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14: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 年 11 月高三联考
生 物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 10 页, 21 题, 全卷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75分钟)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 先将自 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
2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 的答案标
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上交。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共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植物被病毒感染后, 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 导致被侵染的植物细胞死亡 。该过
程有利于植物体的自我保护 。蛋白水解酶的激活有两条途径: ①钙离子进入细胞后
启动激活过程; ②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 C 含量增加启动激活
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水解酶作用机理是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破坏遗传物质导致细胞死亡
B 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不需要消耗能量
C 细胞色素 C 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
D . 植物通过使病原体失去宿主细胞无法存活, 这有利于植物体的自我保护
2 . 对出现下列实验现象可能原因的分析, 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原因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放入清水未复原 蔗糖溶液浓度过高
B 使用马铃薯匀浆做还原糖检测,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马铃薯匀浆不含糖
C 光合色素分离后滤纸条上未出现明显的色素条带 叶片发黄
D DNA粗提取过程中玻璃棒上未出现明显的DNA絮状物 DNA溶解在酒精中
生物试题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3 . 某种动物 (2n=6 ) 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 一次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图
示其分裂进行至 T 、 T2 、T3 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和核 DNA 的数
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处于 T1 时期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B . 处于 T2 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C . 处于 T3 时期的细胞中 Y染色体数量可能为 。或 2
D . 最终形成的 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
4 . 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交替氧化酶 (AOX) 呼吸途径,它可以直接将电子传递
给氧气生成水而不伴随跨膜H+浓度梯度的产生 。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 电子传递
伴随跨膜H+浓度梯度的产生 )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中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数量取决于内膜两侧的 H+浓度差
B . 若某物质抑制有氧呼吸, 则对无氧呼吸也有一定的影响
C . 缺氧条件下不能驱动 H+的逆浓度运输, 丙酮酸难以进入线粒体基质
D . 低温条件下, 植物若通过增强 AOX 呼吸途径, 可以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
5 . 某植物叶片白天气孔关闭, 晚上气孔开放吸
收固定 CO2, 如图是其叶肉细胞发生的生理
过程, 实线代表白天发生的物质变化, 虚线
代表晚上发生的物质变化 。G6P、PEP 、OAA
分别指葡萄糖-6-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 。CO2 与 C5 和 PEP 反应分别需要
RUBP 羧化酶 、PEP 羧化酶的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生物试题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A 该植物叶肉细胞内 CO2 固定的直接产物是。AA和 C3
B . 叶绿体中光合作用所利用的 CO2都是来自苹果酸分解释放的 CO2
C . 若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植物的干重不一定增加
D . 上述 CO2 的固定途径是植物对高温环境水分过度蒸发的适应
6 .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性耳聋, 目前发现多个可单独致病的基因, 有的位于染色体上
有的位于细胞质中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此病进行了调查和研
究 获得了如下系谱图 ( 已知Ⅱ-3 和I-4各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且I-3 和I-4个体的常染
色体上不携带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X 、Y 的同源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I-4 、Ⅱ-4 和Ⅱ-5 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 若Ⅱ- 1 和Ⅱ-5 结婚, 生下的孩子患先天性耳聋的概率为 1/2
C . 据图可推知此病在男女间的发病率相同
D · 可通过 B 超检查来确定胎儿是否患先天性耳聋
7 . 玉米的 B 染色体是独立于 20 条常规染色体 (A 染色体) 以外的一类特殊染色体,
如图所示。B 染色体是由不同的A染色体发生易位形成的, 其在减数分裂时不与任
何A染色体配对,且含有B染色体的精子更容易与卵细胞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玉米茎秆细胞的 A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
B . 对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 不用对母本去雄和套袋
C · B 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D 图示中的玉米在减数分裂时可以形成 12个四分体
8 . 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杂合子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 片段缺失的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
亡。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现有一红眼雄果蝇 ( 甲 ) 与一
白眼雌果蝇 ( 乙 ) 杂交, 子代中出现一例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白眼雌果蝇 (丙)。 下
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试题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A 正常情况下, 甲与乙杂交后代中只有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
B . 丙的出现可能是乙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X染色体片段缺失
C . 丙与正常白眼雄蝇杂交, 统计后代雌雄比可确定其变异类型
D . 若是X染色体片段缺失, 则可通过显微镜观察
9 . 皱粒豌豆是编码 SBE1 蛋白的基因中插入了 一段称为 IPs-r 的 DNA 片段所致, 圆
粒和皱粒豌豆形成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插入 IPs-r 片段的SBEI 基因发生了突变, 进而直接影响了豌豆的性状
B .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结构不同, 圆粒和皱粒是因为它们的吸水能力不同
C . 外来 DNA序列的插入 导致SBE1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
D 缺少 61 个氨基酸的 SBE1 蛋白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10 . 科学家在拟暗果蝇种群中确定了 一条常染色体上的三种倒位形式, 分别称为 ST
型 、AR型和 CH 型,其中 ST 型倒位形式和 CH 型倒位形式的频率在一年中的变
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R型的出现说明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B . 拟暗果蝇种群中染色体倒位形式不同导致该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 ST 型频率和 CH 型频率相等时, 拟暗果蝇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
D 由图推测, 3 月 ~6 月可能有利于 CH型拟暗果蝇种群的生存
生物试题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11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 "发现丙
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
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 主要有谷丙转氨酶 (ALT) 、天门
冬氨酸转氨酶 (AST ) 等 。临床上, 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 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
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 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B 丙型肝炎患者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的原因是稳态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C . 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
胞受损, 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 使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 组织液中的水
分增多
D . 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氧,避免细胞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
12 . 如图是某同学在体检抽血时缩手反射弧中
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 5 - 羟色胺是一种抑
制性神经递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一定引起 C 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B . 若该同学咬紧牙关仍发生了缩手, 说
明 C神经元的Na+内流小于 cl- 内流
C . 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
D . 若该同学在抽血时没有缩手, 是因为缩手反射受到了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二、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 , 每小题4分 , 共 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
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
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 。分。
13 . 研究发现, 活体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环境下也倾向于通过无氧呼吸来获得能量,
即 " 瓦博格效应 " 。肿瘤细胞通过无氧呼吸, 一方面从微环境中摄取大量葡萄糖
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另 一方面也避免了由有氧线粒体呼吸产生的 ROS( 活
性氧类 ) 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有氧呼吸相比, "瓦博格效应" 可防止ROS 对肿瘤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破坏
B . 肿瘤细胞产生的 CO2 明显增多, 导致其微环境的 PH较低
C . " 瓦博格效应 " 可能与肿瘤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有关
D . 肿瘤细胞在无氧呼吸过程中, 中间产物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代谢产生乳酸
生物试题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14 . 在正常人群中, 细胞色素 P450 氧化还原酶缺陷症 (PORD ) 携带者概率是 1/100
图 1 表示某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 图 2 中 A 、B 、C 、D 条带分别是图 1 中 1 、
2 、 Ⅱ 5 、 Ⅱ 6 的基因电泳检测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 5 和Ⅱ 6 再生育一个女儿, 表型正常, 则其基因电泳检测的结果与 D相同
C . 若Ⅱ 3 与Ⅱ 4 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 1/400
D. 缺陷基因的碱基对的数量比正常基因少
15 . 人类Y染色体上 SRY基因可控制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下图为一
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 B 、b 表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不考虑基
因突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24条染色体进行测序
B . 丙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但表现为男性
C . 丙和丁都得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 . 丙异常的原因是甲产生异常配子所致, 丁异常的原因是乙形成配子时减数第
一次分裂异常
16 .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一般成年人可以 " 憋尿 " , 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 . 完成呼吸 、排尿、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脑干 、脊髓、大脑皮层
C . 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 、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D. "植物人" 脑干 、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生物试题卷 第 6 页 共 10 页
三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 共 60 分。
17 . (12分)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以荷兰 7号马铃薯
品种原种为实验材料, 苗齐后进行正常光照 (CK) 、单层遮光网遮盖 (Z1 ) 、双
层遮光网遮盖 (Z2 ) 三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光照条件下, 马铃薯叶肉细胞产生ATP 的场所是 ; 遮
光后, 植物短时间内 C5 含量 (填 " 下降" 或 "上升" ) 。
(2 ) 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 测出荷兰 7号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生理指标如图 1 所示。
遮光条件下, 气孔导度 (Gs ) 、净光合速率 (pn ) 的值均减小, 但胞间 CO2浓
度 (ci) 的值却都增大。 结合图 1 和题干分析原因 。
(3 )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设计图甲实验装置若干组
(密闭小室内的 CO2 充足, 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 , 在相同温度下进行一
段时间后,测量每个小室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距离大于 a 时, 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距离为b 、d
时, 光合速率是否相等? 。为什么? 。
②当距离为 C 时, 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生物试题卷 第 7 页 共 10 页
18 . (14分) 果蝇 (2n=8) 的 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 Ⅱ 、Ⅲ 、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
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 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 N、 n 表示; 短粗翅与正常
翅受等位基因 D 、d 控制 。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果蝇可以存活, 并能正常繁
殖后代,缺失纯合体则无法存活。假设下列杂交子代数量均足够多,回答下列问题。
( 1 )选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 根据 F1 表型 (填
"能" 或 "不能" ) 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理由是
0
(2) 假如控制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染色体分别缺
失一条的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果蝇及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野生型翅脉与网
状翅脉果蝇若干, 请设计杂交实验, 根据 F1 的表型确定N、 n 基因位于几号
常染色体上。写出杂交实验思路, 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0
(3 ) 若已确定 N 、n 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 。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
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 , F1 表型为正常翅野生型翅脉, 可推断
为显性性状。
①F1 相互交配得到 F2, 若 F2 表型及比例为正常翅网状翅脉 : 正常翅野生翅
脉 : 短粗翅野生翅脉= 1 : 2 :1 则可推断 。
若D、d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选F2 中正常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3,
则 F3 中短粗翅野生型翅果蝇占的比例为 。
②选杂合的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与杂合的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杂交 根据
子代表型 (填 "能" 或 "不能" ) 确定D、d基因也位于Ⅱ号常
染色体上, 理由是 。
19 . (12 分) 果蝇的棒眼 (B) 对圆眼 (b) 为显性 、红眼 (R) 对杏红眼 ( r ) 为显性,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 X染色体上 。欲检测某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的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 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和 X染色体上的基因 B/b、R/r 发生突变 ),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试题卷 第 8 页 共 10 页
( 1 ) 如果不考虑突变, F2 表型及比例为 。
(2 )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经辐射诱发处理后, 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若F2 中突变后基因所控制的新性状只有 性果蝇表现,说明基因发生
了隐性突变; 若F 中 , 说明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
②若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的是隐性致死突变 (胚胎致死), 请用 F1 果蝇为
材料,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 还是不完
全致死突变 。(要求: 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 。
预期结果及其对应结论: 若 ,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
若 ,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
20 . (10 分) 近年来 , 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 创新发展了 "一水两用 、一
地双收" 的稻蟹共生系统, 获得了良好效益 。如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
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该稻蟹共生系统的生产者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基石的原因是
图中稻田中螃蟹的作用是 。
(2) 流经该稻蟹共生系统的总能量为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养殖河
蟹的意义在于 。
(3 ) 在 "藻类→浮游动物→河蟹 的食物链中, 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流向螃
蟹、 、 三部分。
(4 ) 稻田昆虫稻螟被蜘蛛网粘住后, 会不断扇动翅膀企图逃生, 蜘蛛感知振动后
将其捕食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可以在田间施用性引诱剂来防治稻螟, 这属于 防治。
(5 ) 某北方地区稻田引入大闸蟹后, 发现大闸蟹不适应当地气候大量死亡, 说明
生态农业 (工程) 要遵循 原理。
生物试题卷 第 9 页 共 10 页
21 . (12分) 大肠杆菌是水体中常见的微生物, 经改造的大肠杆菌可用来检测制药厂排
出的污水中某化合物 X ( 一种遗传毒性杂质, 可损伤细胞 DNA 具有致癌可能)
的含量。 回答下列问题:
( 1 ) 对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需要 灭菌,为获得一个大肠杆菌繁殖获
得的单菌落可以采用 接种方法。
(2 ) 图 1 中甲 、乙 、丙 、丁是从微生物中分离到的可被化合物 X激活的 4种毒性
响应基因启动子 (箭头表示转录方向 ); 图 2 质粒中 SRR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
使大肠杆菌等细菌裂解。将 4种启动子分别插入质粒的 P 区, 以构建表达载
体, 导入大肠杆菌可获得对化合物X敏感的工程菌。
图 1 图 2 图 3
①图 2 质粒中的 P 区能被细胞中 酶识别并结合, 以实现 SRR
基因的表达。
②为使4 种启动子正确插入到质粒上,利用 PCR技术扩增启动子时,需分别
在4种启动子A端和 B 端添加限制酶 和 的酶切位点。
③为了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到受体细胞中, 采用的方法是 。
(3 ) 将获得的工程菌甲 、乙 、丙、丁和对照菌分别培养在细菌培养液中 2 小时
后在培养液中加入化合物 X继续培养, 检测细菌的密度, 结果如图 3 所示。
实验中的对照菌是 ,检测细菌密度的方法有 (写两种 ) 据
图 3 可知, 4 种工程菌均启动了对化合物 X 的响应, 判断的依据是
0
生物试题卷 第 10 页 共 1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