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含解析)章节基础测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含解析)章节基础测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0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章节基础测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加热后成豆腐脑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氧化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2H4O B.甲烷的分子式:CH4
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H2OH D.乙烷的结构简式:C2H6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错误的是(  )
A. 醇类 –OH
B. 羧酸  –COOH
C. 醛类 –CHO
D.CH3-O-CH3 醚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精密pH试纸可较准确地测量饱和氯水的pH
B.润洗滴定管的方法是从上口加入3-5 mL所要盛装的溶液,倾斜转动滴定管,润湿内壁后,将液体从滴定管下口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D.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H2SO4作用下制备CH3COOCH2CH3,该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氧化剂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铜丝蘸取某试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试液中含钠元素
B.向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C.可用上图实验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D.将与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检验中存在的溴元素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新型生物柴油和矿物油主要化学成分不相同
8.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是(  )
A.取代→加成→氧化 B.加成→取代→消去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消去→水解
9.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
C.乙醇能溶于水
D.乙醇能脱水
10.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甲、乙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若各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A.2 mol、2 mol B.3 mol、2 mol C.3 mol、3 mol D.5 mol、3 mol
11.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1可用试剂是氯气
B.反应3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
C.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消去反应
D.A可通过加成反应合成Y
12.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 NaOH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13.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不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溴乙烷含溴原子,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下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14.下列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
A. B.
C. D.
15.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与硝酸在50-60℃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30℃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
二、综合题
17.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   ;
(2)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   
(3)实验室制取乙烯   ;
(4)少量苯酚滴入溴水中   ;
(5)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   ;
(6)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7)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
18.化合物G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由丙酮合成G的路线如下:
(1)写出化合物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反应②的类型为   .
(3)反应①还会得到另一产物H,其分子式为C8H14O2,写出H的结构简式   .
(4)反应⑦生成的G会部分转化为另一产物I,Ⅰ为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10H18O4,写出Ⅰ的结构简式:   
(5)一分子G消去一分子水可得物质J,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
(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19.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PX属于烃类,以其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树脂E和P的路线如下:(部分条件省略)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官能团名称   .B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种.
(2)N的结构简式是   .
(3)G→M的方程式   .
(4)1分子P中酯基的数目为   .
(5)D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E,其化学方程式是   .
20.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下图是某些有机物的分子模型,其中表示苯的是   。
(2)若苯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险,下列说法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由于苯有毒,所有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都要做相关防护措施
(3)小彭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苯的性质。
图中所示实验①②③中,分别加入所给试剂并不断振荡、静置,均出现分层现象,其中下层颜色比上层浅的是   (填序号);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4)在 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   (填反应类型)反应,反应产物的名称是   。
21.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②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吸氧剂,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盐溶液使胶体聚沉,加热后成豆腐脑,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具有特殊的焰色,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酒精的消毒是利用酒精的脱水及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2.【答案】B
【解析】【解答】A. 乙醇的分子式:C2H6O,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 甲烷的分子式:CH4,B正确,B符合题意;
C. 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C错误,C不符合题意;
D. 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3,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分析】注意结构简式必需表示出官能团。
3.【答案】C
【解析】【解答】A.羟基连在链烃基上的有机物属于醇类,A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B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属于酯类,称为甲酸某酯,含有醛基和酯基两个官能团,C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具有醚键,属于醚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有机物结构中官能团辨识的考查,解答此题时,应结合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饱和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试纸漂白,因此不能使用精密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A不符合题意;
B.符合滴定管润洗操作方法,B符合题意;
C.进行焰色试验时要使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进行实验,不能使用玻璃棒,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H2SO4作用下制备CH3COOCH2CH3时,该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吸水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
C.进行焰色试验不能用玻璃棒;
D.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吸水剂。
5.【答案】B
【解析】【解答】A.铜丝灼烧会生成黑色氧化铜,检验钠元素符合题意操作方法为: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到无色,再用铂丝蘸取某试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说明粉末中含有钠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因碳酸根水解显碱性溶液变红,加入少量固体,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溶液红色变浅,故B符合题意;
C.上图实验装置中导管口应在液面上用来防止倒吸,故C不符合题意;
D.检验水解后的溴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所以应先加硝酸酸化后再加入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铜丝不能用来进行焰色试验;
B、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固体,碱性变弱;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试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D、由于有氢氧化钠的存在,因此需要先用硝酸中和过量氢氧化钠。
6.【答案】B
【解析】【解答】A.反应 为置换反应,A不符合:
B.反应 是乙烷光照下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B符合:
C.反应 是加成反应,C不符合:
D.反应 是氯化铁的水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D不符合;
故答案为:B。
【分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据此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其碳链结构分别为 、 、 、 、 ,己烷的同分异构体为不同物质,所以其熔沸点不同,且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故A错误;
B.苯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是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所以都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高级脂肪酸和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水,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该反应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
D.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而矿物油的成分为多种烃混合物,两者成分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不同;
B.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D.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矿物油的成分为多种烃混合物.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CH3CH3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l;CH3CH2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CH2=CH2;CH2=CH2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
故选C.
【分析】CH3CH3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H2Cl;CH3CH2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CH2=CH2;CH2=CH2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
9.【答案】B
【解析】【解答】乙醇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0.05=2:1,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活泼的氢原子可被金属钠取代(置换),即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
故选B.
【分析】根据乙醇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分子中有羟基的数目.
10.【答案】B
【解析】【解答】对比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二者均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但甲中的酯基为酚酯基,其水解过程中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一般酯基的2倍,故1 mol甲消耗3 mol NaOH,而1 mol乙消耗2 mol NaOH。
【分析】本题考查羧酸和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比较,注意酯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
11.【答案】C
【解析】【解答】由制取,环戊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X,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Y为,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所以反应I的试剂和条件为Cl2/光照,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O2/Cu,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1可用的试剂是氯气,故A正确;
B.反反应3是将羟基氧化成羰基,所以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故B正确;
C.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卤代烃水解,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
D.A为,Y为,则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实现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由合成流程可知,制取,可以先将与氯气发生取代生成一氯环戊烷,再将一氯环戊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环环戊醇,环戊醇再氧化可得,以此来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分子中不含酚羟基,则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错误;
B.含有C=C,可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故B错误;
C.含有﹣COO﹣、﹣COOH,能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故C错误;
D.含有C=C,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可发生取代、消去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中含有﹣OH、﹣COO﹣、﹣COOH、C=C等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判断,注意不含苯环.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苯酚又名石碳酸,苯酚<碳酸,结合质子的能力: <HCO3﹣<CO32﹣,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不与NaHCO3溶液反应,故A
正确;
B.溴乙烷和氢氧化钠共热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是取代反应,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是取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C正确;
D.苯中的碳碳键为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酸性:苯酚<碳酸,结合氢离子的能力看其酸性越弱(碱性越强)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 <HCO3﹣<CO32﹣;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属于消去反应;
C.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以及苯和硝酸的反应都为取代反应;
D.根据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分析;
14.【答案】A
【解析】【解答】A.C2H4中有1个碳碳双键、4个C-H键,A符合题意;
B.CH3COOH中有1个C-C键,3个C-H键,1个C-O键,1个C=O双键和1个O-H键,B不符合题意;
C.C2H5OH中有1个C-C键,5个C-H键,1个C-O键和1个O-H键,C不符合题意;
D. 中有2个C-C键,8个C-H键,2个C-O键和1个C=O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碳碳双键的判断;C-C键,C-H键,C-O键,C=O双键,O-H键的判断。
15.【答案】B
【解析】【解答】A. 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使羟基变得活泼,乙基使羟基变得不活泼,从而说明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不同,A不符合题意;
B.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存在原子团的相互影响,B符合题意;
C. 苯与硝酸在50-60℃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30℃就能发生取代反应,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从而说明甲基影响苯环的性质,C不符合题意;
D. 甲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说明苯基使甲基变得活泼,从而说明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苯酚要比乙醇中的羟基活泼,可以说明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
B. 乙烯和乙烷两者结构不同,所以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
C. 苯和甲苯均含有苯环,可以说明甲基对其性质产生了影响;
D. 甲苯和甲基环己烷均含有甲基,但是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说明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
16.【答案】D
【解析】【解答】A、命名遵循:长、多、近、简、小;题给化合物正确的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A不符合题意;
B、苯甲酸的分子式为C7H6O2,可将分子式变形为C6H6·CO2,因此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判断苯和苯的同系物,C不符合题意;
D、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关于单体判断需要注意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烃和二烯烃)。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烃和二烯烃);(2)缩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断键,补原子,即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加上-OH或-H。
17.【答案】(1)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CH3CH2OH CH2=CH2↑+H2O
(4)
(5)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6)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7)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解析】【解答】解:(1)在加热条件下,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2)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3)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4)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和溴化氢: ,故答案为: ;(5)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故答案为: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6)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Ag、水、氨气,反应为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7)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同时的酸性强于苯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酚,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分析】(1)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2)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3)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反应条件是加热到170℃;(4)苯酚苯环2,4,6位上的氢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5)溴乙烷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溴化钠,水;(6)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Ag、水、氨气;(7)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同时的酸性强于苯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酚.
18.【答案】(1)酯基、羟基
(2)加成反应
(3)
(4)
(5)
(6)
【解析】【解答】解:(1)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G中含有酯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故答案为:酯基、羟基;(2)反应②是碳碳三键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得到另一产物的其分子式为C8H14O2,则其发生的是2mol丙酮与乙炔的加成反应,H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Ⅰ为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10H18O4,由G生成I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苯环和酚羟基;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说明2个酚羟基在苯环的对位,苯环上还有4个甲基,J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结合反应①可知,需将甲醇氧化为甲醛,再与乙炔反应生成CH≡CCH2OH,与氢气加成产物加聚可得 ,其合成路线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据G的结构简式判断其所含官能团;(2)据A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②是碳碳三键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碳碳双键;(3)反应①是丙酮与乙炔在羰基上的加成反应,若得到另一产物的其分子式为C8H14O2,则其发生的是2mol丙酮与乙炔的加成反应;(4)据I的分子式和F的结构简式分析I的结构简式;(5)据G的结构简式和所给条件判断J的结构简式;(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结合反应①可知,需将甲醇氧化为甲醛,再与乙炔反应生成CH≡CCH2OH,与氢气加成产物加聚可得 .
19.【答案】(1)醛基;1
(2)
(3)
(4)2n﹣1
(5)
【解析】【解答】解:PX属于烃类,PX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应该生成羧酸,根据P结构简式,可知F为 、N为 则PX为 ,PX反应生成G,G能和NaOH的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G为卤代烃,G水解后生成醇M,M结构简式为 ,M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对二甲苯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 .PX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发生信息中的反应得到B,根据A分子式可知A结构简式为 ,B为 ,根据B、D分子式,结合信息可知D为 ,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E结构简式为 .(1)B为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苯环上含有1种H原子,则B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
故答案为:醛基;1;(2)N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3)G→M的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4)根据p的结构简式可知,1分子p中酯基的数目为 2n﹣1,故答案为:2n﹣1;(5)D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E,其化学方程式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PX属于烃类,PX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应该生成羧酸,根据P结构简式,可知F为 、N为 则PX为 ,PX反应生成G,G能和NaOH的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G为卤代烃,G水解后生成醇M,M结构简式为 ,M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对二甲苯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 .PX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发生信息中的反应得到B,根据A分子式可知A结构简式为 ,B为 ,根据B、D分子式,结合信息可知D为 ,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E结构简式为 .
20.【答案】(1)丙
(2)A
(3)③;能
(4) +Br2 +HBr
(5)加成;环己烷
【解析】【解答】(1)由比例模型可以看出甲分子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结构简式为CH4,故甲表示甲烷;
由比例模型可以看出乙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结构简式为CH2=CH2 ,故乙表示乙烯;
由比例模型可以看出丙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分子式为C6H6,故丙为苯分子结构;
由比例模型可以看出丁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丁表示乙醇;
故答案为:丙;
(2)A. 由于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所以大量苯不会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不正确;
B. 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容易引发爆炸事故,故B正确;
C. 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故C正确;
D. 苯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要相关防护措施,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水互不相溶,溴单质易溶于苯,所以③振荡、静置后下层颜色比上层浅,向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不能褪去,所以实验②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4)在 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r2 +HBr;
(5)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产物的名称是环己烷。
【分析】(1)苯中含有六个碳原子
(2)A.苯是有机物,水是无机物,有机苯和水不能互溶B.苯的熔沸点很低 C.苯的密度比水小,和水不溶,在水的上层 D.苯的熔沸点很低易挥发
(3)主要考查的是苯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以及苯的萃取作用,同时也可用高锰酸钾证明苯中不存在双键
(4)根据条件写出苯与溴的一溴取代反应
(5)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形成环己烷
21.【答案】(1);环己烷
(2)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
【解析】【解答】解:(1)由反应①可知,A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故A为 ,名称为:环己烷;
故答案为: ,环己烷;(2)反应①环己烷中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环己烷,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由一氯环己烷去掉HCl生成环己烯,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3)由合成路线可知,B为1,2﹣二溴环己烷,故反应④是1,2﹣二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4﹣环己二烯,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由反应①可知,A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故A为 ;(2)反应①环己烷中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环己烷;
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由一氯环己烷去掉HCl生成环己烯;(3)由合成路线可知,B为1,2﹣二溴环己烷,故反应④是1,2﹣二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4﹣环己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