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08: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一 、选择题
1.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燃烧 C.石墨导电 D.西瓜榨汁
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开水沸腾 C.煤气燃烧 D.蔬菜腐烂
3.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
C.氧化钙放入水中,水温度升高
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
4.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典型代表, 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C.
酿酒
锡雕
B.
D.
剪纸
竹编
5.石墨烯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的熔点超过 3000℃, 它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属性。可以预见, 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你
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熔断器中的保险丝 B.汤锅
C.高压输电线 D.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6.有关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 H2SO4 的脱水性
C.硝酸的氧化性 D.碳酸的不稳定性
第 1 页(共 9 页)
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 ”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 ”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上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状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 ”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8.射箭运动中使用的弓,其主要制造材料应具备以下哪种物理属性( )
A.延展性 B.导热性 C.弹性 D.磁性
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大豆磨浆, 高粱酿酒 B.酒精蒸发, 冰雪融化
C.木炭燃烧, 电灯发光 D.钢铁生锈, 食物腐烂
10.下列现象能作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
A.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C.蜡烛燃烧时状态发生了改变
D.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 、填空题
11.生活中处处科学。
(1)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将海水先汽化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 由此可判断蒸馏过程
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 ”或“化学 ”)变化。
(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的冰棍周围会有“ 白气 ”,是因
为 。
(3)为了确定风向, 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更凉,风就是从这一面
吹来的,试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


12.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 (填序号)
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钢铁易生锈 ③ 电灯发光 ④ 煤气燃烧
第 2 页(共 9 页)
⑤ 镁能燃烧 ⑥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⑦冰雪熔化
1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是描述性质的语句中有“易、不易 ”,“可以、不可以 ”,“ 能、不能 ”字样。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变化
的是 。
A 酒精易挥发 B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酒精易燃烧 D 酒精挥发
三 、实验题
14.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 日行灯(车头灯) 的反光镜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 影响反光效果, 为
了探究发生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日行灯的结构图如图: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镜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镜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 200~
280℃,可长期在 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 l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 20 分钟测一次反光镜发白处附近的温度, 发现温度逐渐升高, 3 小时后
保持在 75℃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
由:

(2)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第 3 页(共 9 页)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 1.06~1.09/cm3 ,软化 点 72~76℃, 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 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以上资料中主要是表述松香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提出假设】反光镜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松香加热后挥发并在反光镜上冷凝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可用 来清洗, 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 反光镜重新变得光亮。
四 、解答题
15.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铁在空气中生锈;②液氧是淡蓝色液体;③蜡烛熔化;④酒精挥发;⑤食物腐烂;⑥在常温常压下
水的沸点是 100℃; ⑦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⑨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第 4 页(共 9 页)
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解: 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B、铁丝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D、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2.B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A.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B、开水沸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C、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D、蔬菜腐烂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B
3.
解: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失去全部的水,或失去部分水,属于化学变化;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酸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4.
解: A.酿酒, 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正确;
B、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错误;
C、锡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错误;
D、竹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错误;
第 5 页(共 9 页)
故选: A.
5.A
【解析】根据石墨烯的性质分析判断。
A.石墨烯的熔点超过 3000℃, 远远高于铜或铝的熔点, 那么电路中发生火灾时, 即使导线烧断,它也
不会烧断, 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它不能做熔断器中的保险丝,故 A 符合题意;
B.因为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可以做汤锅,故 B 不合题意;
C.因为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因此可以做高压输电线,故 C 不合题意;
D.因为石墨烯的硬度非常大,所以可以做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A.
6.
解: A.浓盐酸的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
B、浓 H2SO4 的脱水性, 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 属于化学性质。
C、硝酸的氧化性, 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碳酸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 A.
7.D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中“新物质 ”的定义分析判断。
在化学中, “新物质 ”并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而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
质, 故 A.B、C 错误,而 D 正确。
故选 D。
8.C
【解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 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等。
弓要发生弹性形变, 才能把箭射出去,因此是利用了弹性。
故答案为: C。
9.A
【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A.大豆磨浆,只是大豆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
第 6 页(共 9 页)
成,为化学变化,故 A 符合题意;
B.酒精蒸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冰雪融化 ,冰雪由固态变成
液态, 没有新物质生成, 为物理变化,故 B 不合题意;
C.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为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没有新物
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 C 不合题意;
D.钢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 为化学变化; 食物腐烂, 生成了不能食用的腐败物质, 也是化学
变化, 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A.
10.
解: A.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属于实验现象; 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属于实验现象; 故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时状态发生了改变, 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1)物理
(2)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白气
(3)风吹来的那一面空气流动较快, 那一面的水蒸发变快,由于蒸发是吸热的, 故蒸发较快的那一面
的水在蒸发时吸收的热量多。
【解析】物理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
(1)蒸馏只是水变成水蒸气又冷凝成水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冰棍剥开是因为周围温度受冰棍影响降低,周围水蒸气冷凝形成类似于“ 白气 ”的东西,本质是
液态小水滴;
(3)风的流动会带走热量,迎风面比背风面温度降得更快,所以会感觉凉快。
故答案为:(1) 物理 ;(2) 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白气 ;(3) 风吹来的那一面 空气流动较快, 那一面的水蒸发变快,由于蒸发是吸热的,故蒸发较快的那一面的水在蒸发时吸收的
热量多。
第 7 页(共 9 页)
12.③⑦; ①②⑤
【解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
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
它特性。
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为化学性质;
② 钢铁易生锈, 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③ 电灯发光, 没有生成新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
④ 煤气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为化学变化;
⑤ 镁能燃烧, 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⑥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
⑦ 冰雪熔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 为物理变化。
则描述物理变化的是③⑦,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①②⑤。
13.C;A;B;D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分析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酒精易挥发,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易燃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酒精挥发,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C A B D
三 、实验题
14.(1)温度计和钟表(秒表);证据不支持猜想,因为日行灯工作时反光碗的温度 75℃左右没达到其
表面物质铬的熔化温度 l800℃
(2)物理;酒精(有机溶剂)
第 8 页(共 9 页)
【解析】(1)实验操作中涉及到的量有温度和时间,所以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钟表测量时间;将 测得的温度与查阅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得出理由。(2)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包括物体的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熔点、凝固点、溶解性等。查阅的资料中明确说明松
香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所以清洗时不能用水, 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
(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时间和温度,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上述证据不能支 持猜想,因为铬的熔点为 l800℃ , 75℃没有达到反光碗内物质的熔化温度;(2)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 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物体的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熔点、凝固点、溶解性等,所 以资料中主要表述的是松香的物理性质。松香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因此应该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
擦拭。
故答案为:(1)温度计和钟表(秒表);证据不支持猜想,因为日行灯工作时反光碗的温度 75℃左右没
达到其表面物质铬的熔化温度 l800℃; (2)物理;酒精(有机溶剂)。
四 、解答题
15.
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铁在空气中生锈、食物腐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都属于化学变 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蜡烛熔化、酒精挥发、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都属于物理变 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液氧是淡蓝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水
的沸点是 100℃、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都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③④⑦; ①⑤⑧。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