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7 11: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新诗、郭沫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点,领会本诗营造的意境。
3.分析诗歌写作手法,探究抒情主体“我”的形象。
4.体会作者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写作手法,探究抒情主体“我”的形象;体会作者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青春是美丽的,是激情澎湃、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青年毛泽东敢于豪情万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就在五四运动后的不久,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笔名取自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河流——沫水(即大渡河)和若水,他就是郭沫若,他也纵情挥笔来了一首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讨论标题中“号”应该怎么读?
2.朗读诗歌,读完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试着用几个词语进行概括。
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三、深入研读
1.听名家诵读,自由跟读,说一说这首诗为什么会给我们这种感受?(该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意象)
①全诗7节,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诗中的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诗句来分析。
“白云”,它的背景是晴朗的天空,同时又与北冰洋相映照。于是构成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北冰洋之上的晴朗天空中,无数的白云正在那里翻卷怒涌。下有宽广的北冰洋,上有无限阔远的天空,白云就在这里怒涌,所以凸显出了意象宏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北冰洋”,与广袤的天空遥相呼应,天地间一片晴朗,“洋天一色”。这里的北冰洋,作者也将其称为“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所以,意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宏大、雄奇。
“太平洋”,诗中用“无限”一词来形容,突出了太平洋面积广;力量大,而且要把地球推倒,突出了太平洋的广袤无边与无限的力量感。所以,关于“太平洋”这一意象的特点,也可以概括为壮丽、壮阔、雄奇等。
“洪涛”,实际上就是指波涛,但在诗歌中作者有意将其说成是洪涛,而且用“滚滚的”来修饰,这就刻画了洪涛的动态形象,呈现出洪涛滚滚向前,强大无比,无坚不摧的气势。所以,“洪涛”这一意象的特点也应 该是壮阔、雄奇或者气势磅礴的。
“力”,相比于前面几个意象,要抽象一些。但是这个词本身就极具力量感,诗歌中作者还对“力”作了“绘画”“舞蹈”等多角度的解读,突出了“力”的强大与曼妙。所以,“力”这个意象,更加凸显了雄奇等特点。
2.过渡:郭沫若曾经说过,“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致宗白华》)。本诗所选择的意象可以说都具备“大波大浪”式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分析的宏大、阔远、壮阔、气势磅礴、雄奇等特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同学们的分析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在兴趣盎然地分析时,无意中却把这首诗歌割裂了。为什么说割裂了呢?先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初三时学过的舒婷的一首关于祖国的朦胧诗,大家还能想起这首诗的名字吗?
点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大家还能想起这首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吗“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中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还有“胚芽”“笑涡”“黎明”。“雪白的起跑线”。
舒婷的这首诗选择了很多的意象,但是对主旨情感的完美表达,却不是由某一个意象独立完成的,而是由以情感为聚合点所构成的意象群完成的。
也就是说,是由“老水车”“干瘪的稻穗”“雪白的起跑线”等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群,有力地传达出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在对诗歌意象分析时,我们要分析单个意象所指,更要品味意象群的深刻内涵。
3.那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由白云等意象构成的意象群,又有怎样的魅力呢?请大家讨论交流一下。
这个意象群聚合了诗中的意象,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象”,它吸纳了所有意象的澎湃、翻涌的气势,进而汇聚成了无法阻挡的力量,更有力地突出了诗人对太平洋、洪涛等磅礴、雄浑的力的赞美。
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意象,代表自然之力,更具有象征意义。诗歌中的自然之力,只是作者描绘的力的基础。太平洋、洪涛等意象,在诗歌中并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存在,因为它们被作者赋予了象征义。也就是说,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用以象征有着无穷力量的五四运动的巨大声势,象征反帝反封建的、渴望建立理想新秩序的一切力量。所以,我是通过思考这些意象的象征义,体会出社会浪潮之力的。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他深深地为国内风起云涌的形势所振奋。所以,真正让他无比激动的,不是“怒涌的白云”“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而是它们所象征的五四运动的巨大声势,或者是有着大工业生产规模的世界潮流。所以,在解读诗歌的时候,我们要体会意象本身的含义,更要体会它的象征义。
四、拓展延伸
郭沫若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首诗歌?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知人论世)
1.刚才通过对意象群内涵的分析、对象征义的探寻,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解读意象对于解读诗歌的重要性。但是分析到此,我们却无意中丢掉了一个重要的意象,请问是哪个?
不是作者,是作者想象出的一个巨人,是一个脚踏地球的巨人。
2.为了表现力量的伟大,白云、洪涛等就已足够,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个巨人?
因为作者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力量的伟大,更在于表现巨人看到这一切之后的震撼,要表现他看到这一切之后“放号”的渴望。或者说,是巨人立在地球边上,俯瞰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等画面,激起了心中无限的力量。于是他要“放号”,他要把内心深处的热情,通过响彻天地的呐喊都释放出来。
3.诗中写了这个意欲“毁坏”“创造”“努力”的巨人,最终是为了写谁?
作者、还有千千万万个和作者有着一样胸怀的人。
诗歌又是如何把巨人、作者、像作者一样的人关联到一起的?
还是象征。就像洪涛象征着五四运动的浪潮一样,巨人象征着作者和与作者有着相同胸怀的人。
4. 这些“巨人们”要毁坏什么?创造什么?又为了什么而努力?
他们要毁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他们的努力,也是在为中华民族而努力,为千千万万的同胞而努力。借用诗句中的话就是“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他们为了民族和同胞,如洪涛般努力,毁坏腐朽的世界,建立全新的、属于人民的世界。在这首诗中,“毁坏”“创造”“努力”,简而言之就是要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文化;“努力”,是为了全中国,为了每一个华夏子孙。这种“毁坏”“创造”“努力”,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是一种热烈向往、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巨人!
5. 这首诗歌,塑造出了有勇气、有力量、有胸怀、有梦想的巨人。郭沫若,或者“郭沫若们”,作为那个年代的青年,意气风发,勇做巨人,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巨人,又应该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