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现代诗人昌耀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众多的审美意象,有峨日多之雪、太阳、山海以及岩壁蜘蛛等,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个人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雪景,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雕铸了一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二、学习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一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在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通过抓住意象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能力水平:①高一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歌内容;②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共同朗读诗歌中的重点语段,从中体会作者感情。③高一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能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思考、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让学生发言探讨,针对《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特殊意象与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潜在问题:这首诗歌写于特定年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特殊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坚韧不屈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确定
1.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知人论世,分析诗人的立意方向与构思艺术。
3.赏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探究诗歌的内容,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塑造的众多的审美意象及内涵。
2、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主题与诗人的创作心理。
五、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导入】疫情结束已经快要一年了,这一年来全国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旅游业的快速回温,马上要放小长假了,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展示图片“山”vs“海”,请同学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并询问两种类型的景物游玩过程带来的感受。
【过渡】中国的诗人有许多关于登山的诗句,比如我们学过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还有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立足于高山之巅,杜甫产生了“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而王安石则是获取了一种身居高位看清人生的理趣。
那么在攀登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感受昌耀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这一段朗诵,结合课文注释,标出生字读音,其次,注意听朗诵时的重音、停顿和情感。
【朗诵】
①听范读音频。
②全班朗诵。
③分组朗诵。
指导老师评语:课堂开头以“旅游目的地”导入,引导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登山感受,从而引入诗人的登山感受,以同学们的现实感受来拉近与课文的距离这一设想可取。但是在设计时注意不要横生枝节,导入中的【山】vs【海】没有必要,会导致课堂内容过于发散,可以删除。
其次,现代诗歌的教学设计中注重朗诵环节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们朗诵,寻找问题,再听范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朗诵和范读之间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同学互评:导入可以直接聚焦到山,不用“山VS海”。这个导入也不够有效,可以换一种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发学习兴趣,或者联系生活使学生接近诗人的体验以感受诗歌的意境。
环节二:寻找意象,以象入境
【学习任务】寻找诗歌中各种描写景物的意象,概括特点,并分析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
【探究问题】
(1)“我”在哪里?
明确:峨日朵雪峰之侧(半山腰)。我攀登在峨日朵的某个高度,既不在山顶,也不在山底,已经出发但尚未到达,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在路上”
(2)诗歌前8行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
①上方:峨日朵之雪(令人向往,不可触及)、彷徨许久的太阳(崇高)
②周围:薄壁(陡峭、惊险)
③下方:引力无穷的山海(壮阔、震撼)
石砾、棕色深渊(惊险、不稳定、深不见底)
这些景物共同构造了一幅崇高壮丽但惊险紧张的自然奇观。
(3)对比初稿与删定稿中景物描写的部分,思考后者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两处断句,将“山海”与上文的“太阳”分开,将“石砾”与“深渊”分开,起到了强调两个意象,像是摄影中的“特写镜头”。
②加强意象之间的对比,山海写出了山的众多和起伏,石砾滑坡则从听觉上突出来自下方的危险,将两个意向放在一行,构成一种远与近、静与动、视觉与听觉的强烈对比。
③“山海”前的分行营造一种视觉上的下坠感(引导问题:要拍摄这这一景物,如何运镜),更衬托出深渊的深不可测与令人畏惧。。
总结: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一种周遭环境都在极速下坠,而作为画面主体的攀登者却牢固不动,动与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4)原文中有矛盾之处(无理之妙),“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其中“太阳”为何既“彷徨”又“决然”?这不是矛盾的吗?
明确:明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客观的景物描写其实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投射。“太阳”这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太阳”人格化,赋予“太阳”以“彷徨”和“决然”这两种前后矛盾的心理状态,恰是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心理于“太阳”上的反映。
因此诗歌中的“我”在面对这幅壮丽的日落雪景图时,心情绝非一种平静或悠闲的赞美,而是一种矛盾、悲凉的心情,这在描写“深渊”时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以渺小的人类之躯面对深不可测的大自然,产生了一种敬畏甚至是恐惧。
指导老师评语:通过对比初稿与删定稿,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这样写?”,是解读文本的巧妙抓手。实际教学设计中应该多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将问题进一步细化,层进式地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到最终的结果。
环节三:分析形象,读出“自我”
【学习任务】分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探究问题】
(1)完成填空;通过诗歌中( )一段可以看出来,“我”是一个( )的攀登者。
明确:
①这是我此刻既能征服的高度了: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处体现了“我”的积极上进。
②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动词“探”体现了我的小心,更体现了我对眼下这对惊险的雪峰心存敬畏。
③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肉体被折磨、脚甚至渗出血滴,但“我”却用“铆钉”来形容自己的手指,体现了一种钢铁般的不屈的意志。
④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
(2)《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只蜘蛛有何内涵
明确:诗歌第一节重点写高山景色的壮阔与宏伟,第二节写征服自然的苦难与艰辛,最后写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联系《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
但诗歌的走向却没有顺着这种雄浑的基调一路走高,而是在结尾处突兀地下降。小蜘蛛的出现,使前文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落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雄鹰雪豹固然是天空和雪域的领主,但是即使渺小如蜘蛛,也同他们一样拥有享受着这壮美景色的权利和征服这大自然的力量。
诗人对生命的关照由大到小,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同学互评:支架“通过诗歌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的攀登者”并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支架,因为这样的提问,学生最直接的反应是引用原文+概括形象。相较于教案中教师所给的分析,少了一个语言层面的深入分析,而这才是学生需要练习的诗歌分析思路。教师或可链接初中阶段所学的现代诗知识,给学生更具体的引导。
环节四:知人论世,加深理解
【学习任务】结合创作背景,探讨诗歌主旨。
【资料链接】
(1)时代背景: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社会环境冷寂沉闷,这首诗写于 1962 年 8 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2)昌耀年表
1936年
出生于湖南常德的一个家底殷实的地主家庭
1951年春
受家族成员影响,投笔从戎,随军入朝作战
1956年
入职青海省文联,投身国家大西北建设
1957年
诗作《林中试笛》在反右斗争中批判为“毒草”
1958年
被定为右派,送青海省入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
在祁连山腹地流徙21年
1979年
得以平反昭雪
(3)燎原《昌耀评传》
头戴“囚徒”荆冠之后,他先是在省城近郊的监狱工厂冶炼钢铁,接着被转移到浅山地区每天抬着上百斤重的条石修筑盘山水渠……他先是坚决不服地以文字材料申辩,继而是委屈愤懑得几乎要爆炸了的抗争。有一天,他因体力不支、更因心绪极度的恶劣和暴躁,而致使失衡的石料砸向踝骨,当场便昏死了过去。
【交流探讨】请同学们结合创作背景谈谈诗歌的主旨。
明确:诗人年轻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但由于国家建设初期,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诗人面对了一些过度的指控,他从此跌入人生的低谷。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接受着来自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磨难。那么诗歌中“我”就不再仅仅是在普通地攀登一座山,周遭环境的险恶正是诗人现实中困境的写照。但面对这种困境,诗人并没有放弃攀登,他迷茫过,挣扎过,痛苦过,现实的洪流裹挟着他想将他往下拉,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自强不息,以一种冷静而顽强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并且最终在“蜘蛛”这一意象上找到了生命的共鸣:那就是即使谦卑渺小,个体也拥有征服外界的强劲生命力。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对比初稿和删定稿,观照诗人境况,联系时代背景,思考:
①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②诗人为何将结尾处的“默想”改为“默享”?
请将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语言清晰流畅,不少于300字。
指导老师评语:课堂环节脉络清晰,首先整体感知,随后文本细读,最后知人论世加深理解。具体的教学活动以“意象——意境——情感”作为解读文本的抓手,符合第一单元教材编写的目的。但结尾过于仓促,从主题理解上,停留在文本本身,忽视了学生个人经历对于理解文本的作用。在课堂上可以多结合学生经历,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的现代意义。另一方面,没有做到一课一得,需要增加一个对本课所学(如现代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环节。
同学互评:课堂环节的逻辑合理顺畅,朗诵入诗,再由分析意象以品味意境到分析语言以概括形象。且两个主要环节能从基础的诗歌赏析落脚点(意象、抒情形象)到具体的深入探究点(分行的特写效果、”蜘蛛“这一意象),对学生的思维和鉴赏能力有所拔高。板书设计亦能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但版面设计较为松散,或可再设计得精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