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白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7 08: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鹭、嫌”等 8 个生字,会写“素、宜”等 11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 能仿照课文第 6-8 自然段,写一段话。
重难点:
1.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2. 能仿照课文第 6-8 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鸟类的诗词。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鹭是一种很美的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白鹭》,看看他笔下的白鹭有什么特点。
二、生字学习,我会读:
1. 鹭(lù):白鹭、鹭鸶、苍鹭
造句:那只白鹭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
2. 嫌(xián):嫌弃、嫌疑、嫌恶
造句:他因为嫌弃工作太累而辞去了那份工作。
3. 黛(dài):黛绿、粉黛、黛眉
造句:她的眉毛修成了黛绿色,显得很有个性。
4. 嵌(qiàn):镶嵌、嵌入、嵌合
造句:这枚戒指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钻石。
5. 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
造句:她把珍贵的珠宝放在一个小木匣里。
6. 嗜(shì):嗜好、嗜酒、嗜赌
造句:他的嗜好是收集邮票,已经收集了好几年了。
三、详细书写指导:
1. 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宀”写得稍宽,盖住下面的部分。下面的“且”要写得扁一些,最后一横要长,托住上面的部分。
2. 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鸟”要写得宽一些,注意“鸟”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3. 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女”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兼”要写得宽一些,注意“兼”的最后一笔是捺。
4. 朱:独体字,结构对称。第一笔撇要短,第二笔横要长,第三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5. 嵌: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面的“山”要写得宽一些,下面的“甘”要写得窄一些,注意“甘”的第二笔横要长。
6. 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匡”要写得宽一些,注意“匡”的第三笔是横折。
7. 匣: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面的“甲”要写得宽一些,下面的“皿”要写得窄一些,注意“皿”的最后一笔是横。
8. 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肖”要写得宽一些,注意“肖”的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9. 恩: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面的“因”要写得宽一些,下面的“心”要写得窄一些,注意“心”的第二笔卧钩要写得圆润。
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音”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匀”要写得宽一些,注意“匀”的第一笔是撇。
四、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年 11 月 16 日―1978 年 6 月 12 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
郭沫若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多种形式,其中以诗歌和戏剧成就最高。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女神》《星空》《瓶》等,戏剧代表作有《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激情,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作者用“诗”来形容白鹭,意味着白鹭具有某种诗意的特质。
白鹭的外形优美,羽毛洁白如雪,身姿高雅,飞行时轻盈优美,给人一种优雅、高贵的感觉。它的存在就像一首美丽的诗,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将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还暗示了白鹭的行为和姿态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就像诗歌一样,白鹭的动作和飞行轨迹可能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感觉。
整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作者认为白鹭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存在,它的美丽和优雅就像一首精巧的诗一样,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第2自然段讲解】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句话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特征,指出它的色素搭配和身体比例都非常适宜。
色素的配合指的是白鹭的羽毛颜色。白鹭的羽毛通常是白色或灰白色,与它生活的环境相融合,使它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好的伪装效果。这种色素的配合使得白鹭在自然界中更加容易生存和繁衍。
身段的大小指的是白鹭的身体比例。白鹭的身体相对较小,翅膀和尾巴的长度与身体的比例适中,使它在飞行时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这种适宜的身段大小使得白鹭在飞行和觅食时更加灵活和高效。
一切都很适宜意味着白鹭的色素配合和身段大小都非常合适,相互协调,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外貌的赞美之情,认为它的色素和身段都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和谐、美丽的感觉。
整个描述展示了白鹭作为一种生物,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它的色素配合和身段大小的适宜性使得它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繁衍,并成为一种优美的生物。
【第3自然段讲解】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通过与其他鸟类的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白鹭的适宜性和独特性。
白鹤、朱鹭和苍鹭都是较大型的水鸟,但与白鹭相比,它们的身体大小显得过大而且不够灵活。作者用“生硬”来形容白鹤,意味着它的身体比例可能不够协调,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同样,作者认为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太大了一些,可能指的是它们的身体相对较大,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
此外,作者还用“太不寻常了”来形容白鹤、朱鹭和苍鹭。这意味着它们的外貌或行为与常见的鸟类有所不同,可能更加引人注目或奇特。与这些鸟类相比,白鹭的大小和外貌更加适中,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
整个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作者认为白鹭的大小和外貌非常适宜,既不过大也不过小,既不过于奇特也不过于平凡。这种适宜性使得白鹭在自然界中更加和谐地存在,并给人一种美丽、优雅的感觉。
通过与其他鸟类的比较,作者进一步突出了白鹭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强调了它作为一种优美的生物的价值。
【第4自然段讲解】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白鹭的常见性导致忽视其美丽的感慨。
白鹭是一种常见的水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看到它们。由于它们的常见性,人们可能会对它们的美丽习以为常,不再特别关注或欣赏它们。这种常见性使得白鹭的美丽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可能不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白鹭的惋惜之情。他认为白鹭的美丽是值得被欣赏和赞美的,但由于它们的常见性,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句话也可以引发人们对身边常见事物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不要因为它们的常见而忽视它们的价值。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常见事物的思考。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重新发现和欣赏白鹭的美丽,意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
【第5自然段讲解】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通过对白鹭的外貌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展示了白鹭的美丽和精致。
雪白的蓑毛:用“雪白”来形容白鹭的蓑毛,强调了它的洁白和纯净。蓑毛是白鹭身上的羽毛,给人一种柔软、光滑的感觉。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流线型结构”指的是白鹭身体的形状,呈现出一种流畅、优美的线条。这种结构使得白鹭在飞行时能够更加高效地滑行,展现出它的优雅和敏捷。
铁色的长喙:用“铁色”来形容白鹭的长喙,强调了它的坚硬和锐利。长喙是白鹭捕食的工具,能够帮助它捕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青色的脚:“青色”指的是一种深蓝色或青绿色,用来形容白鹭的脚。这种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与白鹭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意味着白鹭的身体比例非常完美,任何一点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到它的整体美感。它的身体大小和各部分的比例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和谐、匀称的感觉。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里用“素”和“黛”来形容白鹭的颜色。“素”指的是白色,而“黛”指的是青黑色。这句话意味着白鹭的白色和青色之间的搭配非常精确,任何一点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到它的整体色彩效果。
整个描述展示了白鹭的外貌特征,强调了它的美丽和精致。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白鹭的优美形态,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第6自然段讲解】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通过描绘白鹭在清水田里钓鱼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作者用“玻璃框”来形容整个田的景象,意味着这个场景就像是一个被镶嵌在玻璃框中的画一样,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想象出这个场景的美丽和宁静。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田的大小与白鹭的关系。作者用“镜匣”来形容田的大小,意味着这个田的大小恰好适合白鹭在其中活动和觅食。就像是有人故意为白鹭设计了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一样。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作者通过将田和白鹭的关系比作是人为设计的镜匣,强调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之处。
【第7自然段讲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句话描述了白鹭在晴天的清晨常常独自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给人一种不安稳的感觉。然而,作者接着用“悠然”一词来形容白鹭的状态,意味着它看起来非常自在和悠然自得。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白鹭的独特之处。作者认为,这种站立在小树绝顶的行为是其他鸟类很难表现出来的一种嗜好。这表明白鹭具有与众不同的行为习惯,使得它在自然界中显得与众不同。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是作者对人们普遍认为白鹭在“望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使用疑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怀疑,暗示白鹭的行为可能有其他的解释或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望哨。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观察和思考。作者通过描述白鹭的行为和状态,强调了它的独特之处,并对人们普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引发读者对白鹭行为的进一步思考。
【第8自然段讲解】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乡居生活中看到白鹭低飞的情景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作者认为,这种景象是一种恩惠,给乡居生活增添了一份美好和宁静。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白鹭低飞的景象的美丽和生动。作者用“清澄的形象化”来形容白鹭的形象,意味着它非常清晰、鲜明,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同时,作者用“具有了生命了”来形容这个景象,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乡居生活中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感悟。作者通过描绘白鹭低飞的景象,强调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乡居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第9自然段讲解】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这句话表达了有些人可能认为白鹭的美丽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它不会唱歌。唱歌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情感和音乐性的方式,因此有些人可能觉得白鹭缺乏这种能力。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这句话是作者对前一句的回应,作者认为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作者用“本身”来强调白鹭自身的存在和特质,认为白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已经足够,不需要通过唱歌来表达。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对其美丽的肯定。作者认为,白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表达,不需要通过唱歌来增添或证明其价值。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价值,不需要通过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来评判。
【第10自然段讲解】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这句话是作者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回应和解释。作者用“不”来否定之前的观点,即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歌未免太铿锵了。这里的“歌”指的是前一句中提到的“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作者用“未免太铿锵”来形容这个“歌”,意味着它可能过于强烈、响亮或有力。“铿锵”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声音响亮、有力,有节奏感。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认为白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已经足够,不需要通过唱歌来表达。作者用“未免太铿锵”来形容“歌”,意味着唱歌这种方式可能过于强烈或不适合用来形容白鹭的美丽。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价值,不需要通过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来评判。
【第11自然段讲解】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是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肯定。作者用“诗”来比喻白鹭,意味着白鹭具有诗歌的特质和美丽。
实在是一首诗:这里的“实在”表示确实、的确的意思。作者强调白鹭确实是一首诗,意味着它具有诗歌的特质和美丽。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韵在骨子里”表示白鹭的美丽和特质是内在的、本质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散文诗”是一种结合了诗歌和散文特点的文学体裁,通常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作者用“散文诗”来形容白鹭,意味着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具有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整个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高度赞美。作者认为白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就像是一首诗歌,而且这种美丽是内在的、本质的,就像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价值。
六、总结: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全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形态、习性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先通过对比的手法点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然后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具体描写白鹭的外形美,接着描绘了白鹭在清水田里钓鱼、在枝头独立、在黄昏中低飞的三幅画面,表现出白鹭的神韵美,最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白鹭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作者通过对白鹭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总之,《白鹭》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