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15:03:13

文档简介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能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能阐释细胞膜的功能
学习任务
目标一:能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任务1:阅读教材42页,了解科学家们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历程问题1:科学家对于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经历了哪些过程?分别作出了哪些推论或结论?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归纳总结】细胞膜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问题2: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科学家是如何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提示】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在水一空气的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的一面。科学家因测得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任务2:阅读教材43-45页内容,比较不同时期人们对细胞膜结构认识的不同,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问题1:罗伯特森对细胞膜的认识是怎样的?你认同他的观点吗?罗伯特森基于电镜照片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静态的统一结构。该静态模型无法解释一些生命现象问题2:画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并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要点,。【提示】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要点:(1)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嵌入、贯穿于磷脂分子层,分布不均匀;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体现在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可以流动;(3)细胞膜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 【知识生成】 1.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2)蛋白质的分布:镶在、嵌入、贯穿;分布不均匀 (3)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能流动 (4)多糖的分布:只分布细胞外侧 2.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 3.细胞膜各成分的功能:磷脂分子作为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蛋白质参与物质运输;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信息传递有关
目标二:概述细胞膜的功能任务:结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分析下列现象,归纳总结细胞膜的功能资料1: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作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资料2: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资料3:植物传粉后,同种和不同种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同种的花粉能萌发,异种的花粉不能萌发。【归纳总结】1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除此之外细胞膜还有细胞识别、保护细胞、参与细胞的运动、分泌等功能。认识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细胞膜的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活细胞才具有)【思考与讨论】在解释不容易理解的陌生事物时,人们常用类比的方法,将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有人在解释细胞膜时,把它与窗纱进行类比:窗纱能把昆虫挡在外面,同时窗纱的小洞又能让空气进出。你认为这种类比有什么合理之处,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提示】合理之处: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可以允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 不妥之处:窗纱是根据颗粒大小进行筛选;而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是根据细胞是否需要进行选择,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无关。
总结:
2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能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能阐释细胞膜的功能
学习任务
目标一:能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任务1:阅读教材42页,了解科学家们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历程1.科学家对于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经历了哪些过程?分别作出了哪些推论或结论?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2.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科学家是如何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任务2:阅读教材43-45页内容,比较不同时期人们对细胞膜结构认识的不同,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1.罗伯特森对细胞膜的认识是怎样的?你认同他的观点吗?2.画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并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要点,。
目标二:概述细胞膜的功能任务:结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分析下列现象,归纳总结细胞膜的功能资料1: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作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资料2: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资料3:植物传粉后,同种和不同种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同种的花粉能萌发,异种的花粉不能萌发。【思考与讨论】在解释不容易理解的陌生事物时,人们常用类比的方法,将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有人在解释细胞膜时,把它与窗纱进行类比:窗纱能把昆虫挡在外面,同时窗纱的小洞又能让空气进出。你认为这种类比有什么合理之处,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提示】合理之处: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可以允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 不妥之处:窗纱是根据颗粒大小进行筛选;而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是根据细胞是否需要进行选择,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无关。
总结:
2