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00: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万载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A卷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He-4 O-16 Na-23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3分,一共45分)
1.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②二氧化碳通过粉末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
③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④取完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①0.2molH2SO4 ②0.7molNH3 ③11.2L(标况)CO2
④9.03×1023个H2O ⑤4gHe
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③①⑤ D.②①④⑤③
3.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B.酿酒工艺中加入的“酒曲”与面包工艺中加入的“发酵粉”作用不同
C.《物理小识》记载青矶(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其中“青矾厂气”是CO和CO2
D.距今三千年前的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仍璀燦夺目,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NaHCO3溶液与KHSO4溶液;KHCO3溶液与HCl溶液
B.BaCl2溶液和稀硫酸;Ba(OH)2溶液和稀硫酸
C.稀硝酸和K2CO3溶液;稀盐酸和NaHCO3溶液
D.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钾与醋酸
5.下列物质中,属于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铜丝 B.蔗糖
C.NaCl溶液 D.熔融的MgCl2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氯化钠。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这个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CCl4是一种化合物
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B.由Na生成Na2O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将Na2O固体加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Na2CO3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CO
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该装置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 分离食盐水中不溶性杂质 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效应 比较NaCO3、NaHCO3的稳定性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PM2.5(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10-6m的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②明矾和活性炭均可净水,且净水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③氢氟酸可用于玻璃(含SiO2)饰品的雕刻,利用了氢氟酸的强酸性
④氯水、二氧化硫、活性炭均具有漂白性,但其漂白原理各不相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0.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只有②④⑤⑥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④⑥ D.只有①②
11.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A.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B.28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
C.标准状况下,11.2 L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
D.10 g H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mol
12.在探究膨松剂的作用原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用碳酸氢钠更加松软可口,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水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1L 的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1L的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溶液中通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D.往二元弱酸亚磷酸()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烧碱溶液:
14.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1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或原理
A Na2O2常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Na2O2与H2O、CO2反应产生O2
B 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氯气(Cl2)具有强氧化性
C 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 Fe2+具有还原性
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可中和胃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16题11分,17题16分,18题13分,19题15分,共55分。)
16.(1)取少量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2)在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停止加热,即制得胶体。
(3)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 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别 。
17.漂白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通常可将通入溶液中制取,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液并探究漂白液的化学性质。
(1)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 (填化学式),为完成该制备实验请将上述装置的接口按照合理的顺序连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2)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无装置C,则会导致的不良结果为 。
(4)为了探究漂白液的性质,各取少量制备的漂白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已知淀粉遇碘变蓝),根据要求完善表格。
实验操作 试剂X 实验现象 推论
紫色石蕊试液 先变蓝,后褪色 ①漂白液具有 性
含淀粉的碘化钾溶液 ② ③漂白液具有 性
溶液 产生黄绿色气体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如下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
(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类别① 和化学式② 。
(2)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FeCl3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①Cl2 ②Fe ③NaOH ④H2SO4 ⑤AgNO3
从物质类别上看,FeCl3属于 ,可能与 发生反应(填序号)。
从化合价角度看,Fe3+具有 性,可能与 发生反应(填序号)。
(3)某工厂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其化学原理为如下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
①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 。
②在FeCl3反应中作 剂。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现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冲洗后直接量取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2)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会使所配溶液浓度 。
(3)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的液体应 ,否则会使浓度 。
(4)定容时,若仰视则会使最终结果 ;在定容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每空3分,共45分
1.A 2.C 3.C 4.A 5.D 6.C 7.B 8.D 9.B 10.D 11.A 12.B 13.C 14.D 15.B
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 Fe2O3+6H+ =2Fe3++3H2O 棕黄(或者黄)(1分)
(2)红褐
(3) 无 有白色沉淀生成 胶体和溶液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 NaClO(1分) c→d→e→f(每空1分,第一空错了直接零分)
(2) 分液漏斗(1分)
(3)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4) 碱性和漂白 溶液变蓝(1分) 氧化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 单质(1分) Fe(OH)3(1分)
(2) 盐(1分) ③⑤ 氧化(1分) ②
(3) 氧化(1分) Cu+2Fe3+=2Fe2++Cu2+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3.6mL; 偏小; 迅速散热,防止暴沸; 偏小; 冷却至室温;(1分) 偏大; 偏小;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