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初中语文第五单元作业设计框架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七年级 第一学期 部编版 人与动物
单元组织方式 (
√
) 自然单元 (
√
) 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拓开视角,感受故事多样 单元宏观导读
2 把握详略,欣赏动物之美 《猫》
3 学做摘录,探寻生灵之趣 《动物笑谈》
4 叙议结合,释缓斗争冲突 《狼》
5 由文悟人,加强自我反思 《猫》和《狼》的“自省意识”
6 人与自然,善待美好生命 《寡人之于国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 怀意识”
7 引线穿文,绘出浓淡疏密 如何突出中心
8 修之润之,雕就雄文风骨
七 上第 五 单元
七、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拓开视角,感受故事多样
(
作
业
1
)
1. 作业内容:(课前作业)逢花逢草报发生
在语文的学习中,兴趣在左,坚持在右,站在学习树下,一边浇灌,一边开花,将这一树乔荫 点缀得花香弥漫 。学习本单元之前,请同学们将“知识树”上的文学常识在括号内补充完整,让 “知识树”开枝散叶。
2. 作业时间:6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一课堂分享一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者国别、朝代、代表作等信息填写准确
作者笔名、文学主张查找准确
文本体裁区分清晰、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了解郑振铎、康拉德 ·劳伦兹、蒲松龄几位名家名作,掌握常见的文 学常识,注意区分小说和科普的文体特征;通过“知识树”形式开展,更能吸引学生识记兴趣,一
树繁花的方式使学生对本单元需学习的作品、作者有初步的系统认知,为课堂单元教学的开展 做好铺垫工作。
(
作
业
2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采得百花成蜜后
字词积累非一日之功,惟有日积月累才能见效,请你结合本单元课后“读读写写”的内容, 选择 6-8个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出题自测,并自主完成批改、订正。
自测内容示例:
2. 作业时间:5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次日教师检查汇总一课堂反馈易错字词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听写的字词有一定难度和普遍意义
听写字音、字形书写工整、准确
交流分享时表达清晰,重点明确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贯穿义务教育的全过程,安排自主出题自测并自评,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次日上交自测和评分的结果,并于课堂上鼓励学生交流反馈,查漏补 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
作
业
3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通过网络、书籍或与家长老师交流的方式搜集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的资料,探究蒲松龄 创作《聊斋志异》的目的,同桌间可以先讨论,期待你课堂上的分享。
2. 作业时间:6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课堂互评一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结合蒲松龄的生平思考其创作《聊斋志异》的原因
知晓《聊斋志异》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大致了解蒲松龄 创作这本书的目的
积极交流分享,表达流畅、得体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的方式,搜集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资料,为后 面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探究的习惯。
第二课时 把握详略,欣赏动物之美
(
作
业
1
)
1. 作业内容:(课前作业)动物之美我来寻
郑振铎先生笔下的三只猫,性格不同,命运各异 。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信息,辨别以下图片,看一看这
是文中的第几只猫,并说明理由。
2. 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分钟
3. 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依据图片准确辨别出第三只猫
理由清晰简明,做到准确摘录关键信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培养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提取信息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略读和浏览的方式快速获得文 本信息,而且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发现三只小猫之间的映衬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 提升。
(
作
业
2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由猫生情我来读
朗读第 16-34段,回答以下问题。
( 1) 你觉得以下几句话该怎么读? 说明理由
发挥想象,揣摩情境,可从重音、情感、语速等角度出发。
①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②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 失,更难过得多。
( 2) 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通过诵读来探求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领会作品的“神气”(因声 求气)。 通过反复诵读,让大家对文中“我”的情感倾向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有同学在默读课文 做批注时,写下了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为什么将第三只猫写的如此详细?”
2. 作业时间:8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教师点拨→理解再读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读出作者的难过、酸辛、对“小侣”的不舍
重读“怅然”“愤恨”“咒骂”,读出愤恨
能准确把握文章详略的安排目的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 1) 意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在反复朗读中走进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在三次 养猫的经历中,对三只小猫的不同情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和体会。
( 2) 意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详略安排的思考,完成课堂延伸,学会迁移运用。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
作
业
3
)
1. 作业内容:(课后 -选做作业)冬日暖阳活动
为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习由课堂走向课外,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
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由学生自
愿参与合肥野生动物园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活动完成后,请以图文方式,认真填写下方社会
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在周一语文课上交流分享体会。
2. 作业时间:周末完成(自愿原则)
3. 评价设计:自评、生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全程
认真、详实地记录实践过程
能够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在课堂上向同 学展示,并交流感悟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意在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 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重大意义。
(
增设:单
元思维训练链式作业(结合课堂,拓展探究)
设计理念:
SOLO
分
类
评价理论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业为研究对象,以等级描述为特征
的质
性
评价方法,该方法起源于皮亚杰的阶段发展说,指出任何学习结果的数
量
和质量都是由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程序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
本
单
元借鉴
SOLO
理论的核心概念,以探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为载体,
以培
养
学生思维的链式作业为抓手,通过四阶训练,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人与自
然
的关系。
单元
思维训练链式作业
1
:
肖
培
东老师说:“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和方法都会投射在一只猫的眼眸
里。”
那
么学了《猫》这篇文章后,请你以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出发点思考:作者打
猫
对吗?
)
第三课时 学做摘录,探寻生灵之趣
“当劳伦兹走进智能时代……”
(
作
业
1
)
1. 作业内容:(课前作业)请你利用课文及网络资料,了解作者康拉德 ·劳伦兹先生,从下
面 4 幅图片中选择一个作为他的微信头像,并说明理由,不少于 50字。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①
③
②
④
七 上第 五 单元
我选择第( )幅图片,理由是:
2. 作业时间:5分钟
3. 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预习课文,了解劳伦兹
结合课文内容,全面细致、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课文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主动熟悉作者,品味人物特点。
(
作
业
2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课文中选取了劳伦兹和大鹦鹉可可在艾顿堡火车站出站口发生的尴尬趣事,假如劳伦兹 想使用下图发微信朋友圈,描述此事件的经过,现还差一条文案。
请你在编辑文案时,运用正侧面描写突出动物之趣,表述要有幽默感,争取更多人点赞。 (100字左右)
2. 作业时间:7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细读课文和插图,清晰概括事件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叙事
语言表达富有幽默感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旨在让学生利用课文插画,进行信息提取和语言描述,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口语 表达与交际能力。
(
作
业
3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学完了《动物笑谈》之后,你非常喜欢这样既有趣又长知识的文章 。假如劳伦兹先生需要 一张新书推荐海报和一篇新媒体文案,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中推广新书,请你帮助他宣传新书 《所罗门王的指环》。
要求:(1) 文案包括标题、作者简介、书中精彩语句、一句话推荐语。
( 2) 海报设计元素要与作者、书中动物有关联,突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2. 作业时间:一周内准备完成(美术课展示)
3. 评价设计:美术课上学生互评海报,优秀作品班级展示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文案编辑信息完整,言简意赅
摘录内容有趣且丰富,推荐语精准吸睛
绘制的海报精美有新意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以“语文—美术”跨学科学习,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号文案场景下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 务,旨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传统的读书笔记变得更贴近生活场景,感悟经典名著的魅 力 。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更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
单元思维训练链式作业
2
:
学了《动物笑谈》
这篇文章后,我们可能会觉得作者把动物拟人化了,但是作
者却在书中表示正相反,“我只是想指给你
看,一直到今天,我们人的身上还存留
着很多很多的动物性呀!”你如何看待作者与
动物之间的关系?
)
第四课时 叙议结合,释缓斗争冲突
(
作
业
1
)
1. 作业内容:(课前作业)速记卡片我来集
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译读课文,再同桌间讨论,将你认为最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在速 记卡片上,随时拿出来识记。
可以整理为以下几类:
2. 作业时间:5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收集类别正确、全面
收集例数达标
每个字、词、句有相应的理由说明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文言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分类梳理,培 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巩固课内文言基础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翻译课外文言的迁移 能力。
(
作
业
2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斗智斗勇我来析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在三次交锋中,屠户和狼的对抗是如何变化的? 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屠户 狼
第一次交锋 屠户惧怕,“投以骨”
第二次交锋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第三次交锋 屠暴起,杀死两狼
2. 作业时间:3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学生互评一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梳理本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准确填写,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初步认识狼的贪婪狡诈特性,屠户的心理、行 动变化过程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此题学生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
事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小说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
作
业
3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思想内涵我品悟
( 1) 右图是课文中的插图,小明同学认为,图片中的
屠户和狼文章中的狼和屠户的形象不相符,你认为呢? 除
此之外,狼和屠户还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结合文中的语句
进行品析。
( 2) 文章前四段讲述屠户与狼的斗争,叙述简洁,故
事完整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多余,可以删除,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先与同桌交流,再向同学展 示你的观点。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2. 作业时间:( 1)( 2) 6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学生互评一教师评价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细致观察插图,体会狼和屠户的特点
结合课文内容,全面细致多角度品析形象特点
能够从各种描写方法角度进行形象特点品析
总体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了解最后一段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知道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
有自己的观点,且表达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 1) 本题意在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能力,通过插图,激发学生品 读人物形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 2) 通过此题,学生可以了解这篇小说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进而把握这篇小说的主旨。 通过与同桌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能力。
(
作
业
4
)
1. 作业内容:(课后 -选做作业)善待生命我思索
阅读李微漪的小说《让我陪你重返羊群》节选(学习任务单里),观看电影《可可西里》,与蒲 松龄的《狼》做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类与狼的恩怨在慢慢和解,“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已逐渐成 为现代社会人类的共识,请你围绕这一主题,小组合作,制作一条公益广告,并将视频上传到班 级微信公众号上。
视频制作提示:
( 1) 小组分工合作,为制作公益广告视频撰写解说词和广告词。
( 2) 小组分工合作,综合已准备好的文字素材和音视频材料,剪辑、配音、制作字幕,完成 公益广告视频制作。
2. 作业时间:2周内完成,视学情而定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一学生互评一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广告解说词和广告词符合主题“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能够知晓广告语的特点:巧用修辞,简洁凝练,新颖独特, 主题突出,巧用熟语、成语、谐音、押韵
解说词能和画面融为一体,画面体现主题,美观
字幕内容正确,字体字号颜色美观
视频剪辑合理连贯,浑然一体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的方式,增强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学习行为,在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 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单元思维训练链式作业
3
:
在蒲
松龄的《狼》中,屠户与狼斗智斗勇,最终暴起,杀死两狼 。劳伦兹却
在《所罗门
王
的指环》的前言中写道:“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动物们
成为亲人、朋友,才能领略自然的美好。”我们应如何看待人类一方面同动物
做斗争,
一方面爱护动物的行为呢?
)
第五课时 由文悟人,加强自我反思
(
作
业
1
)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自省意识”我深掘
“文学即人学。”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会直击人的灵魂深处、直面人性的根本、直刺那个 特殊的时代 。伟大的作品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人和社会事件最集中的反映 。在本单元 中,《猫》和《狼》这两篇文章也是作者所处时代孕育出的催人反思的作品。
( 1) 请你摘录《猫》中能够反映作者自省意识的语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2)
《聊斋志异》之《梦狼》节选
作者:蒲松龄
白翁,直隶① 人 。长子甲筮仕南服②,二年无耗 。适有瓜葛③ 丁姓造谒,翁款之 。丁素走无 常④ 。谈次,翁辄问以冥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 。从之去……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 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 。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 又视墀⑤ 中,白骨如山,益惧 。丁乃以身翼⑥ 翁而进 。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 。少坐, 唤侍者治肴蔌⑦ 。忽一巨狼,衔死人入 。翁战惕⑧ 而起,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翁急 止之 。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 。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 几底 。错愕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 。 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⑨,一人 出利剑,欲枭⑩其首 。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 零落堕地 。虎大吼,声震山岳 。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
【注释】
① 直隶:旧省名。
② 筮(shì 士)仕南服:在南方做官。
③ 瓜葛:喻远戚。
④ 走无常:旧时迷信所谓当阴差。
⑤ 墀(chí 迟):堂前台阶上面的空地 。又指台阶。
⑥ 翼:遮蔽、掩护。
⑦ 肴蔌(sù 速):菜肴。
⑧ 战惕:惊惧的样子。
⑨ 巉巉(chán):山岩高峭险峻,借以形容牙齿尖锐锋利。
⑩ 枭(xiāo 销)其首:斩其头 。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小组探究蒲松龄笔下的“官虎吏狼”。
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用一副对联来评价《聊斋志异》这本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 贪刺虐入骨三分”,阅读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梦狼》,思考文中的“狼”影射了当时社会上的哪 一类人? 思考小说《狼》背后所揭示的深层含义。
具体要求:
①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② 总结整理,形成 500字左右的文字稿;
③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班级开展“蒲松龄笔下的‘官虎吏狼’”主题微讲座。
2. 作业时间:3天内完成,3天后开展讲座
3. 评价设计:学生自评→教师指导→讲座分享后学生互评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句子摘录完整
内容准确,全面
能积极思考其自省意识产生的原因
总体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阅读文章把握作者笔下动物的形象特点
深入分析文章背后所揭示的深层含义
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能积极分享交流
形成文字稿,内容充实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 1) 此题旨在培养学生提取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通过体会对第三只猫的悔恨之情来思 考其中蕴含的哲理。
( 2) 此题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把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结合,为学生创 设情境,以任务驱动学习行为,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
作
业
2
)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学科融合我思“辩”
【道德与法治学科链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
的思考”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只有不漠视自
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
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
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上周小王同学在参加了野生动物园志愿
者服务回来后,结合本单元“尊重动物、善待生
命”的主题,联系《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
内容,在班级策划了一场创意活动—— 以“动物园的设立能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动物?”为主题 的辩论赛。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他请同学们自行组队,四人一组,通力合作,从相关学科材料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并对 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争取在下周班级辩论会上有精彩表现!
【辩论赛规则卡片】
(
(
1
) 辩题双方
正
方:动物园的设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动物
反
方:动物园的设立不利于更好地保护动物
(
2
) 比赛细则
①
立论环节
正方一辩开篇立论,
3
分钟;反方一辩开篇立论,
3
分钟;
②
驳
立论环节
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
2
分钟;正方二辩驳对
方立论,
2
分钟;
③
质辩环节
正
方三辩提问(限一个问题),反方四辩以外选手回答(限一名)。
反
方三辩提问(限一个问题),正方四辩以外选手回答(限一名)。
答
辩方总用时
1
分
30
秒,从提问方提问结束开始计时。
④
自由辩论环节
由正方首先发
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
共用时
10
分钟,每
方用时
5
分钟。
⑤
结辩环节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
3
分钟 。正方四辩总
结陈词,用时
3
分钟。
)
2.作业时间:一周内准备完成(班会课展示)
3.评价设计:师生评委团量表打分→教师总结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辩论稿准备
论据内容充实,引述资料学科融合性强
语言流畅,论点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表情动作恰当,有风度及幽默感
个人在自由辩论中的表现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以“语文—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开展辩论会,准备辩论资料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 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辩论过程中,让学生的倾听能 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引导学生对辩 题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其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在跨学科中实现以文化人,充分发 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六课时 人与自然,善待美好生命
(
作
业
1
)
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感受国人的“熊猫情结”:
材料一
在省级、国家级、世界级运动赛事,以及各大类型的重要活动上,层出不穷的吉祥物在民间 一直有着各自不同的反响 。在最为中国人熟知的吉祥物中,1990年中国亚运会吉祥物“盼盼” 堪称“国民回忆杀”。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和电视媒体几乎都会出现这个左手举着金牌,右手 大拇指点赞的大熊猫,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好客意向,更承载着国人的祝福 。2008年的北京奥 运会上,大熊猫的形象作为奥运吉祥物五福娃之一的“晶晶”登场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 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他的性格憨厚乐观,充满 力量。
材料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Dwen),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 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冰墩墩名 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 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 、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 神 。“冰墩墩”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实力演绎“一墩难求”!不少网友“望墩兴叹”,调侃道,“从爷爷辈到孙子辈,国宝熊猫一代比一 代过得圆润,咱们中国越来越有实力了!”
材料三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简称 CWCA)的会徽设计选用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为主 体形象,并加以“变形”“夸张”,使之图案化,以此象征代表中国众多的野生动物,也体现出中国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积极组织保护,挽救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一特征 。 自 1988 年成立以来,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2021年广大志愿者全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保护候鸟的“护飞行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为候鸟的迁徙、停留和繁育 保驾护航。
熊猫盼盼 晶晶 冰墩墩 CWCA会徽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关爱之情我传递
( 1) 在国人对熊猫始终不变的情结中,你能提取材料一、二中三只熊猫的设计理念的共同 点吗?
( 2) 根据材料三,登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官网,查看专题活动下的志愿者行动,了 解背后的救助故事,选择其中一位志愿者给他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不少于 200字。
2. 作业时间:15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信息提炼精准凝练
信的格式使用准确
情感真挚,有文采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 1) 此题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理解概括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 2) 此题旨在联系当下,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保护自然、感恩社会 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榜样。
(
作
业
2
)
材料一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作者:孟子
“不违① 农时,谷不可胜食② 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③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④ 以 时⑤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⑥ 丧(sāng)死无 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⑦之始也。
【注释】
①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②不可胜食:吃不完 。胜,尽。
③数,密 。罟,网 。洿池:池塘,水塘。
④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⑤时:时令 。砍伐树木宜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⑥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⑦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 道”相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 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 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 。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 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 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 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摘录自《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综述》
材料三
2020年 8月 18 日至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自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以来,安徽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湖长制、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改革创新 。这几年,合肥滨湖国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家森林公园林长方彪,一直致力于巢湖 16.8公里岸线的修复、治理,通过持续努力,如今在巢湖 沿岸新增了三万多亩林地、湿地。“通过这个几年时间,植物上面,由原来很少的物种,现在已经 达到了 681种,这个鸟类整个环巢湖沿线达到了 252种”。通过实施林长制改革,安徽建立起省 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体系,5.2万名林长网格化管理森林资源,林业保护发展的合力得到显 著提升,“五绿”并进成效显著 。 目前,安徽全省林地面积已超过 6000万亩,湿地面积超 1500万 亩,森林覆盖率达 30.2%,林长制也从安徽走向了全国。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2022年 4月29 日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 1)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孟子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有什么共 同点?
( 2) 习近平总书记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 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为安徽环境保护做出小小贡献的时 刻?试着制作不少于 3页的 PPT,图文结合,在小组内讲述你的故事。
2. 作业时间:( 1) 5分钟
( 2) 3天内完成,四人一组,学生互评
3. 评价设计:
( 1)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解读清晰有条理
能从不同角度品悟作者的关怀意识
总体评价结果:
( 2)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图片真实清晰,PPT精致美观
文字部分真实可信,叙事感强
表达生动,有自己独特感受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选择古文与非连续性文本对比阅读,意在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也符合 2022新 课标要求的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理念 。作业采用书写与实践相结合形式, 不仅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更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话题,增强学生观察生活、沟 通交流的能力。
(
单元思维训练链式作业
4
:
读完
《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古人治国智慧和初探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
设理念后,你
对人类和动物、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新思考?
)
第七课时 引线穿文,绘出浓淡疏密
作业 1 ——课前寻故事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的一叶小舟,请同学们打开慧眼去生活中寻找素材, 请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感兴趣的任务群,每个人负责讲一种或找一种特别的动物故事,准备上课 分享,给出的建议方向如下:
作业2 ——课中讲故事
流程:每组选出最好的(最动人/最曲折/最新奇 ......)动物故事进行分享,结合分享的故 事,思考一个好的故事有哪些特点? 最后结合老师上课重点——突出文章中心,写好自己的作 文提纲。
作业3 ——课后写故事
翻开记忆,你是否看见:生活中温柔治愈的动物,艺术家智慧凝结的可爱动物,还有文字中 那些魅力满满的或神化或妖化的动物们 ...... 它们给你的生命有没有带来过些许的震荡,丰富 了你对生命的认知?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今天,我们将以笔代言,分享出你的专属记忆,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
····
于 5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那一刻的微感动 题目二: 的自述
写作提示:
( 1) 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 2) 在课堂“口头作文”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得具体 生动。
( 3) 情感真挚,线索清晰,中心明确,艺术加工为一篇记叙文;
别具匠心 选动物
心凝神聚 拟中心
典型故事 凸中心 片段 1
片段 2
......
一线贯穿 锁结构 以时间/空间为线
以人物/物品为线
......
命运相摇 思感悟 对成长的意义
写作支架:
1. 时间要求:20分钟
2. 评价设计:
评价步骤:自我评 一 小组评 一 教师评(一对一面批)
评价 项目 评价细则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中心篇 初级要求:让人看清写作目的 ☆☆☆☆☆ ☆☆☆☆☆
高级要求:写出生命影响的深度 ☆☆☆☆☆ ☆☆☆☆☆
线索篇 初级要求:至少有一条线索 ☆☆☆☆☆ ☆☆☆☆☆
高级要求:两条线索及以上 ☆☆☆☆☆ ☆☆☆☆☆
故事篇 初级要求:是否选取了最能体现动物独特性的故事 ☆☆☆☆☆ ☆☆☆☆☆
高级要求:几个故事间有没有层级 ☆☆☆☆☆ ☆☆☆☆☆
价值篇 初级要求:是否能与人形成情感共鸣 ☆☆☆☆☆ ☆☆☆☆☆
高级要求:是否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对生命的尊重 ☆☆☆☆☆ ☆☆☆☆☆
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单元展现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给学生作文提供很好的示范,从阅读到写 作,培养学生关注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并且能做到本单元所要求的突出中心、线索清晰 。在 生动的故事中凸显中心,即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感受生命这些美丽的微风,引导学 生发现另一个广阔的生命世界,获得积极的生命启示。
第八课时 修之润之,雕就雄文风骨
作业 1 ——课前自审
自己先读读自己的文章,结合老师的批改建议进行修改。
建议:
作业2 ——课中他审
千锤百炼始成金,好文章需要淬炼,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修改,好的文章将在班级 宣传栏展示,同步本单元主题,本期的“生命列车”号将要启动了!
步骤:
① 明确表一中的“合作修改具体要求”
② 自读自改一他人点评优点一他人给出建议(参考:表二“写作评价”) 表一:合作修改具体要求
对作者的要求 1. 朗读自己的作文:投入、有感情
2. 写得好的地方,请组员找出并赏析
3. 谦虚询问修改意见,如选材、扣题、详略等
对组员的要求 1. 认真倾听,及时记录
2. 认真赏析,真诚赞美
3. 仔细思考,委婉给出建议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组员提问示范 1. 这篇文章你主要想表达什么?你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
2. 文章选择了哪几个故事来突出你的中心?是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的?
表二:写作评价
基础等级: 内容 、 结构 、 表达 A等级 1. 中心突出,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分段恰当 3. 文体规范,语言优美
B等级 1. 中心较突出,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内容 2.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叙事,分段基本恰当 3. 文体较规范,语言有一定文采
C等级 1. 偏题/跑题,观点散乱,没有具体内容 2. 结构混乱,没有条理,不会分段 3. 没有文体意识,语言普通
发展等级 具备下列四点之一, 即可赋发展分(升级 为 A+B+C+): 1. 有深度 ; 2. 有个性; 3. 有文采 ; 4. 有创新。
2. 时间要求:课堂 30分钟
3. 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根据层级给出 ABC等级(见表二:写作评价)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文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达到 了相互学习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加了作业实践性的功 能,综合锻炼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作业3 ——课后终审
参考组员建议和下面的“作文修改支架”修改作文,有条件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网 络上——班级公众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如文字、音频、短视频、微电影 ......
作文修改支架
修改步骤 修改细则 修改目标
初读——删 1. 偏题/跑题=中心不突出,请重写。 2. 跟中心无关/关系不紧密的事件,删去。 1.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有 深度 2. 条理清晰,分段恰当有 技巧 3. 创意独具,语言生动有 文采
再读——添 1. 为了突出中心,多角度增添事件。 2. 条理清楚的讲故事,有清晰的线索。 3. 用描写来雕刻动物的特点,彰显精神。 4. 事件对“我”成长的作用不能忽视。
2.时间要求:两天完成
3.评价设计:将录好或写好的作品分享给父母,请他们提出建议或给出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系统的作文修改中学生明白了写作文的具体要求,同时锻炼了
合作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最后的分享环节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强化了之前写作课 所锻炼的各种能力,建立了课内外的联系,使语文鲜活了起来,一定程度上还培养了学生学习 语文的兴趣。
八、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时间:40分钟
一、读 ·书
1. 亲爱的同学,春节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门口贴的春联也是极具文化韵味,
请欣赏以下春联,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繁体也可)
2. 每年 10月4 日是世界动物日——10月4 日即将到来,让我们寻觅四季,找寻诗歌里的动 物,请将相关知识填在横线上: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二、读 ·思
(一)
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随着 2022 年壬寅虎年的来临,学校开展了“了解中国虎文 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看文物中的虎元素】
虎排在十二生肖之第三,称为寅虎,虎作为百兽之王,常被赋予正义、勇猛、威严的色彩。 在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围绕老虎演绎出的成语、俗语和民俗故事非常丰富,而一 件件凝聚着祖先智慧与创造的虎文物,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期盼与祝福留传至今。
3. 阅读以上文字,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文中说虎“称为寅虎”,是因为按照干支纪年法,虎为寅。 B.“源远流长”“智慧与创造”“期盼与祝福”都是并列短语。
C.“灶体呈虎头状,眼睛很圆”,此句用到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D. 图中的说明文字告诉我们,最早使用虎形灶的战争是马陵之战。
【活动二:赏篆刻中的虎图案】
4. 肖形印是中国印章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洗练传神的笔触创造 出丰富多彩的微型图案,对篆刻功夫要求极高 。请欣赏下面的虎肖形印作品并将对联补充 完整。
上联:象形寅兽典雅灵动
下联:
【活动三:说名著中的虎故事】
老虎的威猛深入人心,名著中的英雄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但经典名著传世已久,常有被 “戏说”的现象,需要我们仔细思考、辨析 。下面是一段快板台词,请阅读并完成第 5题。
哎,竹板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武松打虎,武、二、哥 。说话那么一天,武松抄 家伙,直奔景阳冈,他心里乐呵呵 。要说打老虎,还得是武二哥,打了虎,出了名,天下传说 。可 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 是公还是母? 是高还是矬? 一个 还好办,我跟它能比画,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 。转身刚要走,心里又琢磨;大伙儿为打 虎摆了好几桌,戴红花儿,我可怎么说? 猛听林间一声老虎吼,似半天霹雳震得腿哆嗦 。面子 是要紧,可性命更难舍,扭头快快把山下,别的顾不得。
5. 改编经典的前提是尊重原著,以上台词与《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内容多有不符, 请围绕“打虎”的故事情节和武松的人物形象,说说有什么不同。
( 二) 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曲子
【芬兰】托芙 ·扬松
小嗅嗅沿着四月的田野,走了一天 。太阳在桦树间红艳艳地照着,空气凉爽 。他喜欢这些 树木、这种天气和他自己。
这样的傍晚,应该吹一首新曲子,一段歌唱期望,两段歌唱春天的忧伤,其余歌唱独行的乐 趣 。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
他东闻西嗅,要找个地方过夜 。他找到了一个干树桩和一些干树枝,在小溪边生起旺旺的 火堆 。小嗅嗅一向自己做饭 。他尽量避免给别人做饭,也不想吃别人做的饭。
一只小爬虫坐在远远的树下看着小嗅嗅,露出害怕但充满好奇的眼神 。一蓬头发下两只 害羞的眼睛,就是那种从不受人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
小嗅嗅装作没看见 。他拿出烟斗,点着了,等着他的春天的曲子到来。
曲子没有到来 。他只感到小爬虫在死死盯住他,充满佩服之意 。他感到不自在了,拍拍爪 子叫道:“噓!走开!”
小爬虫听了他的话,反而从树下钻出来,胆怯地说:“但愿我没吓着你吧? 我知道你是大名 鼎鼎的小嗅嗅,遇到你我太高兴了。”
“你好。”小嗅嗅冷冰冰地回答。
“我可以在你的火堆旁暖和一下吗?”小爬虫的小脸快活得发光,“只要想想,我就要成为在 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永远忘不了。”
小爬虫再挨近一点,悄悄说:“你的口琴带了吗?”
“带了。”小嗅嗅很不高兴 。给它一搅,他的曲子失去了,孤独感没有了,一切变样了。
小爬虫天真地说:“你永远猜不出我多么想听点音乐 。我从来没听过音乐 。但我听说过你 …… ”
“你叫什么名字?”小嗅嗅问它。
“我太小了,还没名字,也没人问过我名字。”小爬虫渴望着说,“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 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 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
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 。树林间传来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唷唷——蒂呜——”
“对一个人崇拜过头,就不可能感到真正自由自在了,”小嗅嗅忽然说,“我知道。”
“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小爬虫挨得更近一点说,“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 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
“不! 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小嗅嗅狠巴巴地说。
长时间的沉默 。夜鸟又叫了:“蒂呜——”
“我想我必须走了 。再见。”小爬虫小声说。
“再见。”小嗅嗅有点不安,“你听我说,这个……你不是想要名字吗?‘蒂蒂呜’怎么样? 蒂 蒂呜……”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小爬虫看着他 。它把它这个名字反复地想,反复地咀嚼,反复地听,最后鼻子朝向天空,轻 轻地叫着新名字:“蒂蒂呜——”那么伤感,那么入迷 。小嗅嗅感到背上掠过一阵颤抖。
小爬虫钻进荆棘丛里,一切恢复沉寂。
小嗅嗅坐下来,倾听溪水和寂静,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 羞怯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 。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 。除了小爬虫,他 什么也想不起来 。他把它说的每一个字和他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嚼来嚼去。
我怎么啦? 小嗅嗅想 。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到了下午,他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 。他越走越快,越跑越急 。小乐曲在耳际飘过,但他来 不及抓住它们。
傍晚时他回到桦树林。“蒂蒂呜! 蒂蒂呜!”只有夜鸟醒来:“蒂呜,蒂呜。”小嗅嗅到处叫唤 和倾听,直到暮色笼罩大地,新月升起。
这是个新月,他想,我应该许一个愿——一首新曲子 。但他忽然改变主意:我想找到蒂 蒂呜。
他走进林子,一样东西在矮树丛里瑟瑟作响。“蒂蒂呜!”小嗅嗅轻轻地叫,“我回来找你 谈谈。”
“噢,真好。”蒂蒂鸣把头从矮树丛里伸出来,“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 。瞧! 一块姓名牌! 上 面有我的名字,很好看,对吗? 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它挂在门口。”
“非常好看!”小嗅嗅说,“你要有自己的房子?”
“当然!”蒂蒂呜兴奋地说,“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 真带劲! 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 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 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 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
“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小嗅嗅说,“我要回姆咪谷了。”
蒂蒂呜点点头,说:“再见! 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
“不错,是这样。”小嗅嗅抬头看春天的天空。
头顶是澄清的一大片深蓝,树木顶上是一片海洋的绿 。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 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
(选自《姆咪谷的伙伴们》,任溶溶译,有删改)
(童话 ·情节)
6. 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
(童话 ·见解)
7. 故事结尾处流出的“春天的曲子”与开头“几乎酝酿成熟了”的曲子一样吗? 结合全文,
阐述你的见解。
(童话 ·意义)
8. 童话中,没有名字的“小爬虫”成了“蒂蒂呜”,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
( 三)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 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
昼寝厅事①,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② 。则二狼 伺其未觉,将啮③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 厅事:住所的堂屋 。② 俟:等待 。③ 啮:咬。
9.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划两处。。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10. 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 ·
B. 其一犬坐于前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 ·
C. 乃悟前狼假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 ·
11. 探究:两文的狼有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12. 兴趣选做:解密人类最早驯养的野兽之一,狼是怎么一步步进化成狗的?
【链接生物学】
三、读 ·写
13. 微写作1:《壬寅年》虎生肖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国运昌隆”,第二枚名为“虎蕴
吉祥”,诠释了“国”与“家”的概念 。请你任选一枚,生动地介绍该邮票的主体形象及寓意。(80 字左右)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14. 微写作2:歌德说:“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动的双翼。”因为热爱可以让你穿越风雨,无 畏山海 。热爱山川美景,热爱亲人朋友,热爱这有苦有乐、有起有伏的人世间 。在热爱中磨砺, 在热爱中闪光,你的热爱终将化作生命的精彩。
请以因为这份热爱为题,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慨。
写作提示:①选好角度去抒情议论;②安排顺序,有梯度地表达;③不少于 200字。 参考答案:
一、读 ·书
1. 答案略
【解析】正确断句,不可连笔,注意书写顺序,从左往右阅读;同时注意运用楷体或繁体 书写。
2. 答案略
二、读 ·思
3. B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 。A项考查文学常识,“寅”是十二地支之一,不属于 天干;B项考查短语结构,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C项考查修辞,选句只是对灶体的客观描述,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项考查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选项中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B。
4. 示例:篆刻福虎质朴古拙(或“印章老虎洗练传神”等) 【解析】内容紧扣肖形印的特征,对仗工整。
5. 示例:从故事情节来说,快板台词中是众人摆酒请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时,武松因胆怯 逃走了 。原著中是武松饮酒之后主动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
从人物形象来说,快板台词中的武松虚荣、胆小,原著中的武松勇猛果断,武艺高强。 【解析】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两方面有比较,语言流畅,大意对即可。
6. 示例 1:选 A.我在等新曲子到来时遇到小爬虫,一开始我厌恶它,但还是用夜鸟的叫声 给它命名 。与它告别后我无比矛盾,回去找它,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那一刻春 天的曲子到来了。
示例 2:选 B。我遇到了偶像小嗅嗅,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 。在告别之际, 他给我命名,让我陶醉 。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 。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 。按题目要求,可以选择“小嗅嗅”或“小爬虫”这两个不同 的角度 。考生要通读全文,理清主要人物:小嗅嗅、小爬虫 。明确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按 相遇,分别,重逢三个阶段,把相关的事件简要概括出来即可。
7. 示例:不同 。在没遇到小爬虫之前,小嗅嗅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却始终无法抓 住它;而结尾时曲子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这种变化是源于他给小爬 虫命名的经历,以及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 涵 。文末小嗅嗅虽仍旧是独自一人,但心中已装有他人 。因此,故事结尾处的曲子已经不再是 文章开头的曲子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首先要作出准确的判断,二者是不同的 。然后考生要结 合故事的内容来理解 。故事开头小嗅嗅“已经等在那里”,他在等着新曲子的到来 。而在结尾, “曲子开始流出来”,自然而然 。分析其原因,开始小嗅嗅是在刻意等待曲子的到来,而后来,他 和小爬虫有了交往,产生了友谊,生活的经历触动了他的心,曲子里有了“孤单一人的无限 喜悦”。
8. 小爬虫一开始对小嗅嗅非常崇拜,认为自己只要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就“永远忘不 了”,完全没有自我 。当小爬虫获得“蒂蒂呜”名字后,就开始觉醒,懂得了自我的价值,也懂得 了生命的意义,明白要抓紧时间“赶快过自己的生活”。这是生命的觉醒 。作者借一只卑微爬 虫的觉醒过程,让读者感受自我发现的意义:即使平凡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激发”,被“唤 醒”;只有走出“崇拜”,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自我。
【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着眼“小爬虫”成了“蒂蒂呜”,他一开始一味的崇拜偶像, 没有自我,以“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为荣 。后来他强调“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 生活了”,强调的是“自我”。扣紧发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我来解读文章的主旨。
9.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10. C
【解析】A.前:上前/先前;B.犬:像狗一样/狗;C.乃:才;D.意:意志/神情; 11. 阴险、狡猾、奸诈。
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
【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从甲文“狼亦黠矣”和乙文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可以看出,狼是阴险、狡猾、奸诈的 。从甲文“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可知,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叙写两只狼崽小的时候,能和狗平安相处, 但稍长大些,便在主人睡觉的时候,伺机咬其喉咙 。从中可以看出,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 性不改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12. 社会实践题:答案略。
参考译文:
【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 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 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七 上第 五 单元
狼 。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给人 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 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 。有一 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 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 。他想不对劲,便假装睡着来看 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 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 。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
三、读 ·写
13. 微写作 1:示例一:我选第一枚邮票 。这是一枚名为“国运昌隆”的虎年邮票,邮票的主 体形象是一只体型健壮、傲然挺立、气宇轩昂的上山虎,它目光坚定、矗立远眺 。这只强壮的老 虎寓意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示例二:我选第二枚邮票 。这是一枚名为“虎蕴吉祥”的虎年邮票,画面中一只虎妈妈静卧 地上,面容温婉,眯着双眼,身旁有两只活泼可爱的小老虎,一只坐卧,一只站立,正在玩耍 。这 一温馨的场景,寓意儿孙兴旺、家庭美满。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本题首先应回答选择哪一枚邮票,然后结合图片内容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不唯一。
若选择第一枚,那么首先观察画面内容,画面主体是一只老虎,然后观察老虎的细节,体型 健壮、傲然挺立、气宇轩昂、目光坚定、矗立远眺 。最后要根据题干提示内容“第一枚名为‘国运 昌隆’”“诠释了‘国’与‘家’的概念”,要把画面中老虎的形象和“国运昌盛”“家国概念”联系起 来,可以写出象征着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若选第二枚,那么观察画面可知,画面主体是一只打老虎和两只小老虎,再观察老虎的细 节,可以看出大老虎双眼眯着,面容慈祥,身旁两只小老虎一只坐卧,一只站立,活泼可爱 。最 后联系题干内容“第二枚名为‘虎蕴吉祥’,诠释了‘国’与‘家’的概念”,要把画面中三只老虎的 温馨画面和“吉祥”“家国概念”联系起来,寓意家庭美满,儿孙满堂。
14. 微写作 2:发表议论——思考生命,体现思想深度。
基础 等级: 内容、 结构、 表达 A等级 1. 中心突出,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分段恰当 3. 文体规范,语言优美
B等级 1. 中心较突出,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内容 2.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叙事,分段基本恰当 3. 文体较规范,语言有一定文采
C等级 1. 偏题/跑题,观点散乱,没有具体内容 2. 结构混乱,没有条理,不会分段 3. 没有文体意识,语言普通
发展等级 具备下列四点之一, 即可赋发展分(升级 为 A+B+C+): 1. 有深度 ; 2. 有个性; 3. 有文采 ; 4. 有创新。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题 序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实际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易 中 难
1 填空 1,3,4 理解 √ 原创 40分钟
2 填空 2,3 理解;应用 √ 原创
3 选择 2 理解 √ 改编
4 填空 3 应用 √ 选编
5 简答 2 分析 √ 选编
6 简答 2 理解 √ 选编
7 简答 3 分析 √ 选编
8 简答 3 分析 √ 改编
9 填空 1 理解 √ 原创
10 选择 1 理解 √ 原创
11 简答 2 分析 √ 原创
12 实践探究 3 分析 √ 原创
13 微写作 3 理解;应用 √ 选编
14 微写作 4 应用 √ 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