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2 09: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文言知识积累: 下一页一、通假字:①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②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二、古今异义
古:跑
①走送之
今:行走
古:借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与“真”相对③右备容臭古:
今:气味
难闻的气味④古:
今:主人日再食古:
今:两次
一次又一次⑤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汤汁下一页 弗之怠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之 代“抄书” 代词,指“书” 结构助词,的三、一词多义下一页 礼愈至:周到 以中有足乐者:足够
至 足
至舍:到达 足肤皲裂而不知:脚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以 连词,表目的,来表修饰,不译 因为,介词 把,介词因为,连词介词,用下一页四、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原意为“笔”,现译为用笔,名作状语
②腰白玉之环:
原意为“腰”,现译为腰配,名作动
③无鲜肥滋味之享
原意为:鲜新、肥大,现译为鲜鱼、肥肉,形作名
下一页五、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省略主语“余”
②倒装句:
弗之怠 应为“弗怠之”
宾语前置
关于“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下一页这篇赠序写的是什么?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您们感受最深的一部分,读一读,交流“勤且艰”在这一部分中是如何体现的。(主义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粮仓)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指衣服)之遗(wèi ,给予,赠与),无冻馁(饥饿)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及态度,勉励他勤奋读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解题下一页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5、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下一页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下一页2、对比1、 “先达”的严肃和作者的谦恭
2、同舍生的富华生活与自己的贫困生活下一页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思考:下一页常言道: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