作者获得了宁静,最后又不得不回到那个烦躁却有温情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