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鄂教版6.25《咏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鄂教版6.25《咏雪》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2 13: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咏雪名句: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 愈《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 群《对雪》
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 雪》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行路难》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 甫《绝句》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咏 雪刘义庆刘义庆(403-444),他出身在一个在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叔父是宋武帝刘裕,父亲被封为长王,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虽然生长在王室官宦的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他爱好文学,著述很多。以《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作者简介
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是传
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三十六门,反映当士族的思想、生活等。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 “咏雪”即歌咏白雪、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谢朗、谢道韫两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了谢道韫的才华。 题解: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齐读课文,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理解画横线的词语: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整体感知三读课文,归纳内容(轻松,温馨)
(内集,欣然,大笑)?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研讨问题: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怎样的氛围下聚会的?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细读课文,研讨问题: “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这一比喻好, “柳絮”一喻好,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所以,这一比喻好,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作者也没有表态,但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和敬佩谢道韫的才气。 细读课文,研讨问题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有什么用意?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想一想?议一议:
“公大笑乐”,“公”为何“笑”?为何“乐”?迁移拓展: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由“形似”到“神似”!
1、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2、 从英语26个字母中,任选一个大写字母,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A是一座金字塔,代表进取。B是两颗联结的心,代表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