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洋污染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海洋污染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12 11:3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化工引起的海洋水污染 据《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称,2010年,我国海域未
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4698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7.3%。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
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
磷酸盐和石油类。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重金属和石油类污染。部分贝
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较上年
有较大增长。73.7%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排污口邻近
海域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海洋垃圾数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全年发
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约14100平方公里。
污染现状污染来源(1)赤潮
(2)工业废水排放
(3)船只运输过程中
的泄漏问题海藻泛滥 赤潮:作为一个工业发展十分速度的
国家,“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
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
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海藻家
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
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
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
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
褐色等不同颜色。高倍生物显微镜下的
赤潮样本工业废水的排放 省海洋与渔业厅一位负
责人指出,近岸海域局部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大量未经处理的工
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江河,进入海洋,
使一些重要河口、港湾和城市近岸水域
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如小清河入海
口等局部海域已经变成“死海”。据介绍,
目前多数陆源排污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
但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尚未得到有效控
制。
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实际
处理能力较低,农药、化肥等面源对海洋环
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海上污染尚未得到
有效控制。众多小型运输船舶未安装污染防
治设备,污水直接排放入海。沿海养殖业规
模加大,养殖废水排放入海也是造成海洋污
染的因素之一.被污染的河流石油泄漏被严重污染的海洋 墨西哥湾漏油大灾难,环境和相关产业损失惨重
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英国BP石油公司的一座石油钻井平
台爆炸起火,11人死亡。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到后来达到250
00—30000桶,演变成美国历年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事发之后,短期
内各种试图堵住石油泄漏点的努力均告失败,石油泄漏给墨西哥湾造成巨
大的生态污染,原油随着洋流扩散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5个州,所过之处,
包括旅游业和渔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奥巴马随即不顾石油
公司的抗议,颁布为期6个月的石油钻井和勘探禁令。美军宣布把漏油危机
列为国家级灾害,美军参与救灾。英国BP石油公司于7月15日宣布已经没
有新的漏油进入海洋。据估算,此次事件中该公司可能因此损失629亿美元。
我国将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3个大型石油泄漏应急设备库。报道称,这3个
大型设备库将分别建在大连、宁波和广东省,每个设备库将能够处理1000
吨的石油泄漏。此外,我国还将建设6个中型库以及7个小型库,每个可分别
处理500吨和200吨的石油泄漏。污染的防与治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
自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
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
部门规章。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和
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综合管
理制度,编制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
布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制定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管
理工作纲要》等。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
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
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
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四是执行环
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五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
制度。
3.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环境。包括调整不合理
的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
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
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
  
4.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在渤海海
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
污设备铅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
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
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5.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
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
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
应急计划》已经完成。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
急计划》。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
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做到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
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不对邻近其他海洋功
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海
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